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隱身衣」面世? 浙大否認研發稱技術上不可行

2020-11-22 經濟日報

網傳視頻稱國產「量子隱身衣」面世;浙大專家稱現有技術還做不出「隱身衣」

一名老人舉著一塊塑料布,面朝鏡頭,展開,舉過頭頂。畫面中,老人「消失」了,眼前只剩背景裡的花草樹木。

連日來,一則主題為「大爺瞬間消失」的視頻,引發網絡關注。多家自媒體微信公號在轉發這一消息時稱,浙江大學研發成功國產「量子隱身衣」,可以類似魔法功能的「隱身」。

昨日,記者從浙江大學方面確認,儘管多年前即以啟動對於隱身技術的研究,但網傳這一所謂「研究成果」與浙大無關。隱身技術專家,浙江大學光電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馬雲貴表示,隱身技術目前在理論上完全可行,但具體實踐仍困難重重,尤其要實現民用,還有很長的距離要走。

網傳國產「量子隱身衣」引質疑

鏡頭前,一名衣著普通、笑容滿面的老人,右手握著一塊「塑料布」,從花草樹木間拾級而下。隨後,老人抖開「塑料布」,慢慢往頭頂方向舉起,隨著「塑料布」升高,老人也漸漸「消失」,只剩握著「塑料布」邊緣的手,還「懸浮」在半空中。

這樣一則視頻,近來引發廣泛關注,「大爺瞬間消失」也很快成為網絡熱詞。記者注意到,不少微博、微信公號在轉載時聲稱,老人手中並非「塑料布」,而是國產「量子隱身衣」,能夠實現人體隱身功能,是由浙江大學研發的一項「重大技術突破」。

不過,質疑聲也相伴而來。一些人表示,網傳視頻可能為拼接而成,並非「隱身」,視頻中同一時間,「有些樹葉晃動有些不動」即是佐證。一名從事視頻製作的業內人士告訴記者,從畫面效果看,這一視頻應為採用摳像技術編輯而成。具體拍攝流程為,先拍攝一段無人空鏡,再由老人手持藍色或綠色布塊拍攝一遍,將兩次視頻合成,摳掉藍色或綠色布塊即可。「視頻上發光的亮點,就是摳圖的定位點,這種技術在影視後期製作中很常見。」

記者檢索到,早在3年前,曾有國外網友上傳類似視頻。不過,視頻最後進行揭秘,所謂「隱身衣」,實際是一塊綠布,通過後期合成製作而成。

現有技術不足以研發「隱身衣」

昨日,浙江大學一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網傳國產「量子隱身衣」消息出現後,曾經向校內從事隱身技術這一領域的專家求證,得到的回應是「不清楚是怎麼回事」、「學術界也沒有這方面文獻和討論」。

「隱身」技術專家、浙江大學光電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馬雲貴向記者確認,浙大沒有開發過國產「量子隱身衣」,更沒有拍攝視頻進行發布,甚至「量子隱身衣」本身也是個偽概念。其表示,現有的技術條件下,還無法生產網傳視頻中的「隱身衣」。在看完視頻後,馬雲貴也表示,比較傾向於「後期合成」這一說法。

上述浙江大學工作人員稱,網傳視頻之所以被冠以「浙大出品」之名,與浙江大學一直在進行隱身技術方面研究相關。

記者注意到,2013年10月,浙江大學陳紅勝研究團隊曾在權威科學期刊《自然通訊》發表論文《在可見光波段實現大型物體的隱形——電磁波「隱身衣」機理》。不過,當時媒體報導稱,這一「隱身」技術原理,是通過吸收電磁波,讓反射回去的電磁波達到最小。項目團隊曾表示,因為存在材料參數苛刻、不夠輕便等技術瓶頸,要製造出穿在身上的隱身衣,目前還非常困難。

■ 對話

浙江大學光電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馬雲貴

「隱身衣」理論上可行 技術上尚有困難

馬雲貴是浙江大學光電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長期研究新型光電磁調製技術、人工光電磁材料與器件等領域,也是國內較早一批關注「隱身」技術的科研工作者。馬雲貴告訴記者,「隱身衣」目前在理論上完全可行,但具體實踐仍困難重重,尤其要實現民用化,還有很長的距離要走。

「技術上暫時沒法做出『隱身衣』」

記者:「量子隱身衣」概念是否真的存在?

馬雲貴:學術界沒有「量子隱身衣」這個概念,「隱身衣」概念是有的,這是一個涉及光學、電磁學、數學等多學科交叉的研究課題。

記者:所以網傳「隱身衣」真實性如何?

