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離子體所楊樹斌獲第九屆「奧加諾(水質與水環境)獎學金」

2020-11-25 中國科學院

等離子體所楊樹斌獲第九屆「奧加諾(水質與水環境)獎學金」

2015-07-16 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

【字體:

語音播報

  7月10日,第九屆「奧加諾(水質與水環境)獎學金」(ORGANO WATER PRIZE)評選結果揭曉,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等離子體物理研究所應用等離子體研究室環境與放射化學課題組楊樹斌博士獲二等獎,這也是該課題組繼譚小麗、邵大冬等博士獲此獎項後第五次獲得該獎。

  奧加諾獎學金是由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與蘇州工業園區管理委員會主辦,日本奧加諾株式會社和奧加諾(蘇州)水處理有限公司贊助,旨在獎勵全國從事「水質與水環境」領域的科學技術研究與應用並取得突出成績的研究生。自2007年舉辦第一屆以來,已連續成功舉辦了九屆。今年,第九屆「奧加諾(水質與水環境)獎學金」的最終評審會在廣州大學城舉行,來自清華大學、浙江大學、同濟大學和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等科研院所的12名研究生進行最後激烈角逐,共評選出一等獎3人,二等獎8人,碩士研究生特別獎1人。

    楊樹斌是等離子體所2010級碩博連讀研究生,2012年被選為等離子體所和日本靜岡大學聯合培養博士,並於2012年10月到日本靜岡大學攻讀博士學位。目前主要的研究工作包括利用低溫等離子體改性納米材料,用第一性原理探究重金屬離子與放射性核素在氧化石墨烯、碳納米管等納米材料上吸附行為。她以第一作者身份在《環境科學與技術》、《化學通訊中國科學:化學》和《危險材料》等國際著名SCI源刊物上發表多篇學術論文。楊樹斌曾獲安徽省第七屆自然科學優秀學術論文一等獎,2014年度中科院「朱李月華優秀博士生獎」、2014年度等離子體所「所長獎優秀獎」、2014年日本靜岡大學在讀優秀博士生,2015年度等離子體所「所長獎學金特別獎」等榮譽。

曲久輝院士為楊樹斌頒獎

  7月10日,第九屆「奧加諾(水質與水環境)獎學金」(ORGANO WATER PRIZE)評選結果揭曉,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等離子體物理研究所應用等離子體研究室環境與放射化學課題組楊樹斌博士獲二等獎,這也是該課題組繼譚小麗、邵大冬等博士獲此獎項後第五次獲得該獎。
  奧加諾獎學金是由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與蘇州工業園區管理委員會主辦,日本奧加諾株式會社和奧加諾(蘇州)水處理有限公司贊助,旨在獎勵全國從事「水質與水環境」領域的科學技術研究與應用並取得突出成績的研究生。自2007年舉辦第一屆以來,已連續成功舉辦了九屆。今年,第九屆「奧加諾(水質與水環境)獎學金」的最終評審會在廣州大學城舉行,來自清華大學、浙江大學、同濟大學和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等科研院所的12名研究生進行最後激烈角逐,共評選出一等獎3人,二等獎8人,碩士研究生特別獎1人。
    楊樹斌是等離子體所2010級碩博連讀研究生,2012年被選為等離子體所和日本靜岡大學聯合培養博士,並於2012年10月到日本靜岡大學攻讀博士學位。目前主要的研究工作包括利用低溫等離子體改性納米材料,用第一性原理探究重金屬離子與放射性核素在氧化石墨烯、碳納米管等納米材料上吸附行為。她以第一作者身份在《環境科學與技術》、《化學通訊中國科學:化學》和《危險材料》等國際著名SCI源刊物上發表多篇學術論文。楊樹斌曾獲安徽省第七屆自然科學優秀學術論文一等獎,2014年度中科院「朱李月華優秀博士生獎」、2014年度等離子體所「所長獎優秀獎」、2014年日本靜岡大學在讀優秀博士生,2015年度等離子體所「所長獎學金特別獎」等榮譽。

