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調海外市場全景圖

2020-12-01 首頁

中國空調出口將是一條漫漫長路:供給側已經較為成熟,但需求端卻需要長久培育。供給側,中國空調產業配套齊全,在分體式空調領域已經非常成熟,出海不具有技術障礙;只是在早期的市場開闢以及品牌塑造等方面起步略晚。需求端,印度、非洲等地在長期是空調銷售的潛力區域;而日本、北美等成熟空調市場已由本土企業主導,增量空間不大,且北美多使用中央空調,中國廠商不具有比較優勢。潛力市場中,經濟發展水平限制了印度、非洲等地的空調需求,而經濟發展與生活水平的提升絕非朝夕之事,在不同文化的市場中突圍也更非易事。

7月以來,國內天氣酷熱。7月26日,全國共94個地區發布高溫預警,是入夏以來全國高溫波及範圍最廣的一天;伴隨著高溫天氣來襲,空調等製冷產品的大量使用也導致用電激增,多地用電量創新高。熱浪不僅給國內居民帶來煩惱,也同樣波及了全球各地,即使是常年最高氣溫不會超過30℃的許多歐洲國家,也在近期受到高溫襲擊:德國整個6月的氣溫也突破了72年來的6月最高溫記錄;7月初,法國4000多所沒有空調的學校相繼因高溫停課。

但是,歐洲民眾似乎並沒有國內居民幸運:在歐洲空調並不普及,甚至被部分公眾號作者奉為「奢侈品」。這背後的原因到底是什麼?我們將國內空調市場與歐洲空調市場做一個簡單的對比梳理,以期客觀還原和分析真實的歐洲空調市場。

1、歐洲地區緯度相對較高,空調並非「剛需」。歐洲地區以溫帶海洋和地中海氣候為主,夏季高溫時段有限,在常規氣候條件下,空調安得少也是正常的(參照正文圖6及圖7)。

2、分體式空調定價不低,且安裝費不菲。我們以國內外TCL品牌的兩款可比機型做對比,一級能效智能直流變頻冷暖空調掛機(1.5匹)在英國售價479.98 英鎊,折合人民幣4087元,而在國內,類似的一款空調在京東上售價僅為2799元。海外較高的售價與較高的生產或運輸成本相對應,且需考慮當地較高的稅收問題。此外,由於歐洲本身勞動力就較為昂貴,再加上空調安裝屬於高空高溫作業,空調安裝費自然低不了,甚至高於空調本身的價格也並不稀奇。所以從這個角度來看,也許裝個分體式空調,確實有點「奢侈」。

但這並不意味著沒有折中之計。我們在歐洲的亞馬遜平臺上進行搜索,可以看到眾多的移動空調(與其他類空調的詳細對比見正文表1),價格相對較低,且無需安裝,雖然能效低了些,噪聲大了點,但是在小面積應用環境中還是能起到解暑降溫的作用。

3、歐洲地區的電價相對較高,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空調的大量使用。中國地大物博,資源豐富,發電方式多元,且電力上網環節依然由政府主導定價,價格相對較低;而歐洲地區發電資源相對有限,電價也相對較高。空調作為耗電量較高的家用電器,高昂的電價在某種程度上也會限制消費者的購置和使用。

歐洲酷暑引發了對海外空調市場的關注,但空調的海外故事至此並沒有講完。我們以此為契機,進一步剖析空調的海外市場,分析潛在的市場空間,以及中國空調企業走出去的機遇與挑戰。

氣候條件、經濟狀況、電力基礎設施是決定空調購置的重要條件。(《十方世界,東成西就-中國空調市場地理圖鑑》報告中對中國市場的空調購置條件進行了詳細討論,可參閱。)

氣候條件是空調購置和使用的客觀環境要求。降低室內溫度是空調的核心功能,夏天天氣持續高溫是對空調需求的客觀來源(空調也可具備制熱功能,在美國等地區也有部分群體出於制熱考量來購買空調)。從北半球8月平均地表溫度分布情況中可見,非洲北部大部分地區、南亞(如印度)、東南亞(如印度尼西亞)、美洲大部分地區(如美國、巴西)夏季氣溫較高,對製冷空調有較高的剛性需求;而加拿大、俄羅斯、歐洲大部分地區8月平均地表溫度在20℃以下,對製冷空調需求不高。此外,南半球地區夏季普遍溫度較高,非洲中部、拉丁美洲南部、澳大利亞中部、印尼部分地區甚至達到30℃以上,這些地區也同樣具有較強的空調購置需求。所以,近期一些網紅文章所涉及到的國家和地區比如德國法國英國等在非極端天氣下對空調並沒有極其剛性的需求

良好的經濟基礎和消費能力是空調購置的又一必要條件。與傳統電風扇相比,空調屬於比較高級的消暑降溫工具,對經濟狀況有較高要求。購置空調除需要為空調器付費外還需要支付安裝費以及因空調使用而持續產生的電費。世界上有不少國家或地區尚未具備普及空調的經濟條件,如非洲地區:IMF數據顯示,近年來,非洲地區GDP增速處於較低水平,2017年,超過半數的非洲國家的人均GDP不足1400美元,而目前市場上分體式空調的均價近700美元,較弱的經濟基礎和消費能力限制了非洲地區對空調需求。2016年非洲地區空調銷量僅佔全球的3%。

