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歸創業的「浙江實踐」:信息經濟引爆「核裂變」

2021-01-09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杭州1月9日電 (記者 汪恩民)「2007年,我在海外學習新媒體營銷的時候,萬萬沒有想過,我會成為一家新媒體營銷公司創始人;也萬萬沒有想到,我有機會以導師的身份,在半年內為全國數十所高校的大學生們做移動網際網路創業分享。」1月9日,從新加坡歸國創業的張敏,向記者一連道出了兩個「萬萬沒想到」。

  起步:網際網路是我最大的機會

  「1999年,我就開始接觸網際網路,可以算是中國最早的一批網民了。」坐在位於杭州錢江新城中央商務區的辦公室,張敏告訴記者,當時他就覺得,網際網路遲早會改變整個世界,裡面蘊藏著他的未來。

  同樣是1999年,已經執了11年教鞭的馬雲正式下海,懷揣著那個年代年輕人關於電商的夢想,開創了阿里巴巴。馬雲說,自己跟所有的年輕人一樣,只是有一個夢想是關於中國電商市場的未來,就開始努力每一天。不久前,阿里巴巴在紐交所上市市值破2000億美元,一時成為國際最受關注的新聞。

  2001年,時年16歲的張敏說服家人,拉上同班同學許麗勇作為合伙人,並七拼八湊了5000元啟動資金,開辦起「假日電腦培訓班」,開啟了他人生第一次的創業實踐。「我比馬雲起步時候要幸運,至少沒有被當成騙子,培訓班還沒正式招生就有100多人報名。」張敏半開玩笑的說。「那段時間的經歷也讓我更加堅定了對網際網路未來的美好憧憬。」

  一年後的2002年底,金華人張秉新25歲,沒有單位,也沒有正經的工作,只是個網路遊戲玩家。他想搭建一個平臺滿足遊戲裝備的交易,於是在自己家裡搭建了遊戲的第三方交易平臺。憑藉IDG的資本注入,公司迅速壯大。2013年,中國網路遊戲虛擬物品交易市場規模突破300億,其中張秉新的公司交易額超過80億元。

  「在傳統的業態中,他們未必有太多成功的機會,即使成功,也一定不會像現在那樣成功。」中國網際網路知名學者方興東如此評價「張敏們」的崛起。

  歸國:中國有發展的舞臺

  2007年,曾經選擇「計算機科學與技術」作為本科專業的張敏,在目睹國內網際網路界風起雲湧的同時,選擇赴新加坡學習新媒體營銷。「網際網路創業的機會很多,其中,社交媒體顛覆了人類獲取信息的方式,被認為是真正意義上的『新媒體』。國外的企業很早就開始探索利用『新媒體』做營銷推廣,並取得了遠優於傳統營銷手段的驚人成績,我當時特別想去看看他們是如何操作的。」

  在國外,張敏發現:營銷不再停留於「文案+美工」的一維空間,而是進化成為網際網路技術加社交傳播的立體玩法——新媒體營銷。一方面是國外成熟的市場環境和企業的高薪聘請,另一方面是國內有待培育的空白市場。留下還是回來,成為了張敏面臨的選擇。

  據浙江省僑聯公布的最新數據:浙江籍海外留學人員突破十萬。留下還是回國,不是張敏一個人面臨的難題,而是這個群體共同需要解決的問題。

  跟張敏一起來新加坡的中國同學,一部分選擇了留下,因為國內企業的營銷思路還停留在「喊口號+砸廣告」的層次,擔心所學無所用。「我的選擇是回國!因為新媒體營銷能幫助中國的中小型企業解決營銷之痛,我一定要把『火種』帶回去!」

  回國後,張敏沒有馬上創業,而是投身世界500強企業默沙東、達能,進一步體悟世界500強企業營銷的精髓,並拿到了全國銷售冠軍。2013年,已經摸清門道的張敏,才將營銷與網際網路技術結合,在杭州組建了國內首家跨界的新媒體營銷公司——微勳網絡。

  「通過新媒體營銷,企業能夠將目標客群轉化為自媒體平臺上的用戶,就像給自己挖了一口井,以後再也不需要進行成本高昂、效率低下的廣告購買——買水。」張敏向記者簡述了新媒體營銷的價值。

  「以傳統電商為例,他們實際上是不斷在向平臺『買水』,流量成本飆升是『買水』營銷的必然後果。『去中心化』移動社交平臺的出現,給了廣大企業擺脫『買水』困境的新希望。我們就是要應用移動網際網路技術+社會化營銷,來幫助中國80%的中小型企業完成『掘井』,即構建屬於企業自己的高黏度粉絲社群!」對於新技術結合傳統營銷之後,企業未來的發展,張敏信心滿滿。

