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圖 羊城派記者 沈婷婷
無人駕駛小車、機器人格鬥、編程、音樂的科技表達等15個創新主題、30多場創新工作坊,為來參加活動的家庭觀眾帶去了深度體驗科技與動手創造的樂趣 。11月9日上午,在深圳市南山區科技創新局指導下,由柴火創客空間主辦,萬科雲城協辦的大灣區國際創客峰會暨Maker Faire Shenzhen 2019(以下簡稱「峰會」)在深圳開幕。
八年探索沉澱,峰會轉型賦能產業升級
自2012年柴火創客空間將國際科技品牌活動Maker Faire引入中國以來,活動在深圳已經成功舉辦了七屆。過往7屆活動,共計吸引來自全球近100個國家上千個創客團隊參與交流展示,累計參觀人次達50多萬,是國內最有影響力的國際創客交流活動之一。
2019年,第八屆活動正式升級為大灣區國際創客峰會暨Maker Faire Shenzhen 2019,將往屆活動的國際科技創新元素納入其中,同時呈現創客高峰論壇、創新工作坊等內容版塊,搭建創新社區群體與產業對話的平臺。今年,峰會聚焦「回歸社區,對接產業「這一主題,圍繞「可持續發展」主旨議題,呈現專業創客服務產業創新的多樣化場景,同時,峰會也特別關注專業創客在推動各行業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中所起的關鍵作用。
開幕式現場,深圳市南山區科技創新局局長劉石明在致辭中強調,「我認為Maker首先是興趣,在興趣發展到一定階段我們持之以恆,就可以把興趣變成一個職業,可以把一個想法變成一個產品然後成為一個企業。從興趣到職業,實現從創客到專業創客的轉變。」
柴火創客空間創始人、矽遞科技創始人潘昊在主題演講中特別指出了專業創客在推動可持續發展上所起的積極作用,他提到,「我們看到越來越多的創客在用科技解決實際的問題,他們一方面參與全球的開源技術社區快速成長,另一方面為本地化的細分場景的需求提供服務。可持續發展目標所關注的問題很難用傳統的商業模式解決,這正是創客們可以共同創造的價值,而深圳強大的供應鏈和技術能力正在提供最強有力的支持」。
國內外大咖分享,啟發科技與可持續跨界
今年,創客高峰論壇聚焦「可持續發展」一詞,讓傾聽者在全新的認知視角感受科技創新在可持續發展中所起的作用,引導民眾對可持續發展有更深入的認識、新的思考以及行動。為期一天的高峰論壇由「為可持續發展而造」、「可持續的創客商業模式」和「圓桌討論:可持續的創客教育」三大版塊構成。在創客高峰論壇的舞臺上,20位來自不同領域、文化以及專業背景的嘉賓分別講述他們在可持續發展方面的見解和所做的項目、案例及其背後的故事,傳達創新者以及創新科技在全球可持續發展中的力量。
在展覽現場,記者觀察到主辦方為參與科技應用展的108個展位設置了明顯的重點服務行業標示,並就展商服務的行業類別特別開設了專業觀眾通道,鼓勵創新者社區與產業之間的對話。潘昊在採訪中表示,「為專業創客團隊和初創公司提供開放科技和社區支持,幫助他們服務來自產業端的創新需求是峰會近幾年聚焦轉型之後的一大願景。」
峰會今年設置了創新工作坊與亮點項目打卡兩大互動趣味性活動,受到了前來觀展的普通觀眾的喜愛與好評,峰會期間,無人駕駛小車、機器人格鬥、編程、音樂的科技表達等15個創新主題、30多場創新工作坊,為來參加活動的家庭觀眾帶去了深度體驗科技與動手創造的樂趣;同時,遍布峰會會場的10餘個亮點項目趣味打卡,讓觀眾感受科技帶來的魅力,體驗科技創新力量。
來源|羊城派責編|李程實習生 | 梁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