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寧醫院上半年營收超4億元,或存過度治療風險 精神病院二度「奔 A...

2020-12-06 中國經濟網

  

  雖然不在A股,但A股一直有康寧醫院的傳說。當年憑著「中國現時有超過1.8億人患有精神疾病」這句話一戰成名的康寧醫院,在首發被否的兩年後,再度衝刺A股IPO。金融投資報記者從浙江證監局官網獲悉,已在港股上市的康寧醫院及券商於9月18日籤署輔導備案文件,接受國泰君安的上市輔導。

  ■ 本報記者 梅婧

  依賴醫保 毛利持續下滑

  康寧醫院對A股一直念念不忘,早在2018年就開啟了IPO歷程。可惜首戰折戟,兩年後,康寧醫院捲土重來。金融投資報記者注意到,除了精神病治療這個獨特業務外,其業績也令市場津津樂道。

  康寧醫院2017年披露的招股書顯示,2014年-2016年以及2017年上半年,公司分別實現營收2.96億元、3.44億元、4.15億元及2.83億元;淨利潤分別為5119.86萬元、5162.19 萬 元 、 6555.10 萬 元 及3030.55萬元。

  兩年過去了,業績似乎繼續在增長。康寧醫院港股日前披露的2020年中期報告顯示,今年上半年實現營收4.65億元(未經審核),2019年全年實現營收3.79億港元(未經審核),增長22.8%;今年上半年實現淨利潤2890萬元,同比下降30.1%。對於淨利潤下滑,康寧醫院稱主要是由於2019年包括了一次性收入約4500萬元,從而抬高了基數。如2019年比較基礎不包括上述一次性影響,報告期間的歸屬於公司股東的淨利潤增長109.9%。

  但是,將時間拉長了看,康寧醫院的毛利率整體卻呈下滑趨勢。招股書顯示,2014-2016 年以及2017年1-6月,康寧醫院綜合毛利率分別為38.98%、38.06%、34.51%和32.49%,呈下降態勢。港股財報則顯示,2018年,康寧醫院整體毛利率為33.2%;2019年整體毛利陡然降至24.3%;2020年上半年毛利潤則為27.6%,波動較大。2019年對康寧醫院來說極為特別,由於醫保控費導致其增長勢頭戛然而止,同時也能看出康寧醫院對醫保依賴較重。

  據了解,2014年-2017年上半年,康寧醫院營收中診療服務佔比在70%,藥品收入佔25%,其中二者合計有90%屬於醫保賠付項目。畢竟,精神類疾病治療包括住院、長期服藥等,且容易反覆發作,治療周期較長,故總費用不菲,一般家庭很難負擔。醫保兜底增強了患者的支付能力,從而促進了康寧醫院的業績增長。

  事實上,從2017年起,公共醫療保險的結算金額佔康寧醫院當期銷售商品及提供勞務收到的現金比重一直在50%以上。因此,隨著醫改的深入,將來醫療的最大買單方就是社會醫保和政府的直接財政預算,而長期來看,醫保控費是必然趨勢,包括康寧醫院在內、較為依賴醫保的民營醫院恐怕將面臨不小的壓力。

  調整結構 營收淨利雙增

  對於醫保控費可能帶來的壓力,康寧醫院也並非沒有準備。金融投資報記者注意到,2020年半年報顯示,醫院營收淨利雙增(不算2019年一次性收入),主要是得益於醫院擴張及原有醫院運營收入的增長。換成大白話就是:增加精神病院數量及提高現有醫院的收入。前者很好理解,做企業的都想做大做強,跑馬圈地,形成規模優勢後就會降低成本,增加收入。而在2020年中報,康寧醫院也明確提出要繼續通過投資聯營企以及提供醫院管理服務以擴張其醫療網絡。後者尤為值得關注。

  財報顯示,上半年公司自有醫院運營收入為4.39億元,較2019年同期增長21.8%;自有醫院住院平均每床日開支有所增長,帶動自有醫院毛利率增加至26.3%,2019年上半年為22.3%。

  具體看明細,由於床位數同比增加了22.5%,使用率降了點,但住院床位日數增加。與之相伴的是,住院的藥品收入、醫療服務、治療等也相應增加,藥品價格則有所降低。對比毛利可知,藥品銷售的毛利最低,為14.9%,而治療和一般醫療服務毛利最高(除去房地產業務),近 30%。可以看出,2020年康寧醫院有意識地降低了藥品在營收中的佔比,提高了治療和醫療服務的比例。不知能否理解為,患者入院治療時間變長,相應治療費用增長?這其中或存在過度治療風險。

