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發現到第2個地球,距離挺近,就是擔心上面已經有人居住了

2020-12-04 雲朵特別甜

自從知道地球上的資源在是有限的,總有一天會被消耗完畢,地球上還存在嚴重的溫室效應以後,全世界的科學家都在想辦法尋找第二個適合人類居住的星球,來以備不時之需。

地球上的生命自誕生以來已經有幾十億年,這段時間地球上的環境變化也很大,環境造就了一批又一批的物種成為了地球上的霸主,但是它們到最後卻都因為環境的變遷滅絕了,比如說恐龍和石炭紀的大型昆蟲。

似乎地球上沒有什麼物種能夠一直存在,早晚都會被滅絕,但是人類和地球上以前的其他物種都不同,人類具有高度的智慧,不會像其他動物一樣只會坐以待斃。

為了這個目標,一直以來科學家們都在致力於尋找和地球環境差不多的行星,最重要的四點因素,光照、水、氧氣和適宜的溫度,這是適合地球上的生物存在的條件,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水了。

都說水是生命之源,只要是有水存在的地方,就很有可能存在生命,而科學家們的探索也有不少的收穫,在銀河系發現了很多的「類地行星」,其中鄰星b是最有希望能夠讓人類在上面生存下去的,因為它和地球與太陽的距離差不多,有大氣層、有水資源,距離上也不是很遠,4.2光年,以我們的科學發展速度,大概再有幾十年左右就能派太空人去上面探索了,但是有一個嚴重的問題卻被忽視了,那就是如果這顆行星真的適合人類的生存,那它上面會不會還有別的生命,甚至是文明?

這一點就比較讓科學家糾結了,因為人類要想找到一顆宜居星球,必須要按照地球的標準去找,但是既然這顆行星適合生命的生存,上面會存在生命,甚至是存在文明都是很必然的事情,那些文明會不會歡迎人類?如果不歡迎怎麼辦?

設身處地的想一下,如果有別的星球上的外星人因為本星球不能居住,要移居到我們的地球上,我們也不會痛痛快快的答應的,畢竟這意味著很多的未知,那些外星人萬一比我們更聰明,科技比我們更先進,會不會奴役我們也是未知數,所以星際移民現在不僅僅是存在技術上的難題,還有很多未知無法解決。

所以,星際移民在近期內是很難實現了,所以人類還是先保護好地球環境,就算是沒有辦法在這裡一直居住下去,也要儘量多待一段時間,讓科學家們想出更好的辦法,才能讓星際移民成功的可能性儘量高一些。

