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日本《每日新聞》報導,11月20日,駐紮在日本茨城百裡基地的日本航空自衛隊第301中隊的F-4EJ戰鬥機進行了最後一次紀念飛行,這種著名的二代重型戰機徹底結束了在日本空自的服役,未來將由F-35接替。
這是百裡基地三個F-4系列戰機中隊中最後退役的,302中隊2019年已換裝F-35A並轉駐青森縣的三澤基地了,原本外界推測最後退役的裝備RF-4EJ戰術偵察機的第501中隊,則在2020年3月全部退役,由此看來,日本空中自衛隊對F-35A的偵察能力相當認可。
F-4系列在日本空自一共服役了,近50年,第一架F-4EJ是1971年7月裝備第301中隊的。日本一共採購了140架,除最早的兩架外,都是三菱重工組裝生產的。總產量5195架的F-4戰機家族的最後一架就是1981年在日本三菱重工組裝的。
幾乎緊隨F-4之後,美國就將當時最先進的,美國空軍也不過1976年才服役的F-15交給三菱重工組裝,裝備日本航空自衛隊,1981年-1999年,日本獲得了213架F-15J/DJ,成為全球第二大F-15裝備國。同樣在F-35批量生產後,三菱重工也獲得了組裝生產的權利,2017年6月就下線了第一架F-35A戰機,而日本連F-35共同研發夥伴國都不是。
日本組裝美國戰機一方面顯示日美之間的緊密關係,日本處於某種意義上的前線位置,另一方面則是日本裝備的美式戰機的性能水平,也受美國的控制,比如,早期的F-4J被「閹割」掉了反艦能力,後來出於美國需要,又恢復了這一能力,而隨著美國對日本空自的需要,提供先進部件進行升級也是常見的,比如用F-16戰機的APG-66脈衝都卜勒雷達換掉F-4J老式的單脈衝雷達,有趣的是,當年美國也想為中國的殲-8II換這型雷達,以幫助中國攔截蘇聯的圖-22M轟炸機,這就是流產的「和平典範」計劃。
日本空自還給這些美式戰機裝上自己研發的武器等系統,比如AAM-3格鬥飛彈、AAM-4中距空空飛彈、ASM-1/2反艦飛彈等,還有日本自己研製的數據鏈系統等,顯示日本竭力保存的部分研發能力,這就引出另一個話題---
美國提供日本先進戰機,也有扼殺日本研發能力的目的,二戰中,日本的工業能力和美國無法相比,但日本的「零」式戰鬥機等仍給美軍留下巨大創傷,在日本企圖自研F-2先進戰機的時候,美國毫不猶豫地命令只能在F-16基礎上部分修改,而日本打算研發重型隱身戰機F-3時,早已不具備獨立的全套研製能力。
F-4系列全部退役之後,日本空自將全部由F-15J/DJ,F-2,F-35A/B三/四代戰機組成。對日本來說,和以前一樣,戰鬥力確實將得到提升,但離獨霸東亞天空的實力已經越來越遠了。
(看看新聞Knews記者:李蘇寧 編輯:祝聞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