首先,沒必要將F-35的性能過分神化——據美國《防務新聞》網站2019年6月12日披露,美軍的F-35B/C型戰機一旦超音速巡航(速度超過1.2馬赫)時間稍長,隱身塗層就會起泡並造成結構性損壞,從而導致機體隱身性能下降。
不僅如此,美媒還曝出大約20%的F-35戰機存在「俯仰動作超過20度就可能失控」的致命風險。而前不久日本發生的F-35神秘墜海事故,則表明該型戰機可能存在相當嚴重的供氧系統問題。
具體到伊朗對付F-35戰機,前者也並非束手無策只能幹等挨揍,而是有多種手段可加以反制。先說被動防禦手段,這裡主要指防空火力。由於F-35借鑑了F-22的很多技術和經驗,其雷達反射截面(RCS)比F-15、蘇-27要低2個數量級,前向RCS還不到0.1平方米,從而縮短了被對方雷達發現的距離,還讓來襲飛彈的脫靶率增大。
但是,這並不等於伊朗就沒有相應的防空探測能力。近10多年來,伊朗在外部強有力的援助下,防空雷達網建設發展突飛猛進。據美國《國家利益》雜誌網站刊文介紹,伊朗已掌握Miraj-4遠程三坐標警戒引導雷達(仿自JYL-1)、「巴希爾」低空三坐標無源相控陣雷達(仿自JY-11B)、Kashef全固態補盲雷達(仿自YLC-6M)的製造技術。
而上述3型雷達,恰恰是目前東方空軍雷達旅的現役標配主力裝備。其中,JYL-1A採用先進的二維數字有源相控陣體制,能對中遠程目標實施有效警戒和攔截制導,對彈道飛彈也有較強預警追蹤能力。
JY-11B採用無源相控陣體制,能夠在複雜電磁環境下對低空、超低空航空目標進行預警、探測,是JYL-1的「補盲搭檔」。YLC-6則屬於中低空監視雷達,低空探測性能好,抗地雜波、氣象雜波及反無源、電子幹擾能力強。
值得注意的是,2019年初敘利亞裝備的JY-27雷達遭以色列戰機重創,前者是10多年前東方國家出口敘利亞的較老式雷達,但其改進型JY-27A卻是近年來珠海航展上的反隱身雷達明星。考慮到東方與伊朗、伊朗與敘利亞之間的關係,伊朗很可能已經掌握JY-27雷達技術,甚至引進了更先進的JY-27A。
而按照官方媒體對於東方空軍雷達旅的介紹,JY-27A與前面提到的3型雷達組網後,就能形成強大的反隱身探測預警系統。實際上,從6月20日擊落美軍RQ-4「全球鷹」無人機一事即可看出,伊朗已經具備全程精準追蹤前者飛行軌跡的能力。
遠程預警方面,2015年,伊朗至少有2套Qadir雷達系統投入使用,探測距離1100公裡,而其正是仿自俄羅斯Rezonans-NE 10米長波雷達,據俄方專家稱可發現600公裡以內的美軍B-2隱身轟炸機。緊接著,探測範圍2500至3000公裡的Sepehr雷達系統也投入服役。伊朗還從東方引進至少5套JY-14中遠程雷達(探測距離300公裡),後者具有出色的抗雜波和抗幹擾能力,能夠同時追蹤多達100個目標並將數據傳給防空飛彈實施攔截。
美國《國家利益》雜誌網站2019年6月14日就刊文稱,擁有30多種型號雷達的伊朗防空網正變得「很難被外敵打破」。因為在戰時,對手必須找到同時對抗伊朗多型雷達的辦法,而且這種「系統冗餘」的組網方式,還能避免伊朗早期預警系統不至於因為敵方一兩次打擊就徹底癱瘓。
總體來講,伊朗的防空雷達和中遠程防空飛彈技術(S-300、改進型「標準」/紅旗-2/紅旗-7/紅旗-12),已躋身世界較先進水平的行列。20年前,南聯盟軍隊利用老式米波雷達和薩姆-3,再輔之以人力偵察,就能把F-117A隱身戰鬥轟炸機敲下來,如今伊朗的防空火力較前者還是要高出一大截,對付F-35並非毫無勝算,此為伊朗的「第一招」。
再說主動進攻手段。目前,已裝備F-35並投入實戰的國家只有美國、以色列和英國。其中,駐中東的美軍F-35戰機主要以阿聯迪哈夫拉空軍基地(可能還有卡達烏代德空軍基地)為大本營,英軍F-35則需從遠在地中海東部的島國賽普勒斯起飛,以色列F-35從境內飛往德黑蘭也超出了作戰半徑,需要加油機配合才能有效執行空襲任務。
假如上述3國敢動用F-35轟炸伊朗境內目標,那麼伊朗完全可能採取「你打你的,我打我的」戰法,發射巡航飛彈、彈道飛彈攻擊敵方F-35駐紮的空軍基地。
通過引進消化、吸收改進烏克蘭Kh-55遠程巡航飛彈技術,伊朗目前至少有2型巡航飛彈(射程分別為2000至3000公裡、超過1350公裡),特別是2019年2月亮相的Hoveyzeh巡航飛彈,被以色列情報分析網站DEBKAfile認為「可以通過低空飛行,繞開雷達探測攻擊以色列和駐中東的美軍基地」,並警告稱以色列現役的「鐵穹」「大衛投石索」和箭系列防空反導系統都無法抵擋前者來襲,此為伊朗的「第2招」。
而如果發射彈道飛彈打擊敵方F-35基地的話,考慮到精度問題,伊朗也可利用「徵服者-110B/C」這類最大射程350至400公裡的地地飛彈,對波斯灣對面的美空軍基地(都在300公裡範圍內)實施打擊。
2018年9月伊朗曾發射7枚「徵服者-110B」飛彈空襲約240公裡外庫德反政府武裝目標,其中6枚飛彈基本命中目標(2枚直接目中,另外4枚落在目標建築物附近100米內)。如果換成佔地面積廣闊的美軍機場,這樣的打擊精度已足以構成巨大威脅。
從2019年4月葉門胡塞武裝發布的Badr-1彈道飛彈(射程140公裡)發射視頻來看,飛彈抵達目標上空後釋放出大量的自鍛成型破片,殺傷半徑350米,也就是瞬間覆蓋超過40萬平方米土地。眾所周知胡塞武裝的飛彈技術大多師承自伊朗,如果將Badr-1換成射程更遠、戰鬥部威力更強的「徵服者-110B」,那麼幾枚飛彈就會給美軍基地以重創,此為伊朗的「第3招」。
另外,此番伊朗擊落「全球鷹」後,公開宣稱他們故意放過了當時附近的一架載有35人(實為38人,但標準乘員數量為11人)的美軍P-8巡邏機——伊朗既然能將美軍飛機上的乘員具體人數摸了個八九不離十,足可見其對駐中東美軍的情報滲透與地面偵察監視,已經到了相當「可怕」的地步。
進一步思考的話,如果伊朗特工早已安插在美軍基地周邊甚至內部的話,這邊只要F-35一起飛,伊朗方面很快就會知曉。別忘了,當年美軍F-117A被南聯盟軍隊擊落前,其行蹤就是這樣暴露的。
更何況,伊朗海外駐軍及情報部門、黎巴嫩真主黨、哈馬斯(甚至包括胡塞武裝),也都會在必要時採取行動,襲擾、牽制F-35的部署和作戰行動(光是真主黨儲存的50萬枚火箭彈就可能令以色列防空系統崩潰),而這恐怕才是最令美以等國防不勝防的「撒手鐧」,此為伊朗的「第4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