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下之前,健力寶有多輝煌

2021-01-19 知乎日報

有哪些有潛力成為巨頭卻最終倒下的公司?


知友:曾靈淵


看好幾個人提到健力寶,對這個公司特殊的情結讓我想把這個公司說一說


——

在我小時候健力寶就是飲料的代名詞,我記得我舅舅當時在當地的一個小縣城開了一家卡拉 OK。有時候舅舅會來我們家做客,順路會帶給我一瓶健力寶,那種感覺就像過年一樣。記得舅舅提到過,卡拉 OK 裡銷路最好的不是啤酒,不是洋酒而是健力寶,老少皆宜。 當時健力寶就是一種高大上的感覺,易拉罐 + 開環有獎在國內是首創,在那個年代,已經足夠洋氣了。


——我一直覺得健力寶這個品牌承載著中國企業家要衝出亞洲的夢想,健力寶品牌創始人李經緯沒有像當時國內盛行的「山寨風」去模仿可口可樂。(天府可樂、火鍋樂、非常可樂),也沒用加入當時已經很混亂的保健品市場去撈快錢。而是另闢蹊徑走了一條自己的路。


衝出亞洲,第一個瞄準的市場就是軟飲老大,「兩樂」的老家美國。健力寶建立的第一天起,李經緯就一直在想打入美國市場,當時中國人口有 12 億人口,但每年的飲料銷售額不過 30 億美元;美國只有 2 億多人口,每年的銷售額卻達到了 1100 億美元。兩者之間消費水平差距不是一點點。而且,「美國的 FDA 標準是全世界最嚴格的飲料檢驗標準,如果拿下美國市場,便有了走遍世界的通行證。其加入美國市場的過程也是充滿了曲折」(《健力寶沉浮》 上篇:滄桑 20 年)


1986 年 9 月 --- 健力寶作為無酒精飲品首次進入美國市場,也是我,國第一個進入美國市場的無酒精飲品。 2000 箱」投石問路「的飲料無人問津,健力寶的首次美國之旅無疾而終。

1991 年 ---- 健力寶美國有限公司正式註冊成立。

1992 年 12 月 14 日 --- 紐約著名報紙《紐約商報》刊登了一篇介紹健力寶的文章,同時附了一幅美國當選總統柯林頓夫人暢飲健力寶的照片。

1993 年 3 月 --- 由美國東部新英格蘭地區瓶裝廠波拉公司開始為健力寶橙蜜型等系列天然飲料做包裝,並採用最新潮流的透明標籤裝瓶上市。它表明健力寶飲料已經開始在美國本土大批量生產和供應。

1993 年 12 月 ---- 當年 12 月,健力寶飲料被擺上了聯合國安理會光可鑑人的圓形會議桌上,這是中國進入聯合國的第一個飲料品牌。


此後,健力寶的國際化擴張不斷加速。除美國之外,健力寶在香港、新加坡、新西南、巴西、智利、瑞士等十多個國家建立了分公司,產品遠銷 30 多個國家和地區,1993 年,健力寶的出口量達到 50 多萬箱,計 35000 噸。


這裡要提一個很有意思的細節,當在健力寶剛開始起步的時候,百事可樂曾經想過與健力寶合作共同對抗可口可樂。當雙方好不容易約定好時間,坐下來談合作的時候,李經緯是這麼給百事代表說的:「百事可樂是飲料行業的老大哥了,我非常歡迎你們加盟健力寶,生產我們的產品。」


百事代表:「……」


言語之間鋒芒畢露。


2000 年 7 月 12 日,健力寶集團公司生產飲料 465 萬噸,總產值達 335 億元,稅利總額為 35 億元。


你能想像在美國紐約曼哈頓第五大道,李經緯正襟危坐,無數美國媒體和名流來到帝國大廈 26 樓一起見證——健力寶集團北美總部的正式成立嗎?


你能想像到李經緯在面對《美國之音》記者時候 說「我們無意關注美國政治和總統大選,我們公司的目標是讓美國人民了解和認識健力寶,並儘早享用健力寶。如果有機會,共和黨助選大會我們也樂意參加。我們也希望布希總統夫人芭芭拉女士也能喝上健力寶」的豪言壯志嗎?