完善的電力基礎設施是空調能夠正常使用的前提。空調依靠電能驅動,通電是必要條件。世界銀行數據顯示,2016年,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區有57.2%的總人口、76.2%的偏遠地區人口尚未使用電力;印度地區近年來在電力基礎建設方面投入巨大,但2016年,仍有22.4%的偏遠地區人口尚未能使用電力。匱乏的電力供給顯著制約了電器的使用。此外,電力的供應要穩定可靠,如果電壓不穩,會嚴重影響電器的使用壽命,壓制電器購買需求。在世界經濟論壇2018年發布的全球競爭力報告中,印度的「電力輸送和配電損耗」在140個國家中排名第110,屬於較差水平。輸配電網絡質量差和線路損耗是造成電壓不穩的重要原因。

天氣熱有需求,有錢能買得起,供電充足且穩定——滿足以上三個條件的地區具有空調購置需求。但是具體買什麼樣的空調?仍需進一步討論。

用戶對空調類型的選擇,與居住條件、生活水平、產業基礎密切相關。以美國為例,自1902年開利發明了首臺電力空調設備之後,20世紀30年代,空調開始走入美國家庭。根據2015年美國住宅能源消費調查,目前有87%的家庭使用空調使用中央空調的家庭佔64.4%使用其他獨立式空調如窗式機和分體機的家庭佔27.1%。美國有68.4%的家庭居住於獨立別墅式住宅,這樣的住宅寬敞、高大,具有足夠的建築空間布置風道,因此多採用更加美觀、送風舒適性更好、壽命更長的風管式中央空調系統。目前已有71.3%的獨立式住宅使用中央空調,而美國的公寓型住宅更多地使用窗式空調器。美國住房的窗玻璃結構通常為上下滑動式,窗式空調正是專為這樣的結構而設計。在美國,窗機歷史悠久。早在1931年,美國工程師舒爾茲和夏曼就申請了窗式空調的專利。窗式空調售價低使用方便無需專業人員安裝在安裝費用昂貴的美國市場有很大的消費需求。   

我們看到,在德國、英國、西班牙等非重度空調需求地區,線上銷售的空調器多為移動空調,價格低廉,無需安裝,便於在遇到極端天氣時緩解高溫問題。

前文已述,並非所有地區都具備空調普及的客觀條件。中國已經是全球空調行業最大的市場,除了中國市場之外,還有哪些區域具有較大的發展潛力?這將有助於我們理解和分析中國空調企業的海外出口戰略

縱觀全球我們發現:北美地區空調需求量巨大,但品類由中央空調主導;印度、印尼兩國年均氣溫較高,人口數量眾多且分布較為密集,目前經濟發展速度較快,是空調市場潛力較大且增長迅速的地區;巴西、阿根廷等南美國家雖有較好的產業基礎,但近幾年來國家經濟持續下行,人民生活水平隨之下降,市場未來的不確定因素較多。

北美地區: 中央空調主導, 安裝方強勢, 渠道壁壘高

品類方面:北美空調市場由大型中央空調主導。近年來,美國使用中央空調的家庭比重仍在逐漸提升。美國能源信息署數據顯示,2015年,在美國使用空調的家庭中,有74%的家庭使用中央空調。中央空調的核心技術要求較高,且多由北美五大家族及部分日本品牌掌握,國內品牌一時難以超越。

安裝方面:在北美地區的空調產業鏈中,承包商具有很高話語權。在電商渠道,無論用戶選擇購買中央空調還是分體式空調,都需要自行聯繫有資質的承包商來進行安裝。美國空調承包商必須具有以下兩項資質條件才可以承接空調安裝維修項目:一是要擁有暖通空調承包商許可證二是要獲得EPA環保製冷劑認證。關於承包商許可證的申請,每個洲有各自獨立但同樣嚴苛的審核條件,以加州為例,見圖14。較高的準入門檻決定了空調承包商們高昂的成本及服務定價。此外,各地區承包商提供服務的品牌範圍決定了當地用戶可以使用的空調產品範圍,而承包商的服務質量又直接關係到空調產品的使用效果。國內品牌分體式空調在美國的承包商體系尚未完善,這在很大程度上也限制了內資空調品牌在美國市場的擴張。

渠道方面:與國內空調市場,渠道掌握在品牌廠商手中的情況不同,美國銷售渠道獨立且強勢。美國窗機、移動式等小型空調主要通過六大銷售渠道分銷。如表2所示,目前只有少數中國品牌覆蓋到部分主流銷售渠道,且上線產品主要為窗式機、移動式空調等小型空調,分體式空調上線較少且鮮有問津。此外,在這些渠道購買分體式空調時,配套提供的安裝服務價格非常高昂,例如亞馬遜上最暢銷的一款Pioneer迷你分體式熱泵空調,單價700美元起,若配套購買亞馬遜提供的安裝服務,則需額外支付1600美元的安裝費。由此可見,銷售渠道方面仍有較高的壁壘。

雖然北美市場是北美五大家空調企業的本土戰場,但也非銅牆鐵壁密不透風,日本品牌憑藉自身的優勢依然在北美市場佔有一席之地。

日本品牌如大金、三菱,通過產品差異化、併購北美本地空調企業等方式進入北美市場。大金早在2004年就進入了北美市場。為了搶佔市場份額,大金大力投入渠道建設,進行市場開拓,如用十餘年的時間推廣變頻多聯機,扭轉加拿大建築設計院的空調設計理念,同時也採用併購的方式,先後於2006年和2012年收購了資深的美國中央空調公司麥克維爾和全美最大家用空調製造廠古德曼。三菱在加拿大市場具有非常高的知名度,核心競爭力集中於其技術超群的三菱電機以及壓縮機,加拿大市場上諸多本土空調廠家的高端產品,均採用三菱電機以及壓縮機。

