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發專家解析海鷗奇翼陀飛輪

2021-01-16 腕錶藝術

天津海鷗手錶集團公司技術中心 高檔機芯創作室主任、工程師曹維峰


  隨著時代的變遷,越來越多的人認為陀飛輪已經失去了寶璣大師原創時的設計理念,它更多的只是代表了高級制表的工藝以及具有美感的機械動感表現力,不過精益求精的制表師們仍然期望能夠傳承寶璣大師的精華,立體旋轉陀飛輪在這樣的背景下應運而生。

我從事十年陀飛輪的研發工作,始終有個夢想,把我所學到的知識運用到自己最喜歡的陀飛輪項目中。終於在我進入海鷗表廠第十個年頭,立體旋轉陀飛輪將我的夢想變成了現實,更重要的是出來的效果超出了我的想像。我寫此文目的是與廣大表友們分享我的研發經歷,從概念到現實的過程,特別是我為這款立體旋轉陀飛輪起名為「奇翼陀飛輪一號」的靈感初衷。

  立體旋轉陀飛輪的概念

  立體旋轉陀飛輪存在多個框架軸並且是串聯在一起的,本質上可以說有多少根框架軸就有多少個陀飛輪被整合成為可以實現立體旋轉的多軸陀飛輪。如果是雙軸陀飛輪,那麼存在內外兩個陀飛輪框架和旋轉軸,機芯的動力通過外框架傳輸入至內框架的調速機構,使得雙軸陀飛輪整體開始運轉起來,比如獨立制表品牌GREUBEL FORSEY雙軸陀飛輪。如果是三軸陀飛輪,那麼相比於雙軸陀飛輪來說中間又多了一層陀飛輪框架,複雜程度可想而知,比如獨立制表品牌BEXEI三軸陀飛輪。

獨立制表品牌高富帕斯雙軸陀飛輪

獨立制表品牌BEXEI三軸陀飛輪

  將平面旋轉的單軸陀飛輪擴展成為立體旋轉的多軸陀飛輪,其目的是將機械錶最核心的部分調速機構的運動方式從二維空間提升到了多維空間,使其運動軌跡變得更加複雜,最大的優勢在於陀飛輪抵消地心引力的能力被提升,結果是立體旋轉多軸陀飛輪機械錶的走時精度也會隨之被提升,這是每一位制表大師的終極目標。此技術革命性的突破了寶璣大師傳承了200多年的陀飛輪技術,它更加體現了當代制表大師運用現代科技所表現出的能力和實力為創新所用。

設計初衷

  在立體旋轉陀飛輪的策劃階段,我就考慮以海鷗品牌元素作為設計重點,將「海鷗」引申為「翼」元素融入立體旋轉陀飛輪整體框架的設計之中,寓意是「展翅翱翔,實現夢想」;同時配以「奇」新奇與奇特來進一步修飾,從而確定了「奇翼陀飛輪一號」(Wing Tourbillon 1)這個名字。外軸框架兩端的支承軸宛如翅膀的造型,而陀飛輪夾板形狀也是以翅膀作為原型設計的,使得外軸框架的整體設計充分體現了寓意裡的「展翅翱翔」;「實現夢想」由內陀飛輪框架表現,最上層夾板的造型是星型,代表星空,寓意「夢想」。

奇翼陀飛輪一號初版前視圖

奇翼陀飛輪一號初版後視圖


  動感之美

  我在設計「奇翼陀飛輪一號」帶有寓意的雙軸陀飛輪框架的時候,不斷地思考一個問題,如何通過和諧的搭配來充分展現陀飛輪旋轉起來的動感之美?最後,我得到的答案是1.外軸框架為開放式結構,內軸陀飛輪在無遮擋的狀態下,以飛行模式自身旋轉的同時在外軸框架的帶動下翻滾旋轉;2.兩端外框架軸以「翅膀展開」的造型帶動以「翼」為元素而設計的外框架不停地轉動,體現了「翱翔」的寓意;3.代表「夢想」的內軸陀飛輪以懸浮的狀態自轉加公轉。