相關焦點

  • 科學家已經發現第二地球,現在最怕的就是上面已經有人居住
    在科學家們的一次次設想和探索中,一些來自於我們好奇的猜想都可能將成為現實。之前,我們了解過有關科學家們證實平行宇宙的理論,在這個充滿好奇的科學研究背後,科學家們繼平行宇宙再度給了我們一大震驚發現。根據有關的消息稱,科學家們已經發現了第二地球——HD69830D星球。
  • 科學家發現「第二個地球」,距離地球42光年,上面已經有人了?
    人類誕生在地球上已經有很多年的歷史了,根據達爾文的進化論來看,人類的祖先是古猿,在這發展的過程中,通過不斷地進化,逐漸演變成了如今的人類,因此人類也是地球上的智慧生命。在很早以前人類的技術還沒有發展起來的時候,人類曾以為自己已經是最強大的生物了,站在食物鏈的最頂端。
  • 科學家發現「超級地球」,距離地球很近!
    人類生活在這個地球上,需要用到各種物質來保證自己的生活質量,人們對高品質的生活有所追求,地球上的物質也被人類採挖、利用了很多,因為人類的貪婪,已經影響了地球的生態環境。當人類意識到這一點的時候,他們已經非常後悔了,也很擔心地球環境,擔心以後會出現資源不足的情況。
  • 第2個地球被找到,溫度22度適合人類居住,距離地球僅600光年
    第2個地球被找到,溫度22度適合人類居住,距離地球僅600光年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一直無私的養育著大家,但是漸漸的人口數量越來越多,科技發展地也越來越快,地球的資源是有限的,隨著人類開採過度,地球上很多地方已經出現了災害情況,就比如洪水,地震等等
  • 太陽系邊緣發現「孿生地球」,有水大氣,就怕已經有人居住
    太陽系邊緣發現「孿生地球」,有水大氣,就怕已經有人居住自從人類的航空航天技術取得巨大進步以來,對外太空的探索也越來越頻繁,力度也越來越大!有的學者認為,與其這樣空耗資源找尋宜居星球,還不如把資金用來改善地球的生態,或者探索地心也行啊!
  • 科學家發現「第二地球」?環境相似度達98%,專家:怕已經有人!
    即便是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放在整個宇宙的大環境中,也只不過是塵埃一般的存在。也正是因為宇宙的浩瀚和地球的渺小,很多科學家才一直堅信,除了地球之外,在這個宇宙中一定存在其他擁有高等文明的星球。只不過以我們目前的科技水平還不足以發現它們而已,但是即便如此,科學家們也未曾停下過尋找地外文明的步伐。
  • 第2個地球被發現,溫度21度適合人類宜居,距離地球僅600光年
    第2個地球被發現,溫度21度適合人類宜居,距離地球僅600光年 網羅天下趣事,縱觀八方奇聞,地球是我們賴以生存的家園,如果不是地球,也不可能會出現人類,在科技不斷發達的今天,隨著溫室效應的加劇,人類也開始放眼尋找第2顆地球。
  • 地球2.0版本已經發現!科學家:或是目前人類最適宜居住的星球
    一直以來,科學家都沒有放棄過尋找類地行星,儘管宇宙中無邊無際,但是想要再靠近太陽系附近的地方尋找到一顆跟地球環境類似,非常適宜人類居住的星球,難度還是非常高的,雖然科學家從來都沒有懷疑過這樣的行星不存在,但其實是人類找到了類地的行星,如果距離地球尚遠的話,那麼也是黃粱美夢一場空而已!
  • 第二地球已出現?NASA:第1個或可居住的行星發現,距離僅100光年
    在科學之中,地外可以居住的星球可以說成為了人類探索的一個目標,因為隨著我們人類對地球生態系統的一個改變,環境的不斷惡化,不少的科學家都認為地球將可能會變得不可「不可居住」,包括如今我們如今對火星探索一樣,不少國家的目標都是希望能夠在火星上面建立一個可以居住的「基地」,但是從如今的情況來看
  • 科學家意外發現超級地球,溫度竟比地球更適合生存!
    蘇美爾文明的這些發現或者發明都是經過考古學家的挖掘和論證的,也是得到了很多研究歷史人群和科學派的認同。但是這個蘇美爾文明有一點引起了很大的爭議,那就是第一批蘇美爾人到底是從哪來的。經過研究和推論,科學家和考古學家們認為蘇美爾人肯定是黑頭髮的亞洲人,不是歐洲或非洲人。但這時候有人說了。就在印度還真發現了一些類似蘇美爾人的生活遺蹟。
  • 宇宙中發現第二個地球?距離我們不遠,專家:就怕上面已有人
