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非F-22實現光學隱身 否則在中國這項新技術下無所遁形

2020-12-05 1號哨所

資料圖:雷射三維強度關聯成像相機

8月16日,科技部發布一條重磅消息,顯示中國在一尖端科技領域取得突破,該科研項目中有一個科研成果被稱為是隱身戰機時代的終結者,除非美軍F-22、F-35和B-2等軍機實現光學隱身,否則在中國的新科技下,他們已經只能稱為使用了過時的隱身技術。

863計劃地球觀測與導航技術領域先進遙感技術主題「強度關聯遙感成像技術研究(二期)」項目下設課題「被動光學高光譜強度關聯成像技術」順利通過技術驗收。

4年前,中國科學院上海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主導的該項目的一期通過驗收,當時,該所製造出世界第一臺第一臺雷射三維強度關聯成像工程原理樣機,該機也被稱為也稱之為「單像素三維照相機」,而該相機被軍事分析家們認為是終結隱身戰機時代的推手。

我們日常使用的相機都是光學成像。而單像素三維相機是利用光和電磁波的無規漲落性質進行成像——即量子成像,俗稱「鬼」成像。

中國在國際上首次使用該技術進行大量晴朗、夜間、雲霧、雨霧等典型氣象條件下的室外遙感成像實驗,結果評估顯示,利用口徑僅18mm的單像素三維相機在極度惡劣的情況下,可以拍攝到420mm光學望遠鏡根本拍不到的目標。

這是什麼概念,就比如說,人類的眼睛是一個50mm光學望遠鏡,18mm的單像素三維相機可以將你眼前所看到的東西放大8倍多,且在雲層、雨霧、黑夜無阻觀察。

因為單像素三維相機體積較小,可以安裝在無人機上,如果在高空無人機俯視地球,可以實現實時全天候24小時監控。也就是說,將無人機部署在我國境上空,也可以對美軍關島基地和在日本的基地實現24小時觀測,任何一架飛機起降都一覽無餘。

資料圖:美軍F-22戰鬥機

由此技術製造的量子雷達,將突破傳統雷達的缺陷,也就是說,除非F-22戰鬥機實現光學隱身,否則在量子雷達下無所遁形。因為不管你在外觀設計、還是材料應用上怎麼減少對雷達波的反射,都對量子雷達無效。

科技部的消息證實,強度關聯遙感成像技術研究一期在4年前通過了外場測試,二期在2017年7月也通過外場測試順利驗收,該技術或可進入了應用階段。

更讓人驚訝的是,這項成果是有一位80後科學家研發,課題組長、中國科學院上海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研究員韓申生說,當年的差距,在過去十幾年已逐漸追平。

