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病毒】
新冠病毒或能通過鼻子進入人類大腦
《自然-神經科學》最新發表的一篇研究論文稱,新冠病毒或能通過鼻子進入人類大腦。這一發現有望為感染的診斷和預防措施提供借鑑。目前研究已經在腦部和腦脊液內發現了病毒RNA,但新冠病毒如何進入以及如何在腦內分布尚不清楚。
研究員研究了33名死於新冠肺炎感染者的大腦和鼻咽,在嗅黏膜的特定細胞類型中發現了新冠病毒刺突蛋白,這些蛋白會利用內皮和神經組織的鄰近來進入大腦。在一些感染者表達神經元標誌物的細胞內、接收嗅覺和味覺信號的腦區均發現了新冠病毒刺突蛋白。此外,神經系統其他區域也發現了新冠病毒,包括大腦主要的呼吸和心血管控制中心的延髓。
【醫學探索】
omega-3脂肪酸對減少心血管患病風險無益
澳大利亞蒙納士大學和美國克利夫蘭醫學中心的研究人員在《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上發表的研究發現,補充高劑量的omega-3脂肪酸並不能減少心血管高危患者的患病風險。
13078名高心血管風險參與者在接受穩定劑量的他汀類藥物治療至少4周後,被隨機分為兩組,分別每天補充4g的Omega-3 CA或玉米油。42個月的隨訪後發現,接受omega-3 CA治療組的心血管疾病發生率為12%,全因死亡率為5.7%;而玉米油治療組的心血管疾病發生率為12.2%,全因死亡率為5.1%。與補充玉米油的對照組相比,omega-3 CA並未表現出明顯的益處。兩組之間在新發心力衰竭或靜脈血栓栓塞事件方面也無顯著差異。
【老痴研究】
未來對腦細胞進行基因編輯或可預防阿爾茨海默病
英國《新科學家》周刊發表的一篇研究稱,未來對腦細胞進行基因編輯可預防阿爾茨海默病。研究人員發現,改變神經細胞的一種關鍵基因會減少生成與這種疾病有關的蛋白質。
研究人員發現,一些斯堪地那維亞血統者體內有一種名為A673T的基因變體,這使他們患阿爾茨海默病的可能性降低了3/4。澱粉樣蛋白前體基因的許多變體增加了阿爾茨海默病的風險,但A673T變體改變了β-分泌酶的黏合點,從而減少β-澱粉樣蛋白的產生,也降低了β-澱粉樣蛋白聚集的可能性。研究人員對培養皿裡的細胞植入這種變體,發現β-澱粉樣蛋白的產生減少了。
【健康提醒】
警惕與感冒類似的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
入冬以後不少孩子容易感冒。專家提醒,呼吸道合胞病毒的早期症狀和感冒很像,容易被家長忽視。呼吸道合胞病毒是一種在全球範圍內流行、引起5歲以下兒童患急性下呼吸道感染(主要是指毛細支氣管炎、肺炎)的首要病毒,也是嬰幼兒因肺炎住院的首要因素,至今沒有特效的抗病毒藥物和疫苗。
專家介紹,患兒感染後早期多為感冒樣症狀,2-4天後出現咳嗽加劇、喘息,進一步加重還可出現呼吸急促、點頭樣呼吸、餵養困難、精神萎靡等。日常預防時,建議避免暴露於菸草和其他煙霧以及有飛沫傳播的環境中,病毒流行季還需勤洗手、減少接觸來預防傳播。
【知識更新】
女性比男性更容易失眠
發表在《自然·人類行為》上關於睡眠的一項調查顯示,女性比男性更容易遭遇入睡難等失眠問題。這項研究分析先前30多項關於睡眠的研究,共涉及大約110萬名荷蘭人、英國人和美國人。結果顯示,失眠人口中女性比例更高,失眠用藥量也多於男性。
女性更易失眠的趨勢始於青春期,這顯示出除了精神壓力或育兒等社會因素,性激素也可能對女性失眠產生影響。與英國人和荷蘭人相比,美國人失眠比例是前兩者的1.5倍至2.9倍。另外,失眠更容易發生在晚上在床上待超過9小時者。除了女性,吸菸及超重者同樣更容易出現睡眠問題。
新京報記者 劉旭
校對 李世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