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地震臺網速(中國地震臺網中心官方微博)近日轉發了近三年全國地震統計圖,湖南全省一個表示地震的點都沒有。湖南省地震局監測中心主任貴文品表示,湖南在這期間不是沒有地震,而是震級沒達到中國地震臺網中心發布地震速報參數標準。
湖南成全國唯一無地震省份
事實上,3級以下的地震,湖南每年都有數十次。湖南很少發生破壞性地震,和它所處位置有關。
為何地震少?湖南避開了破壞性地震帶
「如果數據全部來自中國地震臺網中心,是沒有問題且可信的。」貴文品表示。「中國地震臺網中心負責發布全國Ms3.0級(Ms指的是面波震級,即根據面波計算出來的震級,我國對公眾發布一律使用面波震級)以上的地震速報的正式結果,以及各省會城市和大中城市有感地震的發布,」他說,所謂有感地震,一般指的是Ms2.5級左右的地震。
「按照中國地震局地震速報相關規定,我省長沙、常德兩市屬於大中城市速報範圍。他表示。從圖上可看出,最近3年已發生的地震中,湖南沒有發生Ms3.0級以上的地震,長沙和常德也沒有出現有感地震。
為什麼湖南很少發生破壞性地震?湖南省地質研究所原總工程師童潛明稱,95%的地震都集中在現代板塊活動碰接帶,如環太平洋地震帶(唐山地震就屬此範圍),以及喜馬拉雅-地中海地震帶(如汶川地震),湖南恰好幸運地避開了這些破壞性地震帶。中國還劃定了幾十條內陸地震帶(區),湖南也不在這些地震帶(區)上。
史上大地震有記錄最大地震近400年前,6.8級
「實際上,Ms3.0級以下的地震,湖南每年都有數十次發生。」貴文品說,每當湖南發生Ml2.0級(相當於Ms1.18級)以上的地震,湖南省地震局都會在其官方網站及時發布信息。
湖南也並非沒有發生過破壞性地震。據史料記載,自公元1500年以來,湖南有多個市發生過破壞性地震,共計20多次。其中,1631年常德的6.8級地震是湖南有記錄以來最大的地震之一。「1931年,雙峰也曾發生了4.8級的中強度破壞性地震。」貴文品介紹。
湖南地震震源較淺,更易造成地面影響
貴文品強調,儘管湖南地震震級相對較小,但由于震源較淺、烈度偏高,一旦發生地震,更容易產生地面影響。
「一個較小的地震,就有可能產生明顯的地面影響。」他說,比如2011年永順發生的Ml3.2級(相當於Ms2.5級;Ml指近震震級)地震在當地造成了一定影響,當地居民震感比較強烈,房屋也出現了搖晃,甚至還有牆體開裂的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