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先進水平!「成都造」地震預警系統再次成焦點

2020-12-04 愛集微APP

集微網消息(文/春夏)6月18日,「成都高新造」地震預警系統成功預警發布會舉行。

(圖片來源:成都高新減災研究所)

6月17日22時55分在四川省長寧縣發生6.0級地震,震源深度16千米。而在此次地震中,很多人第一時間收到預警信息。據成都高新減災研究所王暾博士介紹,成都提前61秒收到預警,成都的180個學校、110個社區收到預警。

同時,成都高新減災研究所還通過手機簡訊、電視等途徑向社區居民發布預警信息。

不少網友也曬出了自己收到的預警信息。

據新京報報導,成都高新減災研究所所長王暾表示,地震預警系統在地震發生時,利用電波比地震波傳播速度快的原理,在地震造成破壞前,提前幾秒到幾十秒為用戶發出全自動秒級響應的地震預警警報,目前中國的地震預警技術已達世界先進水平。

據介紹,一臺地震預警儀的監測範圍是350平方公裡,成都高新減災研究所在全國範圍內布有5600臺地震預警儀。地震預警中心由一組伺服器組成,其核心部分是成都高新研究所開發的軟體。5600臺地震預警儀和5個地震預警中心構成了世界上最大的地震預警網。

目前,這張世界上最大的地震預警網主要分布在南北地震帶、華北地震帶、東南沿海地震帶、新疆西北部等區域,已經延伸至31個省份,覆蓋面積達220萬平方公裡、覆蓋我國地震區人口90%(6.6億人)。

成都高新減災研究所成立於2008年,創始人王暾擁有中科院力學研究所博士學位和美國康乃狄克大學物理學博士學位。經過三年的技術攻關,王暾帶領的技術團隊在2011年首次成功向外界發出地震預警信息,中國也成為繼日本、墨西哥之後第三個具備地震預警能力的國家。

8年來,成都高新減災研究所通過廣播、電視、手機、專用接收終端等多種途徑公開預報40此破壞性地震,無一漏報誤報。

「我們的技術水平處在世界先進水平,主要體現在準確性和及時性兩個方面。」王暾介紹,過去7年成都高新減災研究所從來沒有誤報過,而日本每年都有誤報;從地震發生到用戶接受到警報平均時間為6.2秒,偶爾甚至會達到4秒,日本的平均時間是9秒,速度比日本快了將近30%。

在今年5月28日,在第七屆中國網絡視聽大會上,四川省有線廣播電視網絡股份有限公司與成都高新減災研究所籤署了地震預警接收「最後一公裡」深化合作協議,推進地震預警接收「最後一公裡」。

人民網報導顯示,自2012年開始,在當地縣政府的授權下,在當地縣廣電公司的支持下,汶川、北川、茂縣在全國率先啟用電視地震預警,已安全服務社會7年,並在九寨溝7級地震等大地震中,發揮減災效益。2018年以來,成都高新減災研究所與四川省有線廣電股份公司合作,已全面打通了地震預警網與四川廣電網絡的技術鏈路。在四川地震區的市縣政府的授權下,電視地震預警擴展到了四川省地震區的79個區縣,佔了四川省地震區的區縣的60%。另外,具有億級電視用戶的網際網路電視平臺也於5月23日開通。

此外,成都高新減災研究所官方微博帳號顯示,民眾可免費下載「地震預警」APP使用。(校對/小北)