中國品牌若想進一步開拓北美市場,要在不斷提升自身核心技術水平的基礎之上,開拓多元化的銷售渠道,建立並完善對應的承包商體系;同時可以借鑑日本企業,通過收購等方式獲取先進技術管理經驗及銷售渠道,提升在北美的佔有率和市場地位。

亞洲其他地區(不含中日): 潛力較大, 增長迅速

消費品的潛在增長空間源於人口規模與收入水平。2017年,中國人口為13.88億,印度和印尼分別為13.4億和2.64億。此外,截至2015年,中國年齡中位數為37歲,而印度為26.7歲,印尼為28歲;印度和印尼的人口金字塔大致呈三角形,屬於擴張型人口結構,因此可預計未來印度和印尼將繼續釋放出數量可觀的人口紅利。而從人均GDP數據來看,印度收入水平接近2005年時的中國,印尼則接近2009年時的中國。人口紅利和收入水平的增長將帶來未來廣闊的消費空間。

亞洲空調市場由分體式空調主導。亞洲地區人口密集;與美國相比,亞洲地區平均住房面積較小。根據聯合國及美國人口普查數據顯示,2009年美國新住房的平均面積為201平方米,日本為95平方米;印度時報2008年報導顯示,印度農村地區人均住房面積為103平方英尺(9.57平方米),城市地區則為117平方英尺(10.87平方米)。因此,亞洲地區大多數住房並不適合安裝大型中央空調。而在中小型空調市場,與窗式空調相比,分體式空調噪音更小,冷量更大,同時亞洲地區並不普遍具備適合安裝窗式空調的窗戶結構,因此在房間空調市場,分體機佔據主導地位。

以分體式空調為代表的亞洲空調需求增長迅速。據日本冷凍空調行業協會數據,亞洲是目前世界上空調需求增長最快的地區。2012-2017年,亞洲地區(除中日外)空調需求量CAGR達到5.78%,其中房間空調(RAC,見腳註*)CAGR為5.88%。

在亞洲空調市場,日韓品牌表現強勢。日韓品牌在亞洲市場深耕多年,通過合資、建廠、收購等一系列措施,累積技術優勢、成本優勢,拓展銷售網絡。以大金為例,2006年,大金以21億美元收購馬來西亞空調製造商O.Y.L. Industries,該交易帶來了巨大的生產成本優勢,為大金之後向北美和新興市場的擴張打下了基礎。2008年,大金在中國與本土最大競爭對手格力達成一系列合作關係,包括合資建立壓縮機電控器廠和精密模具廠、聯合採購空調原材料零部件、委託代工等五個項目,大大提升了大金的生產力,並幫助大金在中國迅速擴張。中國品牌起步較晚,目前也正在通過合資、收購等方式逐漸進入亞洲其他國家空調市場,例如海爾通過收購當地一家冰箱工廠進入印度市場,美的開利合資工廠也已於2012年開工。

中國品牌進場較晚,先發優勢欠缺。日韓品牌早在90年代就開始著手在亞洲各地區選址建廠,以先進的技術和較好的產品質量打入亞洲各國市場;而中國品牌進場較晚,面對日韓品牌對市場的壟斷,選擇依靠性價比優勢進入東南亞市場。與日韓品牌相比目前中國品牌尚未積累足夠的銷售網絡品牌定位偏低自有品牌佔比小本土化力度不夠

2.1 亞洲地區空調需求高潛力地域分析之一: 印度

印度夏季漫長炎熱,且近年來經濟增長喜人,空調需求也隨之增長。印度大部分地區屬於熱帶或亞熱帶季風氣候,全年高溫;首都新德裡是印度人口最多的城市,位於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冬季短暫,夏季漫長,通常情況下從3月到10月都是高溫天氣。2018年,新德裡有四個月(4-7月)平均最高氣溫超過35℃,有十個月(2-11月)平均最高氣溫超過26℃,對空調、風扇等空氣製冷設備有較大的客觀需求。印度經濟近年來始終保持6%-8%的高增長率,隨著經濟條件不斷提升,空調客觀需求也將隨之增長。日本冷凍空調行業協會調查數據顯示,2017年,印度地區空調需求量為514.6萬臺,僅次於中國(4594.5萬臺)和日本(974.4萬臺)。

印度的電力基礎設施薄弱,是空調需求擴張的最大阻礙之一。印度的電力供應極為不足,且很多房子密封性差:較為落後的基礎設施條件阻礙了空調市場的擴張。據Euromonitor,2017年,印度的分體式空調滲透率僅為9%。近年來印度政府高度重視電力基礎設施建設,總理穆迪曾承諾在2019年前全印度家庭都可實現通電。預計隨著電力基礎設施的逐漸完善,印度空調市場將有更大的增長空間。TechSci Research數據顯示,2017年印度空調市場規模超過43億美元,預計將以超過17%的複合年增長率增長,到2023年將超過110億美元。

印度市場也以分體式空調為主,空調需求量增長明顯。目前在印度市場,對RAC的需求量佔總需求的95%左右,對RAC的需求中83%左右為分體式空調。2012-2017年,RAC空調需求量CAGR為8%,且年需求增速呈逐年提升態勢。

