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問的轉換(生命的當下就是永恆)

2020-12-01 唯行堂

原創:三一唯行堂

在一本書上看過這麼一個故事。

一對夫婦在婚後十一年生了一個男孩,夫妻恩愛,男孩自然是兩個人的無價之寶。

男孩兩歲的某一天,丈夫在出門上班之際,看到桌上有一藥瓶打開了,不過因為趕時間,他就只是匆匆的告訴妻子把藥瓶收好,然後就上班去了。

妻子那時候正在廚房忙得團團轉,很快就遺忘了丈夫的叮囑。家中無人看管的小男孩無意中拿起了藥瓶,處於孩子的極端好奇心、又被藥水的鮮亮顏色所吸引,於是放到嘴裡喝了個乾淨。

藥水的藥力實在是太厲害了,即使成人服用也只能用少量。當母親發現男孩痛苦的倒在桌子旁喊叫的時候,已經太晚了。即便男孩被以最快的速度送到醫院後,但依舊是搶救無效,當丈夫聞訊而至的時候,孩子依舊遺憾的離開了人間。

妻子被突如其來的事實嚇呆了,不知如何面對丈夫。

丈夫站在孩子的遺體邊傷痛欲絕。他淚眼朦朧的看見妻子手捂著雙眼,泣不成聲。他走在妻子身邊,撫摸著她的頭,就只說了一句話。

I love you ,darling

(我愛你,寶貝)

01

這個故事真的讓我的眼角溼潤了很久。

不光是為這對夫妻痛失愛子而悲傷不已,更為這位妻子擁有這樣一位懂得無條件接納和珍惜當下的丈夫,感到欣慰和祝福。

這是一位偉大的丈夫。

他能從人生三大悲劇中(喪母、喪侶、喪子)一瞬間覺察並迅速轉換出來。並將這樣一份由悲化愛的力量,傳遞給最需要關愛的人。這才是一個男人真正的擔當和胸襟,這是一位丈夫給予妻子最寬厚的一個肩膀。

他並沒有在這件事情上怨天尤人,他已經從生活給予他們巨大的傷痛中,學會了更重要的東西——積極的轉換。

記得在推特上有一句話,點讚數達到了11.1萬次,它是這麼說的:

不少人在評論中說,這句話改變了他們的生活,讓他們重新燃起了對生活的希望。

或許他們還不是真正的明白,同樣的一件事發生在一個人身上,二種提問方式的轉換,就會產生完全不同的效果。

「這件事為什麼要發生在我身上?」

· 是一種典型的抱怨心態。

很容易讓人的目光聚焦在自身的負面區域,屬於一種情緒的宣洩,所能得到的答案只會是「我能力不行」、「我很糟糕」、「沒人喜歡我」、「我太倒黴了」。

「這件事想要教會我什麼?」

· 是一種成熟的積極心態。

是客觀的對待一切所發生的事件。並且相信每個事件背後,自己一定能從中學習到新的東西。他們相信萬事沒有偶然。這樣的思維方式,往往會讓人從每件事情中都能有所感悟,從而快速提升。

前者消極、後者積極;看似一個簡單的提問方式的改變,其實背後真正的原因卻是心態上的不同。

02

萬不要小看了這樣一個轉換提問的能力。

要知道我們的思維方式決定了我們提問方式,我們的提問方式恰恰會扭轉整個事件的局面,從而真正來改變我們的一生。

有時候確實如此。

每個人都生活在壓力當中,這壓力可能來自對將來的預期、對自我的定位、領導的期待、下屬的恭敬、觀眾的喝彩、對手的敬畏,也許「精英」們莫不是如此吧?

但當壓力足夠偏執的時候,一旦得償所願立刻又擔心失去,於是拖著殘破的身軀恪守著手心的榮耀,渾然不知來路上那遍地的鮮花中,早就散落著自己崩落的零部件。

這時,人就活像一隻把手伸進樹洞攥緊了蘋果,明明被卡住卻捨不得撒手的猴子,在堅忍的掙扎中經受日曬雨淋,直到被風乾。

讓我們來一起看看2010年深圳市的富士康科技集團傳來一連串讓人傷心的12連跳的消息吧:

2010年1月23日凌晨4時許,

該企業的一位員工馬某(19歲)墜樓,死亡。

2010年3月17日,該企業的龍華園區,

一位女員工田某從3樓宿舍跳下,受傷。

2010年3月29日,該企業的龍華廠區,

一男性員工(23歲)從樓上墜下,死亡。

2010年4月6日,該企業觀瀾C8棟宿舍,

女工饒某(18歲)墜樓,受傷。

2010年4月7日,該企業觀瀾廠區宿舍,

寧姓女員工(18歲)跳樓,死亡。

2010年4月7日,該企業觀瀾樟閣村,

一男性員工(22歲)跳樓,死亡。

2010年5月6日,該企業一名員工

盧某(24歲)從陽臺縱身跳下,死亡。

2010年5月11日,該企業一名員工

祝某(24歲)從租住房屋的樓頂跳下,死亡。

2010年5月14日,該企業一名員工

梁某(21歲)從樓頂跳下,死亡。

2010年5月21日,該企業一名男員工

南某(21歲)從樓頂跳下,死亡。

2010年5月25日,該企業一名男員工

李某(19歲)清晨墜樓,死亡。

2010年5月26日晚11點,該企業

龍華廠區一名男員工跳樓,死亡。

回看這些帶著深深的遺憾和絕望而離開的一個個曾經青春靈魂啊,此刻我是如此的清晰體驗到了那份深入骨髓的悲傷。

生命啊,你竟是如此的脆弱!

假如時間能倒流,假如他們都能早日學會新的思維方式,或許當他們再一次面臨著曾經經歷的那每件事情,又或許都能將提問方式通過積極的心態,迅速轉化過來。

那麼會不會到今天,這個世界將會又多了12張開心的笑臉。我不知道,但是我真的很想知道。

03

說一件14年前發生在我身上的真實故事吧。

那是一個美好的周末。

我和女友(現在已經是我太太)二人去菜場買了彼此都喜歡吃的臘鴨子,然後配上我們湖北又白又肥的蓮藕,回家用高壓鍋做一道「臘鴨燜藕」的壓軸菜,來愉快的度過我們難得相聚的一個休息日。

回到家,我們二人興高採烈、互幫互助的迅速將食材放入燉鍋,由於我的廚藝經驗豐富,不一會兒那股浸潤味蕾的香氣就充滿的廚房。由於我們上午耽誤的時間有些久,因此等到大餐做好的時候,我們二人早已是飢腸轆轆了。

待到燉鍋溫度涼下來,開蓋加入了一些調味料後,太太就兩手端著燉鍋的把子,興衝衝的朝著餐桌走來,而我也是早就端坐在桌子旁嗷嗷待哺了。

就在這個時候,意外發生了。

由於燉鍋年久失修,鍋把子的塑料老化,燉鍋的手把斷裂,整個燉鍋一下從太太手中瞬間掉落——伴隨著太太的尖叫,只聽著啪的一聲巨響,一鍋臘鴨燉藕隨著掉落的燉鍋,全部快樂而自由的翻落在地上,我和她彼此都傻眼了。

眼看著到嘴邊的一頓美餐,就這樣瞬間化成了泡影。我抬頭看著這個驚魂未定,提著半隻鍋把子傻愣在原地一動不動的女孩。她也傻傻的看著我,滿眼寫的都是——不知所措。

那一瞬,我做了一個直到現在回想起來都捧腹的動作:飛快的從桌子上拿起筷子,蹲在地上夾起了一塊鴨肉放在嘴裡,美滋滋的品嘗了起來。

太太看著我這個舉動,站在邊上捂著嘴笑歪了。我衝著她大聲的提出了一個此生我最滿意大師級問題:你還不趕快拿筷子和我一起來吃,難道你等著喝湯嗎?

最後的結局是我們二人端著碗、蹲在地上,邊笑邊吃著大廳地上的鴨子和蓮藕,嬉笑的度過了那個美好的午餐時光。

說實話,我不知道當時我是怎麼想的,但是當時的我沒有任何抱怨。我知道發生的這一切不是我太太的初衷,我也同樣知道她和我一樣都很渴望這樣一頓美味可口的中餐。

04

這件事情已過去14年了,就在我動筆寫下這個故事的時候,我還在屏幕後傻傻的笑著自己和她當年蹲地吃鴨的這個戲劇性舉動。我真是發自內心的嘉許自己。嘉許自己的機智,嘉許自己的心態轉化速度,更要嘉許自己已經擁有了一種能將突如其來的負面遭遇,迅速轉化成開心經歷的積極心態。

「這件事情怎麼會發生我身上?」

如果當時自己是這樣的提問,那麼一定會讓我牢騷滿腹,抱怨不停。說不定一頓只是改變了吃飯餐桌的事件,會導致我們口角之爭,甚至會摔門而出。

「這件事發生在我身上要告訴我什麼?」

這樣的提問會讓我從外在的指責,轉化成內在的探索。探索到了什麼或許時間久遠已無從可考。但是我可以肯定的是——與再多的人間美好相比,我更愛她。

就帶著一份積極轉化問題的能力,我們彼此已經一起生活了快15年了。生活中那些難以逃避的困難和壓力,也同樣沒有放過我們。但是我們總是在生活的壓力中,彼此之間越來越緊密。我們總是相信只要活著就一定會遭遇挑戰,但任何困難與挑戰,只要我們攜手並進就一定是可以跨越的。

