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話短說,我就不囉囉嗦嗦了!
首先,動物會趨利避害,用通俗的話說就是遇到好欺負的就欺負,遇到強的就慫,那麼問題就很簡單了,動物怕人,是因為在動物的眼中,將人看成是「不好欺負」的那一類。
動物怎麼判斷對手實力高低的呢?
很簡單,看體型,在動物世界中,體型往往決定著實力,同一類型的動物裡面,體重差超過30千克被認為是有較大的優勢,而超過50千克,被認為是有著絕對的優勢。
鬃狼
動物世界裡面,很多本身實力較為弱小的動物,都會通過「炸毛」等手段來迷惑對手,使得自己看起來更大塊頭一些,比如南美的鬃狼、非洲的土狼等等。
人張開手臂
人,直立行走的動物,看起來特別高,張開手臂,看起來特別大、大吼大叫,這些特徵無一例外都向動物透露出不好惹的信息,所以一般來說,體型看起來沒有人類大的動物,都會本能地先怕人類。
狗
拿狗來說,它判斷對手實力高低的方式就是看自己的視線,如果對手身高比自己水平視線低,那麼在狗的眼中就是弱的一類,如果高於水平視線,就是強的一類(實際中的標準分界線沒有這麼絕對),所以現實生活中,狗往往會攻擊兒童,卻很少敢攻擊成年人(當然,一些流浪狗、瘋狗除外,別拿少數個例說事)。
狗攻擊兒童
所以,為什麼大多數野生動物都害怕人類的原因就很明朗了,主要是在它們的判斷方式裡面,人類的大多數特徵,都被它們認為是強悍的象徵。
當然在遠古社會裡面,像刃齒虎之類的猛獸經常捕食原始人,所以經驗告訴它們,直立行走的原始人即便是看起來高大,但單個的戰鬥力不行,所以刃齒虎之類的猛獸也就不會懼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