目前印度的空調市場高度依賴進口,日韓品牌進入較早,市場競爭激烈。大金目前憑藉VRV系列居於印度空調市場的主導地位。大金早在2000年就以合資形式進入印度市場。2008年,大金投入110億盧比開始建造第一座工廠,年產量50萬臺。目前,大金正在籌備建造第三座工廠,印度媒體預計其年產量將達到200萬臺。據印度商業在線報導,2016年印度大金公司營業額為275億盧比,在印度市場上排名第一;大金VRV銷售額佔據印度市場超過60%的份額,房間空調(RAC)份額超過15%,多聯機和冷水機組份額為30%。日韓其他品牌及本土企業也佔據了一定的市場份額。產業在線報導顯示,2014年,本土企業Voltas在空調板塊佔比接近20%;三星佔據印度分體機13%的份額;印度今日商業報導,2018年LG在印度變頻房間空調市場佔比增加到約38%。

中國品牌也在印度不斷擴張空調產業版圖。中國品牌在印度進場較晚,初期主要通過合資、收購等方式打入市場,藉助代工以及性價比較高的低端產品獲取市場份額。近年來,中國企業已開始針對當地需求推廣中高端自主品牌產品,例如2017年11月,海爾就在印度市場推出行業首臺智能變頻自清潔空調,解決了印度用戶空調內部髒、清洗難的問題;今年奠基的大諾伊達工業園成為海爾空調最大的海外製造基地,生產產品將覆蓋淨界自清潔、D系列智能變頻自清潔等高端空調產品。此外,中國企業也正在印度建設空調核心元件的生產工廠,例如海立壓縮機、美芝壓縮機已於印度投產。隨著產業鏈的完善,生產成本將進一步降低。

印度GST稅改有利於建立國內統一的商品服務市場,為商品貿易創造了更好的貿易環境,有助於未來空調等產品的需求擴張。2017年7月1日,印度莫迪政府正式啟動了獨立以來的最大規模稅改——商品和服務稅(GST)稅改。以往印度實施中央、邦和地方三級課稅制度,經常出現重複徵稅的現象,且每個邦的稅率稅制都不相同,因此企業在不同邦內採購原材料、銷售商品時需要進行嚴格測算和把控,在稅務申報繳納返還等階段還要要花費大量合規方面的時間和成本。此外,過去商品跨邦運輸要還繳納「邦際銷售稅」,因此企業常常需要在各個邦都設立倉庫,配備相應的財務人員和管理人員。此次稅改將商品流通過程的各項徵稅納入單一稅收系統,只針對消費環節徵稅(相當於增值稅),且統一了原本獨立的中央及各邦稅務體制,建立了全國統一的消費稅徵收體系,可以大大減輕印度境內企業的稅務負擔,並將印度29個邦、13億人口首次統一到一個共同市場。

2.2 亞洲地區空調需求高潛力地域分析之二: 印尼

印尼天氣炎熱,人口眾多,且近年來經濟持續增長,空調需求市場廣闊。印尼屬於典型的熱帶雨林氣候,年平均溫度25-27℃,無四季分別,有全年持續性的空調使用需求。印尼人口眾多,2017年人口數量達到2.64億,居世界第四,首都地區人口密集,一半以上人口分布在首都雅加達所在的爪哇島,空調受眾範圍很大。2017年,印尼的GDP增長率為5.07%,預計隨著國家經濟水平的逐漸增長,對空調的需求也將進一步提升。日本冷凍空調行業協會調查數據顯示,2017年,印尼空調需求量為233.7萬臺,在亞洲地區排名第四。

分體式空調主導印尼市場。據產業在線,2016年,房間式空調(RAC)是印尼空調市場銷售額佔比最大的產品,分體式空調約佔整個空調市場的95%左右。而在分體式空調中,約一半用於辦公室和其他輕型商業。現在在印尼有空調生產基地的,主要有LG、三星、松下和夏普等。

持續上升的人口數量及百萬住房建設項目的實施有望帶來更多空調需求。印尼人口密集,近十年人口平均增速為1.12%。世界銀行及聯合國數據估計顯示,2016年印度尼西亞家庭總數大約為6230萬,且該數字正在不斷上升。2015年4月30日,印度尼西亞政府啟動了「百萬住房建設項目」,主要為低收入家庭提供住房保障,截止2018年該項目已建成約350萬新住房。隨著人口的上升以及住房條件的改善,家用空調的需求有望逐漸釋放。Euromonitor數據顯示,2017年印度尼西亞的分體式空調滲透率為30.9,仍有很大增長空間。

南美洲位於南半球,氣候炎熱,與處於北半球的中國可形成銷售季節互補。中國品牌較早進入拉美市場上,目前已積累了一定的市場優勢。

3.1 南美地區空調需求高潛力地域分析之一: 巴西

巴西終年高溫,經濟基礎較好,對空調有較強的客觀需求。巴西大部分地區處於熱帶,氣候潮溼炎熱。巴西人口主要分布在東南沿海一帶,該地區地形平坦,氣候溫暖溼潤,資源豐富,交通方便,開發歷史悠久,經濟條件較好。位於巴西東南部的聖保羅,是巴西乃至南美洲最大最富裕的城市。2018年,聖保羅有7個月的平均最高溫超過26℃,對空調需求旺盛。

近年來巴西的經濟下行對空調市場有所打擊。2013年開始,巴西經濟處於下行頹勢,受經濟環境影響,分體式空調滲透率增長顯著放緩。近兩年來,巴西經濟開始呈現復甦跡象。目前巴西分體式空調百戶滲透率為36.7臺,預計隨著巴西經濟的進一步復甦,空調滲透率還將進一步提升。