馬雲貴:這個不可能是真的,技術上還沒有辦法實現這樣的效果。我看了一些說法,比較傾向於是通過摳像技術製作的視頻。

記者:如何定義「隱身」?

馬雲貴:正常來說人能看到物體,是因為物體表面會散射光。如果光能夠繞過人,從正面拐彎傳遞到後面,再完全恢復入射光狀態,就達到了「隱身」效果。打一個比方,比如水滴到玻璃球正上方,水滴分散滑過表面,實現繞球面拐彎,在下半部匯聚後繼續直線下落。如果能夠讓光線實現類似完美拐彎過程,就可以實現「隱身」。

記者:科研與日常生活中,對於「隱身」的定義是否一致?

馬雲貴:其中嚴格意義上說,科學研究與日常生活中對於「隱身」或者「隱身衣」的定義是一樣的,都是通過讓光線完美繞過物體,繼續保持直線傳遞,從而實現「不可見」。但是在科研領域,隱身的概念範疇會更廣,比如還有「隱形」這個概念,就是指不可探測到反射回波等,並不意味著一定要「光線完美拐彎」。

記者:為什麼要研究「隱身衣」技術?

馬雲貴:科學研究一般有兩種驅動力,一種是科學價值驅動,一種是實際應用驅動,隱身衣技術當前主要屬於科學驅動,這種技術的科學意義比較大,未來有望產生顛覆性應用。在這一塊,國內外的研究幾乎差不多同時進行,面臨的挑戰也是共同的。

「實現民用還有很長距離」

記者:關於「隱身衣」的研究目前有何進展?

馬雲貴:最近我們實現了一項新進展,可以讓金屬「隱身」,比如通過安檢時,讓電磁感應探測器無法有效檢測。

關於「隱身衣」,理論上是完全可行的,並且相關的數學模型、方案實際上都已經有了,關鍵是能不能做出來,有沒有方法把理論變成解決方案,這一塊還是有比較大的挑戰性。

記者:研究的困難主要集中在哪裡?

馬雲貴:目前,我們能夠在局部實驗上驗證技術的可行性,比如可以在某一個特定的頻率隱身,或者在一定的角度範圍內實現隱身,但是類似「隱身衣」這樣全方位的,技術上還做不到。

主要原因是,光是一個很複雜的物理量,同時滿足它的隱身需求非常具有挑戰性,日常我們所說的「隱身衣」,實際上指在可見光中隱身,但是根據波段長短不同,光可分為紅外光、微波等,都是需要研究的。

記者:「隱身衣」未來的應用場景是?

馬雲貴:主要還是集中在國防領域。目前的「隱形飛機」,原理是機身把電磁波全部吸收,或者反射到別的地方去,使得雷達沒法探測到。如果類似「隱身衣」技術能夠實現,讓電磁波直接繞過飛機,那麼就能達到更理想的隱形效果。

記者:所以距離「隱身衣」走進生活,還有很長距離?

馬雲貴:對,「隱身衣」實現民用,還是有很長距離。現有隱形技術的應用,也還是在軍事上。民用這方面,還在科學研究的概念階段,還沒有到直接應用。

(責編:李丹丹)

