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全球空氣汙染、溫室效應等問題的逐漸加劇,社會對於環保、節能減排的關注度與日俱增。傳統製冷劑正在逐步淘汰,新型環保製冷劑的研發和產業化已經成為行業不可逆的大趨勢,製冷劑行業正朝著更加環保的方向發展。而在河南省範縣產業聚集區有一家製冷企業,在新型環保製冷劑的研發上走出了以一條快速的發展之路。2013年它的年產值已經達到5.9個億,在亞洲地區屬於最大的碳氫製冷劑生產商之一,它就是濮陽市中煒精細化工有限公司。
據製冷快報記者了解,濮陽市中煒精細化工有限公司,地處油田原料豐富的中原地區——河南省範縣產業聚集區濮王產業園,是一家以生產新型碳氫製冷劑及原料為主的企業,擁有年產40萬噸以上製冷劑和原料 (R600a (高純度異丁烷)24000噸、R290(高純度丙烷)60000噸、高純正丁烷50000噸、SC-47C 40000噸、SC-134A 20000噸、環戊烷6000噸、正戊烷5000噸、R433B 40000噸、R436A 20000噸),是亞洲第一大高純異丁烷製造商,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那麼,濮陽中煒究竟有何發展秘訣?究竟是什麼成就了這5.9個億的年產值?究竟如何在自主研發上走出一條發展之路?製冷快報記者有幸採訪到了濮陽市中煒精細化工有限公司市場部經理王銀創,從中找到了答案。
看準碳氫製冷劑市場 尋找最佳「換氟」方案
王經理告訴製冷快報記者,「從2011年開始『冷媒替代』一直是製冷行業內最熱門的話題之一,氟利昂冷媒產品對臭氧層的破壞特別嚴重。而我國是最大的氟利昂(R22)的消費國,根據《蒙特婁議定書》約定,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將分別於2020年和2030年全面禁止使用該製冷劑。中國HCFCs的控制目標是:到2013年,凍結國家層面HCFCs消費量在2009年和2010年的平均值上到2015年,在此基礎上削減10%。據估算,實現第一階段整體削減目標,意味著中國HCFCs消費總量的17%將受到控制。由此可見,碳氫製冷劑在以後發展的過程中必定大有可為,而公司正是看準了碳氫製冷劑市場。」
濮陽市中煒精細化工有限公司市場部經理王銀創
「在碳氫製冷國標上,濮陽中煒是唯一一個參與起草的民營起草單位。公司董事長蘇紅軍先生從1982年就接觸這個r600a碳氫製冷劑。在2006年,董事長蘇紅軍先生感覺碳氫製冷劑的發展趨勢不可阻擋。所以下定決心成立公司,濮陽中煒從註冊資金600萬到現在的註冊資金已經達到1.29個億。實現這個褪變,公司僅僅只用了幾年時間,這主要歸功於公司對碳氫製冷劑的市場和前景的預測把握精準。同時,今年碳氫製冷劑r290國標已經出臺了,更多的輿論導向偏向碳氫製冷劑,而且碳氫製冷劑產品的節能環保也是大家公認的。現在碳氫製冷劑已經越來越受關注。公司今年也做出了相應的調整,針對碳氫製冷劑在產品推廣、應用和技術上都有所提升,並且有組織參加一些培訓和展會。」
「就目前來說,雖然碳氫製冷劑r290確實是比較好的『換氟』產品,但同時全球各國都仍然在堅持尋找更加環保、節能的天然冷媒。公司也認為這個尋找過程是永不停止的。所以,在這種形勢下,濮陽中煒也會繼續鑽研、開發,會始終為尋找最佳『換氟』方案而不懈努力!」
看好電子商務 發展網絡營銷
在看準市場的同時,濮陽中煒的發展也離不開營銷模式的準確把握。王經理告訴製冷快報記者,「目前公司的營銷模式是採用三種方式來合作,第一是採用與當地的客戶成立分公司合作模式。第二是區域代理模式。第三是由公司授權的運營商來做工程。在市場開拓上,目前公司主要依賴一些展會、網絡推廣、媒體和雜誌等。」
「同時,公司認為電子商務會是未來的一個大趨勢,因為它具有經濟實惠、便捷的等諸多優勢。像我們國家政府的微信平臺都已經達到了一千三百多個,所以公司看準了這個大趨勢,也在積極地發展電子商務。對於目前在國內的話,一些中大型企業基本上都會進入網絡這個平臺,並且大力對其利用。因為網絡平各方面比較便捷、廣泛,國內外企業都是利用這種平臺來進行產品推廣、技術介紹。所以公司肯定會跟隨這個大趨勢,做好網絡營銷。利用好網絡這個方便、快捷的渠道,來大力推廣公司自己的產品和技術等。」
說到做好電子商務和網絡營銷的關鍵之舉是什麼時,王經理笑著說,「公司覺得做好電子商務和網絡營銷最關鍵的還是要選擇精準、良好的網絡平臺。像公司認為長沙強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旗下的空調製冷大市場網站就是一個很好的網絡平臺。公司是該網站的品牌會員,在該網站上有一個獨立商鋪。通過這個商鋪,使不少客戶打電話到公司諮詢一些產品應用和技術等方面的問題,也促成了公司不少的業務成績。對於網絡平臺,個人覺得是必須的,因為這是一個很大的窗口。公司也認為利用好網絡平臺這個窗口,甚至比在央視做廣告都要強得多。今年是公司與長沙強華合作的第五個年頭了,相信公司會與其繼續長久合作下去,共同雙贏發展。」
致敬未來 保持創新驅動力
王經理告訴製冷快報記者,「目前公司三期擴建的異辛烷項目已經投資了1.4個億,主要是用作替代原來的汽油添加劑MTBE。預計是今年8月底項目就能完工。公司設計的年生產能力是24萬噸,年產值不會低於十五個億。異辛烷項目擴建就是公司的創新型產品,主要是環保、不汙染環境,碳硫排放可以達到國家標準和國際標準。」
「在產品技術的創新上,公司有自己的研發團隊,而且有兩名博士。其中有一名博士是韓國博士吳錫才,在製冷劑行業和國際上都很有名。在產品應用推廣這方面,公司有自己的工程安裝團隊、售後服務團隊和技術培訓團隊。對碳氫和新型的冷媒在市場應用上面,都配套了相關的有經驗的人員和專業的設施。所以,創新於公司來說,一直從未停止過,因為它是保持公司現在、未來能永久前進的驅動力。」
成功商人陳玉書說過,「致富的秘訣,在於『大膽創新、眼光獨到』八個大字。」王經理告訴製冷快報記者,董事長蘇紅軍先生便是如此。正因為蘇董事長的英明決策、大膽創新,才能看準市場、抓住時機。才能帶領著濮陽中煒在自主研發的道路上走出了一條自己的發展之路、成功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