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射僅一月,中國對外展示成果,美軍F-22隱身戰機飛行軌跡被拍到

2020-12-03 騰訊網

美國作為全球最強大的國家,不僅有著最為龐大的經濟力量,軍事力量也是獨步全球,諸如核動力航母,隱身飛機等都是美國手裡的殺手鐧。而說到隱身戰機,即便不是軍事愛好者也一定聽過F-22以及F-35大名。不過最近,這兩款美國空軍王牌中的王牌卻頻頻掉鏈子,接連墜毀不說,就連最引以為傲的隱身能力也被戳破。

媒體在10月14日引述《南華早報》的報導稱,中國在12日凌晨成功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使用長徵三號運載火箭將高分十三號衛星送上了太空。據悉,高分十三號為高分系列高軌遙感衛星,可用於拍攝地球高清光學圖像,中國在2010年開始啟動這一計劃,迄今為止已經發射了二十多顆衛星。值得一提的是,這其中超過一半,都是在過去兩年內發射的。通常而言,高分衛星都是用來執行民用任務,但其背後的軍事用途也不可小覷。

媒體指出,前不久中國發布了「吉林一號」高分03衛星拍攝的一段視頻。視頻中顯示,衛星持續追蹤拍攝一架正在高速飛行的美國F-22隱身戰機。很多人可能會疑惑,F-22是公認的美國現役隱身能力最強的戰鬥機,怎麼這麼容易就被捕捉到,但這其實是尺有所短寸有所長。隱身戰機從設計之初就是為了規避雷達探測,並不具備光學隱身的能力,也就是說如果飛得低,我們肉眼都能看到神秘的隱身飛機。而如果藉助人工智慧 ,配備有超高解析度攝像頭以及先進識別跟蹤系統的高分衛星,是有能力讓隱身飛機無處遁形的。

事實上,隨著雷達水平的進步,幾個軍事強國都已經裝備了具有發現隱身戰機能力的相控陣雷達。但雷達畢竟存在盲區,並沒有把握完全掌握隱身戰機的蹤跡,而且還非常容易在戰時就遭到第一波打擊而被摧毀。但如果雷達搭配高分衛星,情況就大為不同了,二者可以相互補充,更精準的確定隱身飛機的位置,從而構建一套更為嚴密的防空體系。讓人欣喜的是,「吉林一號」高分03衛星上個月才剛發射升空,僅一個月時間,就展現如此強大的能力,一旦日後高分系列衛星組網完成,我們將擁有一隻在萬裡之外也能看清一切的眼睛。

北鬥導航衛星,讓我們擁有了定位能力,高分衛星則讓我們具備了觀測能力,無論民用還是軍用,二者都是缺一不可。太空對國家安全和技術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我們知道,美國人也知道,所以為了同中國競爭,美國甚至又重啟了中斷了數十年的登月計劃。而從中國公布的航天計劃來看,也是雄心勃勃,目前火星探測器已經發射成功,空間站建設也在緊鑼密鼓的推行。另外,嫦娥5號會在今年11月底發射,按計劃它將在月球著陸,然後帶著至少兩公斤月球巖石樣本返回地球,可以期待一下。

