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新聞網6月3日電(通訊員 劉璐璐)5月31日,由清華大學教育研究院(簡稱「教研院」)主辦的第九屆清華大學教育研究院博士生論壇於線上進行。本屆博士生論壇以「傳承與創新:新技術背景下的教育現代化」為主題,設置4場特邀報告、8場33次口頭報告、30篇海報張貼以及2場職業發展沙龍等環節。
論壇簡介
本屆論壇是首屆線上教研院博士生論壇,也是迄今規模最大的清華教研院博士生論壇。除了130位現場參與論壇的師生,還有1066名國內外師生在雨課堂同步觀看此次論壇。他們來自國內外337所院校,位於17個不同國家和地區,共話「傳承與創新:新技術背景下的教育現代化」。
部分與會師生在線合影
教研院院長石中英在開幕辭中表示,博士生是未來的科學家和學者,博士生思想中蘊藏著極大的創造力。希望廣大博士生同學能夠充分地利用論壇這一平臺,圍繞自己最關心的教育問題,自主交流,理性對話,開發歧見,形成共識,不斷深化對中國和世界教育改革發展的規律性認識。石中英希望博士生同學們能夠通過論壇結識志同道合的學術同仁,建立起深厚的學術友誼,在今後的學術生涯中為繁榮教育學術作出積極貢獻。
清華大學教育研究院院長石中英教授致開幕辭
論壇組織委員會主席、教育研究院博士生周京博從論壇的宗旨、歷史和組織方式等方面介紹了此次論壇的基本情況。論壇共收到來自國內外38所高校的82篇稿件,同時邀請40位專家學者成立學術委員會,對文章進行匿名評審,經過嚴格評審最終選取了33篇口頭報告和30篇海報張貼論文。周京博對參與論壇的師生表示了歡迎和感謝,並希望論壇能夠幫助大家零距離聆聽教育前沿理念,足不出戶感受年輕學者的激情。
清華大學教育研究院博士生周京博介紹論壇基本情況
本屆論壇設有四個特邀報告和八個分論壇。在特邀報告環節中,史丹福大學羅斯高(Scott Rozelle)教授、清華大學寇海明(Hamish Coates)教授、佛羅裡達灣岸大學張京順副教授、天津大學張曉蕾副教授四位專家學者分別作了特邀報告。
八個分論壇的主題分別為「國際教育與教育國際化」「在線教育與混合式教學」「教育基本理論研究」「『雙一流建設』研究」「教育經濟與管理專題」「基礎教育專題」「教育大數據發展研究」以及「高校教師與學生發展研究」。入選的口頭報告研究主題多元,研究方法多樣,研究問題從歷史到當代、從國內到國外、從理論到實踐、從宏觀到微觀,以多維視角呈現。清華大學史靜寰教授、寇海明教授,北京師範大學餘清臣教授,廈門大學吳薇教授,佛羅裡達灣岸大學張京順副教授,清華大學張羽副教授,天津大學張曉蕾副教授,清華大學郭菲助理教授、喬偉峰助理研究員、魏軍助理教授,拉夫堡大學高波助理教授等專家學者對報告進行了精彩點評。
清華大學教育研究院黨總支書記劉惠琴在閉幕辭中對同學們的研究成果給予了充分肯定,認為同學們的研究內容翔實,注重問題導向,嘗試運用多學科的研究方法,拓寬教育研究領域的範圍和邊界。她希望同學們在今後的學習和科研工作中,進一步拓寬視野、砥礪情懷,尊重學術道德、堅持勤勉治學,嚴守學術底線、追求學術高線,求真知、重實學、創新思、育全人。
清華大學教育研究院黨總支書記劉惠琴致閉幕辭
論壇共評選出優秀論文一等獎3項、二等獎6項以及優秀口頭匯報獎5項。
清華大學教育研究院博士生學術論壇始於2011年,迄今已經成功舉辦9屆,從學院內部的學術交流會議逐漸成長為由學生自主搭建、影響輻射全國甚至全球的研究生學術交流平臺。論壇旨在通過思想碰撞與交鋒,幫助博士研究生拓展研究視野、提高科研能力和增強創新意識。本次論壇在熱烈討論中落下帷幕,得到了參會師生的廣泛好評,但關於新技術背景下教育現代化的探索依舊任重而道遠。
供稿:教育研究院
編輯:李華山
審核:程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