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還記得有這樣一支球隊,叫作中國健力寶青年隊。
你是否還記得這些名字?黃勇、李瑋鋒、邱衛國、李鐵、張效瑞、郝偉……
這是一段關於中國足球自我救贖的故事。1993年,22名足球少年登上前往巴西的航班,他們滿懷「足球王國育球星,爭當球星育中華」的夢想;1998年,以這批少年為班底的中青隊在「土倫杯」中戰平巴西和德國,戰勝菲戈領軍的葡萄牙終獲季軍,那天的中國足壇,一夜未眠。
轉眼25年過去了,當中國健力寶「麒麟杯」青少年足球錦標賽在重慶開戰,幾位曾經的「青年」因此重聚。一場「老友記」,也得以在重慶上演。
他們都老了嗎?他們在哪裡呀?
3月17日,中國健力寶麒麟杯少年足球賽重慶賽區比賽在渝北區正式打響。
比賽現場,重慶發布見到了中國女足教練,前健力寶球員黃勇。當年健力寶隊,雖然李鐵、李金羽、張效瑞、隋東亮這「四小天鵝」名氣最大,但李瑋鋒、黃勇兩位長春籍球員也是整個中國北方足球的驕傲。
看著如今孩子們在球場上肆意奔跑,40歲的黃勇眼中滿是自己15歲時的影子。黃勇說,孩子們讓他想起了25年前的巴西,當時,他們在教練朱廣滬的帶領下,飛行了30多個小時,從北京抵達巴西聖保羅機場,隨後又來到距離機場323公裡的荒涼山莊「集訓」,只為一個「足球王國育球星,爭當球星育中華」的夢想。
「當時球隊沒有專業的訓練場,沒有大巴車,在這樣的環境裡連隊裡的廚師都受不了寂寞離開了,教練只好親自下廚做飯。」
「美職籃選秀體系很值得中國借鑑,他們每年都要去大學裡選秀,從中學到大學,再到參加職業聯賽。中國足球同樣需要和學校結合起來,這種做法好處很多」。在談及本次青少年足球賽時,黃勇如是說:「希望這些孩子能單純快樂的踢球。青訓是足球發展的根本,當年的四小天鵝沒有踢出應有的高度,只能說是造化弄人,現在,希望這些孩子能夠抓住機會。」
(責編:陳易、張禕)
中歐班列(重慶)貨物可直達越南 成本節約1/3 3月16日,一批機械設備、儀器及工業原材料等搭載中歐班列(重慶)越南國際班列由團結村發出,途徑廣西南寧,再由憑祥口岸出境,直達越南河內。記者今日從重慶市經信委獲悉,該班列是經由中歐班列(重慶)回程班列抵達重慶後,再次通過鐵鐵聯運直達越南河內…【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