相關焦點

  • 美軍F22全程無所遁形,飛行軌跡一目了然
    文/白夜 大家都知道,美軍的F22是世界首款隱形戰機,同時也是最為先進的隱形戰機,且不說戰鬥能力,其利用的多項隱形技術至今還沒有國家能夠媲美,我國的殲20和俄羅斯的蘇57相較其都略遜一籌。不過有「矛」就有「盾」,人們總是會將先進的武器剋星研製出來,這也是武器裝備發展的規律。
  • 伊朗拿F-35沒咒念?明槍暗箭齊上陣 4招可重創美軍隱身戰機
    首先,沒必要將F-35的性能過分神化——據美國《防務新聞》網站2019年6月12日披露,美軍的F-35B/C型戰機一旦超音速巡航(速度超過1.2馬赫)時間稍長,隱身塗層就會起泡並造成結構性損壞,從而導致機體隱身性能下降。不僅如此,美媒還曝出大約20%的F-35戰機存在「俯仰動作超過20度就可能失控」的致命風險。
  • 除非F-22實現光學隱身 否則在中國這項新技術下無所遁形
    資料圖:雷射三維強度關聯成像相機8月16日,科技部發布一條重磅消息,顯示中國在一尖端科技領域取得突破,該科研項目中有一個科研成果被稱為是隱身戰機時代的終結者,除非美軍F-22、F-35和B-2等軍機實現光學隱身,否則在中國的新科技下,他們已經只能稱為使用了過時的隱身技術。
  • 中國聲波武器「擊落」美軍隱形戰機F-22
    的文章稱,2008年上半年美軍發生的幾次西太平洋地區墜機事件,是因為侵犯中國領空而被中國殲-10戰機和另一種先進武器擊落的。  美媒的文章首先說,近半年以來,西太平洋上空先後發生多次美制軍機失蹤或被擊落事件——美軍損失了一架B-2隱形轟炸機及多至3架最先進的F-22戰機,臺灣失掉一架F-16戰機,韓國也有一架空軍偵察機墜毀,連串意外是個別事件,還是另有內情?
  • 中國科學家找到新方法,或讓F-22、F-35在未來實戰中無法發揮作用
    F-22隱身戰鬥機自美國最早提出隱身戰機理念並將其投入實戰後,幾乎單方面改變了戰爭形態,令各國驚訝不已。特別是與美國有潛在競爭風險的國家紛紛投入力量想要找尋探測隱身戰鬥機的方法。隱身技術並非一道完全無法攻破的防線,隨著越來越多的反隱身理論的成熟,很多國家在反隱身技術上開始取得突破。
  • F22刺探委內瑞拉失敗,被我國雷達抓到,隱身戰機是否失去優勢?
    F-22隱形戰機被雷達發現這已經不是F-22第一次被雷達發現鎖定了。此前,我國的JY27雷達在東南沿海水域被發現並驅逐了一架F-22。最近在中東地區,部署在敘利亞的中國製造的JY27防空雷達也探測到了F-22的軌跡。像敘利亞和委內瑞拉這樣的小國都可以用雷達瞄準如此先進的飛機,第五代飛機真的那麼糟糕嗎?美國引以為傲的就是先進的第五代隱形飛機,它們在軍事空域具有威懾作用。
  • 中國空空飛彈能擊中F-22嗎?最大射程300公裡 讓敵機不可逃逸
    殲-20的側彈艙可各攜一枚格鬥彈在2018年的珠海航展上,兩架殲-20隱形戰機進行了一次特別值得注意的飛行展示,機腹武器艙打開,顯示滿載的4枚霹靂-15飛彈。這透露出兩個信號:一是殲-20已經形成戰鬥力,二是霹靂-15已開始裝備中國新型號戰機。
  • 外軍關注中國反隱身雷達,稱中國最早解決米波雷達探測精度問題
    F-22隱身戰鬥機自美國最早提出隱身戰機理念並將其投入實戰後,幾乎單方面改變了戰爭形態,令各國驚訝不已。特別是與美國有潛在競爭風險的國家紛紛投入力量想要找尋探測隱身戰鬥機的方法。《環球時報》稱:「中國的專家們通過設計世界上第一臺實用的米波稀疏陣列合成脈衝和孔徑雷達解決了這一問題 。」 此類型雷達有數十米高的多個發射和接收天線,散布在幾十米到幾百米的範圍內。雷達可以同時接收到來自各個方向的回波,從而實現連續覆蓋天空。
  • 還有第二架被擊毀的美軍隱身戰機?時隔20年,飛行員說出真相
    這架F-117攻擊機成為了人類歷史上第一架在實戰中被敵方防空系統擊落的隱身戰機,打破了當時廣泛流傳的「隱身戰機不可戰勝」的傳說,當然也間接引發了某起著名的國際事件。很長時間以來,它被廣泛認為是唯一一架在戰鬥中被擊中的隱身戰機。
  • 隱身制空戰鬥機先行者—F-22
    F-22作為集大成者服役十多年來一直都是美軍空基力量的典型代表。僅從隱身角度而言,YF-23比YF-22有著較為明顯的優勢,比如和B-2一脈相承的內埋式噴管、四個方向高度一致的外形設計和取消的水平尾翼。但在機動性、彈艙設計和項目管理(B-2的前車之鑑)上的劣勢可能是導致空軍最終選擇YF-22的原因。出於成本考慮以及當時世界空軍力量的分析判斷,美軍於2011年關閉了F-22的生產線,迄今為止F-22一共生產了195架,其中8架為技術驗證機。
  • 淺析F-35隱身戰機的內置彈艙
