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面積166萬平方公裡,在廣袤的自然中隨處都有大塊的風化巖石、鵝卵石,經億年的風雨侵蝕,水流搬運後,被大自然雕刻成一顆顆小而堅韌的石頭,稱為礫石。礫石讀音:lìshí。《逸周書·文傳》有書:「礫石不可穀,樹之葛木,以為絺綌,以為材用」 礫石地不能種出穀物,千千萬萬的礫石可用來鋪路。
礫石公益 初心源於在2008年新疆的救援組織在汶川參加地震救援的那一群熱血新疆爺們,看到很多因為災害而成為孤兒或者單親的孩子們,想到新疆山區的孩子,想到還有很多需要我們去幫助的人,從汶川救援回來後新疆礫石探險負責人孫克武於發起成立了礫石公益。作為新疆戶外的專業領隊,腳步行走在新疆遼闊的疆域中,在新疆有高海拔極偏遠的山區學校,有貧窮的農牧區學校,看到了山區的孩子純真的笑臉,也看到了孩子們求學的艱難之路,公益最重要的是從身邊做起。
公益最初進入公眾視線應該從2008年汶川大地震開始,當時全世界人民聚焦汶川,各種公益組織和個人用太多太多的熱情和愛支持著受災的親人們,公益對於人們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公益和慈善不同,慈善是個人的,而公益卻是以群體行動為主,慈善是給出自己的善心,而公益在於喚醒更多的善心。礫石公益 自2008年成立起,先後榮獲全國抗震救災先進集體、全國抗震救災先進個人、全國五星志願者、全國優秀志願者、2012中國紅十字十大傑出志願者,入圍2014責任中國公益人物等榮譽。
公益不是一個人做了很多,而是很多人做了一點點。9年來礫石公益作為新疆草根公益,成立初期就是依靠公司的領隊,身邊的客戶,凝聚了一群默默無聞的志願者,如同一顆顆散發著光芒的石頭,為新疆牧區的孩子鋪出一條條通往外界的路,架起一座座愛心連結的橋,依靠民間力量一點點募集,籌集供暖設備,愛心書庫,募集一對一助學金。發動民間力量~尋找愛的那雙手!用有限的力量為新疆偏遠牧區、貧困地區的少數民族孩子募集貧困助學金,近九年共募集資金兩百餘萬元,幫助孩子近2000餘人。助學片區現有喀什地區塔什庫爾幹縣;哈密地區巴裡坤縣;塔城地區託里縣及廟爾溝鎮;阿克蘇地區塔裡木大學;伊犁地區昭蘇夏特,為偏遠牧區的孩子送去溫暖,送去希望。烏魯木齊顏與道物設計公司,「道物」取自宗炳 (東晉南朝·宋)《畫山水序》:「聖人含道暎物,賢者澄懷味象。至於山水,質有而靈趣」。邵顏:一頭蓬鬆且亂的捲髮,寡言而犀利,文藝的外表下蘊藏著極高的文化底蘊,新疆平面設計界的重量級人物。新疆多個耳熟能詳的品牌如:特變電工、天富電力、麥趣爾、渤海錦繡生活、讀品、映山紅裝飾、每日每夜、胖老漢、哈金、小四麵皮、胡楊牧歌,馬森燒烤,海樓抓飯,鬍子王、沙味王、和田玉道…..均出自其手。
當我們說出想重新設計礫石公益的logo時,睿智的他只問我一個問題:新logo想表達什麼? 對於礫石公益,邵顏一直都有關注和支持,愛心包的募集,護眼燈的籌集,招募活動的支持……這次又免費為礫石公益設計了新的logo,當邵顏老師笑呵呵的告訴我:舉手之勞做公益時,其實我知道,每一個原創作品都是設計師的心血,我們看到的只是一張圖紙,這個背後需要考驗的不僅是設計師的功底,更需要付出時間,付出精力。
一周後,收到了邵顏老師的4組設計,都非常細緻的將品牌做了延展和應用,每一組都獨具特色,難以取捨。與邵顏探討了對礫石公益logo作品的靈感和初衷:公益 就是溫暖的正能量。最終,這顆橘色會發光的石頭,定為礫石公益新的標誌。我們每一個人,就如同一顆小小的石頭,每個人做一點點,聚沙成塔,鋪路搭橋。
感恩九年來每一位資助人,每一位志願者,每一位幫助過我們的人,我們幫助過的人,我們想走的更遠,種下更多的善念,愛是一種能力,更是一種選擇,世界的改變不是少數人做了很多,而是每個人都做了一點點,石頭雖小,我們一起同行。
礫石公益發光的石頭,感恩同行,
愛出者愛返,福往者福來,公益讓世界更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