曲久輝院士為楊樹斌頒獎

列印 責任編輯:張楠

相關焦點

  • 上海藥物所研究員丁健獲第九屆「談家楨生命科學成就獎」
    上海藥物所研究員丁健獲第九屆「談家楨生命科學成就獎」 2016-12-01 上海藥物研究所 【字體:大 中 小】
  • 等離子體所Plasma Science&Technology獲華東地區優秀期刊獎
    2009年歲末,中科院等離子體所主辦的學術期刊Plasma Science & Technology(簡稱PST,即英文版《等離子體科學和技術》)傳來兩個喜訊:在華東六省一市開展的第四屆華東地區優秀期刊評選活動中榮獲優秀期刊獎;在由安徽省新聞出版局和省期刊協會組織開展的安徽省優秀期刊評選中榮獲二等獎。
  • 去年約5萬名本專科學生獲國家獎學金,百名優秀代表公布
    曾獲浙江省政府獎學金、唐立新獎學金等。作為杭州哲航科技有限公司的聯合創始人,其項目獲第四屆浙江省「網際網路+」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金獎、「創青春」浙江省第十一屆「挑戰杯」大學生創業大賽金獎。楊 洋蘭州大學第二臨床醫學院2015級學生。曾獲國家獎學金、蘭州大學優秀學生一等獎學金。
  • 快訊:哈爾濱工業大學第10屆研究生「十佳英才」出爐,都有多優秀?
    範子琛作為主力隊員獲得第十屆「全國空間軌道設計競賽」冠軍,這是哈工大在該賽事中的首個冠軍,工業和信息化部官網對此進行了報導。他還與團隊獲得了被業界譽為「航天界奧林匹克」的國際軌道優化競賽第五名。攻讀博士期間,以第一作者發表SCI論文6篇,已授權及受理髮明專利12項。累計獲得研究生國家獎學金等20餘項榮譽獎勵。
  • 國家獎學金獲獎學生代表名錄
    曾獲北京市大學生生物知識競賽一等獎(三次)、2017年全國大學生英語競賽三等獎、第二屆全國大學生環保知識競賽特等獎等。2019年代表學校赴倫敦參加第九屆全球重大問題挑戰論壇。曾獲ASC2019世界大學生超級計算機競賽亞洲賽區二等獎、全國第九屆「華為杯」智能設計大賽一等獎;獲評「2018年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
  • 天大三名科技工作者獲第九屆「侯德榜化工科學技術獎」
    本站訊 (記者 趙習鈞 綜合報導)10月14日,在2017中國化工學會年會暨成立95周年紀念大會上,由中國化工學會組織評選的第九屆「侯德榜化工科學技術獎」在京揭曉,天津大學元英進教授獲成就獎,蘇榮欣教授、王拓副教授獲青年獎。
  • 本專科生國家獎學金獲獎學生代表名錄
    曾獲北京市大學生生物知識競賽一等獎(三次)、2017年全國大學生英語競賽三等獎、第二屆全國大學生環保知識競賽特等獎等。2019年代表學校赴倫敦參加第九屆全球重大問題挑戰論壇。  李 妍    滿族,中共黨員,北京交通大學電子信息工程學院軌道交通信號與控制專業2016級學生。曾獲國家獎學金;獲北京市三好學生等榮譽稱號。現任北京市學聯駐會執行主席、首都大學生英才學校學員。
  • 等離子體物理研究所2002年招生
    本所現有職工542人,其中科技人員376人,研究員32人,副研、高工105人,中級人員135人;11個室和3個中心分別從事等離子體物理理論、等離子體物理實驗、電源、強磁場、離子束、低溫等離子體及應用、計算機、真空、低溫超導、微波、聚變反應堆和電物理實驗裝置設計等的研究和技術工作,擁有一個藏書2萬冊、期刊1000種8萬冊、國外科技報告40種1.3萬冊的圖書館。
  • 蘭州理工大學在第九屆周培源力學競賽中創佳績
    蘭州理工大學在第九屆周培源力學競賽中創佳績頒獎儀式  近日,「第九屆全國周培源大學生力學競賽」(甘肅賽區),蘭州理工大學共6人榮獲國家三等獎,42人榮獲國家優秀獎,另獲省級一等獎6項、二等獎11項、三等獎30項。
  • 中國科學家陳家瑋獲國際水環境聯盟McKee獎
    WEF致力於全球範圍內水環境方面的研究、教育和培訓,推動國際水質/水環境研究的發展和先進技術的開發與推廣和應用,是國際水環境科學與技術領域最具權威的學術組織,該組織主辦的世界水處理技術展覽會是全球領先的水工業展覽會,至今已成功舉辦了92屆,今年因疫情影響,第一次以網絡在線方式進行(www.wef.org)。
  • 生態環境部:關於開展水環境承載力評價工作的通知
    二、工作要求(一)2020年11月底前,根據2019年水質監測數據,完成市、縣域水環境承載力評價,編制《XX市2019年度水環境承載力評價報告》。(二)2021年3月底前,選用2020年水質監測數據,完成市、縣域水環境承載力狀況評價,編制報告。相關報告由省級生態環境主管部門審核匯總後,報生態環境部備案。
  • 宣城市做好水環境承載力評價助推城市水環境質量持續改善
