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新增一殺手鐧,中電科14所亮出新研究成果,對美國是個壞消息

2020-12-09 強國觀察室
新型反隱身雷達亮相

隨著科學技術能力的進步,各國的常規武器也開始逐漸「隱身化」,這也就使各國雷達的反隱身性能受到極大考驗。不過中國在這方面就顯的比較輕鬆,畢竟我們擁有中電科14所和38所這兩所「神」一樣的頂級研究機構。近日,世界雷達博覽會上,中電科14所又亮出一個最新的研究成果。

在6月14日舉行的第八屆世界雷達博覽會上,多款反隱身雷達集體亮相,吸引了人們的眼球。中電科14所也在展會上首次對外公開了一個類似「貨櫃」的方艙,被稱做是現代防空體系作戰殺手鐧的組網中心。

組網中心簡單來說就是,可集成多種不同頻段、不同功能的雷達,形成一個區域級防空體系的指揮系統。它的出現,也體現了我國在頂尖電子技術領域的高超水平。而這對於美國來說就是一個天大的壞消息。

新型反隱身雷達亮相

因為我國這個組網中心可選配,YLC-8B、SLC-7等多種先進第四代雷達。這兩款雷達都曾多次參與世界性的航展,均留下讓人難忘的印象,其中YLC-8B可以說的上是大名鼎鼎了。

在2017年的巴黎航展上,各國媒體都給予YLC-8B很高的評價,甚至就連號稱「雷達大國」的法國都為之驚嘆不已,不過美國對此卻感到氣憤異常。究其原因,可能是以前YLC-8B曾經探測到F-22戰機,此事曝光後美國媒體也曾進行過相關報導。當時美國就表示,為了世界的和平與穩定,希望中國可以考慮限制這種雷達出口,而現在看,中國顯然並沒有將美國的話當做一回事,或許此前拒絕了美國的無理要求。

反隱身雷達

而另一款SLC-7就更厲害,它稱的上是我國雷達走向4.0時代的標誌性產品,其除了能對付一般的隱身飛機、飛彈等來襲目標以外,甚至連無人機和臨近空間飛行器也能探測的到。不僅如此,SLC-7依靠其自身的智能抗幹擾技術,能自動識別幹擾分類,並自主選擇幹擾抑制措施,是我國雷達的被幹擾,永遠的成為了歷史。

F-22、F-35等能實現「隱身」,不僅僅依靠其自身隱身塗料的低反射性,同時還有強大的電子幹擾性。俄羅斯在反隱身雷達領域也取得不小的成果,前不久F-35空襲敘利亞讓俄制防空系統失靈,就是吃了電子幹擾的虧。而現在我國這組網中心的出現,也表示我們已經可成體系的應對各種隱身目標的來襲。(智忠)

