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網記者傅文婧11月2日報導:第六屆「全國教育實證研究論壇」11月1日在華東師範大學圓滿落幕。活動由華東師範大學教育學部、北京師範大學教育學部、全國教育科學規劃領導小組辦公室、光明日報教育研究中心共同舉辦。
    本屆論壇聚焦教育實證研究方法,設置了17場平行分論壇,分別由國內17所高水平教育學教學科研單位主持;42家教育學高水平期刊擔任論壇學術支持單位,33家期刊派出代表參加了線下「期刊與作者面對面」主題沙龍,分四組與教育學人進行對談,共同探討並推進紮根中國大地的教育實證研究。
    本次論壇同時組織開展了第四屆教育實證研究優秀成果獎評選。組委會通過對71家單位推薦的324篇學術論文、141篇學位論文進行三輪評審並公示,最終評選出10篇優秀學術論文和10篇優秀學位論文。論壇主席袁振國教授與寧波睿易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邵建宇先生共同為獲獎者頒獎。教育實證研究成果獎由教育學教學科研單位、學術期刊等第三方推薦,無需成果作者本人申請,評選過程以研究成果的質量為依據,嚴格按照學術標準和規範進行。有獲獎代表感言:「教育實證研究成果獎是教育學人自己的成果獎,感覺特別純粹和榮耀」。
    袁振國教授在致辭中回顧了全國教育實證研究論壇舉辦六年來推動實證研究從少到多,從數量增長向質量提升邁進的歷程,提出從「更具有思想性和前瞻性」「更具有理論概括能力」「更多體現價值理念和追求」「更多形成系統設計和整體布局」的方向,加強教育實證研究。
    本次論壇共收到會議論文投稿610篇,會議報名3937人,獲邀線下參會人員800人。17場平行論壇共有287人次進行了主題報告。內容涉及教育的元分析技術與應用、量化方法反思與前瞻、質性方法反思與前瞻;教育研究的中介與調節效應、結構方程模型、面板數據分析、問卷設計與運用、隨機實驗設計、測量評價技術、圖像視頻分析、案例分析方法、紮根理論的運用、政策效果的評估;教育質性研究中的編碼技術、理論貢獻、訪談策略、田野調查等研究領域。與會代表以極高的專業熱情和專業精神開展了熱烈深入的討論。本次論壇為報告人設計了精巧的「論文宣讀證書」,增加了作者參與論壇的儀式感。
    根據疫情防控常態化的要求,論壇首次採用線上線下融合的方式,在控制線下參會規模同時,組建了由17位技術專家構成的直播團隊並得到了CCtalk實時互動教育平臺的友情支持,通過線上直播擴大論壇受益面,共計約10萬人次參加了線上討論。
    在論壇「期刊與作者面對面」主題沙龍活動中,33家高水平教育學期刊的嘉賓分四組,與作者開展對話,共話新時代中國教育實證研究人才培養、高水平教育實證研究及其成果發表、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