產品結構方面,巴西地區同樣是以分體式房間空調為主。中國品牌格力為巴西引進了第一條分體式空調生產線,改變了之前巴西空調市場窗機主導的局面。目前在巴西市場,RAC佔空調總需求的90%左右,且對RAC的需求中80%左右為分體式空調。值得注意的是,RAC的需求收入彈性較PAC更大。Macrotrends數據顯示,2012~2014年上半年,巴西經濟處於上行期,人均GNI(國民收入)保持增長,在此期間RAC需求的比重從89.56%上升至90.50%;而2014~2016年,巴西經濟處於下行期,2015年人均GNI(國民收入)下降16.1%,2016年繼續下降12.29%,RAC需求比重則下降至88.71%。未來若經濟狀況進一步好轉,國民收入得到提升,房間空調需求比重會重新上升。

中國品牌在巴西地區市佔率較高。在整個拉美地區,巴西是中國空調出口量最大的國家,佔中國出口拉美總量的1/3,同時也是增長最迅速的國家。格力空調自1998年進入巴西市場,1999年投資建廠,於2001年順利投產,率先推出了巴西第一臺高能效的變頻機。2004年,格力電器巴西工廠首次實現盈利2500萬元。到2016年,格力巴西工廠已實現年產能30萬臺,自主品牌年銷售額超2億美元,在巴西市場佔有率達到第二。美的進入巴西市場的時間明顯晚于格力,2007年才以合資形式進入巴西市場,但其憑藉2011年收購開利拉美空調業務公司51%股權成立合資公司,迅速搶佔了巴西空調市場。數據顯示,美的與開利合資公司在巴西整體家用空調市場佔有率達35%,穩坐第一把交椅,而在商用領域市場份額也已超過50%,年營收達10億美金。

南美地區空調市場競爭同樣激烈。大金和三星都是中國品牌的競爭者。大金1992年起進入巴西市場,一座建於巴西慕義市的工廠於2014年投產,主要生產VRV商用空調多聯機;三星憑藉其電子設備產品在南美市場獲得了很高的品牌知名度。三星除了與當地空調企業合作代工之外,其自有品牌也在南美市場有著一席之地,主要定位高端產品及小型商用單元機。

企業在巴西投資面臨著較高風險。由於歷史原因,巴西稅賦高且稅務體系複雜,政府編制了一系列嚴格的檢查程序和處罰措施,不管是巴西本地企業,還是知名的跨國巨頭,在巴西的稅法面前一律平等,對投資者犯錯不會給予任何的寬容和協商空間。在巴西,完全沒有法務問題的企業幾乎沒有。在勞工等其他方面也同樣如此。此外,近年來巴幣持續貶值,政治經濟形勢均不穩定。要想在巴西避免風險並取得長期發展,只能加強管理和對本地政策的學習,打造優秀的本土化經營團隊。

3.2 南美地區空調需求高潛力地域分析之二: 阿根廷

阿根廷部分地區夏季溫度較高,經濟基礎好,具有一定的空調需求。阿根廷氣候多樣,四季分明。東部溫帶地區集中了全國3/4的人口。其中,首都布宜諾斯艾利斯地區集中了全國人口的1/3。阿根廷人口城市化程度很高,與智利、烏拉圭和委內瑞拉一起被列為拉美城市化程度最高的國家。2018年,阿根廷首都布宜諾斯艾利斯有4個月的平均高溫超過26℃,對空調有較強的客觀需求。2015年,阿根廷分體式空調百戶滲透率曾一度達到74.4,屬較高水平。

經濟危機背景下,阿根廷空調滲透率曾出現過輕微下滑。近年來,阿根廷經濟呈震蕩衰退趨勢,近兩年陷入經濟危機。在經濟情況的影響下,從2015年起,分體式空調滲透率有所下降;至2017年,阿根廷分體式空調百戶滲透率已下降至70.4。未來阿根廷空調滲透率能否再度提升將仰仗經濟的復甦情況。

分體機主導阿根廷空調市場。目前在阿根廷市場,對RAC的需求量佔總需求的97%左右,且對RAC的需求中89%左右為分體式空調;自2012年起,RAC需求佔總需求的比重逐年上升。

中國品牌在阿根廷已有多年積累。在拉美國家中,阿根廷一直以高企的貿易壁壘著稱,眾多國際廠家面對阿根廷政府限制外貿的種種政策都望而卻步,部分國際廠商在該國完全依靠代理商操作。美的空調在阿根廷市場深耕多年,並曾與當地大的經銷商均有過良好的合作關係,2011年美的開利拉美合資公司成立,合資公司對現有市場格局和品牌體系進行了詳細的市場調研和產品論證,確認了先行在家用空調中高端市場切入美的品牌,後再拓展至其他白色家電和小家電產品的市場策略。

小結:南亞、拉美分體式空調市場尚未飽和,滲透率仍有較大提升空間。與中央空調相比,分體式空調在房間較少的住宅效率更高,設計安裝簡單,清洗維護容易,與窗式機相比冷量更大,在亞洲、拉美等地區應用較多。日本是分體式空調滲透率最高的國家,2017年日本平均每戶家庭擁有1.76臺分體式空調Euromonitor統計口徑與日本內閤府數據不同,此處為方便多國對比據日本內閤府2017年日本空調戶均保有量2.43臺。印尼、印度、阿根廷、巴西等國戶均保有量不足1,仍存較大的市場空間。

目前國內生產的空調主要以內銷為主,外銷佔比低於內銷,但體量也不容忽視。2018年,國內生產的空調合計銷售約1.5億臺,其中內銷9281萬臺,佔61.6%;外銷5796萬臺,佔38.4%。2017年為國內空調銷售大年,內銷佔比相對較高,達62.3%,2018年較2017年略有回落;過往十年整體來看內銷佔比58%外銷佔比42%。內銷佔比更高,但外銷也不容忽視。