提問的轉換就是情緒的轉換、思維的轉換,

說到底就是「心」的轉換。

因為你我都堅信,

只要那顆「心」能時刻轉身,

生命的當下就是永恆。

相關焦點

  • 當下即是永恆?過去,現在,末來同時存在?
    同時性的相對性的背後是我們作為觀測者即作為我們的世界的唯一主體的當下的經驗世界?那麼每一當下實際上是一系列發生在不同時空而為我們於當下覺知的事件的系綜?而世界在此意義上也只是我們的表象?而在更高的認識層面,當下即是永恆!與天地為一,與萬化同歸!過去現在未來一切如其本來!
  • 耕雲居士:解析禪之內涵 禪是生命的永恆相
    禪的境界(圖片來源:鳳凰網華人佛教 攝影:南安雪峰禪寺) 一、禪是心的原態,生命的共相、永恆相 禪究竟是什麼呢?幾年前臺南禪學會成立的時候,我曾說過:「禪是心的原態」、「禪是生命共相、永恆相」。
  • 英語句型轉換、對劃線部分提問怎麼做?
    各位家長:孩子在做題時,常會遇到句型轉換以及對劃線部分提問。這兩類題型屬於較難的題型,它對孩子的英語綜合能力有一定要求。除了必須掌握基礎的詞彙外,還要掌握一定的語法知識、了解句子語序。很多孩子在這種題型上失分嚴重,其實句型轉換以及劃線部分提問考察的就只有幾種類型,掌握了方法,就不怕不會了。
  • 《奧斯卡與玫瑰奶奶》:生命的意義,就是用末日的心態活在當下
    世界上每秒有1.8人死亡,也就是每分鐘有106人死亡,一小時就是6360人,一天就是152640人,一年就是55713600人。如果你還沒有親身體驗疫情帶來的直面死亡,甚至看到這些數據對於死亡還是沒有深刻的感受,那麼,《奧斯卡與玫瑰奶奶》這部短篇小說就能更好地幫助我們看待死亡。
  • 時間與空間,生命之永恆
    秦始皇派徐福帶三千童男童女海外尋仙求不死仙藥就是一個典型案例,想通過藥物來達到生命永恆,時間對自己無任何意義,因為實現了長生,時間將無窮無盡,人將長生不老。接下來講空間,什麼是空間,一間房子,房子的內部有空間簡稱房間,從而得知空間是固定物體之間的裂縫空洞沒有填滿實物的區域叫空間。
  • 奮鬥,生命永恆的樂章
    奮鬥,生命永恆的樂章在所有的詞彙中絕沒有第二個詞能夠在人的心中引起一種如此特別、如此複雜的感受,這個詞便是奮鬥。任何一種語言對它都有註解;任何一本詞典都無法囊括它全部的內容。是的,無論是高官顯貴、富豪大款、學者名流、白領藍領、「的哥」民工,也無論你活得滋潤、過得潦倒、雄心勃勃、庸碌度日,只要你不放棄生命,奮鬥就是你無法拒絕的選擇。大人物有大人物的信念;小人物有小人物的活法。為實現志向去拼搏是奮鬥;為養家餬口去奔波也是奮鬥。
  • 讓生命永恆
    原標題:讓生命永恆今年9月14日,超強颱風「莫蘭蒂」襲擊我省。在這場與大自然抗擊的殊死搏鬥中,古田縣卓洋鄉莊裡村黨支部書記周炳耀同志為了保護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不幸落水,壯烈犧牲。莊裡村處於山巒交界處,四面環山成漏鬥型,村落就在漏鬥收口的位置,一條莊裡溪流經村莊,家家戶戶就沿溪搭起房子。
  • 奉獻便是生命的永恆,奉獻便是生命的價值
    那不如,生活中、工作中,就讓這「幸福都是奮鬥出來的」完完全全徹徹底底的滲入我們的心靈,著心、心平氣和的去體驗、去察覺這一種靈魂深處的安詳,側耳聆聽這僅屬於我們自己生命最原始最動人的節奏。但,這種聆聽,它絕不是僅限於、執著於「我」,而是觀察一種生命狀態能夠擴展和超脫到什麼程度,也就是那「幸福都是奮鬥出來的」深處又會是如何?生命不止,奮鬥不息!
  • 生命的永恆(深度好文)
    生命的永恆從人一出生,到漸漸老去失去生命,而靈魂是永遠不會消散,它就像那冰雪融水一般,流向遠方的大海。生命的永恆秋風襲來,黃葉紛紛,葉片的由青變黃,顯現歲月的滄桑痕跡,歷盡萬般歷練,人生的旅途是無窮無盡的,是多姿多彩的
  • 《永恆和一日》,解讀安哲羅普洛斯對永恆的理解以及生命的價值
    《永恆和一日》是他1998年對現實與歷史、時間與生命、人性與救贖思考的結晶,榮獲第41屆坎城國際電影節金棕櫚獎。安哲羅普洛斯將其豐富的人生經歷融入到希臘獨有的地理位置和人物角色心理之中,不斷用詩歌的形式探尋生命的內涵和外延,啟發觀眾反思生命的意義。