    從上世紀開始人類就已經開始探索外太空,一直以來人類對外太空的所有一切都十分的感興趣,甚至還有很多資深的外國科學家表示,人類可以去別的星球生活。其實我們也不難發現,現在地球的溫度每年都在急劇上升,人類在地球上造成的汙染也是越來越嚴重,甚至在多年前還有過地球要爆炸的預言,那麼在整個宇宙中就沒有適合人類生存的第2個星球了嗎?
  • 距離我們1400光年的克卜勒452b真的適合人類居住嗎?
    克卜勒452b是距離我們1400光年的一顆太陽系外行星,網絡上抄的沸沸揚揚,說它與地球相似度達到98%,號稱地球大表哥,甚至有人宣稱科學家判定這顆行星適宜人類居住。那麼這些傳言是真的嗎?其實這是一個誤區,科學家從來也沒有判定什麼星球適宜人類移居。
  • 距離我們1400光年的克卜勒452b真的適合人類居住嗎?
    克卜勒452b是距離我們1400光年的一顆太陽系外行星,網絡上抄的沸沸揚揚,說它與地球相似度達到98%,號稱地球大表哥,甚至有人宣稱科學家判定這顆行星適宜人類居住。那麼這些傳言是真的嗎?太陽系外行星的名字一般就是在恆星的名稱後面加上一個小寫字母,代表該恆星是這顆行星的母星。這些小寫字母不用「a」,「a」是恆星專用字母,因此母恆星發現的第一顆行星一般以「b」命名。以後還發現的會以「c、d、e、f、g......」命名。克卜勒452b是母恆星克卜勒452的第一顆被發現的行星,因此以「b」命名。
  • 科學家發現,一顆「小地球」就在附近 ,或成為未來居住的寶地
    長期以來,人類對「第二地球」或者「超級地球」的尋找其實並沒有停止過,主要原因就是如今的地球生態環境變得越來越糟糕,而為了緩解地球的壓力或者說到未來地球資源出現崩潰的時候,人類文明還有能力蔓延下去,所以就形成了「新地球」的尋找,並且希望利用現有的技術進行非常適合人類居住的環境改造,這樣就算是地球未來變糟糕了,人類依然還能生存下去。
  • 比地球還完美的星球?科學家已經發現24顆行星,更適合人類居住
    隨著人類活動範圍的擴大,我們的環境也受到了嚴重的破壞,有科學家認為再過10億年的時間,地球將不再適合人類居住,所以科學家一直都在宇宙中尋找一個更加適合人類居住的星球,終於經過科學家們的多方研製,終於找到了24個行星,而且它們具有更加適合人類居住的生存環境
  • 日本科學家在銀河系內發現了類似地球,距離太陽很近
    三年前,NASA宣布了一個和地球極其類似的超級地球,許多人將其命名為地球2.0。美國宇航局發現的這顆地球2.0是來自1400光年外的天鵝座星系群中。它的自轉周期是385天。整體和地球類似程度為98%。然而這顆星球距離地球還是太遙遠了,1400光年對於人類太遙遠了,即便是達到光速10%的飛船也得數萬年的飛行。
  • 可能適宜居住的行星距離地球僅4光年
    科學家們將目光盯在了系外類地行星(超級地球)上面了,假如我我們找到一顆能夠讓人類居住的系外行星,我們或許就有了奮鬥的目標,否則,茫茫太空,我們真的不知該何去何從。科學家最先將目光盯準了克卜勒452b,經過詳細的觀測,科學家們發現這是一顆與地球極其相似的行星,甚至被稱為「地球的表哥」。這位表哥大概比地球大上10歲,是一位年長的老者,科學家們對它寄予厚望。但是這顆被寄予厚望的希望之星最終卻被無奈地放棄了。
  • 科學家發現「超級地球」,有14個地球之大,四季比地球更舒適
    ​自從人類意識到地球不是人類長久居住家園後,人類除了保護地球生態環境之外,更多的是打算離開地球,去往其他的星球生存。不過,由於人類對於生存環境條件是有一定要求的,因此即便在浩瀚的宇宙中,和地球生態環境相似的星球數不勝數,但因為距離等外在的原因,進入到人類視野中的類地行星還是極為有限的。
  • 科學家發現「超級地球」,有14個地球之大,一年四季比地球更舒適
    不過,由於人類對於生存環境條件是有一定要求的,因此即便在浩瀚的宇宙中,和地球生態環境相似的星球數不勝數,但因為距離等外在的原因,進入到人類視野中的類地行星還是極為有限的。但科學家們也不會因為距離的緣故,而去拋棄掉這些有可能成為人類第二家園的星球。畢竟,哪怕距離地球再近,人類如今也無法離開太陽系。
  • 科學家發現,一顆小地球就在我們附近,或成為未來居住的寶地
    長期以來,人類對「第二地球」或者「超級地球」的尋找其實並沒有停止過,主要原因就是如今的地球生態環境變得越來越糟糕,而為了緩解地球的壓力或者說到未來地球資源出現崩潰的時候,人類文明還有能力蔓延下去,所以就形成了「新地球」的尋找,並且希望利用現有的技術進行非常適合人類居住的環境改造,這樣就算是地球未來變糟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