  研發歷程

  我於2009年開始策劃立體旋轉陀飛輪項目,並制定設計方案。在這期間,我參閱了大量的與多軸陀飛輪相關的資料,包括專利文獻、圖片資料和專業方面的書籍。我感覺最艱巨的任務就是把國內製表幾十年來從未涉及過的手錶用錐齒輪搞明白,為此我專門購買了很多相關錐齒輪的專業書籍研究,並且通過網絡查找相關的文獻,經過大概一周的時間基本弄明白了錐齒輪的設計思路和製作方法。有了這方面的理論基礎,我所要做的工作就是雙軸陀飛輪框架以及機芯的整體設計了。2010年至2011年,我確定了設計方案並且帶領項目團隊完成了編號為ST8520雙軸陀飛輪機芯圖紙的繪製工作。2012年此項目開始樣機試製,於2013年3月份完成零部件的配套,3月28日第一隻ST8520雙軸陀飛輪機芯試裝成功,標誌著海鷗的陀飛輪技術從平面進入了立體的新時代。4月25日在瑞士巴塞爾國際手錶展上,海鷗雙軸陀飛輪腕錶正式亮相。

奇翼陀飛輪一號初版手錶圖奇翼陀飛輪一號初版機芯圖

技術特徵

  1.機芯最大直徑為33.8mm,厚度為6.35mm,共42鑽。此機芯外廓尺寸適中,為外觀設計預留了很大的空間;

  2.擺輪遊絲系統的振動頻率為21600次/小時,延續走時至少55小時。機芯在有卡度擺輪遊絲系統的基礎上,經過改進將海鷗具有專利技術(專利號CN201532533U),同時也是國際制表業屬於高端配置的無卡度擺輪遊絲系統搭載於奇翼陀飛輪。此技術具有的技術優勢是克服了有卡度擺輪遊絲系統自身結構的弊端而產生的等時性誤差,通過調節設置在擺輪上的砝碼,改變其轉動慣量已達到微調手錶精度的目的;

  3.內軸框架為全新研發設計的同軸式飛行陀飛輪,旋轉速度為每1分鐘轉動一周。同軸式陀飛輪屬於經典的陀飛輪構造-擺輪被設置在陀飛輪框架的中心,擺動軸心線與陀飛輪的旋轉軸心線重合,這樣的設計可以使得擺輪做到最大化,保證了計時精度達到高水準,同時飛行陀飛輪構造可以充分展現陀飛輪懸浮的動態美感,給人完美的視覺體驗。海鷗根據現有的成熟技術發明了同軸式陀飛輪必備的特殊擒縱機構(專利號CN100587627C);

  4.承載內軸陀飛輪的外軸框架旋轉速度為每2.5分鐘轉動一周。外框架軸的旋轉速度是最能檢驗雙軸立體陀飛輪達到國際水平的參數,原因是此軸的速度越快說明了雙軸陀飛輪整體的結構複雜度越高,並且立體陀飛輪的最大優勢是為了給人視覺上強烈的衝擊力,體驗無窮的機械動態美感,那麼越快的旋轉速度就越可以把此衝擊力實現最大化,讓人有更豐富的滿足感。此結構已經申請了國家發明專利,同時也申請了PCT國際專利(專利號CN102809919A);

  5.內軸陀飛輪框架與外軸框架採用特殊輕質材料製成,符合如今瑞士高端制表的潮流。這類新材料體現了高科技給陀飛輪帶來的最新鮮「血液」,它們的應用可以讓陀飛輪「身輕如燕」,將內外框架的重量降到最低,最直接的效果是把陀飛輪整體減負確保了在較低動力的輸入下穩定的運轉,這樣對於動力的要求降至最低,帶來的優勢是計時精度達到高水平並且穩定,而且對於走時的延續性有了很大的擴展空間;