    水環境承載力指在一定時期內,區域水環境系統在滿足水質目標要求、保持可持續的自淨能力和維持水生態健康的條件下,對區域人口、經濟和社會活動的支持能力。為進一步加強我市重點流域水汙染防治工作並編制好重點流域水生態環境保護「十四五」規劃,根據生態環境部和省生態環境廳通知要求,我市認真開展水環境承載力評價工作,助推全市水環境質量持續改善。一是迅速開展合作。
  • 水質指紋汙染預警溯源技術助力水環境管理
    當地環境監察、監測部門聯合對某工業區汙水排口的水質進行檢查時,深圳市環境監測中心站通過最新的水質指紋汙染預警溯源技術發現偷排,並找出了違法排汙的嫌疑企業。  ■ 十五年磨一劍、國內外首創-基於水質指紋識別的汙染預警溯源技術   當下,「碧水」成為我國汙染防治攻堅戰中的三大保衛戰之一,各地開始圍繞水環境質量改善進行智慧環保建設,如水質在線監測等。監測市場熱度增加。
  • 宣城市全力做好水環境承載力評價工作助推水環境質量持續改善
    水環境承載力指在一定時期內,區域水環境系統在滿足水質目標要求、保持可持續的自淨能力和維持水生態健康的條件下,對區域人口、經濟和社會活動的支持能力。為進一步加強我市重點流域水汙染防治工作並編制好重點流域水生態環境保護「十四五」規劃,根據生態環境部和省生態環境廳通知要求,我市認真開展水環境承載力評價工作,助推全市水環境質量持續改善。一是迅速開展合作。
  • 等離子體所低溫等離子體製備納米材料及應用研究取得進展
    近日,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等離子體物理研究所低溫等離子體應用研究室王奇博士的論文《低溫等離子體技術製備基於碳納米管和石墨烯的複合材料及其在燃料電池中的應用》(Low-temperature plasma synthesis of carbon nanotubes and graphene based materials and their fuel cell applications
  • 《中華口腔醫學雜誌》第九屆編委會成立大會在滬舉行
    9月27日,《中華口腔醫學雜誌》第八屆編委會換屆大會暨第九屆編委會成立大會在上海國際會展中心召開,大會宣布了第九屆編委會成員名單,王興教授任雜誌名譽總編,趙銥民教授任總編,白玉興、邊專、郭傳璸、劉洪臣、王存玉、王松靈、俞光巖、張志願、章錦才、周學東教授等擔任副總編。第四軍醫大學口腔醫院陳吉華院長、陳永進、李德華、金巖、王小競、王美青、餘擎、王勤濤、施松濤等教授為編委。
  • 南華大學學子獲首屆核領域瑪麗·居裡獎學金!
    近日,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公布了首屆核領域的瑪麗∙居裡獎學金(Marie Skłodowska-Curie Fellowship Programme, MSCFP)資助名單,南華大學核科學技術學院核工程與核技術系的2019屆本科畢業生李玉雯和2020屆本科畢業生劉奕路成功獲得,是中國地區僅有的2名獲得者,這是學校核科學與技術學科開展「三全」育人工作取得優異成績的又一突出體現
  • 85個「水環境偵察兵」在懷柔上崗了
    原來它就是量子點光譜質監測終端被稱為「水環境偵察兵」這樣的設備懷柔已安裝85個還有5個計劃12月初安裝黑色圓盤,也就是「水環境偵察兵」,它底部連接著光譜水質監測儀,以泊錨的形式被固定在水下「水環境偵察兵」從數據採集到輸出只需幾秒鐘就能完成,還能夠精準定位水環境發生問題的地方,並第一時間預警,幫助工作人員及時查找原因並處理。「過去或者帶設備到現場檢測,或者取樣回實驗室檢測,過程麻煩、收集數據不及時、使用化學試劑也會有輕微汙染。現在,智能監測終端能實現24小時檢測、無需專人到現場、無汙染。」
  • 上海科學家丁健、樊嘉等獲第九屆談家楨生命科學獎
    原標題:上海科學家丁健、樊嘉等第九屆談家楨生命科學獎網絡圖  東方網11月26日消息:有我國生命科學「諾貝爾獎」之譽的2016年度第九屆「談家楨生命科學獎」頒獎典禮,今天(26日)在武漢大學隆重舉行。
  • 武威一中學子張翔榮獲郭沫若獎學金
    中國甘肅網4月2日訊 據蘭州晚報報導 4月1日,自武威市傳來喜訊,武威一中2015屆畢業生張翔獲「郭沫若獎學金」,他是唯一獲此殊榮的一名甘肅籍學生。3月30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舉行第三十八屆「郭沫若獎學金」頒獎典禮,武威一中校長李萬忠、張翔同學的高中班主任老師王開元及張翔同學的大學導師、父母親應邀參加頒獎典禮,共同見證了張翔同學的受獎儀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