國內空調出口仍以代工貼牌方式為主,自主品牌出口有限。在出口市場中,雙寡頭格力、美的合計佔比超過一半。據奧維雲網,2017年中國出口空調中貼牌代工佔據68%的市場份額,仍是最主要的出口方式;自主品牌僅佔32%。格力出口的空調中,自主品牌出海僅佔四成左右;美的自主品牌出口僅佔三成。海爾雖然在全部出口市場中份額佔比不高,但與格力、美的不同,海爾出口全部為自主品牌出口。因此,我們在海外看到的中國空調品牌不多,且海爾在中國品牌中優勢較為明顯。以美國為例,在海爾收購GEA之前,海爾空調在美國市場佔據10%以上的市場份額,僅次於GEA;而在收購之後,2017年海爾+GEA的空調份額佔27.2%,超過了歐洲老牌伊萊克斯旗下品牌Frigidaire,位列美國市場份額第一。

中國空調產能在全球佔比極高,是當之無愧的「世界工廠」。2018年,中國家用空調生產規模佔全球的81%,空調核心元件轉子壓縮機生產規模佔全球88%。中國的人口紅利,疊加技術與資金的不斷投入,以及產品質量管理體系的不斷完善,為空調產業的發展持續貢獻動力,為空調產業出口奠定了堅實的製造基礎。

目前國內空調出口主要銷往亞洲和美洲。2018年,中國空調出口規模為5796萬臺,其中向亞洲其他國家出口佔42%,向北美洲出口佔25%。目前來看,空調海外市場的空間仍然很大,印度、印尼、巴西等地區分體式空調滲透率較低,北美地區的國內自主品牌佔比低,均有進一步提升的潛力。

進入21世紀之後,中國空調企業開始在海外不斷嘗試,在部分地區已逐漸打開市場。然而空調屬於高檔耐用消費品,世界各地區的氣溫、電力基礎設施建設、經濟水平會顯著影響空調的需求情況,因此空調海外市場開拓會受到一定地域限制;此外,中國企業目前主打分體式空調,想要打入北美等大型中央空調為主的市場仍有較大難度。長期以來,市場對空調外銷的糾結無非兩點:1)「量」:為什麼出口量遲遲難以大幅提升?2)「質」:為什麼中國空調出口多為代工?自主品牌之路還有多遠?

對於空調出口,主觀上取決於中國空調企業走出去的決心與魄力客觀上則需面對複雜的國際需求環境而後者常常因信息和數據的局限性而被忽視在前文,我們從【需求端】出發,已經分區討論了全球重點空調市場的機遇與挑戰,總結來看:

北美市場由大型中央空調主導。日本品牌通過併購、推廣適用於較小樓宇的多聯機來打入市場。目前在公寓式等中小型住宅中,分體機仍有一定規模的需求但尚待挖掘。中國品牌若想進一步開拓北美市場,要在不斷提升自身核心技術水平的基礎之上,開拓多元化的銷售渠道,建立並完善對應的承包商體系;同時可以借鑑日本企業,通過收購等方式獲取先進技術管理經驗及銷售渠道,提升在北美的佔有率和市場地位。

東南亞空調分體機市場廣闊,開拓潛力巨大。印度、印尼氣候較為炎熱,對製冷空調有很強的客觀需求。目前印度、印尼人口眾多,但市場規模仍然有限。印度與中國人口數量接近,但目前市場規模僅約為中國的九分之一;印尼人口是中國的五分之一,但市場規模僅約為中國的二十分之一。由此可見,隨著東南亞經濟發展水平的進一步提升以及空調需求的持續釋放,東南亞地區的開拓潛力巨大。

南美市場有待進一步挖掘,但不穩定因素較多。巴西、阿根廷處在亞熱帶氣溫較高地區,具有較強的空調需求。中國企業進入較早,並佔據一定的優勢地位。南美空調市場規模、滲透率均未飽和,仍有待進一步挖掘;但近年來南美政治、經濟狀況略不穩定,將在一定程度上影響空調滲透率和市場規模的進一步提升。

而站在中國空調企業這一側,即【供給方】去分析,中國品牌在分體機領域技術已接近世界領先。我們要客觀承認優秀的海外空調廠商在大型空調設備領域由於研發較早具有一定的先發優勢;而近年來中國品牌的小型分體式空調技術正趨於成熟,已經具備了向海外大規模擴張的技術實力。例如,在壓縮機、變頻等核心技術領域,中國品牌已經趕上美日品牌,在部分細分領域甚至處於世界領先地位。

美國空調廠商自上世紀30年代末就推出了分體式空調,但由於美國家庭住宅大戶型的特點,以及工商業空調需求旺盛,美國空調仍以大型商用機、工業用機為主,目前大型空調核心技術水平非常發達。

日本廠商起步時間略早於中國,且發展速度較快,在中央空調、分體式空調領域雙管齊下,在上世紀後期研發出多聯機、變頻空調等多項世界領先技術。進入21世紀之後,日本空調分體機技術已近成熟,也逐漸開始將技術研發重心移至大型空調。

中國由於起步較晚,在大型商用機方面較美日有一定差距,但從80年代起步開始,通過與國外先進企業合作以及加大自有科研技術投入,在小型分體式空調技術領域取得了明顯進步。分體式空調與大型商用空調相比技術壁壘相對較低便於中國企業趕超國外企業的先發優勢壓縮機是空調的「心臟」,目前我國部分壓縮機相關技術已經達到國際領先水平;空調變頻技術也已較為成熟。