相關焦點

  • 無需下APP 「成都造」地震預警成小米手機系統「標配」
    地震預警是當用戶所在地在將受強震波及之前,利用電波比地震波快的原理,提前幾秒到幾十秒,以彈窗和警報聲警報告知震中、預警震級、預警時間、預估烈度等地震預警信息,為用戶避險爭取時間。今年6月17日長寧地震使得地震預警功能廣泛進入公眾視野,小米公司了解後立刻聯繫成都高新減災研究所商討內置該功能。
  • 「成都造」地震預警系統向多地預警 預估商業規模達百億
    據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獲悉,由成都高新減災研究所研發、建設的地震預警系統,在九寨溝地震波抵達全國多地前已對外發布預警信息。國家「千人計劃」人才、成都高新減災研究所所長王暾對記者表示,其研發的地震預警技術可靠性和響應時間均處於全球領先水平,預估地震預警未來商業化形成年均百億元的市場規模。
  • 成都高新地震預警系統——地震可預警,預警能救命
    成都高新地震預警系統——地震可預警,預警能救命 今天上午11:58分,吉林松原市寧江區發生4.4級地震。綜上所述,地震幾乎無法預報,但是,它可以預警成都高新減災研究所,成立於汶川地震後,專注地震預警研究;得到了國家、四川省、成都市、成都高新區等各級政府及科技部、中組部、國僑辦、省僑聯、四川省科技廳、四川省應急辦、成都市防震減災局、成都市科技局等部門在資金、政策、項目的支持,以及各位專家的幫助下,成都高新減災研究所掌握了成熟的地震預警和烈度速報核心技術並成功研發了ICL地震預警技術系統
  • 地震預警系統
    作為5個部署了地震預警系統的國家地區之一,日本的投入最大,性能也是最好的。然而2008年1月27日,日本時報一則標題為「地震預警系統再次失效」的新聞,從一個側面反映出了地震預警系統的現狀。 據2004年《科學》雜誌報導,日本2004年花費9000萬美元完成的地震預警系統是迄今最為全面的預警系統。值得注意的是,地震大國同時也是地震研究實力最為強勁的美國,至今仍沒有實際運作的地震預警系統,因為有美國學者批評建設此類系統會擠佔大量地震學的研究經費,不利於地震學的長期發展。 一般來說,開發地震預警系統的地區,有如下特點: 1.地震發生頻繁。
  • 成都造地震預警功能接入手機輸入法
    央廣網成都1月13日消息(記者劉濤)由成都高新減災研究所研製的地震預警功能,日前進入搜狗輸入法10.3新版本,成為其內置的服務功能。該功能第一階段將在全國20多個省市區開通,未來有望在全國全面開通。這將大幅提升大陸地震預警網可觸達用戶數,進一步打通地震預警「最後一公裡」。
  • 四川地震預警系統提前61秒預報 民眾可免費下載APP使用
    成都高新減災研究所所長王暾表示,地震預警系統在地震發生時,利用電波比地震波傳播速度快的原理,在地震造成破壞前,提前幾秒到幾十秒為用戶發出全自動秒級響應的地震預警警報,目前中國的地震預警技術已達世界先進水平。  「不要小看這幾秒到幾十秒的時間,」王暾說,研究表明,預警時間為3秒時,可減少傷亡14%,時間為10秒時,減少傷亡39%,時間為20秒時,減少63%。
  • 分秒必爭 為我國地震預警技術點讚
    截至2019年6月26日8時,地震預警系統共記錄到2.0級及以上餘震182次。這一次「跑贏」了地震的地震預警,源自成都高新減災研究所、四川省地震預警重點實驗室與地方政府合作發出的預警信號。據相關人員介紹,一旦地震發生,內置了相關模塊的電視和地震預警手機APP就會彈出地震預警信息。
  • 成都地震預警技術出口海地 預警信息快于震波(圖)
    昨日成都高新減災研究所與成都市美幻科技有限公司與服務於海地的美國I.Trade公司籤署戰略合作協議。I.Trade公司將向美幻科技分批採購地震預警系統,並逐步在海地進行建設,這標誌著我國的地震預警技術將首次走出國門。  如何進行地震預警?
  • 接入地震預警系統 四川村裡的大喇叭能自動發出預警了
    5月12日,北京青年報記者從四川成都高新減災研究所(下稱「減災所」)獲悉,全國首批縣級「村村響」地震預警應急廣播系統在四川啟用。利用電波比地震波快的原理,通過各村的大喇叭自動發出預警,提醒民眾避險、逃生。
  • 地震預警是什麼?四川宜賓地震提前61秒預警 地震預警系統解讀
    地震預警是什麼?宜賓地震預警系統如何運轉?6月17日,四川宜賓6.0級地震,成都提前61秒收到地震預警。「地震預警」是利用電磁波比地震波「跑得快」的優勢,提前向周邊地區發出的地震信號。研究表明,預警時間10秒,傷亡減少39%;時間為20秒,傷亡減少63%。