相關焦點

  • 中電科11所剛宣布一消息,就在此時美國選擇出手,這也太巧合了?
    而中電科11所剛宣布研究出一新型技術,填補了我國這一領域的空白,巧合的是,而就在此時美國也選擇出手了。紅外探測技術作為一種依靠被探測物體自身熱輻射成像的技術,在多個領域都得到了廣泛應用。而中電科11所在今年年初的時候,就成功研製出短波和中波單片2.7K×2.7K高靈敏度製冷型紅外焦平面探測器,使中國成為繼美國之後,第二個掌握這項技術的國家。而這時美國有動作了。
  • 鄧沛然在中電科第五十四所調研
    > 鄧沛然在中電科第五十四所調研時指出進一步深化合作強化成果轉化共同推進數字經濟產業發展
  • 中電科14所再傳佳訊,這次獲獎項目過於先進不便展示,有兩個猜想
    我國就有這樣一家軍工企業,中國電科14所,獲得了許多研究成果,因而也獲得了很多榮譽。然而就在中電科14所再傳佳訊,又獲得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根據媒體報導,在2020年1月10日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上,中國電科14所參與研製的某重大項目,喜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根據統計,這是中國電科14所,第十六次榮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
  • 徐立毅會見海康威視和中電科22所客人
    8月5日,省委常委、市委書記徐立毅會見了中電海康集團董事長、海康威視董事長陳宗年和中電科22所所長吳健一行,雙方就推動務實合作進行深入交流,達成廣泛共識。徐立毅對陳宗年一行來鄭考察表示歡迎,並簡要介紹了我市經濟社會發展情況。
  • 中國測試全球唯一的裝備,加拿大首次證實,並非「戰忽局」的作品
    當前,中國是全球唯一擁有量子雷達的國家。此前的消息稱,在2015年11月,中國電科14所量子雷達項目組在青海湖畔進行了外場試驗,國內首臺威力突破百公裡量級的雷達樣機通過驗收。該新聞是在2017年9月由中電科14所公開報導,離外場試驗通過驗收首臺量子雷達樣機過去了近2年時間。
  • 為何電科14的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過於先進,不便展示」
    正因為粗淺的了解了中國科技發展歷史,才明白電科14為何有底氣說「因項目過於先進,不方便展示」。 電科14被稱為「三軍之眼,國之重器」,是中國雷達工業的發源地,中國電科14所可以提供海、陸、空、天全領域的預警探測設備。前身是1946年的「中華民國國防部特種電訊器材修理所」。
  • 中電科突破反隱身技術,五角大樓:不做回復
    雷射雷達試驗成功 超導光電子雷射雷達系統是中國電科十四所與南京大學共同研究而成中國電科十四所量子雷達技術在這次項目中發揮著關鍵性的作用,量子雷達技術就是從單個光子角度上對雷達返回地面信號進行分析,從而更進一步對目標信息進行技術研究。
  • 19中電科:中國電子科技集團有限公司2019年面向合格投資者公開發行...
    19中電科:中國電子科技集團有限公司2019年面向合格投資者公開發行公司債券(第一期)募集說明書摘要 時間:2019年09月09日 17:30:35&nbsp中財網 原標題:19中電科:中國電子科技集團有限公司
  • 中電科風華觸控螢幕邦定技術達國際領先水平 集多工序於一體的工藝
    中電科風華觸控螢幕邦定技術達國際領先水平 集多工序於一體的工藝 作者: 51Touch     時間:2018-01-15     源於:未知    總點擊:
  • 西南空管局聯合中電科十四所實現氣象協同四維感知系統開發
    西南空管局聯合中電科十四所實現氣象協同四維感知系統開發(西南空管局供圖)中國民航網 通訊員袁振 報導:應管制用戶需求,為更直觀快捷地掌握航班和雷雨在三維空間中的相對移動情況,西南空管局與中國電科十四所聯合成立的「航空智慧氣象實驗室」於近期成功完成了氣象協同四維感知系統的第一版開發
  • 中國再亮「殺手鐧」!成功突破「永不著陸」,美:阻擋不住了
    但在這次我國也是再亮出一個「殺手鐧」,那就是成功突破還實現了「永不著陸」,而美國看到之後坦言道:阻擋不住了。而這次研發成功,也說明了我國成為了第3個掌握該技術的國家。如今,隨著太陽能領域快速發展,因此太陽能飛行器必然會成為一個熱門的領域。該無人機將白天接收到的太陽輻射轉化為飛行所消耗的能源上,而另外一半能量將轉化在蓄電池來支持夜晚飛行,所以也可以實現不間斷的飛行。
  • 解放軍再添殺手鐧,這神奇雷達讓美國眼饞,五角大樓慌了
    根據中電14所在其官方新媒體平臺發布消息稱,由該所研製的中國首部P波段雷達2016年9月27日勝利交裝。報導還稱,這是一種性能領先的尖端雷達裝備,意思比美國鋪路爪還厲害,是中國裡程碑意義上的一件大事。P波段這種罕見的波段,其他國家一般以X波段居多,P波段有何奧妙呢?
  • 美國給中芯國際發放成熟製程許可證,是好消息但也是個很壞的消息
    美國給中芯國際發放所謂成熟製程許可證,既是好消息,也是個壞消息。 網上廣傳中芯國際(SMIC)取得美國成熟製程許可證,中芯A股也跟著大漲。據推測美國成熟製程許可能會分批發放,或一次性發放4-5萬片產能所用的設備。當然該消息還未得到正式確認,我們可以繼續關注後續進展。
  • 中電科等央企與無錫市籤下750億元大單
    無錫各地區與中航、中電科等有關央企籤署了35項合作協議,籤約金額達750.8億元。其中,產業類項目22個,籤約金額為515.8億元;投融資類項目5個,籤約金額為117億元;城建類項目8個,籤約金額118億元。
  • 美的集團小天鵝電器和中電58所創辦晶片和電控可靠性聯合實驗室
    2020年1月19日,由美的集團無錫小天鵝電器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小天鵝)和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五十八研究所(以下簡稱中電58所)攜手共建的「晶片和電控可靠性聯合實驗室」籤約揭牌儀式在中電58所隆重舉行!
  • 國資委央企監事會李繼平調研中電科蕪湖鑽石飛機
    中國民用航空網通訊員葛亞婕訊:6月24日,國務院國資委重點央企監事會主席李繼平一行到中電科蕪湖鑽石飛機製造有限公司(簡稱製造公司)調研指導工作。中電科集團公司財務部主任武健,電科航電總經理陳國海、副總經理平麗浩接待了來賓一行,蕪湖市市長潘朝暉、副市長汪華東、蕪湖縣副縣長曹小明也陪同參加調研。 調研中,李繼平主席一行首先聽取了製造公司的近期工作和發展規劃的匯報,詳細詢問了產品生產工藝、技術研發、人才培養、市場開拓等情況。隨後,李主席一行考察了蕪湖航空產業園、鑽石飛機複合材料廠、總裝廠。
  • 美國又傳來壞消息
    美國又傳來壞消息 2021-01-09 09:2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中國電科14所立大功:量子雷達技術獲大突破,殲20總師預言成真
    自國產新航母即將進行二次海試之際,中國軍工又傳來一好消息。日前,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宣布,基於單光子檢測的量子雷達系統在中國電科14所研製成功,達到國際先進水平。量子雷達是個什麼東西?它又比傳統雷達好在哪裡?傳統雷達自誕生以來,暴露了許多缺點。
  • 中國電科14所重大科學儀器設備專項成功立項
    日前,由中國電科14所申報的國家科技部重大科學儀器設備專項《天線近場測試儀的開發與應用》成功立項,實現了14所在核心電子測量儀器領域零的突破。   項目意義重大,成果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擬形成發明專利10項,軟體著作權5項,國家標準草案1項,行業標準2項,為我國國民經濟建設及科學研究做出貢獻。
  • 聯合國做出大膽預測,中國未來人口不再是14億,專家:不是壞消息
    如今聯合國做出大膽預測,表示中國未來的人口將不再是14億,並且有不少人擔憂中國會不會因此面臨人口危機,對此也有專家表示:這不是壞消息。中國一直以來都是人口大國,這對於我國的發展也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尤其是在前幾年的發展中,我國的確享受了許多人口紅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