  6.奇翼陀飛輪整體框架的零部件數量達到了137個,而重量只有0.68g,這得益於新材料的大量應用,說明了高科技帶來的高效實惠,立體旋轉的運轉軌跡最大直徑為12.5mm;

  7.奇翼陀飛輪的最核心零件通過新設備製造可以讓陀飛輪實現立體旋轉的錐齒輪和作為外軸支承的立體支承架和支承軸;

  8.內軸框架的旋轉軸與外軸框架的旋轉軸以90度設置,外框架的旋轉軸與機芯軸心線以90度設置。旋轉軸以雙90度設置的優勢是降低陀飛輪結構的設計難度,引進新工藝提升零部件的製作工藝性;

  9.外軸框架在機芯動力驅動下360度翻轉,帶動內軸陀飛輪整體框架自轉的同時圍繞外軸軸心線公轉,使得擒縱機構和擺輪遊絲系統的運動軌跡相比於傳統的平面陀飛輪更加複雜。因其在抵消地心引力方面效果更加明顯,使得走時精度可以達到進一步提升;

  10.首次在機芯中使用了經典的「黃金套筒」寶石鑲嵌傳統工藝。此工藝的最大亮點是把寶石軸承先鑲嵌於經過傳統工藝的人手工精飾打磨而製成的黃金套筒內,再鑲嵌在夾板上。這種裝飾性很強的工藝對於機芯來說起到了「畫龍點睛」的效果。

