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高新區(濱江)治水工作再上新臺階 幸福河湖科技助力

2020-11-30 中國網

  2020年是「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提出15周年,也是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2013年以來,浙江以「兩山」理論為指引,拉開了一場「絕不把汙泥濁水帶入全面小康」的「五水共治」攻堅戰,自此,之江大地的江河湖泊海洋便開始了由「髒」到「淨」、由「清」到「美」的蝶變。

  伴隨著習近平總書記在「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座談會」上提出的「要讓黃河成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建設「幸福河湖」成了助推「兩山」轉化的生動實踐。對於高新區(濱江)來說,「五水共治」工作推行以來,濱江的水環境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共開工建設治水項目500餘個,累計投資約50億元,西興街道、長河街道順利完成「汙水零直排街道」創建驗收,白馬湖被評為省級「美麗河湖」,太廟橋河、廟後王河、永久河被評為市級「美麗河道」,高新區(濱江)有望建成全省首批「汙水零直排區」。

  那麼,在高新區(濱江),高新企業與高新技術的蓬勃發展,究竟是如何具體賦能治水工作的呢?

  科學布局,前端感知更全面。高新區(濱江)區內河道多為人工開挖,存在斷面規整、河道順直、坡度小、水流緩慢的情況。為此,高新區(濱江)科學優化區內水系布局,按照引得進、流得動、排得出的要求,依託7個排灌站(閘)和3個「清水入城」項目建設,不斷打通斷頭河,加強坑塘、河湖等各類水體自然連通,形成了以北塘河為界的「二進二出」(華家排灌站和浦沿排灌站進,江三排灌站和鐵嶺排灌站出)和「二進一出」(十甲河閘和風情河閘進,建設河排灌站出)的科學水系格局,實現轄區內生態水系大貫通,水體流動性進一步增強,水體自淨能力進一步提高。同時積極加強前端感知設備建設,已在各類河道關鍵節點建設河道水質自動檢測站18個、河道流量監控站7個、河道雨水監測站12個、管網水位監測站26個、河道視頻監控點位64個、智能感應井蓋628個,配合無人機、無人船的日常巡查,形成了一張「水陸統籌、天地一體、點面結合」的檢測監控網絡,全面實現對水環境、汙染源、生態狀況等河道環境要素實時自動感知,為後續管理與決策提供堅實基礎。

  數據賦能,日常管理更智慧。近年來,高新區(濱江)緊緊圍繞「數字濱江」建設,大力推進數據賦能治水的濱江實踐。不斷加強平臺建設,構建濱江治水雲平臺,將原有的智慧河道、智慧管網、水務GIS、防洪排澇預警等系統全部納入該平臺體系中,通過打通數據壁壘,實現各治水數據的互聯互通,提升各類涉水事件的感知、決策、預警、調度與控制能力。在智慧管網方面,通過雨水、汙水、給水「三水合一」的GIS地理信息系統和排水設施運行監控系統,實現全區雨水、汙水、給水的運行、監控、調度,包括靜態的管線查詢、管線統計、管網分析等功能。在防洪排澇預警方面,將全區分成了80萬個網格,通過搭建大數據模型,接入實時雨水工情監測數據,形成完備的防洪排澇預警體系,全面監控轄區河道水文、水質、實時環境及雨水管網水位等信息,可在內澇發生之前,精準部署各類防澇舉措。在引配水方面,在各個排灌站加裝水質濁度自動檢測儀和自動處理裝置,根據錢塘江江水濁度變化情況,對引入的錢塘江原水進行預處理,自動調整和優化引水預處理措施,依據河道生態流量,引「清水入城」,科學開展引配水工程。

  政企聯動,創新動力更強勁。高新區(濱江)在藉助高新技術產業優勢,不斷深化「科技治水」成果的同時,也積極為各類高新企業提供更優營商環境,努力激發高新企業的創新熱情。在去年舉辦的首屆「政企聯動•科技治水」論壇上,賦予浙大中控、聚光科技、海拓環境、貴仁科技等32家企業「科技河長」的新身份,不僅為河道的治理難點提供了專業技術支撐,也為科技企業治水新成果提供更多實景應用機會,打造「濱江設計、濱江製造、濱江建設、濱江運維」的一體化應用模式,實現對企業的反哺。貴仁科技的建業路淨水項目、中誠環境的西興生活汙水處理設施、聚光科技探索建立的小型「海綿城市」等一批具有前瞻性、試點性的治水項目生根發芽。今年6月份,高新區(濱江)又成立了「科技治水聯盟」,旨在加強區內企業交流與政企聯動,促進企業更好發展,不斷向全國輸送科技治水的「濱江模式」,切實增強企業的創新動力與國際競爭力。

