橋梓鎮秦家東莊大橋下
懷九河河面
漂浮著一個黑色圓盤
引得路過行人
紛紛駐足觀看
這是個啥???
原來它就是
量子點光譜質監測終端
被稱為「水環境偵察兵」
這樣的設備懷柔已安裝85個
還有5個計劃12月初安裝
黑色圓盤,也就是「水環境偵察兵」,它底部連接著光譜水質監測儀,以泊錨的形式被固定在水下,無需專人值守,無需化學試劑,每10分鐘自動採集一次監測數據,24小時不間斷。監測內容包括溫度、濁度、化學需氧量、高錳酸鹽指數、生化需氧量、總有機碳、懸浮物等。
懷柔區計劃在懷沙河、懷九河、雁棲河、白河、湯河、沙河等12條重點河流的入境、國家和市級考核、鄉鎮考核和村級考核斷面,懷柔水庫、紅螺鎮水庫、西水峪水庫、青龍峽水庫、沙峪口水庫和雁棲湖6個重點水庫,小微水體等重點水域的90個監測點位安裝。
該智能終端黑色圓盤表面是太陽能板,可為設備供電。傳感器上有無線通訊模塊,可將監測的數據實時傳輸到工作人員的手機或電腦上,並通過大數據分析、人工智慧、物聯網等技術,實現水環境精細化智能監管。「水環境偵察兵」從數據採集到輸出只需幾秒鐘就能完成,還能夠精準定位水環境發生問題的地方,並第一時間預警,幫助工作人員及時查找原因並處理。
「過去或者帶設備到現場檢測,或者取樣回實驗室檢測,過程麻煩、收集數據不及時、使用化學試劑也會有輕微汙染。現在,智能監測終端能實現24小時檢測、無需專人到現場、無汙染。」懷柔區生態環境局工作人員介紹,智能終端漂浮在河面上,水下是光譜傳感器,利用光譜原理實時分析水體的特性,如果水質較差,濁度和 COD等水質指標突增,水質光譜指數就會顯示紅色,水環境管理人員只需打開信息系統就可實時查看水質狀況,並採取相應措施。「在點位選取上,我們以村為單位,選擇了每條河流上相對連續的點位,當水環境出現問題預警時,能夠準確定位、查找原因。」
為動態掌握水質變化情況,懷柔區採取人工化驗與機器監測相結合的方式,區生態環境局水質監測站的實驗員們每月都會到全區各條河流的20多個水質斷面點位取樣一次,並帶回實驗室化驗,及時了解水環境情況。
無人監測
秒出結果
自動預警
助抓偷排
「水環境偵察兵」
真正實現了快速高效作業
有效確保水事秩序
保障水環境安全
科技治河,好樣的!
END
資料來源:北京日報客戶端
圖文編輯:匡智臻
【來源:懷柔融媒】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