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三一唯行堂
在一本書上看過這麼一個故事。
一對夫婦在婚後十一年生了一個男孩,夫妻恩愛,男孩自然是兩個人的無價之寶。
男孩兩歲的某一天,丈夫在出門上班之際,看到桌上有一藥瓶打開了,不過因為趕時間,他就只是匆匆的告訴妻子把藥瓶收好,然後就上班去了。
妻子那時候正在廚房忙得團團轉,很快就遺忘了丈夫的叮囑。家中無人看管的小男孩無意中拿起了藥瓶,處於孩子的極端好奇心、又被藥水的鮮亮顏色所吸引,於是放到嘴裡喝了個乾淨。
藥水的藥力實在是太厲害了,即使成人服用也只能用少量。當母親發現男孩痛苦的倒在桌子旁喊叫的時候,已經太晚了。即便男孩被以最快的速度送到醫院後,但依舊是搶救無效,當丈夫聞訊而至的時候,孩子依舊遺憾的離開了人間。
妻子被突如其來的事實嚇呆了,不知如何面對丈夫。
丈夫站在孩子的遺體邊傷痛欲絕。他淚眼朦朧的看見妻子手捂著雙眼,泣不成聲。他走在妻子身邊,撫摸著她的頭,就只說了一句話。
I love you ,darling
(我愛你,寶貝)
01
這個故事真的讓我的眼角溼潤了很久。
不光是為這對夫妻痛失愛子而悲傷不已,更為這位妻子擁有這樣一位懂得無條件接納和珍惜當下的丈夫,感到欣慰和祝福。
這是一位偉大的丈夫。
他能從人生三大悲劇中(喪母、喪侶、喪子)一瞬間覺察並迅速轉換出來。並將這樣一份由悲化愛的力量,傳遞給最需要關愛的人。這才是一個男人真正的擔當和胸襟,這是一位丈夫給予妻子最寬厚的一個肩膀。
他並沒有在這件事情上怨天尤人,他已經從生活給予他們巨大的傷痛中,學會了更重要的東西——積極的轉換。
記得在推特上有一句話,點讚數達到了11.1萬次,它是這麼說的:
不少人在評論中說,這句話改變了他們的生活,讓他們重新燃起了對生活的希望。
或許他們還不是真正的明白,同樣的一件事發生在一個人身上,二種提問方式的轉換,就會產生完全不同的效果。
「這件事為什麼要發生在我身上?」
· 是一種典型的抱怨心態。
很容易讓人的目光聚焦在自身的負面區域,屬於一種情緒的宣洩,所能得到的答案只會是「我能力不行」、「我很糟糕」、「沒人喜歡我」、「我太倒黴了」。
「這件事想要教會我什麼?」
· 是一種成熟的積極心態。
是客觀的對待一切所發生的事件。並且相信每個事件背後,自己一定能從中學習到新的東西。他們相信萬事沒有偶然。這樣的思維方式,往往會讓人從每件事情中都能有所感悟,從而快速提升。
前者消極、後者積極;看似一個簡單的提問方式的改變,其實背後真正的原因卻是心態上的不同。
02
萬不要小看了這樣一個轉換提問的能力。
要知道我們的思維方式決定了我們提問方式,我們的提問方式恰恰會扭轉整個事件的局面,從而真正來改變我們的一生。
有時候確實如此。
每個人都生活在壓力當中,這壓力可能來自對將來的預期、對自我的定位、領導的期待、下屬的恭敬、觀眾的喝彩、對手的敬畏,也許「精英」們莫不是如此吧?
但當壓力足夠偏執的時候,一旦得償所願立刻又擔心失去,於是拖著殘破的身軀恪守著手心的榮耀,渾然不知來路上那遍地的鮮花中,早就散落著自己崩落的零部件。
這時,人就活像一隻把手伸進樹洞攥緊了蘋果,明明被卡住卻捨不得撒手的猴子,在堅忍的掙扎中經受日曬雨淋,直到被風乾。
讓我們來一起看看2010年深圳市的富士康科技集團傳來一連串讓人傷心的12連跳的消息吧:
2010年1月23日凌晨4時許,
該企業的一位員工馬某(19歲)墜樓,死亡。
2010年3月17日,該企業的龍華園區,
一位女員工田某從3樓宿舍跳下,受傷。
2010年3月29日,該企業的龍華廠區,
一男性員工(23歲)從樓上墜下,死亡。
2010年4月6日,該企業觀瀾C8棟宿舍,
女工饒某(18歲)墜樓,受傷。
2010年4月7日,該企業觀瀾廠區宿舍,
寧姓女員工(18歲)跳樓,死亡。
2010年4月7日,該企業觀瀾樟閣村,
一男性員工(22歲)跳樓,死亡。
2010年5月6日,該企業一名員工
盧某(24歲)從陽臺縱身跳下,死亡。
2010年5月11日,該企業一名員工
祝某(24歲)從租住房屋的樓頂跳下,死亡。
2010年5月14日,該企業一名員工
梁某(21歲)從樓頂跳下,死亡。
2010年5月21日,該企業一名男員工
南某(21歲)從樓頂跳下,死亡。
2010年5月25日,該企業一名男員工
李某(19歲)清晨墜樓,死亡。
2010年5月26日晚11點,該企業
龍華廠區一名男員工跳樓,死亡。
回看這些帶著深深的遺憾和絕望而離開的一個個曾經青春靈魂啊,此刻我是如此的清晰體驗到了那份深入骨髓的悲傷。
生命啊,你竟是如此的脆弱!