美國《紐約時報》評價健力寶品牌的無形資產已經達到 26 億美元。


木秀於林風必摧之,李經緯可能萬萬沒想到風來的方向不是美國軟飲的反擊,而是來自己的大後方三水政府。吳曉波對健力寶衰退做出的精確總結——地方政府和企業產權的紛爭。 在那個時代有一定規模的企業都必須要有國字號背景。但是中國企業的成長從來伴隨著企業家產權意識的甦醒,這一點在李經緯身上展露無遺。他早已意識到現在的情況不可能讓健力寶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保持持續的生命力。但是李經緯又是一個不擅長於跟政府打交道的人,幾次下來跟政府的關係搞得十分僵。


直到三水政府不同意健力寶香港上市,李經緯一怒之下放棄上市。從此健力寶和三水政府矛盾公開化。更可笑的是,當三水政府最後同意賣掉健力寶股份,卻偏偏不把健力寶賣給一手創造他的人——李經緯,反而賣給了一直虎視眈眈的一家新加坡公司。


這對李經緯和整個健力寶的打擊是巨大的,期間健力寶就像一個軟柿子,每個人都要來捏一下揩點油水。至於健力寶長遠的發展,沒有人關心。在加上產品後來者搶佔市場,新產品一直打不開局面,股權內耗掉了健力寶太多。現在的健力寶 就像經歷了安史之亂的大唐,雖然還活著,但是曾經的盛世已不在。


這是我第一次認真寫的答案,因為對健力寶這個品牌的特殊情結。承載了太多回憶和希望,很多健力寶的銷售團隊在得知公司的困境後,自髮式地為其捐款,只希望這個要衝出亞洲走向世界的中國公司能夠再次站起來。


一個立志要讓全世界看到中國強大的企業,最後倒在了中國人自己手上。寫到這裡,我內心真的無限悲涼。


曾經的小綠罐如今大變樣 。可惜那個兒時熟悉的味道和那段激情燃燒的歲月,一起 ,再也回不來了。


-- 分割線--

最後來張李經緯的照片, 紀念下這位健力寶的父親 。



引用:

李經緯:我死了比活著舒服

《健力寶沉浮》 上篇:滄桑 20 年

健力寶:那個熟悉而陌生的名字,那個輝煌與落敗的企業


---

知乎日報,可能是國內內容質量最好的資訊類 app。愛閱讀,對世界有好奇之心的朋友們請點擊「閱讀原文」咯:)