    前言上文淺析了F-22A隱身戰機的內置彈艙設計,並在結尾時強調了F-22A隱身戰機在彈艙尺寸設計、機載彈藥多樣化、掛載便利性等方面表現得並不完美,後來者在這些方面基本都對F-22A隱身戰機形成超越。F-35隱身戰機敢於放棄裝備箔條幹擾彈的最重要原因,主要是它還裝備了F-22A隱身戰機所沒有的拖曳式雷達誘餌,這一點會在接下來介紹到。在前篇文章中,把F-22A的內置機炮也放在幹擾彈彈艙部分一併介紹了,這裡也就有樣學樣了。有趣的是,F-35系列隱身戰機中,只有F-35A是設置了內置機炮。
  • 美軍列印F-35B零部件用上中國3D印表機
    參考消息網2月3日報導據美國「合眾國際社」1月18日報導稱,3D列印的鈦制金屬零部件已首次安裝在美軍F-22「猛禽」隱身戰鬥機上,而且從訂貨到交付至倉庫僅用了3天時間,美國空軍希望以此來降低戰機的維護成本和維護時間。戰機安裝3D列印的零部件早已不是新鮮事,除美國外,英國和中國在該領域也有顯著成果,那麼3D列印軍機零件技術究竟哪家強?
  • 美軍又出醜了!閃電戰機怕雷劈,F-35遭遇雷擊,會原地爆炸!
    現在綽號「閃電II」的F-35隱身戰鬥機竟然害怕閃電,無法在雷電天氣下正常飛行,這就非常矛盾了。據《防務新聞》消息稱,F-35戰鬥機的製造商洛馬公司在6月24日公開承認,F-35的機載隋性氣體生成系統被發現存在缺陷,目前無法在雷雨天飛行。據洛馬公司披露,如果F-35戰鬥機強行在雷雨天氣下飛行,可能會因為油箱產生火花而爆炸。
  • 什麼是米波雷達,中國如何發現隱身戰機?工作原理原來是這樣的
    隨著隱身戰機時代的到來,傳統雷達迎來巨大的挑戰。這是因為隱形戰機採用低可探測塗裝,機身設備都經過特殊處理,整體雷達反射面積很小。例如美軍的F-22雷達反射面積僅有0.01平方米,地面傳統雷達很難發現其影蹤。
  • [專題]F-22軍演被"擊落":只是放水不是實戰
    圖為美軍F-22戰機。EF-2000的進氣道沒有經過隱身處理,對方雷達電波可以直接照射到發動機,加上發動機、進氣道本身形成的空穴效應,也會增加飛機的RCS。相同條件下F-22可以搶先發現颱風戰機同樣EF-2000龐大的直立垂尾也象一個招風耳一樣,是對方雷達理想的目標。所以EF-2000的RCS很難降低到較低的水平。
  • 擊敗587架敵機的F-22戰機,也抵不過東方的神秘力量!
    川普怎麼能不心痛,哭的心都有了……獨孤求敗的F-22雖然,F-22被大風吹毀了,但是人家數量多啊,還有好多架可以使用,完全不影響。有人說F-22怎麼這麼值錢?按照美國和北約系統,稱那種隱身的、超音速巡航的、新一代的戰機叫第四代戰鬥機,F-22就是美軍研製的第四代戰鬥機。
  • 美軍這艘隱身5體船什麼來頭?所用材料與F-35同款
    參考消息網7月17日報導7月8日,有美國網友拍到了美軍隱身攻擊艇M80「短劍」出海的照片。據悉,M80全長27米、寬12米、高5米,滿載排水量60噸,大量使用碳纖維材料(與F-35隱身戰機以及波音787客機上使用的類似)以減輕重量並增加浮力。美國「軍事」網報導稱,M80是有史以來美國政府採用碳纖維材料建造的最大作戰艦艇。受益於複合材料的大量使用,以及獨特的船型,其有效載荷能夠佔到排水量的43%。
  • 普通戰機也能隱身?外媒:中國或用它打造龐大隱身機隊
    隱形技術被認為是現代戰鬥機中使用的最先進的技術,比如美國的F-35「閃電」,F-22「猛禽」和中國的殲-20。隱身技術也被稱為低可觀測技術,是軍事戰術的一部分,目的是使戰鬥機、艦船、潛艇、飛彈、衛星、地面車輛甚至是人員在敵方的雷達、紅外、聲納和其他探測手段下無法被發現或難以被發現。
  • F-35超音速飛行為何燒尾?內情在這裡
    參考消息網5月28日報導美國《防務新聞》周刊網站5月22日發布記者瓦萊麗·因辛納撰寫的題為《兩次超音速飛行內幕改變了美國操作F-35的方式》的文章,介紹了F-35戰機超音速飛行灼燒機塗層和尾翼的內情,現將文章編譯如下:
  • 中國科研再獲重大突破,西方直呼不可能,隱身戰機將面臨巨大壓力
    中科院之前對外發布了一個好消息,中科院金屬研究中心已經成功研製出了一種新型的石墨烯材料,被稱為「矽-石墨烯-鍺電晶體」。實際上,石墨烯本身就是一種最有希望的超導材料,而「矽-石墨烯-鍺電晶體」這種最新材料很可能在未來促成中國的太赫茲領域發展。太赫茲是一種電磁波,使用範圍廣泛,不僅可以用於安保設備,更為關鍵的是,還能被用來製造太赫茲武器、尤其是太赫茲雷達。而這將會是目前隱身戰機的最大剋星之一,甚至會直接影響到戰機的研發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