相關焦點

  • 大爺穿上"國產量子隱身衣"憑空消失? 真相如此
    (原標題:大爺穿上「國產量子隱身衣」憑空消失?有傳言說這是浙大老師發明的「國產量子隱身衣」,也有網友說這是來自中國的「神秘力量」,還有人說「魔術」而已……真的有隱身衣嗎?人怎麼就能憑空消失呢?
  • 大爺穿上「國產量子隱身衣」憑空消失? 真相是...
    近日,網上熱傳一段「隱身衣」視頻,一位老大爺拿著一塊有隱形功能的布,當布擋住身體時,人就真的消失了,只能看到背後的花花草草。有傳言說這是浙大老師發明的「國產量子隱身衣」,也有網友說這是來自中國的「神秘力量」,還有人說「魔術」而已……真的有隱身衣嗎?人怎麼就能憑空消失呢?
  • 隱身衣問世
    「隱身衣」真的被造出來了? 近日,網上熱傳一段「隱身衣」視頻,一位老大爺拿著一塊有隱形功能的布,當布擋住身體時,人就真的消失了,只能看到背後的花花草草。有傳言說這是浙大老師發明的「國產量子隱身衣」,也有網友說這是來自中國的「神秘力量」,還有人說「魔術」而已……真的有隱身衣嗎?人怎麼就能憑空消失呢?
  • 這段「量子隱身衣」視頻火了,但真相卻是…
    近日,網上熱傳一段「隱身衣」視頻,一位老人拿著一塊有隱形功能的布,當布擋住人體時,老人真的消失了,只能看到了背景中的花草樹木。傳言稱這是國產量子「隱身衣」,還有一個版本稱這是「浙大老師發明的」。▲傳言稱這是量子「隱身衣」星橙量子視頻製作公司的監製竺楨淞看完這段視頻後向記者表示,這應該是用藍色或綠色塑料布來拍攝,再通過後期摳像技術編輯而成的,有不少視頻後期合成軟體可以做出這樣的效果,比如我們熟知的After Effect,以及Nuke
  • 微信大爺穿隱身衣隱身,量子隱身衣,究竟是謠言還是確有其事?
    導讀:微信大爺穿隱身衣隱身,量子隱身衣,究竟是謠言還是確有其事?前不久,微信上傳出一段視頻,一位老人拿著一塊自稱有隱身功能的布,當布擋住老人身體時,老人確實消失了。各種各樣的傳言都出來了,比如這是國產的量子隱身衣,以及這是浙大的老師發明的等等。但不久記者就出來澄清了,這並不是真的,而是後期加工做出來的。類似的技術在電影電視上已經得到了廣泛的應用。之前類似的視頻也在網上流傳了許多。那麼量子隱身衣到底是不是真的存在呢?不知道大家知不知道加拿大發明出來的量子隱形偽裝面料。
  • 大爺穿國產隱身衣 真相就是後期摳圖技術合成大家洗洗睡吧
    大爺穿國產隱身衣 真相就是後期摳圖技術合成大家洗洗睡吧時間:2017-12-09 17:06   來源:川北在線   責任編輯: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大爺穿國產隱身衣 真相就是後期摳圖技術合成大家洗洗睡吧 近日,網上熱傳一段隱身衣視頻,一位老大爺拿著一塊有隱形功能的布,當布擋住身體時,人就真的消失了,
  • 十院士專家揭開偽科學內幕:浙大量子隱身衣、滴血測癌等在榜
    但在剛剛過去的一年裡,這樣的鬧劇卻不止一次地出現在公眾面前——不管是與熱點新聞緊密相關的「左腦負責語言右腦負責圖像」「月球背面有外星人」「需穿『防引力波輻射服』」「浙大已研製出『量子隱身衣』」,還是事關人體健康的「一滴血就能測癌」「狂犬病疫苗無效」「受凍會導致關節炎」「坐月子絕不能吹風」,抑或是涉及食品安全的「紫菜粉絲大米都是塑料做的」「西瓜400天不腐爛是因為噴了防腐劑
  • 隱身衣問世?真相原來如此
    有傳言說這是浙大老師發明的「國產量子隱身衣」,也有網友說這是來自中國的「神秘力量」,還有人說「魔術」而已……真的有隱身衣嗎?人怎麼就能憑空消失呢?△視頻截圖某視頻製作公司專業人士看完這段視頻後否認了以上猜測,稱這是一段通過後期摳像技術而合成的一段影片,有不少視頻後期合成軟體都可以做出這樣的效果。並解釋了這段視頻的製作原理:
  • 量子隱身衣、滴血測癌等不是科學是忽悠?
    俗話說的好,騙子不可怕,就怕騙子有文化。但是現在騙子不僅有文化,還懂科學,這就叫人防不勝防了。連騙子都這麼下功夫,我們也不能偷懶了,不然一不小心被騙子超過了還好,被騙子騙了就慘了。今年湧現出一大堆高科技忽悠:「左腦負責語言右腦負責圖像」「月球背面有外星人」「需穿『防引力波輻射服』」「浙大已研製出『量子隱身衣』」,還有事關人體健康的「一滴血就能測癌」「狂犬病疫苗無效」「受凍會導致關節炎」「坐月子絕不能吹風」,抑或是涉及食品安全的「紫菜粉絲大米都是塑料做的」「西瓜400天不腐爛是因為噴了防腐劑」等等,一時間都火遍了大街小巷。
  • 世界上有「隱身衣」嗎