相關焦點

  • 健力寶總部大樓更名時代地產中心
    健力寶總部大樓更名時代地產中心  1999年,37層的健力寶大廈在廣州落成。作為東風路的地標建築,健力寶大廈同時也見證了曾經稱霸中國飲料市場的健力寶集團從輝煌走向落寞。  2008年,健力寶大廈被時代地產收購。一年後的現在,這棟曾屬於中國「魔水」的物業,即將易名為時代地產中心。
  • 曾經輝煌一時的昔日霸主,健力寶是如何把自己作死的?
    曾經輝煌一時的昔日霸主,健力寶是如何把自己作死的?曾幾何時,我們一直以為健力寶有可能在國際上挑戰可口可樂的地位。然而幾次易主後,雖然今天的健力寶還在,但早已沒有了昔日的輝煌。儘管如此,當我們今天再回顧中國企業發展史的時候,依然能夠看到健力寶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而從誕生走向輝煌,再走向衰敗,健力寶都反映出了企業經營中很多典型的問題,對於今天的企業家和創業者,都有很深刻的借鑑價值。
  • 健力寶公司積極還款2.5億 健力寶大廈倖免被賣
    積極還款三家銀行拿回2.5億 健力寶大廈倖免被拍賣  信息時報訊 (記者 閆曉光 通訊員 林勁標) 在健力寶大廈這座曾經見證了健力寶公司輝煌的標誌性建築因欠款險被拍賣的關鍵時刻,省高院7次牽頭商談,雙方終於握手言和,3家銀行拿回2.5億元欠款,大廈則無需被拍賣。
  • 廣東健力寶集團有限公司「運動飲料 健力寶一直很專業」
    「聚焦運動,回歸賽事營銷是健力寶再獲新生的重大戰略。因為運動就是健力寶的品牌基因,也是品牌與大眾的情感紐帶。不但要奉獻更好的產品,更將運動科學補給的概念和激情時尚的年輕運動文化帶給大眾,這是健力寶的未來,也是中國運動飲料的發展方向。」健力寶公司品牌營銷負責人表示。
  • 誰玩死了健力寶
    健力寶的另一名原股東——香港上市公司裕興科技董事局主席祝維沙,在多番股權轉讓後,收回初始投資,黯然出局。  5年前,正是這三人以3.38億元的代價獲得了健力寶的75%股權,成為這家國有企業的實際控制人。那時,健力寶仍是中國飲料第一品牌,年銷售額達30多億元,淨資產近5億元。
  • 【健力寶張海調查之四】倖存者葉紅漢
    【財新網】(實習記者 張霞 記者 林金冰)2014年正值健力寶誕生30周年,廣東健力寶集團有限公司(下稱健力寶)董事長葉紅漢在新年賀詞中放下豪言:「再塑民族運動飲料第一飲的輝煌品牌」。
  • 健力寶,還記得它的味道嗎?
    相信很多70、80、90後都會記得「健力寶」,這個曾經輝煌一時的國民飲料
  • 疫情當前,健力寶捐贈100多萬物資
    ,廣東、浙江、江蘇、廣西、四川等省市都有健力寶物資運輸車輛在穿梭。經過三個多月的奮戰,1983年10月的一天,第128次試驗完成後,奇蹟誕生了—— 含鹼性電解質運動飲料健力寶誕生了,這款飲料色澤柔美、氣味清香、甜度適口。
  • 將傳統文化融入品牌內涵,健力寶華麗轉身再出發
    如今飲料市場的消費主體大多是90後、00後,他們中的有些人沒有機會親身感受健力寶的輝煌,但是他們卻實實在在感受到了健力寶的產品與文化,這是因為健力寶始終堅持品牌年輕化,注重與年輕人的溝通,用健力寶飲料產品展示傳統文化與企業文化。
  • 沒了「親爹」的健力寶又被賣了!曾經風靡世界的「中國魔水」是如何...
    1987年,廣東健力寶有限公司成立,健力寶成為當年全運會和之後1990年亞運會的最大讚助商,聲名大噪。在經營健力寶的過程中,李經緯的經營才能不斷展現,「拉環有獎」的促銷創意至今仍是營銷界的經典案例之一。
  • 健力寶的救贖:從李經緯到李文杰
    但和25年前不同的是,鬥轉星移,中國飲料市場已群雄四起,健力寶如何卸下歷史的包袱,自我救贖,再創輝煌?近日,《中國經濟周刊》記者專程赴坐落在廣東佛山市三水區的廣東健力寶貿易有限公司,專訪其總經理李文杰,及廣東佛山市三水區區長盧立湃。
  • 廣東健力寶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新春致辭