  金融投資報記者在搜尋引擎上輸入「康寧醫院投訴」詞語,跳出不少有關頁面,其中就有一些網友提及過度治療的情況。此外,於2015年11月港股上市的康寧醫院,最新收盤價為24港元,股價較之上市次日的股價巔峰已腰斬。

  毛利率不僅下滑,而且又存在過度治療風險的康寧醫院二次「奔A」能否成功?金融投資報記者將繼續關注。

(責任編輯:蔡情)

相關焦點

  • 國內最大民營精神病院再闖A股 兩年前的問題康寧醫院解決了嗎
    招股書顯示,北京怡寧醫院在籌建階段的款項主要由康寧醫院墊付,在北京怡寧醫院成立前,康寧醫院累計代墊籌建期款項2477.3萬元,北京怡寧醫院的法定代表人管偉立為康寧醫院實際控制人之一,同時,截至招股書籤署日,公司持有北京怡寧醫院32.67%股權。  另一個被發審委重點關注的關聯方是平陽長庚醫院,管偉立、王蓮月、王紅月曾經持有平陽長庚醫院31.82%股份。
  • 溫州康寧醫院謀規模擴張
    近日,被稱為「首支精神病醫院概念股」的溫州康寧醫院股份有限公司(02120.HK,以下簡稱「康寧醫院」)發布2017年半年報。數據顯示,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2.83億元,同比增長49.3%;歸屬於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3171萬元,較2016年同期增長12.4%。
  • 發審委審到深夜「7否6」 康寧醫院「H+A」上市布局未過會
    其中被稱為「精神病院第一股」的康寧醫院因A股IPO被否,其H股24日大跌11.26%,報41港元。  發審委審到深夜「7否6」  據證監會官網稱,第17屆發審委自1月23日起至24日凌晨審核安佑生物、康寧醫院、挖金客、冠東模塑、騰遠鈷業、申聯生物醫藥和鋒龍電氣7家公司首發申請,其中6家公司均遭否決,僅鋒龍電氣1家通過。
  • 睿昂基因擬募資超總資產 產品價降上半年應收款超營收
    2017年-2019年及2020年上半年,睿昂基因營業收入分別為1.72億元、2.24億元、2.55億元、1.36億元,淨利潤分別為1741.36萬元、1457.68萬元、3594.77萬元、1543.04萬元。此外,睿昂基因各期收到的現金始終落後營收,過去3年經營淨現金流也落後淨利。
  • IPO「審七否六」驚呆投行圈:精神病院第一股康寧醫院被否
    有著「精神病院第一股」之稱的康寧醫院,終究還是沒能通過A股的IPO審核。證監會官網1月23日披露的信息顯示,包括康寧醫院在內的7家公司,在1月23日接受首發申請時,僅浙江鋒龍電氣股份有限公司一家公司過會,單日否決家數創歷史紀錄,包括康寧醫院和挖金客在內的公司均遭否決。
  • 康寧醫院收購兩醫院股權 標的成立均未滿兩個月
    但自下半年以來,康寧醫院又開啟了一波上漲行情。除上半年業績增長利好以外,這或與康寧醫院併購擴張腳步不停有關。康寧醫院8月6日公告,擬收購南京怡寧醫院和溫嶺南方醫院兩家醫院各51%的股份,收購金額涉及共2424萬人民幣。康寧醫院公告表示,收購將進一步加強公司在長三角地區的醫療網絡布局。《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康寧醫院此次收購標的均成立不久。
  • 上半年營收近15億元,國星光電UV業務「起飛」
    【原創】上半年營收近15億元,國星光電UV業務「起飛” 摘要國星光電恢復各項生產經營活動逐步正常化,不斷優化產品研發、品質提升、管理創新等各方面工作 已經過去的上半年
  • 康寧醫院產權瑕疵 頂樓違建辦公室多年未通過消防驗收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研究發現,在康寧醫院租賃的17項物業中,部分醫療機構存在瑕疵的時間已經超過3個年頭。其中,溫州康寧醫院門診樓和心理樓頂層的辦公室及會議室為違章建築,涉及面積約1400平方米;蒼南康寧醫院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蒼南康寧)承租的房屋缺少所有權證或其他能夠證明出租方擁有房屋權屬的文件,也無消防驗收文件。
  • 爾康製藥上半年實現營收12億元 醫藥中間體業務有望加速
