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學之中,地外可以居住的星球可以說成為了人類探索的一個目標,因為隨著我們人類對地球生態系統的一個改變,環境的不斷惡化,不少的科學家都認為地球將可能會變得不可「不可居住」,包括如今我們如今對火星探索一樣,不少國家的目標都是希望能夠在火星上面建立一個可以居住的「基地」,但是從如今的情況來看,這幾個概率是相當的低,首先就是人類如今還沒有辦法進行登陸火星,其次就是火星上面的條件非常的艱辛,是人類無法直接進行居住的,必須要有一定的基礎條件,才能夠真正的居住起來,所以說火星還真的是一個難以「抉擇」的星球,問題太多了。
而在打造「火星」可能成為居住星球的時候,天文學家們也在對其他區域的天體進行研究,來尋找一些適合可以「居住」的天體。根據美國宇航局(NASA)在2020年1月的時候,已經明確說明了,首個可能宜居的地球大小行星被發現,距離僅100光年,這再次引發了大家的熱議,難道這個天體就是我們人類尋找的「第二地球」嗎?該行星名叫「TOI 700 d」,其表面可能存在液態水,該行星的宿主恆星TOI 700是一個紅矮星,大約是太陽質量和大小的40%。所以說從這個情況來看,確實還有點具有可居住的一個可能性條件。當然是否真的適合居住,還需要繼續探索,而在這個星球之前,其實也有「超級地球」的發現。
根據《英國倫敦大學學院》的一項研究結果表示,在天文學團隊的一項基於太空望遠鏡收集的數據之中,天文學家們也意外地發現了一個「超級地球」。並且在這個「超級地球」上面,還發現含有水汽,並且這顆行星還位於其恆星的宜居帶內。所以說是非常好的一個目標,並且通過長期的觀察發現,在太陽系外也還存在多個巨大的類地行星,而它們的質量通常超過地球,所以這才叫作為「超級地球」。
這次發現的超級地球名叫「K2-18b」,它是屬於太陽系外的一顆恆星運行,重現you的基礎性條件來看,在該行星大氣中發現了水汽存在的確鑿證據,也就是說可以確定水汽的存在,並且通過模擬數據顯示,至少在「K2-18b」上面有多大50%的水汽大氣層。當然除了這個之外,暫時也沒有數據表明,該大氣層是否與我們的地球是一模一樣的,這就是基本的問題所在,雖然有跡象表明,但是對於這些可能適合居住的行星來說,更重要的是確定這些天體是否真的可以居住。
當然,到底有沒有一個可能與地球一樣的星球存在呢,其實這個問題還不好確定,在整個銀河系之中,天體太多了,而大多數的天體都是我們不了解的,如今就算是我們對太陽系的探索,也只是冰山一角,所以說要找到一個新的適合居住的天體,容易與不容易都是「概率對半」,當然我們如今就只有地球可以適合居住,其他天體都是說說而異,畢竟我們要想移居到其他天體,除非實現了一種「超越現實」的技術才行。暫時還實現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