  • 浙江地震預警系統將在兩年後試運行
    預警系統向成都預警地震。  宜賓地震救援還在繼續,值得關注的是,這次地震發生後,大陸地震預警網提前10秒向宜賓預警,提前61秒向成都預警,電視、手機、社區、學校等同步發出預警。  錢報記者了解到,研發這套系統的,正是畢業於浙江大學的王暾。記者隨後聯繫上了他。
  • 解讀| 四川長寧地震,成都提前 61 秒預警,怎麼做到的?
    這套預警系統背後的研發團隊,正是成都高新減災研究所(Institute of Care-Life,簡稱 ICL)。(圖自:成都高新減災研究所官網)而這一次宜賓長寧 6.0 級地震中發揮作用的 ICL 地震預警系統,經過了上萬次實際地震的公開檢驗,特別是,成功預警了 50
  • 提前10秒預警,成都高新地震預警技術成功預警長寧地震
    6月17日22時55分,四川省宜賓市長寧縣發生6.0級地震,成都高新減災研究所與應急管理部門(原市縣防震減災部門)聯合建設的大陸地震預警網成功預警本次地震,提前10秒向宜賓市預警,提前61秒向成都預警。附近宜賓、瀘州、自貢、成都等地民眾通過電視、手機、專用預警終端收到預警提示。
  • 厲害了,成都提前60秒收到地震預警!地震預警與預報有什麼區別?
    ,包括成都主城區在內的不少地方都提前發出了地震預警,並通過電視、大喇叭等多種手段提醒民眾及時避險。 2018年5月9日,在汶川地震十年和全國第十個防災減災日來臨之際,成都高新區聯合成都高新減災研究所,在成都高新區60個社區啟用地震預警「大喇叭」,通過社區廣播、手機、電視等多途徑,在地震波到達前提前預警,為民眾避險爭取寶貴時間。
  • 地震專家表示:地震預警系統建設應有序推進
    為什麼說地震預報是世界難題?與國外相比,我國地震預警系統建設起步較晚,如何有序推進?    地震領域不同專業方向的幾位權威專家接受新華社記者獨家採訪,為公眾答疑釋惑。與汶川地震相比,蘆山地震餘震水平低很多,屬於7級地震餘震的正常水平。到目前為止,沒有6級以上餘震,隨著應力釋放,3級以上餘震會逐漸減少。    中國地震局研究員冉勇康:龍門山斷裂帶屬於中生代造山作用形成的斷裂帶,長約500公裡。南起瀘定、天全,延伸經寶興、江油、廣元進入陝西寧強、勉縣一帶,是一條大型的活動斷裂帶。
  • 「中國地震局地震預警技術研究成都中心」揭牌
    封面新聞記者 楊金祝近幾年,多位市民曾拍攝地震預警電視畫面視頻並發布到網上。成功預警地震,其中就有成都高新減災研究所與應急管理部門聯合建成的大陸地震預警網的功勞。12月30日,中國地震局地震預警技術研究成都中心在成都高新減災研究所揭牌。
  • 大陸地震預警網提前34秒讓成都市民收到北川4.6級地震,百度人工...
    10月21日12時04分,四川省綿陽市北川縣發生4.6級地震,成都高新減災研究所與應急管理部門聯合建成的大陸地震預警網成功預警該地震,給綿陽市提前13秒預警,給成都市提前34秒預警。初步統計表明,成都市、綿陽市、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德陽市、廣元市等市(州)應用了地震預警並達到觸發條件的學校、社區、場鎮提前發出預警。
  • 成都高新區發布新版地震預警手機軟體
    12月11日,記者從成都高新區獲悉,成都高新減災研究所已發布升級版地震預警手機軟體。據悉,升級後的軟體具有LBS地理位置服務功能,信息更精準,更加智能化,用戶可在成都高新減災研究所網站、360、91、豌豆莢、蘋果商店搜索「地震預警」下載。成都高新減災研究所所長王暾博士在接受記者採訪時進一步證實了該消息。
  • 早在2018年,成都高新區60個社區已啟用地震預警「大喇叭」
    (梁磊 攝)人民網成都5月9日電 (王軍)5月9日,在汶川地震十年和全國第十個防災減災日來臨之際,成都高新區聯合成都高新減災研究所舉行社區全面啟用地震預警啟動儀式,成都高新區60個社區啟用地震預警「大喇叭」,將通過社區廣播、手機、電視等多途徑,在地震波到達前提前預警,有效保障社區居民人身財產安全。地震預警系統是一個全自動的物聯網,可實現全自動的秒級響應。
  • 山西地震預警系統正在建設中 地震預警和地震預報有何區別?
    中國地震臺網正式測定,2019年6月17日22時55分,四川宜賓市長寧縣(北緯28.34度,東經104.90度)發生6.0級地震,震源深度16千米。地震發生後,成都高新減災研究所向公眾發出地震預警。山西是否有地震預警系統?地震預警和地震預報有何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