  全民參與,治水合力更緊密。高新區(濱江)不斷深化河長體制,擴充治水力量,形成以政府為主,社會廣泛參與的「1+N」治水隊伍,「N」即指「民間河長+企業河長+科技河長+護水志願者+河小二」的全民「河長制」模式。目前除區、街、社三級河長隊伍外,全區共有90人的民間河長隊伍、45家企業河長隊伍、32家科技河長隊伍、36支共412人的護水志願者隊伍以及全區各高校、中小學參與的「河小二」。高新區(濱江)充分利用新聞媒體、微信公眾號、網絡等載體,擴大五水共治的知曉率和參與度,推進治水成果轉化,密切關注各類舉報及曝光信息,發動群眾開展社會監督,提升群眾滿意度。舉辦各類有特色的治水活動,如趣味徒步賽、皮划艇親子活動、「五水共治」追夢人廣場舞大賽、美文徵集等活動,加深群眾對「五水共治」的了解,把「五水共治」與群眾普通生活緊密相連,提升群眾獲得感。 

  因水得名,擁江發展。優美的生態環境,「水清岸綠」的水環境已經成為高新區(濱江)一流營商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吸引了各類高端人才來此創業、就業,成為高新區(濱江)建設國際一流高科技園區的重要底色。

  未來,高新區(濱江)將進一步深化「科技治水」模式,加大資金投入,加強科技創新,加快成果轉化,進一步優化升級「科技治水」體系,不斷擦亮「科技治水」這塊金名片,努力展現「數字濱江」魅力,為「幸福河湖」建設提供濱江經驗,貢獻濱江力量。