  11.配置功能-4點位時分針顯示,2點位能量顯示,9點位雙軸陀飛輪顯示。

奇翼陀飛輪一號進化版前視圖奇翼陀飛輪一號進化版後視圖

奇翼陀飛輪一號進化版手錶圖

相關焦點

  • 奇翼立體旋轉陀飛輪
    海鷗多軸陀飛輪我從事十多年陀飛輪的研發工作,始終有個夢想,把我所學到的知識運用到自己最喜歡的陀飛輪項目中。終於在我進入海鷗表廠第十個年頭(2013年),立體旋轉陀飛輪將我的夢想變成了現實。設計創意我在設計奇翼陀飛輪的初期,始終在思考一個問題,如何把多軸陀飛輪與海鷗品牌更和諧的融合,充分展現陀飛輪旋轉起來的動感之美?
  • 機械錶的四大「黑科技」之陀飛輪
    第一代寶璣的陀飛輪原理與技術持續了一百多年,一直沒有重大的變化;1930年德國朗格表廠的Albert Helwing製作的陀飛輪手錶,取消了飛輪的固定支架,取名為飛行陀飛輪,這是第二代陀飛輪;1993年中國香港矯大羽製作的陀飛輪手錶,取消了飛輪的固定支架和旋轉框架,取名為神奇陀飛輪,這是第三代陀飛輪;
  • 積家金月相和陀飛輪——不太常見的情侶表組合
    這支積家大師1322410,是大三針架構的基礎款陀飛輪——簡單、大氣、低調,上手無論質感還是分量感都十足,是真正的實力派,我喜歡了很多年,18年的時候終於找機會入了一支。而女款,選擇積家,大都會選約會款;可我老婆對手錶一點興趣都沒有(別問她對什麼有興趣,問就是包,包治百病)。
  • 陀飛輪專家晉身大自鳴聖堂,最貴的腕錶品牌它做到了
    歷經11年研發,陀飛輪專家GF擠身少數具備大自鳴研發的頂級表廠!做大自鳴難不難,不管是問哪個制表師,可能會給你一個眼神、一個笑容或是一個皺眉,答案應該夠明確了。只是江詩丹頓到今年才推出大自鳴,倒是有點令人驚訝,畢竟在報時機制的發展其來有自,不過以雙體陀飛輪起家的GREUBEL FORSEY手腳不慢,創辦人Robert與Stephen耗費了11年時間研打造出具備935的零組件、兩項專利與十一項安全設計的這款大自鳴,證明除了陀飛輪以外的高階技術實力。
  • 全面解析捷克豹宇宙天體陀飛輪(內附震撼視頻)
    天體陀飛輪2013年,天體陀飛輪一隻手臂的末端是三軸陀飛輪,陀飛輪對面是動作(用於移動時針和分針)和鏤空錶盤。3、另外兩個手臂帶有代表地球的琺瑯裝飾球體,以及代表月球(實際看上去像一顆迪斯科球)的含有288個切割面的一克拉鑽石。
  • FRANCK MULLER 世界最快陀飛輪 迅雷登臺
    瑞士頂級鐘錶品牌FRANCK MULLER看好臺灣頂級腕錶市場,於1月份日內瓦表展結束後,於日前舉辦FRANCK MULLER WPHH 2013腕錶鑑賞會,展示多款全新系列頂級腕錶,包括榮膺世界轉速最快美譽的迅雷陀飛輪腕錶;原廠自製Cintree Curvex七日動力儲存機械腕錶
  • 全新孔雀遠航者 陀飛輪腕錶顛覆來襲
    2020年,孔雀表秉承悠久歷史傳承與精湛制表工藝,承載遠洋深厚歷史淵源,繼推出開創者、見證者、王者歸來、潮咖陀飛輪系列腕錶後,全新遠航者(VOYAGER)陀飛輪腕錶顛覆來襲,以遠航者為靈感來源,向遠航致敬,專為無所畏懼、永葆探索精神的
  • 「海鷗」巴塞爾鬥贏「歐米茄」
    新華社瑞士巴塞爾3月11日電 2012年瑞士巴塞爾國際鐘錶珠寶展組委會智慧財產權委員會10日對瑞士歐米茄公司訴中國海鷗手錶商標侵權一案作出裁決,認定海鷗手錶在本屆展會上使用的標識牌未對歐米茄註冊商標構成任何侵害。中國天津海鷗表業集團有限公司在本屆展會上展出一款自主研發、擁有核心技術、直徑最小、具有國際水平的同軸陀飛輪女士腕錶,引起業界人士關注。
  • 積家超薄大師系列陀飛輪月相腕錶,揉合兩項複雜功能
    於19世紀初發明的陀飛輪,旨在抵消地心吸力對懷表擒縱裝置的影響,藉此提升懷表的精準度。然而,到了20世紀,隨著懷表被腕錶取代,陀飛輪逐漸式微。積家一直研究精準走時的方案,並於1946年設計了170型陀飛輪機械機芯。這款機芯搭載於懷表內,特別為了計時比賽而設計。
  • 陀飛輪,萬年曆,三問---機械錶最頂尖最複雜的三大技術
    原標題:陀飛輪,萬年曆,三問---機械錶最頂尖最複雜的三大技術 陀飛輪 陀飛輪是瑞士鐘錶大師——路易·寶璣先生在1795年發明的一種鐘錶調速裝置。法文Tourbillon(故又稱特比龍),有「漩渦」之意,是指裝有「旋轉擒縱調速機構」的機械錶,陀飛輪是音譯與意譯相結合。
