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供奉
近日,英國《自然》網站發表文章,對2021年最值得關注的科學大事件進行預測。引人注目的是,其中幾件大事都和中國有關。
首先,2021年會是應對氣候變化的關鍵年。對此,拜登明確表示過,他會採取行動,諸如重回《巴黎協定》等等,以作應對。
而在2021年的聯合國氣候大會上,世界各國將會就相關議題做出新的承諾。例如,歐盟和中國對「碳中和」目標的實現,定下的期限分別為2050年和2060年,科學家們無不對此感到十分期待。
其次,隨著美國Novavax製藥公司和強生公司研發的新冠疫苗獲得大進展,美國新冠疫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會更加明朗。另外,美國渤健製藥公司還生產了一種可以減緩阿爾茨海默病進展的單抗藥物。雖然,該藥物的有效性仍需要進一步研究,但它有望作為治療手段使用,以此減緩病情惡化。
中國將繼續空間科學議程,開啟火星之旅
值得關注的是,火星會在2021年變得更加熱鬧。因為,中國會繼續研究空間科學議程。2021年二月份,「天問一號」探測器或將攜帶相機、雷達及粒子分析儀等儀器降落火星,開啟尋找水源和生命跡象的旅行。同一時間,阿聯和美國的飛船很大可能性也會抵達火星。
科學本義離不開探索,再艱難也要保持希望
此外,2021年十月份,美國航空航天局會斥巨資開發「有史以來最大、最強、最複雜的太空望遠鏡」,也就是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其發射升空,會是哈勃望遠鏡傳奇的延續。不但會給天文學帶來深遠影響,還便於科學家更為深入地去觀察宇宙。
最後,圍繞英國「脫歐」可能帶來的未知數,可以肯定的是,英國「脫歐」帶來的不利影響會持續到2021年。
歸根到底,科學的本義離不開探索未知、造福人類。今年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給世界各國以重擊。即便如此,也不能喪失對未來的希望,要相信,籠罩著的陰霾終將散去。
免責聲明:本文由《奇蹟中國》原創創作,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告知,部分消息參考:科技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