    受疫情及醫藥體制改革影響,公司上半年業績受到一定衝擊,但二季度迅速恢復,營收重回增長。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2.02億元,實現淨利潤6615.27萬元;其中,二季度營收為7.61億元,同比增長27.42%,淨利潤為4246萬元,基本與去年同期持平。上半年,爾康製藥圍繞「原輔料+製劑」一體化商業生態,存量、增量兩手抓,進一步優化產業布局。
  • 華僑城上半年營收171億元,將加強資金回籠、控制債務風險
    8月20日,華僑城A(000069.SZ)披露其2020年上半年業績,公司營業收入171.07億元,同比減少3.09%;歸屬上市公司股東淨利潤21.37億元,同比減少23.91%;總資產4141億元,同比增加9.11%。
  • 醫療器械上市公司上半年僅4家虧損 邁瑞醫療淨賺超34億
    新京報記者根據同花順iFinD數據整理發現,在73家醫療器械上市公司中,回歸A股兩年的邁瑞醫療憑藉34.54億元的淨利潤,成為上半年最能賺錢的企業,而部分企業的業績上漲與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後對呼吸機、體外診斷產品等的需求量上升不無關係。
  • 蓋婭互娛上半年營收2.65億 淨利潤1.21億元
    原標題:蓋婭互娛上半年營收2.65億 淨利潤1.21億元   8月26日消息,近期,蓋婭互娛發布了截止2016年6月30日的半年期財報,財報顯示,蓋婭互娛營業收入2.65億元,同比增長10100.57%,淨利潤1.21億元,其中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1.04億元,上年同期淨利潤 虧損 117.48
  • 網際網路醫療納入醫保,上半年註冊企業增長超1.5倍,A股行業龍頭二...
    國家衛健委3月披露的數據顯示,疫情期間委屬管醫院網際網路診療比去年同期增長17倍,一些知名第三方平臺網際網路診療諮詢量增長20多倍,處方量增長近10倍。浙大二院黨委書記王建安在近期的2020全國智慧醫院建設與發展大會上透露,浙二網際網路醫院在三年探索的基礎上,今年上半年網際網路問診量同比增長35倍。整體來看,網際網路醫療加速跑。
  • 國內能做零下70度超低溫冰櫃的上市公司有哪些
    國外業務營收在公司總營收中的佔比低於10%,上半年國外業務營收同比(較上年同期)降幅約兩成,近期有向好跡象,但其根本上受制於國外疫情發展,遠期無法預計。  據官網介紹,冰輪環境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始創於1956年,是多元化、國際化的綜合性裝備工業企業。
  • 超低溫冰櫃一櫃難求 國內能做零下70度超低溫冰櫃的上市公司有哪些
    國外業務營收在公司總營收中的佔比低於10%,上半年國外業務營收同比(較上年同期)降幅約兩成,近期有向好跡象,但其根本上受制於國外疫情發展,遠期無法預計。據官網介紹,冰輪環境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始創於1956年,是多元化、國際化的綜合性裝備工業企業。
  • 中公教育對賭協議臨期在即:2020上半年營收與淨利暴跌 李永新16.5...
    編者按:對於中公教育這個市值超2000億的上市公司而言,2020年上半年業績由盈轉虧,營收與淨利潤雙下降並不是一個好消息。首當其衝的是當年借殼上市與亞夏汽車籤訂的為期3年的業績對賭協議即將臨期。面對2020上半年慘澹的業績,中公教育如何實現業績突圍,在2020下半年實現扭虧為盈達成對賭協議,完成16.5億的扣非歸母淨利潤,目前並不樂觀。
  • Strategic Education上半年營收2.3億元,學費收入佔主要部分
    Strategic Education上半年營收2.3億元,學費收入佔主要部分 作者:子航 發布時間:
  • 依頓電子上半年實現營收10.93億元 同比減少24.46%
    報告顯示,依頓電子上半年實現營收10.93億元,同比減少24.46%。依頓電子財務數據依頓電子表示,報告期,公司產品主要銷往南亞、東南亞、美洲、歐洲和國內的華南地區,其中外銷佔比83.51%。隨著3月疫情在海外擴散,二季度公司受國外疫情影響較大,國外客戶工廠停工導致出貨量減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