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病毒殺死腫瘤細胞 這波「神操作」能複製嗎

2021-01-15 中國青年報

視覺中國供圖

一位惡性淋巴瘤患者感染新冠病毒後,體內的腫瘤在未給予激素治療、化療、免疫治療的情況下大面積消失。人體免疫系統經常會把腫瘤細胞當成正常細胞,此時患者體內的免疫系統就成了「睡獅」。專家認為,新冠病毒的入侵,可能叫醒了「睡獅」,激發了人體特異性免疫或廣譜免疫,從而把腫瘤細胞和其他病毒等一併幹掉。

日前,一篇發表在《英國血液學雜誌》(British Journal of Haematology)、僅有3個段落的案例報告,震驚了世界——

一位惡性淋巴瘤患者感染新冠病毒後,體內的腫瘤在未給予激素治療、化療、免疫治療的情況下大面積消失。

在驚嘆這波「神操作」之餘,更多的追問隨之而來:是新冠病毒擊退了腫瘤細胞嗎?這一個案有沒有可能的普適性價值?癌症患者能不能因此就有了治癒的新路徑?1月11日,科技日報記者帶著這些問題採訪了免疫領域的幾位學者。

新冠肺炎患者癌細胞消失有多種可能

在論文中,來自英國康沃爾皇家醫院血液科的作者推測,該例患者在感染新冠病毒後腫瘤神奇消失的原因可能有兩種:一是病原體特異性T細胞與腫瘤抗原的反應,二是炎症細胞因子對自然殺傷細胞的激活。即新冠病毒可能從特異性免疫和廣譜免疫兩個方面激活了人體自身的免疫功能。

腫瘤細胞之所以不受控制的生長、轉移,是因為人體的免疫系統把它們當成了正常細胞,這時癌症患者體內的免疫系統成了「睡獅」。而新冠病毒的入侵,則相當於叫醒了「睡獅」,把腫瘤細胞和其他病毒等一併幹掉。

但對於科學家們最關心的這一現象具體的發生機制,不同學者持有不同觀點。

有學者告訴科技日報記者,這例個案可能僅僅是個巧合。而巧合的點很有可能與「小段肽」有關。新冠病毒蛋白外殼上的小段肽或者細胞感染後釋放的小段肽,如果正好和腫瘤細胞表面的抗原相似,前者激發獲得性免疫產生的殺傷性T細胞就能夠識別後者。這就意味著T細胞經過新冠病毒的「介紹」認出了腫瘤細胞,從而特異性殺傷腫瘤組織。

這個過程正是人體內的特異性免疫。

「但這只是推測,一切要看研究團隊的進一步分析。」該學者表示,但從新冠肺炎患者的表現看,這種推論是很有可能的,因為重症患者中「炎性細胞因子風暴的發生」是主要死因,這意味著新冠病毒會誘發體內免疫系統「瘋狂」釋放炎性因子,造成巨大殺傷力,因此只要「認得準」,完全有可能在4個月內殺死患者體內的惡性腫瘤。

「根據目前的情況,我個人判斷新冠病毒在這個患者體內激活的是廣譜免疫。」上海海洋大學特聘教授、比昂生物創始人楊光華對科技日報記者表示,該論文中提到大幅減少的不止是腫瘤細胞還有患者此前感染的EB病毒的數量,因此很可能新冠病毒激活了患者的整體免疫系統,使得包括自然殺傷細胞等在內的免疫細胞數量劇增,把所有其識別為「異己」的細胞或分子等統統幹掉。

「目前的簡單報導透露的信息較少,難以做出全面判斷,也不排除特異性免疫的可能。」楊光華說。

事實上,除了激活免疫系統,病毒還有直接殺死腫瘤細胞的先例,這類病毒被稱為「溶瘤病毒」。公開信息顯示,美國食品和藥品管理局(FDA)批准了一種遺傳工程溶瘤病毒治療晚期黑色素瘤。全球已有至少3款溶瘤病毒療法獲批上市。

針對有沒有可能是新冠病毒直接「溶瘤」?楊光華回應:「目前難以得出這一結論,需要證實患者腫瘤細胞表面有受體接納新冠病毒進入才行。但從新冠病毒的基因組上分析,應該不太具備溶瘤的特性。」

想靠新冠「以毒攻毒」實屬高危操作

與機理相比,對腫瘤患者來說,療效才是更重要的。癌症病人主動感染新冠病毒是不是也能把腫瘤統統趕出去呢?

高危操作、請勿模仿!

