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記者 譚紹軍
7月31日,本報《市長熱線傳真》欄目以《市長熱線重複投訴多》為題,報導了今年以來部分單位馬虎應付、推諉扯皮、行動遲緩、宣傳缺失導致市民重複投訴甚至成為疑難工單的事實。文章見報後,迅速引起了市政府領導的高度重視。根據市政府辦公室主要領導的要求,8月5日開始,市政府辦由督查室牽頭,會同市長熱線辦和益陽日報記者,就近來市民反映強烈的部分重複投訴件展開現場專項督查。從已經督查督辦的11個重複投訴件來看,只要相關職能部門和責任單位的同志盡職盡責,絕大多數投訴件都是應該解決而且也是能夠解決的。問題是,我們一些單位的同志沒有做到這一點,這才直接導致了市民一而再再而三地重複投訴。
赫山區泥江口鎮大壩塘村鴉婆衝組有一個塑料顆粒廠,沒有廠名,生產時對周邊環境汙染嚴重,氣味刺鼻難聞,地下水也不能飲用。當地群眾多次撥打12345市長熱線投訴,要求調查處理。泥江口鎮政府辦公室回覆:「相關部門負責人已上門督促企業負責人,要求企業全面停止生產,待相關手續完善後再生產。」而事實上,這家無名的塑料顆粒廠並沒有停產,生產照常進行,導致群眾投訴不斷。根據環保的有關規定,此類嚴重破壞生態環境的塑料顆粒廠是不允許生產的,泥江口鎮的回覆顯然是在應付。8月7日上午,市政府督查組專程到赫山區督查後,區政府辦公室主要負責同志當即責成泥江口鎮人民政府,立即關停這一嚴重破壞周邊環境的塑料顆粒廠,保護好綠水青山。
赫山區毛家塘變電站家屬樓長期以來垃圾成堆無人清運。前不久,毛家塘社區組織清運了一次,但隨後又故態復萌,院內臭氣燻人,與當前正在火熱進行的文明創建格格不入。市民多次撥打市長熱線,市長熱線辦多次派單到赫山區、益陽高新區,雙方都說不歸自己管,相互推諉,導致這一小問題成了老大難。8月7日,市政府督查組到赫山區政府現場督辦,組織毛家塘社區和相關職能部門單位負責人協調後,很快就拿出了解決問題的方案:毛家塘變電站屬於國網益陽供電公司,國網益陽供電公司理應切實履行應盡的管理工作職責;變電站所在地為毛家塘社區,根據屬地管理的原則,毛家塘社區也應該盡到督促督辦的職責。督查組當即給國網益陽供電公司相關負責同志打電話,明確提出了履行職責的要求,這位負責同志也明確表態,會盡職盡責;赫山區政府辦公室主要負責同志當即責成毛家塘社區負責人切實履行起督促檢查的職責,迅速解決這一老大難問題。8月12日,毛家塘社區負責同志電告記者,問題已基本得到解決,這個拖了好久的老大難終於有了好結果。
資陽區三益街和瑞家園小區6棟一住戶在公共屋頂飼養600餘只鴿子,嚴重影響環境衛生,還有噪音擾民等問題,市民多次撥打市長熱線,希望解決問題。市長熱線工單多次交辦至資陽區大碼頭街道三益街社區、資陽區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局等單位。社區、城管、公安等部門也曾多次上門協調溝通,雖勸說養鴿男子保持周邊環境乾淨整潔,規範養殖行為,但因信鴿養殖行政管理和行政處罰工作責任存在爭議,處理遲緩,效果不盡人意,導致市民反覆投訴。8月5日,市政府督查組實地了解情況後,又組織相關職能部門負責人開會協調,初步確定了整治方案,督促社區、城管、公安、畜牧等相關單位在10個工作日內解決問題,還民乾淨、清靜的居住環境。
3月以來,中心城區紫龍郡、領御小區的居民多次撥打市長熱線12345反映,由於小區臨近梅林工業園,小區居民多次在晚上聞到膠臭味,有住戶測到空氣中甲醛含量嚴重超標,嚴重影響居民的健康。此類投訴約50件。市生態環境局回復「因氣味時有時無,未找到汙染源」。 8月6日,市政府督查組來到市生態環境局督查。該局相關負責人說,他們已對梅林工業園部分企業多次排查,但並未找到膠臭源頭。市政府督查組當即敦促市生態環境局,限期10個工作日內找到汙染源頭,並採取果斷措施解決問題,還居民健康的居住環境。市生態環境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將加大排查力度,召開梅林工業園涉氣企業集體約談會,並委託有資質的第三方對可疑企業進行檢測,同時發動群眾廣泛收集線索,相信總有解決問題的辦法。
【來源:益陽日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