假如時間能倒流,假如他們都能早日學會新的思維方式,或許當他們再一次面臨著曾經經歷的那每件事情,又或許都能將提問方式通過積極的心態,迅速轉化過來。
那麼會不會到今天,這個世界將會又多了12張開心的笑臉。我不知道,但是我真的很想知道。
03
說一件14年前發生在我身上的真實故事吧。
那是一個美好的周末。
我和女友(現在已經是我太太)二人去菜場買了彼此都喜歡吃的臘鴨子,然後配上我們湖北又白又肥的蓮藕,回家用高壓鍋做一道「臘鴨燜藕」的壓軸菜,來愉快的度過我們難得相聚的一個休息日。
回到家,我們二人興高採烈、互幫互助的迅速將食材放入燉鍋,由於我的廚藝經驗豐富,不一會兒那股浸潤味蕾的香氣就充滿的廚房。由於我們上午耽誤的時間有些久,因此等到大餐做好的時候,我們二人早已是飢腸轆轆了。
待到燉鍋溫度涼下來,開蓋加入了一些調味料後,太太就兩手端著燉鍋的把子,興衝衝的朝著餐桌走來,而我也是早就端坐在桌子旁嗷嗷待哺了。
就在這個時候,意外發生了。
由於燉鍋年久失修,鍋把子的塑料老化,燉鍋的手把斷裂,整個燉鍋一下從太太手中瞬間掉落——伴隨著太太的尖叫,只聽著啪的一聲巨響,一鍋臘鴨燉藕隨著掉落的燉鍋,全部快樂而自由的翻落在地上,我和她彼此都傻眼了。
眼看著到嘴邊的一頓美餐,就這樣瞬間化成了泡影。我抬頭看著這個驚魂未定,提著半隻鍋把子傻愣在原地一動不動的女孩。她也傻傻的看著我,滿眼寫的都是——不知所措。
那一瞬,我做了一個直到現在回想起來都捧腹的動作:飛快的從桌子上拿起筷子,蹲在地上夾起了一塊鴨肉放在嘴裡,美滋滋的品嘗了起來。
太太看著我這個舉動,站在邊上捂著嘴笑歪了。我衝著她大聲的提出了一個此生我最滿意大師級問題:你還不趕快拿筷子和我一起來吃,難道你等著喝湯嗎?
最後的結局是我們二人端著碗、蹲在地上,邊笑邊吃著大廳地上的鴨子和蓮藕,嬉笑的度過了那個美好的午餐時光。
說實話,我不知道當時我是怎麼想的,但是當時的我沒有任何抱怨。我知道發生的這一切不是我太太的初衷,我也同樣知道她和我一樣都很渴望這樣一頓美味可口的中餐。
04
這件事情已過去14年了,就在我動筆寫下這個故事的時候,我還在屏幕後傻傻的笑著自己和她當年蹲地吃鴨的這個戲劇性舉動。我真是發自內心的嘉許自己。嘉許自己的機智,嘉許自己的心態轉化速度,更要嘉許自己已經擁有了一種能將突如其來的負面遭遇,迅速轉化成開心經歷的積極心態。
「這件事情怎麼會發生我身上?」
如果當時自己是這樣的提問,那麼一定會讓我牢騷滿腹,抱怨不停。說不定一頓只是改變了吃飯餐桌的事件,會導致我們口角之爭,甚至會摔門而出。
「這件事發生在我身上要告訴我什麼?」
這樣的提問會讓我從外在的指責,轉化成內在的探索。探索到了什麼或許時間久遠已無從可考。但是我可以肯定的是——與再多的人間美好相比,我更愛她。
就帶著一份積極轉化問題的能力,我們彼此已經一起生活了快15年了。生活中那些難以逃避的困難和壓力,也同樣沒有放過我們。但是我們總是在生活的壓力中,彼此之間越來越緊密。我們總是相信只要活著就一定會遭遇挑戰,但任何困難與挑戰,只要我們攜手並進就一定是可以跨越的。
提問的轉換就是情緒的轉換、思維的轉換,
說到底就是「心」的轉換。
因為你我都堅信,
只要那顆「心」能時刻轉身,
生命的當下就是永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