歐美及日韓空調企業確實在市場開闢及品牌塑造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先發優勢,但海外市場仍然有待繼續開發,再加上中國企業分體式空調技術已較為成熟,在廣闊的海外市場依然具有較大的發展空間。

【小結】基於本篇報告的分析,我們認為:

1、中國空調出口將是一條漫漫長路:供給側已經較為成熟,但需求端卻需要長久培育。

供給側,中國空調產業配套齊全,雖然起步慢於歐美和日韓,但在分體式空調領域已經非常成熟,出海不具有技術障礙;只是在早期的市場開闢以及品牌塑造等方面起步略晚。

需求端,中國、日本、美國是較為成熟的空調市場:氣候條件導致當地居民對空調有較強的消費需求,良好的經濟發展水平保證了電力等基礎設施的齊備,以及消費者較強的購買力。然而,不是所有的海外空調市場都如中日美這般完美:印度與中國人口數量相當,但空調銷量僅為中國的5%;氣候極度炎熱的非洲地區,總人口佔全球16%,但空調銷量僅佔全球的3%。

當然,這同時也意味著,印度、非洲等地在長期是空調銷售的潛力區域;而日本、北美等成熟空調市場已由本土企業主導,增量空間不大,且北美多使用中央空調,中國廠商不具有比較優勢。潛力市場中,經濟發展水平限制了印度非洲等地的空調需求而經濟發展與生活水平的提升絕非朝夕之事

2、尚待培育的海外需求 + 高企的進入壁壘 + 遲來的中國企業,貼牌出口是暫時的妥協。

上文已述潛力市場待培育當前空間有限而成熟市場競爭充分且情況複雜。以北美市場為例,一是中央空調主導市場,且歐美系廠商全面佔據天時地利人和;另一方面則是渠道方和安裝方佔據一定主動權,中國品牌難以完全打通流通渠道,承包商(負責安裝)體系也尚未完善。因此在當前的北美,不少中國企業只能憑藉窗機貼牌進入市場。

我們認為貼牌只是當下的權宜之計隨著海外需求的逐漸釋放以及中國企業在海外配套產業的逐漸齊備海外勢必出現更多中國空調的身影。此前,美的與開利合資於印度、南美建廠,海爾也於印度開闢了海外生產基地,海立壓縮機、美芝壓縮機也已於印度投產。中國空調在海外市場,仍有極大的發展空間。