  • 宇宙之舞:芝柏天象儀三軸陀飛輪腕錶Planetarium Tri-Axial
    此款三維「天象儀」腕錶集三軸陀飛輪、24小時完整旋轉一周的球體和天文月相於一身。 它將專業製表技術、標誌性設計和傳統手工藝巧妙結合,汲取了GP芝柏表DNA中的精華:箭型金橋、七弦琴狀陀飛輪框架、藍寶石拱形透鏡,側孔使得光線能夠完全透入這款超凡精緻的機械裝置。
  • 雙重三軸球體陀飛輪,PURNELL Escape IIS Treasure 2020新表
    PURNELL Escape IIS Treasure Baguette雙重三軸球體陀飛輪。PURNELL 雙球體系列的新成員PURNELL自誕生於2006 年便專精於研發抵抗地心引力的陀飛輪技術,更於2017 年推出首款」球體」三軸陀飛輪Escape I 腕錶。
  • 百萬級別全鏤空陀飛輪腕錶:BBR羅傑杜彼碳纖維材質DBEX0577
    眾所周知,羅傑杜彼擅長製作陀飛輪,而且只生產最精密、迷人的飛行陀飛輪。而在機芯鏤空方面,羅傑杜彼自建立以來便致力於新型鏤空機芯的研發,力求開發出更加輕盈靈動、創意大膽的現代鏤空機芯。今天腕錶先生就為大家帶來一款結合了鏤空機芯和陀飛輪兩項精湛技藝的羅傑杜彼Excalibur王者系列腕錶,腕錶的官方型號為:DBEX0577。
  • 不只纖薄 積家新款超薄大師陀飛輪還兼具多重複雜功能
    JAEGER-LECOULTRE積家的Master Ultra Thin超薄大師系列一向以超薄設計聞名,然而這不表示系列中都是一些基本的二、三針手錶,例如品牌最新推出的Master Ultra Thin Tourbillon Moon便同時具有陀飛輪與月相等複雜功能,手錶整體僅12.1mm
  • Jacob & Co.傑克寶Astronomia天體系列陀飛輪腕錶紀元
    幾個世紀以來,陀飛輪在制表行業一直獨佔複雜工藝之首。在一個平面上旋轉,吸引著無數人的目光,但陀飛輪一直未曾突破維度的限制。然而Jacob & Co.傑克寶帶來的Astronomia天體系列則做出來革命性的突破,讓平面的陀飛輪立體起來,讓它可以在三個方向邊自轉、邊旋轉。這種多軸陀飛輪無疑令時計更加精確,也猶如一顆漂浮在手腕上的宇宙生物,帶來無限震撼。
  • 積家推出全新超薄大師系列陀飛輪月相腕錶
    [腕錶之家 品牌新聞] 積家推出全新超薄大師系列陀飛輪月相腕錶(型號:Q1692410),該腕錶採用18K Le Grand玫瑰金材質,並將陀飛輪、兩個半球的月相盈虧、以及不同尋常的指針式跳曆日期顯示功能相結合,複雜性和美學兼具,堪稱又一款典型的積家時計傑作。
  • 江詩丹頓 推出鈦殼版 渾天儀陀飛輪腕錶
    Vacheron Constantin 剛剛推出 Les Cabinotiers Armillary Tourbillon 腕錶的一個新版本,搭載「渾天儀陀飛輪」和「逆跳時分針」兩項複雜功能,首次使用鈦材質製作表殼,為這枚高複雜功能腕錶帶來現代氣息。
  • 手錶界不可思議的發明:陀飛輪
    很久以前,陀飛輪還是一種非常罕見的存在,不光是因為它價格昂貴,還因為它的結構非常複雜,給人一種非常神秘的感覺。近年來,陀飛輪手錶的報導也頻繁地出現在各大媒體上,引起一些消費者注意,由於國內的手錶專業維修人員很少有機會接觸價格昂貴的頂級手錶,所以對於陀飛輪的結構原理、提高走時精度的實際意義等等,都還不是完全的了解。
  • 歐米茄全新碟飛系列陀飛輪至臻天文臺腕錶
    今年歐米茄推出了一枚全新的碟飛系列陀飛輪至臻天文臺腕錶,該款腕錶可謂是創造了品牌的首次。該款腕錶是歐米茄首款通過至臻天文臺認證的手動上鏈中置陀飛輪腕錶,腕錶的每日精準度介於0秒至+5秒之間,可抵抗高達15,000高斯的強磁場,其精準度、防磁性和整體性能均達到了行業的更高標準。
  • 月相潮汐、陀飛輪、萬年曆,IWC萬國表新品讓你看過癮!
    全新演繹多項複雜功能彰顯制表技藝 今年,葡萄牙系列的新品當中,IWC葡萄牙系列萬年曆陀飛輪腕錶、陀飛輪逆跳計時腕錶、以及IWC葡萄牙系列萬年曆腕錶42均搭載了多項複雜功能,但我們也可以看到,品牌也做了一些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