相關焦點

  • 這回中國全球第一!全新量子雷達已上線,可讓隱身飛機無所遁形
    如今已經是信息化作戰時代,戰爭的取勝與否與信息技術息息相關。目前各個國家都在爭先開發先進的雷達系統,可以對敵人進行偵查,當然與之相對應的是「隱身技術。」各國在開發武器過程中,必然會考慮到「隱身技術。」這種軍事上的隱身技術並不是說人肉眼看不見,而是通過改變頻率等來逃過敵方雷達的偵查,避免位置暴露。
  • 發射僅一月,中國對外展示成果,美軍F-22隱身戰機飛行軌跡被拍到
    美國作為全球最強大的國家,不僅有著最為龐大的經濟力量,軍事力量也是獨步全球,諸如核動力航母,隱身飛機等都是美國手裡的殺手鐧。而說到隱身戰機,即便不是軍事愛好者也一定聽過F-22以及F-35大名。不過最近,這兩款美國空軍王牌中的王牌卻頻頻掉鏈子,接連墜毀不說,就連最引以為傲的隱身能力也被戳破。
  • 讓隱身飛機無所遁形:全新量子雷達已經上線,這次中國全球第一
    隱身技術,是目前軍事科學技術的前沿地帶。所謂的隱身技術,並不是說人的肉眼看不見,而是通過某種技術措施,讓雷達"看不見"來襲的飛機或者飛彈,從而達成攻擊的突然性,進而提升飛機的生存性同時保證打擊的有效性。不過凡事有矛就有盾,有隱身技術,與之相對的就有反隱身技術。
  • 離子導電水凝膠用於光學可調電磁隱身結構設計
    通過操縱氫鍵網絡,得到的光學透明固體凝膠能夠吸收微波。有趣的是,當溫度降低時,這種凝膠可以通過將無定形狀態轉化為多晶狀態而轉變為光學不透明狀態。這種離子導電凝膠在15 - 40GHz範圍內具有有效的微波吸收能力,覆蓋5G頻段的一個分支。該研究結果提出了一種利用離子導電凝膠設計和製造可操縱微波隱身結構的新策略。
  • 雷達隱身如此發達,光學隱身技術進展如何?中美差距並不大
    隱身技術在現代戰爭當中是一種重要性極高的先進技術,目前在軍用領域使用的較為廣泛的是雷達隱身技術,即通過改良優化戰機的機體氣動外形來做到儘量減小雷達波反射面積的目的,同時給戰機機體表面塗上雷達吸波材料塗層,來吸收敵方對空搜索雷達發射出的雷達波進而實現隱身。
  • 中國研製超靈敏雷達,可辨蚊子公母,F-22優勢徹底不在
    文/人形自走炮最近,參考消息援引香港《南華早報》的報導稱,中國正在研製一種超靈敏雷達,能夠探測到兩公裡以外一隻蚊子拍打翅膀的動作,甚至連蚊子的性別也能辨別出來。美軍不禁感到害怕:F-22在它面前可能猶如裸、奔一樣。
  • 中國研發地球靜止軌道2.5米高分光學衛星 美航母軌跡無所遁形
    而在地球同步靜止軌道運行的衛星就能在距地球3.6萬公裡的太空中,以相對於地球靜止的姿態對需要被觀測的目標進行持續不間斷的觀測,同時視場相當寬廣,通過對靜止軌道光學成像衛星姿態的調整就能對地球三分之一面積內的地區的快速機動觀測。我國目前已經開發出一系列運行在低軌的新型光學成像和雷達成像衛星,其中有的空間解析度已經在高清晰度亞米級,而且有的還能實時高清視頻。
  • 隱身制空戰鬥機先行者—F-22
    20世紀年代,美國國防部啟動了Lockheed Have Blue計劃,項目目的是開發隱身戰鬥機,洛克希德 馬丁公司在與諾斯羅普 格魯曼的競爭中勝出。從此,美國在隱身技術領域一馬當先,F-117、B-2、F-22相繼問世,美國F-22隱身戰鬥機代表著繼F-117A隱身攻擊機和B-2隱身轟炸機之後的第三代隱身技術,即在不損失機動性和飛行速度的情況下實現隱身。
  • 顆粒粒徑檢測:專利讓粉塵顆粒無所遁形
    原標題:這項技術能讓PM2.5無所遁形!事實上,讓PM2.5無所遁形的就是顆粒粒徑檢測技術,其已被廣泛應用於工業、化學、環境安全等諸多領域。筆者利用中國專利文摘資料庫(CNABS)和德溫特世界專利索引資料庫(DWPI),採用分類號G01N與關鍵詞對2017年7月12日之前的專利申請文獻進行了檢索,並對顆粒粒徑檢測方法的各技術分支的發展狀況進行了分析和綜述,以期對該領域的進一步研究提供一些參考。
  • 中國光學隱身趕上美歐強國 量子隱形備受關注
    隱形技術從科幻世界走向戰爭前沿  石海明 劉峻滔 賈珍珍  近日,浙江大學一位教授在接受採訪時說,在光學隱身領域,中國已經趕上了該領域的傳統強國,比如美國和歐洲國家。他說:「我覺得我們有大約40%的機會生產出世界上第一件隱身鬥篷。」長期以來,防禦性的發展一直受到各國軍方的高度關注。
