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人的一生都要經歷生老病死,無論你是一個平民百姓還是一個名垂千古的偉人都逃不過死亡的命運。就好像中國古代的統治者一樣,他們手中握有至高無上的權力,掌握著所有人的生殺大權,也無法同命運抗爭,最終還是要人走燈滅,變化成一粒塵埃,消散在天地之間。
不過如果能夠在有限的生命長河之中,做出一些不平凡的事,也算是死得其所了。然而古代有些統治者卻被長生不老迷惑了心智,他們明知不可為而為之,明明知道長生不老是不可能的一件事,卻不斷的探索不斷的嘗試,有些人甚至因此而失去生命。不得不說,這人犯傻起來真的是很可笑,追求長生不老的人當中甚至有一些是功在千秋的明君。人類還是畏懼生死的,沒有人能夠坦然面對,即使是見過大風大浪的人也是一樣,所以他們寄託希望於神仙和所謂的靈丹妙藥,希望能夠長長久久的存活在世上。
煉製長生不老藥
可以追溯到最早的尋找長生之法的是秦始皇。不難揣測他的,作為歷史上第一個統一了六國,結束了割據混戰局面的皇帝,他的天下人心目中的神人。這個神人不是字面意義上的神,而是一個比較厲害的存在而已。六國之中有實力弱小不被看好的小國,也有實力強大,可以與秦國一較高下的大國。在這樣的情況下,秦始皇統一六國是有困難的,但是他還是做到了,所以百姓都認為他很厲害。這樣世人眼中無所不能的人,也對生命和自然規律發起了挑戰。秦始皇肯定是不信命的,他要更相信自己一些,他相信人定勝天,長生不老或許可以試一試。
在秦始皇那個古老的時代,他的追求長生不老的途徑就是尋仙問道。據說在公元前219年,秦始皇派人坐船環繞山東半島流連了很久,據說環渤海地區有三座山。那可是三座仙山,山裡面住著仙人,他們手裡就有大把所謂的可以讓人長生不老的丹藥。秦始皇關於仙山的說法是從一個名叫徐福的口中聽說的,他說他曾經親眼看到過這三座山。當然了這肯定是假的,如果真的有這麼座山,以我們如今的交通發達程度是不可能找不到所謂的仙山的。
於是秦始皇興高採烈的派徐福帶領一支龐大的艦隊出發了,去尋找那讓人夢寐以求的仙山。徐福此次出行還帶了很多童男童女,根據封建迷信的說法,仙人一般都會比較喜歡童男童女,所以就算是投其所好吧,帶上一些前去尋藥。結果可想而知,徐福是不可能找到這些仙山,更不可能見到什麼仙人,求到什麼靈丹妙藥了。不過這個徐福也算是個聰明人,他自知以秦始皇的暴脾氣是不可能輕易放過他的,他索性就帶著那些童男童女找了個沒人的地方生活了,再也沒有回到秦國。
徐福仙山求藥
徐福的事情並沒有影響秦始皇對於長生不老的追求,他依然保持著極大的熱情,從民間搜羅各種和長生不老有關的人或者藥,為此付出了很多心血。可是秦始皇費盡了心力也沒有找到那傳說中的長生不老的辦法,最終帶著他美好的願望接受了現實,離開了人世。恐怕讓他更沒有想到的是,他的大秦帝國在他的兒子那代就被終結了,他的政權很快就被取而代之,並沒有長久傳遞下去。
秦始皇不僅皇位被漢朝劉氏家族奪走了,就連這個尋求長生之法的心思也被漢武帝完美的繼承了下來,並且他比秦始皇更為瘋狂,對於求取長生之法,他甚至會親力親為,這誠心真是日月可鑑,比秦始皇要認真多了。當然,結果和秦始皇是差不了多少的。漢武帝是很厲害的君王了,是一位明君,也一直被後世銘記。但是他這些尋仙問道的人生履歷卻鮮少有人提及,大概是怕有損他的形象吧。
漢武帝的尋找活動具有範圍更加廣泛,影響層面更大等特點。他經常親自督促操辦一些祭祀活動,而他祭祀的對象則是萬物。沒錯,就是什麼都會被他拿來祭祀。太陽、月亮、星星這些天空中的東西;人類、動物、植物這些地面上的東西。總之,一切看起來和神沾點邊的東西都會被他拿來祭祀。我想漢武帝大概是廣泛撒網吧,萬一哪路神仙顯靈了,他也就求仁得仁了。