    >隱身衣,這個只存在於科幻電影中的衣服,令人充滿幻想。很多人都曾夢想自己能擁有隱身的能力,而加拿大的一家公司「超隱形生物科技」稱,「已將這個夢想實現」。該公司稱,已經研發出了「量子隱形偽裝面料」。這種神奇的」隱形面料「可以使周圍光線彎曲,從視覺上隱藏該面料穿著的人,達到隱身效果! 此項研發得到美國軍方大力贊助,而軍方則是希望未來使用該材料打造新型部隊,「隱身士兵」部隊。
  • 浙大團隊發明神奇隱身衣:魚缸裡魚不見了
    浙大團隊發明神奇隱身衣:魚缸裡魚不見了   陳紅勝團隊完成的這項「在可見光波段實現大型物體的隱形——電磁波『隱身衣』機理」的研究成果,今年10月24日發表在權威科學期刊《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雜誌上。
  • 浙大最新回應
    陳紅勝教授團隊完成的這項「在可見光波段實現大型物體的隱形——電磁波『隱身衣』機理」的研究成果,於當年10月24日發表在權威科學期刊《自然通訊》雜誌上。但是此「隱身衣」非彼「隱身衣」,和網傳視頻根本不是一回事。當時媒體報導稱,這一「隱身」技術原理,是通過吸收電磁波,讓反射回去的電磁波達到最小。
  • 浙大科學家研製「隱身衣」 讓生物隱形
    要隱身,進入隱身衣的光線必須跑得比外部光線快   在這個課題組的實驗中,一隻蹲在六邊形隱身裝置裡的小貓,在特定的某個角度,光線可以直接繞過小貓,並回到原來的路徑出射,產生小貓「隱身」的效果。為了探究隱身衣對不同生命環境的適應性,課題組還研發了一組適用於水中隱形的裝置:金魚遊進這件「隱身衣」,身後的物體仍然一覽無餘。
  • 浙大隱身衣引驚嘆 揭秘其隱身原理【組圖】
    浙大隱身衣引驚嘆 揭秘其隱身原理【組圖】 浙大隱身衣引美專家驚嘆揭秘隱身衣的「隱身術」  由中美聯合研製的「隱身衣」並不像皮皮魯與魯西西里面的隱身藥水一樣,喝了就可以讓人便透明。這種隱身衣就如同一條浴巾,由數以千計的類似人造玻璃纖維的「超材料」組成,這些材料可以「抓住」微波並改變其方向。
  • 浙大團隊研製基於深度學習的「隱身衣」
    課題組在國際上率先實現基於深度學習的新一代智能隱身器件,在不依賴任何人為操控的情況下,快速地動態適應變化的背景環境,從而與背景電磁環境特徵融為一體,實現自適應隱身如果這一問題得到解決,不僅可以將隱身應用在動態的、開放的、複雜的場景之中,還可以促進其他許多智能電磁材料和器件的發展,在國防、航天、海洋等技術領域發揮重要的作用。
  • 2017年度十大科學流言榜揭曉 「量子隱身衣」、滴血測癌等入選
    中青在線北京1月6日電(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 邱晨輝)今天, 2017年度十大「科學」流言榜在北京揭曉,過去一年備受矚目的「量子隱身衣」、滴血測癌等「科學」問題入選。    具體來看,十大「科學」流言既有關注食品安全的「紫菜粉絲大米都是塑料做的」「西瓜400天不腐爛是因為噴了防腐劑」;也有事關人體健康的「一滴血就能測癌」「狂犬病疫苗無效」「受凍會導致關節炎」「坐月子決不能吹風」;還有與熱點新聞緊密相關的「左腦負責語言右腦負責圖像」「月球背面有外星人」「需穿『防引力波輻射服』」「浙大已研製出『量子隱身衣』」。
  • 郭光燦院士:量子水、量子肥料、量子藥、量子眼鏡都是假的—新聞...
  • 浙大團隊研製微波段「隱身衣」
    光學領域著名期刊《自然·光子學》24日在線報導了浙江大學信息與電子工程學院教授陳紅勝課題組的一項最新研究:在國際上率先實現基於深度學習的新一代智能隱身器件,可在不依賴任何人為操控的情況下,快速地動態適應變化的背景電磁環境,在微波段實現對雷達「隱身」。
  • 量子隱身衣技術一旦出現,戰爭就沒法打了,眼睛盯著坦克炮口都不知道
    說到量子,相信很多人都是覺得很高科技,很玄乎的東西   其實大眾的普通人都是不懂的,也不說那些生澀的知識了   咱們就說說量子隱身衣,這個概念是美國提出的   看看上圖,算不算量子隱身衣呢?
  • 無需魔法就能隱身,以色列科學家提出隱身衣新概念!
    這一思路可用於創造一種「隱身衣」,它能夠分散物體周圍的光波,從而能夠完全在人們面前隱身。以色列本·古裡安大學的科學家們將開始打造一種隱身衣原型,來證實他們讓物體隱形的方法真正可行。如果他們的研究成功,這項技術將與其它技術一起為軍方服務,比如說隱形飛機上吸收雷達的深色塗漆,局部光學偽裝,阻止紅外探測的表面降溫以及電磁波掃描等技術。這項研究的首席科學家Alina Karabchevsky博士稱:「我們的研究表明有可能藉助一種光學晶片讓物體周圍的光線發生彎曲。光線不與物體發生交互作用,那樣就會讓物體實現隱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