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屬珩姐說民間遊戲原創,素材來自網絡,如果喜歡請關注我
導語:捉蛇尾、搬姑姑、板鞋競速、別烈棍
捉蛇尾:捉蛇尾是一種主要流行於北方地區的民間遊戲,一般會有十到二十人參加,而且遊戲中的「蛇尾」並不是真正的蛇的尾巴,而是指代替「蛇」的繩子的一段。遊戲過程:1.遊戲器具:粗麻質地的長繩,長約2-3米。2.場地平地。3.遊戲步驟:玩法一:(1)遊戲前,在距離繩子一端40釐米的地方打個結,然後這一端為「蛇尾」,另一端為「蛇頭」。(2)然後挑選遊戲者中力氣較大的人,拿著蛇頭的一端,盡力揮動繩子,或者忽左忽右、忽快忽慢抖動繩子,作為一條在地上爬行的「蛇」,繩子要儘可能地貼近地面。(3)而其他參加遊戲的人看到蛇在地上扭動身體的時候,就要去捉蛇尾,遊戲便開始了。(4)只要有一人捉到蛇尾,遊戲便結束了。而捉到蛇尾的人,要和揮動繩子的人互換角色,遊戲繼續。
玩法二:(1)先在場地上畫一個圓圈,然後選出一人站在圈內拿著繩子的一端,然後揮動繩子,即蛇頭。(2)其他人站在圈外,去捉繩子的另一端—蛇尾。(3)揮動蛇頭的人,不能走出圈外,捉蛇尾的人不能進入圈內。有的地方會規定不能捉蛇身,也不能用腳踩蛇尾;有的地方也會規定揮動繩子的耍蛇人,在遊戲中要站在原地,不能走動;還有的地方為了提高玩者的興趣,會在蛇尾處系上一個用廢布團紮成的老鼠,讓大家用腳去踩蛇尾。
搬姑姑:搬姑姑是流行於山東東部地區的遊戲,尤以萊陽、萊西為盛。此遊戲由古代民間迎紫姑習俗演化而成,至今仍流傳於萊陽一帶。遊戲過程:1.搬姑姑為多人遊戲。遊戲開始前,需先在場院、胡同或街上量出一段距離,確定好起點與終點,再將參賽者分為兩幫,每幫再分成若干個3人一組的遊戲單元,其中兩人面對面雙手交疊相握充當「轎」,另一個則扮演「姑姑」坐於轎上。2.當裁判喊出「一、二」口令後,每組便抬著姑姑由起點跑向終點,以最先到達終點者為勝。搬姑姑時,途中不能歇腳,也不能將手鬆開,更不能把姑姑丟在途中或掉在地上,否則被視為對姑姑不敬,需被罰當大馬,讓贏者騎。
板鞋競速:板鞋競速,又稱三人板鞋競技,相傳起源於廣西河池壯族地區,是一項以三人同踏一副木板鞋向前行的傳統民間體育競技活動。廣西壯族的三人板鞋競速運動大致分為三種形式:一種是傳統的民間板鞋競技;另一種則主要以技巧難度及藝術表現力來判定優劣,如三人同踏一副板鞋來進行集體舞、扭秧歌或拳術表演;還有一種是三人同踏一副板鞋競速,以在規定的距離內最先抵達終點者為勝。遊戲過程:1.比賽一般在寬闊平坦的場地上進行。比賽開始前,需先在場地上畫好跑道。2.每隻板鞋配有三塊寬度為5釐米的護足麵皮,分別固定在板鞋規定的距離上,護皮以套緊腳面為宜。
3.以三人板鞋競速為例,比賽開始前,需先將參與者分為1、2、3號,1號站在板鞋上的排頭,2號站在板鞋上1號位後面,3號站在板鞋上2號位後面。各隊站成一排,設同等距離,聽口令後同時出發。前進時,2號位隊員需雙手扶在1號位隊員的腰兩側,3號位隊員需雙手扶在2號位隊員的腰兩側。上板後,所有隊員兩眼注視前方,板鞋後跟稍抬起,雙腿稍微彎曲,抬腿左右交替邁步,保持身體平衡,步伐需整齊一致,依次完成走、跑等動作。最後以最先抵達終點者為勝。
別烈棍:別烈棍又名「咕咕杜」「吉咕都」「咕咕杜拿杜",是東鄉族的一種傳統民間競技活動。遊戲過程:1.場地:在空曠場地上畫一個邊長為一丈的方形區域,分為前崗、後崗和防守區。2.遊戲材料:「咕咕杜」是一個像雞蛋大小的橢圓形木球,用樹枝削制而成,長一寸餘,粗半寸餘。用別烈棍擊球,故叫打咕咕杜。別烈棍指長尺餘的木棒,手握的一頭呈圓狀,擊球的一頭略扁。3.遊戲步驟:(1)比賽分為甲乙攻守方。人數少則雙方各一人,多則不限,雙方相等即可。(2)比賽開始後,守方需在崗沿內將球擊出,然後攻方再從得球之地將球奮力扔入崗沿,入則換發球權。守方以棒迎擊防守,將球擊出越遠越好,後以棒量數,以數計分,先滿百棒者為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