  • 解密浙大隱身衣原理
    「目前應用的隱身技術,大部分是通過吸收電磁波,讓反射回去的電磁波達到最小,比如在可見光頻段,這種技術就相當於給物體穿了一件不反射光波的黑色的衣服一樣,在黑暗的背景中不會被發現,但是在明亮的背景中卻反而更易被發現,因此這種隱身技術並不是人們通常所理解的隱身衣技術。」陳紅勝說。
  • 中國科學家發明新技術,提升探測靈敏度,優於國際最好水平1000倍
    在國際上首次實現裡德堡原子微波超外差接收機樣機!極大提升了微波電場場強的探測靈敏度,微波測量靈敏度達55nV/(cm·Hz1/2),這個數據優於之前國際最好水平1000倍。有敏銳的網友就直接指出這項技術用於測量隱形飛機。這位網友的新聞嗅覺也是十分敏銳了,事實上這一想法也與筆者看見這則新聞時的想法不謀而合。
  • 電科14所量子雷達或有進展,數百公裡外反隱身,曾亮相珠海航展
    」中,我們可以看到其中詳細描述了團隊與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十四研究所攜手合作,在某試驗外場成功進行了超導單光子雷射雷達測試,實現了對低空大氣層中數百公裡外目標的實時跟蹤探測。而傳統雷達一般都是微波波段雷達,而光子雷達屬於光學波段,因此其衍生出的雷達技術可以達到傳統雷達所無法達到的高精度,而由吸波材料和反電磁波結構組成的隱身戰機,則在這種雷達面前無所遁形。
  • 讓「隱身螃蟹」無處遁形
    現實中,螃蟹「隱身」成蟹卡十分常見。企業推出蟹卡的出發點本是為了方便消費者,但在一些地方,蟹卡卻沾上腐敗味道,成為一些人行賄受賄的「煙幕彈」。在反腐敗高壓態勢下,一些人雖然不敢收受禮品、現金,但對於一張小小的蟹卡,就有可能放鬆警惕,讓這種「隱身螃蟹」變為腐敗的工具,對此不能掉以輕心。讓「隱身螃蟹」無處遁形,必須強化監督。
  • 浙大科學家研製「隱身衣」 讓生物隱形
    「目前應用的隱身技術,大部分是通過吸收電磁波,讓反射回去的電磁波達到最小,比如在可見光頻段,這種技術就相當於給物體穿了一件不反射光波的黑色的衣服一樣,在黑暗的背景中不會被發現,但是在明亮的背景中卻反而更易被發現,因此這種隱身技術並不是人們通常所理解的隱身衣技術。」陳紅勝說。
  • 納米織造隱身衣(圖)
    同時,材料科學的進步也讓科學家們發現,製造出能讓人穿著就可以從陽光下遁形的衣服,要遠比發明一種能同時把人體的蛋白質、脂肪和碳化合物變透明的藥物來得現實。隱身衣也更體貼,穿一件即可隱形——即便喝了隱形藥水,還得脫光了會使你暴露的衣服,在風裡挨凍。  超材料的隱形把戲  弗拉吉米爾•沙拉耶夫(造出了隱身衣。
  • 德拜探測器或將使潛艇無處遁形
    這是否意味著,潛艇在敵我雙方隱身與反隱身的對抗中已經確立了優勢地位?恐怕為時尚早,因為一種新型探潛裝備——德拜探測器即將推出,它或將使潛艇無處遁形。 目前對潛艇最具威脅的探測裝備一是聲吶,二是磁異探測儀。聲吶是針對潛艇的聲學特性,利用潛艇發出或反射的聲波,來實現對其探測的一種聲探測裝備。而磁異探測儀是針對潛艇的磁場特性,通過潛艇帶來的周圍磁場變化,來實現對其探測的一種非聲探測裝備。
  • 新一代隱身技術或宣告塗層塗料隱身成為歷史
    11月6日至11日,在珠海第十二屆中國國際航空航天博覽會上,光啟發布集隱身、傳感、結構、承載於一體的新一代隱身技術,展出戰機、無人機、艦艇、飛彈等尖端裝備隱身解決方案,全方位展現超材料在隱身裝備領域的獨特應用價值。
  • 無需魔法就能隱身,以色列科學家提出隱身衣新概念!
    (原標題:STUNNING scientific breakthrough: Researchers discover how to make things INVISIBLE) 網易科技訊 11月16日消息,最近科學家提出一種隱身的新方式
  • 中國首臺太赫茲視頻合成孔徑雷達現世,隱身、偽裝全部失效!
    近日,據國內有關媒體報導,我方航天科工二院23所成功研製出首臺太赫茲視頻合成孔徑雷達,通過對該雷達的飛行試驗,成功獲取國內首組太赫茲視頻合成孔徑雷達影像成果。眾所周知,太赫茲視頻合成孔徑雷達是太赫茲雷達與合成孔徑雷達的綜合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