針對可能的非理性操作,學者們紛紛表達了這一呼籲。由於先前癌友圈出現的獸藥治癌、瘧原蟲治癌等亂象,很多專業人士也表達了憂慮。

這個案例能不能在別人身上重複,在進一步研究無果之前,很難確定。即便未來相關機制明確,證明是可重複的,現代診療手段也必然會有所優化。

畢竟,直接感染新冠病毒的操作,太原始了!有違安全、有效的基本要求。

既然論文報導了腫瘤消退的「曙光」,科學家們又會如何利用新冠病毒的這一可能的功效呢?

楊光華表示,可以做腫瘤疫苗、可以發現腫瘤標誌物、可以進行基因改造……

如果激活的是特異性免疫,相關免疫路徑已經成型,那麼最快的是找到能夠激發免疫的小段肽,通過基因工程的手段合成重組蛋白,用於相關類型腫瘤的治療。在治療過程中還要評估腫瘤類型,是不是匹配此類特異免疫。

如果是廣譜免疫,還可以對新冠病毒加以改造,去掉毒性的部分,形成病毒型腫瘤疫苗的載體。「改造病毒形成腫瘤疫苗並用作載體是一個很好的方向,能夠形成比現有的RNA疫苗、DNA疫苗更具高效和高模仿性的免疫。」楊光華說,但這個方向仍有很長的路要走,由於新冠病毒通過呼吸系統傳播,很難對其傳播進行控制,所以這個路可能更長。

而如果是第三種原因,由新冠病毒溶瘤所致,那麼仍需要對新冠病毒進行改造,使其只攻擊腫瘤細胞,而對正常細胞無害,並形成系統的療法。

此外,從可能的普適性來講,由於患者是經典霍奇金淋巴瘤,這一腫瘤區別於其他實體瘤,因此普適性相對較低,如果說新冠病毒是激活整體免疫系統而導致腫瘤的死亡,那麼將更有可能會找到其他相似的案例,提高普適性,而如果是激活特異性免疫,那麼普適性或許並不大。

為腫瘤治療打開了一扇門

一個個案讓全世界震驚,其原因除了醫學影像呈現出來的不可思議的結果,還在於它為腫瘤治療提供了一種線索和可能性。

類似的案例在治療愛滋病的領域裡也有先例,例如「柏林病人」的出現,讓學者在基礎研究方面「解鎖」知識點,得知CCR5基因的缺失可以免遭愛滋病毒攻擊。

這個案例是龐大的人類基因組、轉錄組、蛋白質組、癌症細胞的生命活動、新冠病毒的轉錄翻譯活動等的「交匯點」。

其中可能涉及的相互作用紛繁複雜,亟待進一步的研究。

「要了解整個體系發生了什麼樣的變化,與腫瘤細胞本身、腫瘤微環境又是如何作用的,真的需要對這個病例進行非常深入的分析。」楊光華說。

中國科學家團隊也不能坐等別人的研究結果。

「這個病例是碰巧做了PET-CT檢測發現腫瘤消失了,但也有可能很多類似的情況沒有被發現。」 楊光華說,「腫瘤患者同時感染新冠病毒的案例,應該在我們國家也是有的。」

這個案例打開了「一扇門」,給國內有條件的研究小組以啟示。

「之前有很多病人接受治療,相關部門都有聯絡方式,我覺得可以開啟相關的調研,例如統計一下有沒有癌症病人,聯繫看看他現在的病情狀況,或者給他再做一下檢查。如果發現了有病人的腫瘤縮小或消失,就可以馬上納入分析研究。」楊光華說。