相關焦點

  • 720度全景圖有什麼優勢?
    720度全景圖片堅信很多小夥伴們都見過,也可能是見過卻不知道。做為一種視覺效果展現技術,720度全景圖也跟伴隨著5G的來臨快速受歡迎起來,720度全景圖相對性與傳統式的圖片、視頻而言有什麼優勢呢?今日小九就和大伙兒大概說一下720度全景圖的優勢。
  • 什麼是360度全景圖,360度全景圖有什麼用
    談起360度全景圖,有很多人都是知道但是卻並不太清楚,什麼是360度全景圖?360度全景圖有什麼用?今天小九就和大家一起來聊一下。什麼是360度全景圖?談起360度全景圖,堅信對喜好拍攝的小夥伴們而言一定不生疏,360度全景圖對比於一般的拍攝製作而言較大 的差別便是可互動和沉浸式體驗。
  • 無人機航拍高空全景圖的四個步驟
    隨著無人機性價比的持續提高,越來越多的航拍高空全景圖作品進入市場,這也讓很多行外人接觸到這類作品,並且被這種高空全景圖深深吸引,恨不得自己馬上買個無人機玩一下,不過雖然說這種高空全景圖的拍攝製作對於專業的人士來說並不難,但是對於新手來說還是比較困難的,今天小九就帶大家了解一下無人機航拍高空全景圖的四個步驟
  • 3d全景是什麼意思?3d全景圖怎麼做的
    3d全景便是如此,它的出現給我們帶來很多以往圖文視頻所不能達到的體驗。3d全景是什麼呢意思?3d全景圖又被很多人稱為三維全景和vr全景,實際上是一種新的展現方式,不同以往的是能夠給人帶來很好的沉浸感,對所展現的空間有一種仿佛身臨其境般的體驗。實際上目前3d全景都是由相機實景拍攝而來的,雖然也有完全使用虛擬技術來搭建完成的,但成本以及效率都要低於前者。
  • 2020年中國工業軟體市場產業鏈一覽(附產業鏈全景圖)
    原標題:2020年中國工業軟體市場產業鏈一覽(附產業鏈全景圖)   當前,我國正全面提升智能製造創新能力,加快由「製造大國」向「製造強國」轉變。
  • 3D球狀全景圖的製作方法
    3D球狀全景圖的製作方法 2015年07月12日 15:22作者:牛曉彤編輯:牛曉彤   用大疆精靈(或其他飛行器)懸停360度拍全景,垂直拍一張
  • 360度全景圖是如何生成的?
    360度全景圖以其栩栩如生的互動和強沉浸性的感受,一直備受許多攝影愛好者的喜愛。但是針對一般的觀賞者來講,這類能夠360度隨意收看的照片,還是具備奇妙的風採。今日,小九也講一講一張360度全景圖是怎樣轉化生成的吧!
  • 11萬屬實低估了它,全景影像+全景天窗,204馬力終身質保賣不動
    隨著時代的快速變化,越來越多的海外品牌也紛紛國產化,比如BBA這樣的一流品牌也不例外,當然,這種方式對於起步較慢的國產品牌來說也是不錯的,打東風、上汽、廣汽,賺了很多合資,同時,自家旗也在一帆風順地發展著,但是,同樣條件下的華晨中華應該和寶馬合作,然後再融入市場,事實是不盡的,但是,經過多年的合作
  • 【產品】空氣過濾紙進軍海外高端市場
    日前,記者從南京玻璃纖維研究設計院膜材料公司了解到,其研發生產的空氣過濾紙在馳援武漢火神山、雷神山醫院建設後,進軍海外空氣過濾領域高端應用市場,成功與韓國、義大利等具有國際市場影響力的行業龍頭企業籤約。
  • 18億像素火星全景圖分享 NASA火星全景照片高清圖下載地址
    18億像素火星全景圖分享 NASA火星全景照片高清圖下載地址 3月12日消息,美國宇航局NASA最近公布了好奇號火星探測器拍攝的
  • 怎麼用ps做球形全景圖
    製作球形全景圖首先我們要將球形全景圖轉換為立方體全景圖,再導入到Photoshop軟體中進行圖像修補,用修補工具進行選擇周圍的環境進行修補,然後用蒙版擦出需要去除的地方,這樣我們完成了第一步工作。一定要注意的是圖像的修補工作一定要使用立方體全景圖進行處理,因為球形全景圖的結構為曲面,而立方體全景圖的結構為平面,Photoshop只是平面處理軟體,所以只能處理立方體全景圖的平面化,也就是ps只能處理平面圖。
  • 谷歌是如何改進街景全景圖的?
    很多人已經習慣了用谷歌地圖查詢地址,用街景功能查看地點實景圖,甚至可以把附近的街道全景看個遍,可以說是非常實用的功能。雷鋒網(公眾號:雷鋒網)了解到,谷歌的街景是由無數的全景圖拼接形成的。而拍攝工作則是由一輛專業拍攝車完成。車頂裝載有由 15 部相機組成的叫做 rosette 的裝置。
  • 很全很漂亮 QQ農場作物成長過程全景圖
    它們的成長過程的全景圖為: 它們成長過程的全景圖為: 它們成長過程的全景圖為: 它們成長過程的全景圖為: 它們成長過程的全景圖為:
  • 【調研】新能源汽車用空調市場調研報告
    在傳統汽車空調領域,主要以外資品牌為主,根據近幾年中國汽車空調銷量統計,SUV和皮卡空調市場排名靠前包括法雷奧、電裝、偉世通、Macs、協眾南京、德爾福等;商用車空調方面有協眾南京、湖北美標、東風貝洱、法雷奧等;空調市場總體排名靠前的包括法雷奧、德爾福、偉世通、電裝、三電貝洱等,佔50%以上市場份額。國內的汽車空調企業圍繞整車廠分布,大多與該地區整車廠有合資關係。
  • (夏雲)再做360度球形全景圖
    閒在家,整理照片,看到許多當年拍攝的糖水片、風景照,忽然腦洞大開,何不做幾張360度球形全景圖?說做就做,於是立刻找片子,以前自己做過這類全景圖,時間久了,漸漸淡忘了,昨天重新拾起來,重溫了一遍做球形全景圖的過程。
  • 珠海全景瞰驚豔朋友圈 兩組720°全景航拍圖
    還有的網友,則在圖中標出自己的住家和工作位置,或者回憶自己曾在這座城市某個角落裡所經歷過的事。「珠海全景瞰」的突然火爆,也為商家開拓了廣而告之的新平臺,婚紗攝影公司和新售樓盤紛紛標明聯繫方式,「搶灘」這片新的營銷陣地。線上的「火爆」也延伸至線下。
  • 亞通管道全景管路圖|家裝管路的全新視角
    亞通全景管路圖前面我們講到了亞通是如何進行試壓服務的其中試壓師傅盡心拍攝的管路圖全景體驗「天安門」將這種VR全景的呈現方式,與普通的管路圖最大的區別就在於視覺體驗上的區別,大多數的阻隔將不復存在,你將成為第一視角,實現穿越時間與空間,讓你自己家裡的管路情況觸手可及。
  • 汽車空調技術發展現狀與趨勢解析
    自 2003 年以來,隨著市場競爭的加劇,汽車空調主要原材料銅、鋁價格的上升,行業利潤水平下降;此外,整車製造商從質量、技術、資金規模等各方面對汽車空調廠家要求更加嚴格,很多規模較小、市場競爭力弱的汽車空調企業關閉,行業集中度提高。 汽車產業的快速發展,帶動了汽車空調行業的市場需求的增長。
  • 大疆Mavic全景圖/球形全景如何PS合成?
    我們知道,一鍵全景功能是從大疆的曉(Spark)開始推出的,它可以在機內快速完成全景照片的拍攝和合成。如果我們想要清晰度足夠要求,而且又能滿足後期調整要求的全景圖片,顯然機內直出的照片是無法滿足要求的。好在大疆無人機在拍攝全景照片時是保留了原始圖片的,這給了不想使用機內直出照片的用戶一種選擇!大疆也是貼心地為每一次的全景項目用一個文件夾打包好了,這樣就不會令多個項目混亂在一起了!
  • VR全景構建未來「迷你世界」!
    這就是VR全景技術。目前,這種展現形式備受各行各業青睞,用以搶佔市場先機。一、VR全景打造「迷你世界」伴隨著VR行業的迅速發展,VR全景技術越來越成熟。VR全景作為一種新穎的展現形式,是通過虛擬實境和3D技術來實現的全景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