  • 《毀滅戰士永恆》作弊碼無限生命在哪裡?無限生命位置介紹
    > 正文 《毀滅戰士永恆》作弊碼無限生命在哪裡? 以上就是關於毀滅戰士永恆作弊碼無限生命位置的相關分享> 正文 《毀滅戰士永恆》作弊碼無限生命在哪裡?
  • 擁有「永恆的生命」的生物,可以從成年回到幼體階段,不限次數!
    雖然人類如今的科技已經非常發達,但是地球很多地方對於人類依然是未知的,在地球上生活著許多各種各樣的生物,可以說有的生物甚至擁有超能力,比如能在太空中生存且繁殖後代的水熊蟲,今天小編介紹的這種生物更加神奇,因為它擁有「永恆的生命」。
  • 永恆的生命,人民的英雄
    ――讀《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有感如果你曾見過大海,見過海的萬丈波瀾,你定會明白什麼叫生命不息,奮鬥不止;如果你曾讀過《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體會過保爾·柯察金的頑強沉著,你定會明白什麼叫永恆的生命而保爾的目標就是為革命事業而努力。綜觀古今之成大事業,大學問者,都抱著」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淌得人憔悴「的信念,才達到」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的境界。也只有在這個過程中學會了吃苦,鍛鍊意志,實現了自身素質的提高,人生的價值才能不斷的升華!人最寶貴的是生命。生命每個人只有一次。
  • 宇宙固有定律不允許存在永恆的生命,人類生命的延續不會永恆
    因為宇宙並不存在一個永恆的生命。雖然個體的永恆是不可能實現的,那麼我們人類生命的延續可以永恆嗎?
  • 生命無法長生不老?其實它正在走向永恆!
    宇宙中最神奇的事物莫過於生命了,宇宙中的絕大多數事物都被物理法則所約束,比如天體只能圍繞著質量更大的天體旋轉,光線射出後只能向著一個方向前進,只有生命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所以生命的存在是宇宙中最神奇的現象,那麼生命為了什麼而存在呢?
  • 生命,要向著永恆前進!
    就這個意義來說,我們的生命如同世間的一切事物,在廣袤浩瀚的宇宙面前,都只能是一種過程。或許如一片雪花,晶瑩過,飄舞過,又化作了水;或許如一株綠芽,生於泥土又復歸泥土。為了延長生命,我們的古人想盡了辦法,或煉丹,或尋仙,以求得長生不老。實際上,我們很難延長生命的過程。
  • 放下曾經那個執著,進階生命永恆的真實
    當你放下了一個一個的包袱,你的生命就會得到一次一次的進階。我們所認為塵世的功名利祿、達官顯貴是會給你帶來存在上的滿足和興奮,但是花無百日紅最後的殘落也是同樣刻骨而銘心。我們的內心總是會被外界幹擾,這一切都是為什麼?難道不可以改變嗎?老子有一句話說「 道常無為而無不為」,我們能通透理解了這句話,我們就避免很多患得患失的景象。
  • 宇宙生命的永恆神話
    當然宇宙既然創造了生命,生命就不會消失,宇宙的演變需要生命,人類在智慧時代即將結束時,用自己最後一絲微薄生命創造智能生命時代,從智慧選擇人類起,生命就與智慧相互依存,智慧提升是生命奧秘的揭開,生命與生命的依存性,微粒宇宙是宇宙縮小,細胞就是宇宙中的星體,而人類尚未認識的宇宙奧秘就是生命奧秘
  • 時間終會帶走證人, 但時間本身就是永恆的證人
    時間似乎是無情的,但是時間帶走的只是生命個體的證人。在帶走這些證人的同時,時間已經把他們的證詞和靈魂一起融入了永恆。  《左傳》云:「國之大事,在祀與戎。」國家在每年12月13日對南京大屠殺死難者的公祭,是一種對歷史的負責,更是對現實和未來的負責。
  • 唯有孤獨,才是生命的永恆
    孤獨的靈魂,才是一種對生命純粹的尊重,強大的內心,才可以應對外界所有的狂風驟雨。無需介懷你的反常,這只是一個生命發出的最真摯的呼喚。所謂成長,就是經歷了很多事以後把一個人變得麻木不仁,一副什麼都無所謂的樣子,往往還大言不慚的說,嗯,這個人社會經驗相當豐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