    龍舞呈祥佳節至,春盈大地漫神州,中國質量檢驗協會(國家質檢總局主管下的全國產品質量監督檢驗領域唯一國家級質量專業機構)團體會員單位廣東健力寶集團有限公司與大家攜手走過了不平凡的2011年。  回首2011年,健力寶在激烈的市場環境下不斷挺進,重新崛起之勢越來越猛,這與所有健力寶人和經銷商的辛勤勞動和努力付出息息相關。
  • 健力寶迷局之窗 三水政府和祝維沙為何閉口不言
    從2004年11月16日健力寶集團股權重組籤約儀式開始,這家有著20年輝煌歷史的企業因為不同力量間的吵鬧、博弈與時戰時和而處在漩渦中心。仍在病床上的李經緯、四下活動的張海以及至今語焉不詳的李志達,加上對於事件走向有著實際掌控權,把健力寶集團當作「親兒子」的集團生產基地所在地——廣東佛山市三水區的區政府,每一方都在強調自己的清白和對健力寶的感情。但是這一切背後冰冷的數字與事實至今沒有被完全揭開。
  • 健力寶千瘡百孔:一場「親媽」與「奶媽」們的混戰悲劇
    對於健力寶而言,李經緯是個絕頂優秀的「奶媽」,但非「親媽」。1983年時任佛山三水縣三水酒廠廠長的李經緯拿到了研發機構的一個功能飲料配方,即今天的健力寶。當時國內的飲料有2000多家,作為中國第一個添加鹼性電解質的飲料,健力寶率先為國人引入運動飲料的差異化概念。
  • 張海案揭密:「用健力寶的錢收購健力寶」
    於是在2002年5月,張海、葉紅漢和祝維沙利用武漢市正天科技投資有限公司(後更名佛山市三水正天科技投資有限公司,下稱正天公司),取代之前的財務公司浙國投,再與三水公投籤約收購健力寶飲料廠股權。  在正天公司中,張、葉、祝三人的持股比例為40%、32%和28%。主導收購者是張海,但真正有錢向三水公投支付健力寶收購款的,只有祝維沙。
  • 除了懷舊,誰還在喝健力寶?
    從1984年6月26日到2020年6月26日,這款歷經浮沉整整37年的運動飲料,早已不復當年的輝煌。如今再談起健力寶,人們往往是用「喝過嗎」這樣的問題來引起年代回憶,而當年曾伴隨中國體育一同橫空出世的「中國魔水」名號,卻似乎已被忘在腦後。
  • 匯中天恆正式入主健力寶 否認把健力寶賣給統一
    經銷商退出健力寶 9000萬元投資由三水政府還清  匯中天恆入主健力寶完成了實質性一步。  另外曲冰還透露,目前健力寶集團的董事會以及管理高層都已經產生,由CASA派出的楊猛、楊允中、健力寶健康產業派出的蔣冀、趙愈勃和三水公投公司派出的譚超組成。楊猛、蔣冀、趙愈勃均是匯中天恆成員,楊允忠曾是健力寶集團的律師,譚超則一直是三水公投在健力寶的代表。此外,蔣冀、楊猛已經分別被任命為健力寶集團總裁和副總經理,另外一位健力寶老員工、一直負責投資管理的鄭貴輝被任命為副總經理。
  • 健力寶被賤賣 一個國產名牌的三個最慘教訓!
    1994年,健力寶在紐約設立了辦事處,還花500萬美元買下了帝國大廈的一整層。李經緯告訴美國記者:在中國,可口可樂和百事可樂加起來賣得都沒有我多。  李經緯不是在說大話,當時的健力寶,有這個實力!  健力寶的輝煌,一瓶飲料成了國民魔水  1984年的洛杉磯奧運會,許海峰、李寧一戰封神,女排更是以勇不可擋之勢登頂,擊敗東道主美國隊,引發全國人民關注!
  • 一別21年之久再次欲謀上市 健力寶能否東山再起
    業內人士認為,健力寶在業績輝煌時,曾試圖上市,但由於多種原因最終流產。此後,健力寶經歷發展震蕩期,整體業績低迷前行。雖然經歷多次易手後,去年被中信系接盤背靠國企,但健力寶能否在完成上市夙願後重振品牌還是未知數。  內地上市  資料顯示,廣東健力寶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健力寶」)的股東分別為寶力威有限公司、國益集團有限公司。其中,寶力威有限公司持股佔比為67.19%。
  • 健力寶進入葉紅漢時代
    一直以來,被稱為「神秘幕後」的股東葉紅漢,從2004年的股東之爭到最新的統一介入,均刻意低調,但現在他已走向前臺做了健力寶集團的董事長。  7月3日,葉紅漢出現在聲援娃哈哈的現場。健力寶與娃哈哈雖為競爭對手,但同為民族品牌。  見面會後,葉紅漢接受本報的獨家採訪,與記者長談一個多小時。葉小心地從健力寶的現狀談起,輕輕地、有限地掀起健力寶曾經滄桑的衣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