來源:科技日報

相關焦點

  • 案例報告顯示新冠病毒殺死腫瘤細胞,這波「神操作」能複製嗎
    日前,一篇發表在《英國血液學雜誌》(British Journal of Haematology)、僅有3個段落的案例報告,震驚了世界——一位惡性淋巴瘤患者感染新冠病毒後,體內的腫瘤在未給予激素治療、化療、免疫治療的情況下大面積消失。在驚嘆這波「神操作」之餘,更多的追問隨之而來:是新冠病毒擊退了腫瘤細胞嗎?
  • 新冠病毒殺死腫瘤細胞,這波「神操作」能複製嗎?
    在驚嘆這波「神操作」之餘,更多的追問隨之而來:新冠病毒為什麼能擊退腫瘤細胞?這一個案有沒有可能的普適性價值呢?癌症患者能不能因此就有了治癒的新路徑?  有學者告訴科技日報記者,「新冠病毒殺死腫瘤細胞」也可能是個巧合。巧合的點可能是「小段肽」 。t細胞特異性殺傷是經過新冠病毒的「介紹」才認出腫瘤來了。  這個過程正是人體內的獲得性免疫。新冠病毒蛋白外殼上的小段肽或者細胞感染後釋放的小段肽,如果正好和腫瘤細胞表面的抗原相似,前者激發獲得性免疫產生的殺傷性t細胞就能夠也識別後者。
  • 新冠病毒竟然「治癒」癌症!以毒攻毒能複製嗎?
    日前,《英國血液學雜誌》報告了一個神奇案例:一名61歲的男子罹患淋巴癌、腎臟病,並確診感染新冠肺炎,但是4個月後,不但新冠病毒消失了,癌症居然也痊癒了。難道這就是傳說中的「以毒攻毒」?甚至有人開始聯想,如果故意感染新冠病毒,是否能讓它治好一些絕症?
  • 新冠病毒竟殺死了癌細胞?晚期患者感染新冠,大部分腫瘤奇蹟消失
    但最近有一條消息似乎有點出乎人們的意料,一名癌症晚期患者在感染新冠病毒後,體內大部分腫瘤竟然奇蹟般地消失了。據《科技日報》,一名61歲的經典型霍奇淋巴瘤患者在癌細胞已經擴散到全身之際,又不幸感染了新冠病毒。就在大家為其惋惜之際,該患者卻在4個月之後收穫了奇蹟。經檢查,他身上的新冠病毒和部分腫瘤均消失,身體也漸漸恢復健康,而他並沒有經歷過化療、免疫治療等。
  • 新冠病毒竟然準確殺傷癌細胞 以毒攻毒能複製嗎?
    日前,《英國血液學雜誌》報告了一個神奇案例:一名61歲的男子罹患淋巴癌、腎臟病,並確診感染新冠肺炎,但是4個月後,不但新冠病毒消失了,癌症居然也痊癒了。難道這就是傳說中的「以毒攻毒」?甚至有人開始聯想,如果故意感染新冠病毒,是否能讓它治好一些絕症?
  • 俄羅斯科學家發現新冠病毒新弱點,室溫水能殺死新冠病毒?
    新弱點,室溫水能殺死新冠病毒?「被室溫水殺死」涉及所有病毒共同的「弱點」,但並非新聞中說的那麼弱因為,我們知道,不僅是新冠病毒,所有病毒都有一個共同的特徵,就是並非經典的生命體,只有在進入特定宿主細胞後才會劫持宿主細胞的細胞器進行自我複製繁殖,表現出部分生命特徵。
  • 感染新冠病毒後癌症神奇消失?是新冠病毒的作用嗎?
    ,男子全身的腫瘤開始消退,這也就是我們說到的神奇的景象:該男子的腫瘤竟然在新冠病毒的作用下消退了!圖片來源:參考資料1 難道是新冠病毒有什麼神奇的魔力嗎?還是說新冠病毒克制了癌症?
  • 感染新冠病毒後腫瘤消失?!快來了解下腫瘤領域的「借毒殺癌」理念
    大千世界無奇不有,就在前幾天,英國醫生發表在British Journal of Haematology上的一篇文章指出,一位惡性淋巴瘤患者感染新冠病毒後,腫瘤居然幾乎消失了!
  • 讓「寄生蟲」DI顆粒幹擾新冠病毒複製能力
    陳純琪介紹,某些DI顆粒厲害的地方在於,當它們和完整的病毒同時存在於一間細胞工廠的時候,就會爭搶正常病毒複製中的組件和材料來完成自我複製。  「而且DI顆粒比正常病毒小,所以它複製起來可能要比正常的病毒更快。但工廠裡病毒複製的資源是有限的,這就使得正常的病毒複製變得很困難。隨著DI顆粒不斷地與正常病毒爭搶資源進行複製,最終變相地終止了正常病毒的複製過程。」
  • 研究發現:新冠病毒能感染人腦細胞並可以在腦組織中複製
    已有臨床報告,在新冠肺炎疫情早期階段,有些患者會表現出神經症狀,但對於新冠病毒是否會感染人腦細胞,科學家並不清楚。近日,發表在《ALTEX:動物實驗替代品》上的研究表明,大腦類器官可以被新冠病毒感染。這意味著,新冠病毒是可以感染人腦細胞的。
  • 新冠病毒與HIV一樣:損害T細胞!