  無獨有偶,作為浙江省政協常委、浙江海創會會長的林東,也是第二位登上英文《福布斯》雜誌的中國企業家,他當年也選擇歸國創業,如今正投身新能源領域。

  在經營好公司的同時,林東還擔任杭州大學生創業聯盟首任輪執主席,幫助和指導海歸人士創業。

  對於「張敏們」的回歸,林東感同身受,因為中國有海歸需要的舞臺。「我能夠獲得成功,離不開祖國的支持。隨著年輕的海歸越來越多,我期盼海外留學人員能夠積極投身於報效祖國的行列,中國有你們發展的舞臺!」

  創新:信息經濟引爆「核裂變」

  「對於海歸來說,到哪個城市,選擇什麼行業特別重要。行業,我選移動網際網路;城市,我選浙江杭州。」張敏坦言,相比傳統行業的資源限制,擁有高學歷和廣闊視野的海歸們,投身「拼頭腦」的移動網際網路,無疑性價比最高。

  那麼,為什麼選擇浙江,選擇杭州?浙江省省長李強給出了與張敏心中一致的答案。

  「去年我們信息技術產業營業收入超過15000多億,全省信息消費規模已經達到將近1500多億,在全國也是非常好的,同比增長了23%。」浙江省省長李強說,浙江發展網際網路和信息經濟的基礎比較紮實,前景很廣闊。

  2014年12月份的浙江省委經濟工作會議指出,2015年,浙江將加快中國(杭州)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建設,建立跨境電子商務新型發展模式;在糧食生產功能區、現代農業園區全面推廣農業電子商務;首抓網購消費,大力發展以電子商務為載體的網絡零售,發揮消費的基礎作用。

  「杭州沒有港口、礦產等資源優勢,卻具備他市所不具備的民營經濟創新能力、製造業優勢、產業集群特點。」浙江省委常委、杭州市委書記龔正說。而這種優勢也形成了網際網路產業特別是電子商務錯位發展的優勢。

  杭州作為天堂矽谷對於人才的集聚力,加上張敏個人的魅力,讓他集聚到了網際網路企業最為關鍵的要素:人才。2014年初,原思科後臺工程師沈曉濱、原IBM、SAP後臺工程師陳輝等技術人員才紛紛從上海辭職來到杭州,加入「張敏戰隊」。同年5月,浙大樂創會創始人盧豔峰博士攜新媒體營銷專家來罡一同成為張敏的合伙人。

  2014年4月10日,經過技術團隊半年多的努力,「隨身小二」平臺綁定微信服務號「微勳網絡」正式上線,成為國內第一款微信SCRM營銷服務平臺。

  「隨身小二將營銷轉至移動端,無論何時何地,銷售員都能第一時間與客戶進行互動;企業也能夠對銷售員進行實時管理並提供遠程支持,從而極大提升了銷售管理的效率。」曾經是全國銷售冠軍的張敏對自己的產品很有信心。

  張敏表示,「很快就會推出『全民分銷』功能,將徹底打破銷售員的傳統定義,把客戶也變成銷售員,最終實現粉絲經濟的變現。未來的電商前景在移動端,移動電商的前景在於『全民分銷』。一方面,基於社交網絡的強關係將會成為杜絕假貨橫行的有力保障;另一方面,『全民分銷』極大降低了企業的營銷成本,企業再也不需要為『平臺』打工。」

  如今,微勳網絡已經成功承接了華潤集團、綠地集團、世貿集團、綠城集團、西子集團、勁霸男裝、時代院線等數十家知名企業的社會化媒體營銷項目。在剛剛落幕的浙江大學EMBA年會上,張敏團隊所提供的技術支持,被浙江大學管理學院院長吳曉波點讚:「是今年EMBA年會的一大亮點!」

  而他的公司,剛剛被某知名風投開出了2500萬美元的估價。一年多時間,海歸張敏開創了一個屬於自己,屬於杭州,更屬於信息經濟的「奇蹟」。「在杭州這座城市,這樣的奇蹟正在不斷上演,這就是信息經濟的魅力!」

  張敏近期被浙江傳媒學院聘為網絡與新媒體專業建設指導委員會委員及客座導師。「我鼓勵我的學生們去國外學習新技術和新觀念,更鼓勵他們學成後回國創業。我就是一個鮮活的例子,祖輩們幾輩子才能積累的財富,在這個時代,只需要你能創新,在很短時間就能擁有。過去是萬萬沒想到,現在是只要你去想,你去做,就一定能得到!」(完)