來源: 中國網    | 作者:通訊員 富威玲    | 責編:徐立    電子信箱:184042016@qq.com    

相關焦點

  • 自貿區杭州片區濱江區塊建設動力...
    「自貿試驗區建設是關係高新區高質量發展的大事,高新區(濱江)將厚植高新優勢,開創自貿時代,全力打造全球數字自由貿易中心,力爭對外開放現代化先行示範。」高新區(濱江)黨委書記王敏在當天的建設推進大會上表示。
  • 2019年度浙江省科學技術獎公布,高新區(濱江)15項!
    高新區(濱江)企業承擔和參與的成果共獲科學技術獎勵15項,其中浙江科技大獎1項,技術發明獎一等獎1項,科技進步獎一等獎1項、二等獎8項、三等獎4項。高新區(濱江)企業阿里巴巴(中國)有限公司張建鋒團隊組織開發「城市大腦」技術架構體系,創辦了阿里達摩院,人工智慧科研實力進入全球第一梯隊。疫情發生後,三天開發出健康碼引擎,成為數千萬人工作生活通行證,提供了精密智治的「浙江方案」。
  • 高新區(濱江)海創基地:打造海外高層次人才創新創業集聚地
    對此,高新區(濱江)有自己的考量:一流的辦公環境給一流的人才來入駐,同時要將其打造成海外高層次人才在杭州創新創業的首選地和集聚地。  最近,高新區(濱江)還準備採取園中園的模式,在海創基地內設立「5050計劃」加速器、海邦創業園、海邦創新工場,形成「孵化器」+「加速器」的一條龍的服務模式。
  • 獻上這份廣州治水成績單——打造幸福河湖永不止步
    《廣州市抓源頭 補短板 保生態 強機制 全面消除城市黑臭水體》治水經驗被住建部專刊採用報中辦國辦。  廣州市河湖長制工作於2018年、2019年連續獲得國家督查激勵、省考核優秀;白雲區入選2019年全國10個河長制湖長制激勵市縣;民間河長蘇志均當選全國「十大最美河湖衛士」。
  • 濱江打造大學生創業生態圈 推動大創項目落地轉化
    7月13日,「贏在濱江-賽聖谷高端行業路演」首場活動在杭州國際人才科技創新中心舉行  浙江在線7月14日訊(浙江在線記者張吉 通訊員 鄭斌予)昨天下午,「贏在濱江-賽聖谷高端行業路演」首場活動在杭州國際人才科技創新中心舉行。
  • 濱江道富信息科技薪水不低要求也蠻高
    道富銀行在杭州有個全資子公司——道富信息科技(浙江)有限公司,主要工作是為美國道富銀行的全球金融業務提供IT研發和支持,為道富銀行亞太區客戶提供優質離岸金融服務。  公司的主要客戶分為雪梨、新加坡、香港、東京等區域,客戶通過網絡可以把金融業務傳輸到杭州,這裡的工作人員會為他們解答。
  • 以水 為脈 講好「產城人」融合的「濱江故事」
    在此背景下,再看濱江——「久育成林」的環保產業,正在賦能於城市治理;不斷提升的城市能級,吸引了更多人創業創新;而紮根濱江的企業和百姓,正匯聚成共建共治共享的力量……  宜居宜業宜遊的現代科技新城正悄然走來,「產城人」融合的「濱江故事」,正在上演。
  • 浙工大|高新區(濱江)80+名企喊你來面試,7000+崗位速約
    9月24日杭州高新區(濱江)踏浪而來「職」為你來快來收割心儀的offer吧時間:>杭州三匯數字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杭州民生濱江製藥有限公司 醫惠科技有限公司 杭州精工技研有限公司 浙江國自機器人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杭州澤天科技有限公司
  • 江北孵化、江南發展,杭州濱江區的「高新風景」如何形成?
    這一天,科技部的「火炬」將火種從西湖邊撒向錢江南岸——國家科委正式復函浙江省人民政府,同意杭州高新區調整區域範圍,之江區塊內3.5平方公裡和毗鄰長江路以東2.5平方公裡的成片土地上,成為杭州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的空間。 至此,杭州高新區拉開規模化發展的序幕,也翻開了「北企南遷」的序章。
  • 為教育強國和科技強國提供支撐!「十三五」高校科技工作再上新臺階...
    「十三五」高校科技工作再上新臺階 | 教育2020「收官」系列新聞發… 2020-12-03 15:0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杭州最大的青少年活動中心濱江開建 最快2018年投入使用
    高新區(濱江)也要有自己的青少年活動中心啦!  這是繼斷橋附近昭慶寺裡街、錢江新城市民中心、城西閒林、城北拱宸橋西歷史文化街區、之江新城(在建)之後,杭州的又一個青少年活動中心。  它在濱盛路以南,建業路以東,建築面積6萬多平方米,是杭州所有青少年宮中最大的;周邊是世茂中心、濱江寶龍城市廣場、浙大兒院濱江院區;交通也很方便,距地鐵6號線建業路站(預計2019年開通試運營)只有幾百米。  濱江區住建局了解到,活動中心已完成建設方案和初步設計批覆,預計8月開工,2018年初完工。
  • 堅持原創引領 服務國家發展 高校科技工作再上新臺階
    堅持原創引領 服務國家發展 高校科技工作再上新臺階教育部科學技術司「十三五」期間,高校科技工作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教育和科技工作的重大決策部署,秉持「引領創新、支撐發展、科教融合、開放協同、追求卓越」的發展理念,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凝心聚力,真抓實幹,全力提升新時代高校科技創新能力,為教育強國和科技強國建設提供有力支撐。
  • 唐家三少:濱江是最大的優秀網絡作家聚集地
    伴隨著網絡作家村在高新區(濱江)的落地,杭州文創產業的崛起,以及一系列促進網絡文學向上發展的措施的開展,網絡文學的走勢在杭州,尤其是濱江越來越好,一條以網絡文學為核心的IP產業鏈正在形成並延伸。解放思想、打破禁錮,開闊視野、兼收並蓄,改革開放極大地激發了文化原創力。
  • TGN攜手河南新鄉高新區,助力大健康產業發展
    為響應《「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號召,推動我國生物醫藥、醫療信息化科技創新,助力大健康產業發展,提高人民健康水平,8月16日,TGN新啟創環球網絡攜手新鄉高新區舉辦生物醫藥大健康專場活動,集聚國內多家優秀創  為響應《「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號召,推動我國生物醫藥、醫療信息化科技創新
  • 無人駕駛、智慧車間、數字工廠……杭州數字經濟發展再上新臺階
    錨定「全國數字經濟第一城」的杭州,早已在5G、區塊鏈等「新基建」領域發力布局、超前謀劃。今年,杭州全面實施「六新」發展行動,加快推動以數字基建為核心的「新基建」布局建設,全面賦能新消費、新製造、新電商、新健康、新治理,奏響了搶灘「新基建」浪潮、邁向高質量發展的時代強音。
  • 聚光科技董事長王健入選國家「千人計劃」
    12月20日,杭州高新區(濱江)召開建區以來第一次全區人才工作會議,會議現場,6名國家「千人計劃」入選者每人獲得100萬元創業資金。  據了解,自2003年以來,高新區(濱江)累計引進各類人才12.7萬人,每萬人口中擁有人才數6039人,名列全省第一,每萬名人口擁有理工科畢業生數3377人,位居全國國家級高新區前列。目前,全區累計擁有國家「千人計劃」入選者8名。  人才的引進使高新區(濱江)的產業規模實現了跨越發展。
  • 「微笑是最好的回報」 杭州濱江和丹寨三年東西部協作側記
    這3年多,也恰是杭州濱江跟貴州丹寨東西協作、對口幫扶全面深化的時期。  兩地領導每年數次互訪、商議年度計劃,濱江在「真金白銀」的援助之外,更推動了兩地幹部、教師、醫生隊伍的深度交融,理念實操並重,真正授人以漁,從「人才基建」上助力丹寨脫貧。  正是在此背景下,濱江幹部徐建剛和同事們來到了這裡。
  • 杭州中科國家技術轉移中心成立
    來源: 杭州市科技局   6月5日,由杭州市科學技術局、杭州高新區(濱江)、中國科學院上海分院、中國科學院大學杭州高等研究院四方共建的杭州中科國家技術轉移中心正式落戶杭州高新區
  • 臨床質譜論壇群英薈萃,匯健科技質譜儀震撼發布
    9月5日,2020高通量臨床質譜技術與應用論壇暨ClinMS-Plat® I質譜儀發布會在杭州成功舉辦。本次論壇由杭州高新區(濱江)科協、杭州匯健科技有限公司聯合主辦,浙江大學化學系、藍色彩虹生命科學加速器、小桔燈網共同協辦。質譜技術作為重要的分析工具之一,近年來在臨床檢測應用中已初露鋒芒,組學診斷在精準醫療領域的實際應用也彰顯出了巨大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