除了祭祀活動之外,漢武帝也和秦始皇一樣,相信江湖騙子。他曾經接連過一個名叫李少君的方士,此人自稱知道如何能夠見到神仙,也懂得如何煉製丹藥。漢武帝一聽立刻給他加官進爵,對他深信不疑。我是很佩服這個李少君的,不知道他是如何在皇帝身邊行騙術,還沒有被無情拆穿的。此人最厲害的是,他不僅活著沒有因為欺騙皇帝被治罪,就連他死後還被漢武帝認為是得道升仙了,也是一個奇蹟啊。從漢武帝這個反面教材不難看出,無論一個人曾經有多麼的理智,一旦面對生死大事,就完全有可能變成一個。
以上兩位君王是尋找長生不老之道的典型代表人物,結果最多也就是沒有成功而已。但是接下來的兩位君王就不同了,他們不僅是失敗了,還反受其害,最終死在通往長生的道路上。首先要提到的是唐太宗李世民,和他的貞觀之治進行對比,諷刺的意味更加明顯。一個能夠讓社會長治久安。百姓富庶的皇帝,最終會死於他所謂的仙丹靈藥。
歷史上對於李世民的死其實沒有過多敘述,但是他是一個從馬背上獲得天下的君王,身體肯定要比一般人強多了,而且根據記載,在他死之前的一段時間,他還經常參加圍獵,可見他身體還是不錯的。後來發生在他身上的事情可能也是太突然了,讓他沒有心理準備,所以身體每況愈下。他與長孫皇后所生的三個兒子中有兩個因為爭奪儲君之位而互相陷害,這和他當年的玄武門事變如出一轍,所以他不得不改立性格溫和的李治為儲君。
受到兒子們的刺激,他的身體一天不如一天,可是李治本來不是他的皇位繼承人,李世民還沒有對他進行教導,把自己一手打造的盛世天下交給他,還真是不太放心。於是李世民開始對李治進行培養,奈何心有餘而力不足,這個時候他想到了長生不老。李世民以前是不相信有長生不老的辦法,甚至對這個事情有點牴觸情緒的,但是可能年紀大了再加上現實情況讓他開始對這個事情給予了一點希望。但我認為,李世民所追求的長生不老應該只是想暫時延長他的生命而已,和真正的長生還是有一定區別的。
李世民畫像
貞觀二十一年,李世民中風癱瘓在床,開始了他的煉丹之旅。這個重要的時刻,他遇到了自己的專屬騙子——婆羅門僧。他本來是一個戰俘,為了活命撒了一個謊說自己懂得長生的法門,會煉製金石丹藥。一個敢說,一個敢信。李世民不僅赦免了他的罪行,還賜官給他,並且讓他主張煉丹藥的事情。可笑的是,花費了很多藥材和精力練出的五顏六色的丹藥吃下去也沒有什麼效果。不過李世民簡直是勇氣可嘉,他竟然敢以身試藥。貞觀二十三年李世民駕崩,應該是死於慢性中毒。在他的號召下,他的子子孫孫開始效仿,唐朝皇家煉製丹藥達到了歷史上的小高潮。唐朝共計二十一位皇帝,而死於慢性中毒的就有五位。
在長生不老這條道路上做的最突出的還是明世宗朱厚熜,即嘉靖帝。為了求仙問道他竟然有長達二十多年的時間不上朝,滿朝臣子連皇帝的面都見不到。朱厚熜的皇位來得也突然,明武宗離世後,他並沒有留下子嗣,所以選擇了皇家系統內的其他人做皇帝,剛好選中了他。明世宗在位四十五年,早先也是一個很勤勉的皇帝,為國家做了很多貢獻。後來他開始崇信道教,也開始追尋長生之道。
他同樣是在天下廣泛的搜羅方士和修煉靈丹妙藥的藥方。在他執政時期流行一個詞語叫「青詞宰相」,青詞是讚揚那些道士的。這也算是投皇帝所好吧,寫的好的人就能夠一步登天,甚至可以做宰相。導致專權現象形成,當時以嚴嵩為首的一部分人,對明世宗阿諛奉承,向他舉薦所謂的能人異士,從而獲得權力,在朝堂之上排除異己,弄權術導致民不聊生。
嘉靖帝對修建道觀和煉丹爐那可是花費重金,只要能夠讓他更好的研究長生不老之術,他就會不惜任何代價。結果可想而知,國庫空虛,朝堂混亂,朱厚熜的身體也是一天不如一天,最後離開人世。
以上就是追求長生不老的幾位帝王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