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杭州1月9日電 (記者 汪恩民)「2007年,我在海外學習新媒體營銷的時候,萬萬沒有想過,我會成為一家新媒體營銷公司創始人;也萬萬沒有想到,我有機會以導師的身份,在半年內為全國數十所高校的大學生們做移動網際網路創業分享。」1月9日,從新加坡歸國創業的張敏,向記者一連道出了兩個「萬萬沒想到」。
起步:網際網路是我最大的機會
「1999年,我就開始接觸網際網路,可以算是中國最早的一批網民了。」坐在位於杭州錢江新城中央商務區的辦公室,張敏告訴記者,當時他就覺得,網際網路遲早會改變整個世界,裡面蘊藏著他的未來。
同樣是1999年,已經執了11年教鞭的馬雲正式下海,懷揣著那個年代年輕人關於電商的夢想,開創了阿里巴巴。馬雲說,自己跟所有的年輕人一樣,只是有一個夢想是關於中國電商市場的未來,就開始努力每一天。不久前,阿里巴巴在紐交所上市市值破2000億美元,一時成為國際最受關注的新聞。
2001年,時年16歲的張敏說服家人,拉上同班同學許麗勇作為合伙人,並七拼八湊了5000元啟動資金,開辦起「假日電腦培訓班」,開啟了他人生第一次的創業實踐。「我比馬雲起步時候要幸運,至少沒有被當成騙子,培訓班還沒正式招生就有100多人報名。」張敏半開玩笑的說。「那段時間的經歷也讓我更加堅定了對網際網路未來的美好憧憬。」
一年後的2002年底,金華人張秉新25歲,沒有單位,也沒有正經的工作,只是個網路遊戲玩家。他想搭建一個平臺滿足遊戲裝備的交易,於是在自己家裡搭建了遊戲的第三方交易平臺。憑藉IDG的資本注入,公司迅速壯大。2013年,中國網路遊戲虛擬物品交易市場規模突破300億,其中張秉新的公司交易額超過80億元。
「在傳統的業態中,他們未必有太多成功的機會,即使成功,也一定不會像現在那樣成功。」中國網際網路知名學者方興東如此評價「張敏們」的崛起。
歸國:中國有發展的舞臺
2007年,曾經選擇「計算機科學與技術」作為本科專業的張敏,在目睹國內網際網路界風起雲湧的同時,選擇赴新加坡學習新媒體營銷。「網際網路創業的機會很多,其中,社交媒體顛覆了人類獲取信息的方式,被認為是真正意義上的『新媒體』。國外的企業很早就開始探索利用『新媒體』做營銷推廣,並取得了遠優於傳統營銷手段的驚人成績,我當時特別想去看看他們是如何操作的。」
在國外,張敏發現:營銷不再停留於「文案+美工」的一維空間,而是進化成為網際網路技術加社交傳播的立體玩法——新媒體營銷。一方面是國外成熟的市場環境和企業的高薪聘請,另一方面是國內有待培育的空白市場。留下還是回來,成為了張敏面臨的選擇。
據浙江省僑聯公布的最新數據:浙江籍海外留學人員突破十萬。留下還是回國,不是張敏一個人面臨的難題,而是這個群體共同需要解決的問題。
跟張敏一起來新加坡的中國同學,一部分選擇了留下,因為國內企業的營銷思路還停留在「喊口號+砸廣告」的層次,擔心所學無所用。「我的選擇是回國!因為新媒體營銷能幫助中國的中小型企業解決營銷之痛,我一定要把『火種』帶回去!」
回國後,張敏沒有馬上創業,而是投身世界500強企業默沙東、達能,進一步體悟世界500強企業營銷的精髓,並拿到了全國銷售冠軍。2013年,已經摸清門道的張敏,才將營銷與網際網路技術結合,在杭州組建了國內首家跨界的新媒體營銷公司——微勳網絡。
「通過新媒體營銷,企業能夠將目標客群轉化為自媒體平臺上的用戶,就像給自己挖了一口井,以後再也不需要進行成本高昂、效率低下的廣告購買——買水。」張敏向記者簡述了新媒體營銷的價值。
「以傳統電商為例,他們實際上是不斷在向平臺『買水』,流量成本飆升是『買水』營銷的必然後果。『去中心化』移動社交平臺的出現,給了廣大企業擺脫『買水』困境的新希望。我們就是要應用移動網際網路技術+社會化營銷,來幫助中國80%的中小型企業完成『掘井』,即構建屬於企業自己的高黏度粉絲社群!」對於新技術結合傳統營銷之後,企業未來的發展,張敏信心滿滿。