相關焦點

  • 海歸「抱團」回國創業掀熱潮
    原標題:海歸「抱團」回國創業掀熱潮   第十三屆中國國際人才交流大會18日在深圳會展中心拉開帷幕。記者發現,「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熱潮在奔湧五湖四海的同時,也在世界各地掀起了波瀾。本屆國際人才交流大會上,集中展示出海外留學人員「抱團」回國創業熱情高漲,大會人氣爆棚規模創新高。
  • ...尹弘出席2019 中國海歸創業大會 氪信科技CEO朱明傑發表主題演講
    市委副書記尹弘出席2019 中國海歸創業大會 氪信科技CEO朱明傑發表主題演講在上海,海歸人才將追逐個人夢與實現中國夢相融,成為城市發展不可或缺的有生力量。新時代對海歸人才創新創業寄予更高期待。上海是一片能幹事、幹成事、成大事的沃土,相信海歸人才能夠把握機遇、大展宏圖。」
  • 「80後」海歸博士柯橋創業 將納米纖維素應用於產品
    市面上有沒有一種產品可以長效除霧呢,最近入駐柯橋區科技園的「80後」海歸博士李銀勇給出了肯定答案,他和團隊研發的FOGKICKER防霧技術可以起到很好的防霧效果,而且維持清晰的時間長,目前已經有了產品,準備打開市場。我們推出了四款產品:潛水/遊泳專用、護目專用、浴室專用、汽車擋風玻璃專利,可廣泛應用於汽車、潛水、家居等生活領域。使用我們的產品,能在很長一段時間內起到防霧效果。
  • 海歸返鄉創業養殖羊駝 帶動貧困戶致富
    【脫貧故事】海歸返鄉創業養殖羊駝 帶動貧困戶致富【解說】山西省陽曲縣坪裡村屬貧困村,全村經濟收入來源主要依靠種植業、養殖業和勞務輸出。2014年,山西「90後」女孩鄧昕在澳洲完成學業回到中國後,通過一次偶然的機會得知,山西農業大學有一個科研團隊,研究羊駝已十幾年。於是,一心想要創業的鄧昕與該校合作,從澳洲引進羊駝,在坪裡村創辦羊駝養殖基地。
  • 走進中國雜誌:小龜龜|海歸協會客戶端創始人林熙先生專訪
    編者按:1999年,當留學回國的王耀輝博士接受鳳凰衛視採訪時,「『海歸』就是海外歸來。」當時的王博士也許並沒有意識到,自己的這句話會重新定義21世紀的新潮流。據不完全統計,2014年就業季,將有超過30萬海歸同國內727萬應屆畢業生一起面對就業競爭。隨著海歸數量的冪級遞增,海歸就業、創業、戀愛、成家等問題成為不容忽視、必須重視的社會問題。
  • 浙江麗水這場論壇聚焦「生態價值化的探索與實踐」
    中國經濟導報、中國發展網訊 記者沈貞海浙江報導12月18日下午,2020生態價值數位化國際高峰論壇生態價值化分論壇——「生態價值化的探索與實踐」在麗水舉行。科技部中國科技諮詢協會創業導師工作委員會執行主任李根文,北京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博雅方略文旅集團董事長竇文章,生態經濟數位化工程(麗水)研究院常務副院長劉春曉,廣東工業大學教授、華南創新設計研究院院長王勇,以及麗水市政府相關部門領導與各行業協會代表共同出席此次會議。
  • 北京郵電大學第十屆大學生創新創業實踐成果展示交流會 暨創新創業...
    展會採用分區域、分領域、分主題舉辦的新機制,並特邀大一新生「實踐導論課」優秀創新創業實踐成果、雛雁計劃學生創新創業實踐成果以及研究生優秀創新創業實踐成果等參展,項目內容覆蓋了VR、AR技術、全息投影、深度學習等熱點技術,特別是在大數據、人工智慧、物聯網等方面也做出了積極探索,呈現形式豐富多樣,展會現場精彩紛呈。與此同時,今年湧現了一批特殊的「幫扶」項目。
  • 武漢新「四軍」成新民營經濟主力軍,引領創業創新創富大潮
    武漢提出新民營經濟的主力軍是新「四軍」,其中,「海歸」人才是創新領域最主要的「開拓者」。王肇中說,「海歸」人才回漢創業,就是要堅持做有難度但卻有價值的工作,要敢於做大家都不敢做的對國家有利的事情,技術、思路、思想都要創新。光谷量子公司旨在將國際最先進的科研成果,同步轉化為國內工業化生產,爭當「第二次量子革命」的排頭兵。
  • 百萬元重獎創新創業 長三角聯合攬才頻出新招
    新華社上海5月7日電(記者許曉青)最高項目資助可達600萬元的「夢想中國智匯嘉善」創新創業大賽近日在長三角地區跨城聯合啟動。  進入5月,上海、浙江兩地政府職能部門針對落實「大眾創業、萬眾創新」頻出新招,部分新政策不限地域、戶籍,呈現出長三角城市群聯合攬才的規模優勢。