    免疫系統有許多成分,共同作用保護身體免受外來病毒的入侵。免疫細胞中最重要的一種是T淋巴細胞(T細胞),作為一種白細胞,T細胞是適應性免疫的核心,可以調節免疫系統對特定病原體的反應。 現在,美國和中國的科學家都發現:新冠病毒會攻擊免疫系統中的T細胞。
  • 分子寄生蟲技術能干擾病毒複製?這可能是抵抗新冠的另一種方法
    今天收到小夥伴發來的「分子寄生蟲如何用於新冠病毒的治療?」這個問題,說實話聽到這個問題的時候我是蒙的。 分子寄生蟲是一個運用分子生物學研究寄生蟲的學科。我一時間真的想不出這門研究寄生蟲的學科是怎麼運用在新冠病毒的治療上的。
  • 複製失敗後「倒戈」 這種病毒「殘次品」或是新冠剋星
    複製失敗後「倒戈」 這種病毒「殘次品」或是新冠剋星這種顆粒比正常病毒小,所以它複製起來可能要比正常的病毒更快。但細胞工廠裡病毒複製的資源是有限的,這就使得正常的病毒複製變得很困難。目前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肆虐。
  • 病毒的複製傳播與繁衍是怎麼回事?由新冠肺炎談病毒
    冠狀病毒屬於單股正鏈RNA病毒,既往已知感染人的冠狀病毒有6種,此次從武漢市不明原因肺炎患者下呼吸道分離出的冠狀病毒為一種屬於β屬的新型冠狀病毒,屬於第7種。目前研究顯示與蝙蝠SARS樣冠狀病毒同源性達85%以上。」這不是拽文,這是專家們定義新冠肺炎的開篇語,我們就從它說起。
  • 研究發現新冠病毒能「劫持」人體免疫細胞
    參考消息網4月13日報導境外媒體稱,科學家警告說,新冠病毒能殺死強大的人體免疫細胞,而這些免疫細胞本應殺死病毒。據香港《南華早報》網站4月12日報導,由上海和紐約研究人員組成的一個團隊意外地發現了這一點,而這剛好符合一線醫生的觀察結果,即新冠病毒能攻擊人體免疫系統。報導稱,上海復旦大學和紐約血液中心的研究人員把活性新冠病毒置入實驗室培養的T淋巴細胞系。
  • 新冠感染後,他的腫瘤竟消失了!被激活的免疫細胞如此神奇!
    新冠病毒席捲全球給人類帶來的災難數不勝數,當人們還沉浸在新冠傷害的恐懼中時,最近爆出的一個新聞卻讓人們大為驚奇。 究其原因,科學家也很難猜測,主流的觀點認為正是因為感染了新冠肺炎,激活了患者體內免疫系統抗腫瘤反應,免疫細胞被重新啟動,不僅有效殺死了病毒,還順便把癌細胞也殺死了
  • 為什麼不用伽馬射線殺死冷鏈中殘存的新冠病毒?
    為什麼不用伽馬射線殺死冷鏈中殘存的新冠病毒?現在可以肯定,除了邊境地區零星的輸入病症,其餘的都是來自境外冷鏈產品,這就是來源!根本就不用瞎猜了。我國的邊境檢疫機構要與國內的醫療衛生和生物科技單位聯合起來,製造一些可供冷鏈食品殺毒的儀器,前提是不破壞食品的營養成分和外包裝。
  • 美發現新冠病毒恐感染大腦細胞,3天後數量複製10倍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又稱新冠肺炎)蔓延全球,奪走無數生命,這種病毒在研究人員的努力下正一步步揭開神秘面紗。美國科學家首度發現直接證據,證明新冠病毒可能感染人類腦部,並在腦細胞內進行複製。新冠病毒讓患者產生的神經症狀,至今專家所知仍不多,最新發現讓人們更加憂心。
  • 紫外線能殺死武漢新冠病毒嗎?當前疫情如何正確使用紫外線消毒?
    紫外線是一切微生物最大的天敵,可以輕輕鬆鬆殺死任何微生物,自然包括武漢新冠病毒。太陽暴曬可以殺菌殺(病)毒,靠的就是日光紫外線對於今天的人來說,「日光暴曬可以殺菌消毒」是一種最基本的常識,但上溯到19世紀,這卻是一項重大科學發現。
  • 計算機模擬確認一種化合物能有效阻止新冠病毒複製
    新華社雪梨6月22日電(記者郭陽)澳大利亞科研人員日前通過計算機模擬確認,一種名為α-酮醯胺13b的化合物能有效阻止新冠病毒複製。研究人員認為,這一化合物具有發展為抗新冠病毒藥物的潛力。澳大利亞莫納什大學高級研究員湯姆·卡拉揚尼斯告訴新華社記者,他所在的研究團隊利用超級計算機模擬,分析了α-酮醯胺13b對抗新冠病毒的效果。模擬結果顯示,這一化合物能與新冠病毒主蛋白酶的活性位點緊密結合,由此可以抑制主蛋白酶活性,進而阻斷病毒複製,在長時間的模擬中這種結合依然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