無獨有偶,作為浙江省政協常委、浙江海創會會長的林東,也是第二位登上英文《福布斯》雜誌的中國企業家,他當年也選擇歸國創業,如今正投身新能源領域。
在經營好公司的同時,林東還擔任杭州大學生創業聯盟首任輪執主席,幫助和指導海歸人士創業。
對於「張敏們」的回歸,林東感同身受,因為中國有海歸需要的舞臺。「我能夠獲得成功,離不開祖國的支持。隨著年輕的海歸越來越多,我期盼海外留學人員能夠積極投身於報效祖國的行列,中國有你們發展的舞臺!」
創新:信息經濟引爆「核裂變」
「對於海歸來說,到哪個城市,選擇什麼行業特別重要。行業,我選移動網際網路;城市,我選浙江杭州。」張敏坦言,相比傳統行業的資源限制,擁有高學歷和廣闊視野的海歸們,投身「拼頭腦」的移動網際網路,無疑性價比最高。
那麼,為什麼選擇浙江,選擇杭州?浙江省省長李強給出了與張敏心中一致的答案。
「去年我們信息技術產業營業收入超過15000多億,全省信息消費規模已經達到將近1500多億,在全國也是非常好的,同比增長了23%。」浙江省省長李強說,浙江發展網際網路和信息經濟的基礎比較紮實,前景很廣闊。
2014年12月份的浙江省委經濟工作會議指出,2015年,浙江將加快中國(杭州)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建設,建立跨境電子商務新型發展模式;在糧食生產功能區、現代農業園區全面推廣農業電子商務;首抓網購消費,大力發展以電子商務為載體的網絡零售,發揮消費的基礎作用。
「杭州沒有港口、礦產等資源優勢,卻具備他市所不具備的民營經濟創新能力、製造業優勢、產業集群特點。」浙江省委常委、杭州市委書記龔正說。而這種優勢也形成了網際網路產業特別是電子商務錯位發展的優勢。
杭州作為天堂矽谷對於人才的集聚力,加上張敏個人的魅力,讓他集聚到了網際網路企業最為關鍵的要素:人才。2014年初,原思科後臺工程師沈曉濱、原IBM、SAP後臺工程師陳輝等技術人員才紛紛從上海辭職來到杭州,加入「張敏戰隊」。同年5月,浙大樂創會創始人盧豔峰博士攜新媒體營銷專家來罡一同成為張敏的合伙人。
2014年4月10日,經過技術團隊半年多的努力,「隨身小二」平臺綁定微信服務號「微勳網絡」正式上線,成為國內第一款微信SCRM營銷服務平臺。
「隨身小二將營銷轉至移動端,無論何時何地,銷售員都能第一時間與客戶進行互動;企業也能夠對銷售員進行實時管理並提供遠程支持,從而極大提升了銷售管理的效率。」曾經是全國銷售冠軍的張敏對自己的產品很有信心。
張敏表示,「很快就會推出『全民分銷』功能,將徹底打破銷售員的傳統定義,把客戶也變成銷售員,最終實現粉絲經濟的變現。未來的電商前景在移動端,移動電商的前景在於『全民分銷』。一方面,基於社交網絡的強關係將會成為杜絕假貨橫行的有力保障;另一方面,『全民分銷』極大降低了企業的營銷成本,企業再也不需要為『平臺』打工。」
如今,微勳網絡已經成功承接了華潤集團、綠地集團、世貿集團、綠城集團、西子集團、勁霸男裝、時代院線等數十家知名企業的社會化媒體營銷項目。在剛剛落幕的浙江大學EMBA年會上,張敏團隊所提供的技術支持,被浙江大學管理學院院長吳曉波點讚:「是今年EMBA年會的一大亮點!」
而他的公司,剛剛被某知名風投開出了2500萬美元的估價。一年多時間,海歸張敏開創了一個屬於自己,屬於杭州,更屬於信息經濟的「奇蹟」。「在杭州這座城市,這樣的奇蹟正在不斷上演,這就是信息經濟的魅力!」
張敏近期被浙江傳媒學院聘為網絡與新媒體專業建設指導委員會委員及客座導師。「我鼓勵我的學生們去國外學習新技術和新觀念,更鼓勵他們學成後回國創業。我就是一個鮮活的例子,祖輩們幾輩子才能積累的財富,在這個時代,只需要你能創新,在很短時間就能擁有。過去是萬萬沒想到,現在是只要你去想,你去做,就一定能得到!」(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