  • 以浙江潮流能研製企業創業歷程為原型 LHD中國海琴10日起亮相央視
    《奮進的旋律》以浙江舟山聯合動能新能源開發有限公司董事長林東等三位海歸學者創業歷程為原型背景改編,講述了「十八大」以來,以「中國製造」和「中國創造」為軸心,中國潮流能發展過程中的科學成就,以及後工業時代,製造業的轉型與發展,全面揭示了中國從富起來,到強起來的發展歷程。
  • 深化創新創業教育 賦能理科人才培養——浙江師範大學化學與生命...
    原標題:深化創新創業教育 賦能理科人才培養——浙江師範大學化學與生命科學學院創新型人才培養的探索與實踐創新是社會進步的靈魂,創業是推動經濟社會發展、改善民生的重要途徑。青年學生富有想像力和創造力,是創新創業的有生力量。
  • 西南大學學生創新創業實踐基地揭牌
    2020年12月30日,2020年「留學生看北碚」活動暨西南大學學生創新創業實踐基地揭牌儀式舉行,30餘名來華留學生走進重慶順多利駕考集團和順多利機車有限責任公司,了解我區民營經濟發展情況。
  • 核裂變與核聚變,秒懂!
    核裂變形象點說就是原子核被轟擊炸開了,哈恩因此獲得了1944年諾貝爾化學獎發現核裂變現象,加上軸心國當時佔領了捷克斯洛伐克全世界最大的鈾礦,德國立馬成立了鈾俱樂部,開始研究原子彈的可行性。引爆炸藥,產生高溫高壓,將這兩塊鈾235合併成一塊大於臨界質量的鈾235,就能產生爆炸。搶把式的缺點是威力不大,因為一共兩塊鈾,且都比臨界質量小,加起來最多也只能接近兩倍臨界質量,所以威力有上限。
  • 「海歸」眾生相:海鷗·海帶·海草·海藻·海泡
    香港科技大學中國跨國關係研究中心主任 David Zweig經過研究發現「海歸」人群除了目前出現在中國,另外一個「海歸」人群最多的國家是印度。因此證明了它是因一個國家在經濟不斷發展強大時期對人才的需要而產生的,但只是特定時期的特定群體。  「在美國、加拿大和歐洲就沒有(海歸)這個稱呼。」
  • 【海歸就業報告解讀】留學生的就業前景竟如此廣闊?
    參考數據來自全球化智庫Center For China & Globalization(CCG)發布的《2019年中國海歸就業創業調查報告》。" 01 受訪人群 性別分布:女性佔比略高於男性,分別是55%、45%。
  • 湖北省海歸雙創中心在未來科技城揭牌
    12月28日,湖北省海歸雙創中心在武漢未來科技城揭牌。該雙創中心由湖北歐美同學會和東湖高新區共同建設,委託國家級創新型創業孵化機構東科創星運營,致力於搭建海歸創業孵化共享平臺,促進海歸人才創新成果轉化和項目落地見效,著力培育一批海歸人才領軍企業。
  • 回顧2019|新經濟蓬勃 36氪精耕浙江產業服務
    2019年3月,36氪傳媒地方公司——浙江公司落地,在這9個月的時間裡,36氪浙江參與區域新經濟服務,並報導、策劃和服務了一系列重大活動、重點項目。從雲棲大會到空天信息大會,從新經濟到新產業,36氪浙江是浙江新經濟的參與者也是見證者。讓我們通過這些重大活動的盤點,一同回味2019年的精彩瞬間。
  • 2018浙江卷高考滿分作文:浙江精神與浙江人
    浙江高考作文題目浙江大地,歷史上孕育過務實、知行合一、經世致用等思想,今天有形成了「幹在實處、燦爛走在前列、勇立潮頭「的浙江精神。在與時俱進的浙江文化滋養下,代代浙江人書寫了一個又一個浙江故事,創造了一個又一個浙江傳奇。
  • 北京理工大學啟用學生創新創業實踐基地
    央廣網北京3月1日消息 (記者王啟慧)3月1日,北京理工大學學生創新創業實踐基地在良鄉高教園區正式投入使用。  據介紹,實踐基地佔地1380平方米,設有路演交流區、創客空間、創新工作坊等功能區,可同時開展辦公、業務洽談、項目路演、創新實踐等活動,為學生開展創新創業實踐提供舒適的空間,搭建了開放兼容的創新創業交流平臺。
  • 教育部公布首批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驗收結果—新聞—科學網
    信息產業新工科人才創新創業能力培養體系研究與實踐 通過 19 羅森林 北京理工大學 4111010007 融合多學科知識的新工科大類培養工程與創新實踐教育方法 通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