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自身免疫性腦脊髓炎的非炎性mRNA疫苗研製

2021-01-09 科學網

抗自身免疫性腦脊髓炎的非炎性mRNA疫苗研製

作者:

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1/1/8 16:38:37

德國約翰內斯·古騰堡大學醫學院醫學中心Ugur Sahin研究團隊取得最新進展。他們研製了一種用於治療實驗性自身免疫性腦脊髓炎的非炎性mRNA疫苗。2021年1月8日出版的《科學》雜誌發表了這項成果。

 

他們顯示了系統地遞送的納米粒子配方的1甲基偽氨吡啶修飾的信使RNA(m1Ψ mRNA)編碼與疾病相關的自身抗原,導致在沒有共刺激信號的情況下在脾CD11c +抗原呈遞細胞上呈遞抗原。在多發性硬化的幾種小鼠模型中,通過用這種m1Ψ mRNA治療可以抑制疾病。治療效果與效應T細胞的減少和調節性T細胞(Treg細胞)群體發育有關。明顯地,這些Treg細胞執行強烈旁觀免疫抑制,因此改善了由同源和非同源自身抗原誘導的疾病。

 

研究人員表示,控制自身反應性T細胞而不誘導全身性免疫抑制的能力是治療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主要目標。關鍵的挑戰是在非炎性環境中安全有效地遞送藥學上明確定義的抗原。

 

附:英文原文

Title: A noninflammatory mRNA vaccine for treatment of experimental autoimmune encephalomyelitis

Author: Christina Krienke, Laura Kolb, Elif Diken, Michael Streuber, Sarah Kirchhoff, Thomas Bukur, zlem Akilli-ztürk, Lena M. Kranz, Hendrik Berger, Jutta Petschenka, Mustafa Diken, Sebastian Kreiter, Nir Yogev, Ari Waisman, Katalin Karikó, zlem Türeci, Ugur Sahin

Issue&Volume: 2021/01/08

Abstract: The ability to control autoreactive T cells without inducing systemic immune suppression is the major goal for treatment of autoimmune diseases. The key challenge is the safe and efficient delivery of pharmaceutically well-defined antigens in a noninflammatory context. Here, we show that systemic delivery of nanoparticle-formulated 1 methylpseudouridine-modified messenger RNA (m1Ψ mRNA) coding for disease-related autoantigens results in antigen presentation on splenic CD11c+ antigen-presenting cells in the absence of costimulatory signals. In several mouse models of multiple sclerosis, the disease is suppressed by treatment with such m1Ψ mRNA. The treatment effect is associated with a reduction of effector T cell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regulatory T cell (Treg cell) populations. Notably, these Treg cells execute strong bystander immunosuppression and thus improve disease induced by cognate and noncognate autoantigens.

DOI: 10.1126/science.aay3638

Source: https://science.sciencemag.org/content/371/6525/145

Science:《科學》,創刊於1880年。隸屬於美國科學促進會,最新IF:41.037

相關焦點

  • 雷帕黴素保護實驗性自身免疫性腦脊髓炎小鼠脊髓神經元的作用途徑
    目的:探究mTOR自噬通路抑制劑雷帕黴素是否通過調控P70S6K及mTOR蛋白水平激活自噬發揮對實驗性自身免疫性腦脊髓炎小鼠脊髓神經元的保護作用。方法:將54隻雌性C57BL/6小鼠隨機分為正常組、模型組及雷帕黴素組,每組18隻,模型組及雷帕黴素組注射含MOG35-55的完全弗氏佐劑和百日咳菌稀釋液進行實驗性自身免疫性腦脊髓炎造模,雷帕黴素組小鼠在免疫當日開始腹腔注射雷帕黴素[1 mg/(kg·d)],正常組與模型組則每天同一時間注射等量生理鹽水
  • 變態反應性腦脊髓炎(AE)小鼠模型的建模方法
    來源:注射MOG35~55肽段免疫小鼠導致實驗性自身免疫性腦脊髓炎模式動物品系:SPF級C57BL/6 小鼠,健康,雄性,4~6W,體重為18g~20g。實驗分組:實驗分六組:正常對照組、模型組、陽性藥組、受試藥組三個劑量組。
  • 【文獻縱覽12】未明原因的快速進展性痴呆——原來是古細菌引起的腦脊髓炎
  • mRNA 疫苗初見成效,全球新冠肺炎形勢或將就此改寫
    臨床試驗細節目前可獲得的免疫原性數據包括:低劑量組和中劑量組(25 µg 及 100 µg 劑量)在接受了兩次注射後兩周(共 43 天)的監測數據,以及高劑量組(250 µg 劑量)在接受了一次注射後第 29 天的監測數據。
  • 加強自身免疫細胞 癌症疫苗使預防惡性腫瘤成為現實
    藉助樹突狀細胞的免疫療法,利用人體自身的免疫系統對抗腫瘤,LDG是德國政府到目前為止唯一批准的官方認可的細胞製備機構。有關於LDG,請參看連結:   在歷經15年的利用加強免疫系統來治療癌症的實踐後,今年7月LDG又開拓了癌症疫苗的新舉措。
  • 中科院研製出治療性癌症疫苗:簡單有效
    近日,據外媒報導,來自中國的研究團隊發表在《科學進展》(Science Advances)上的一項新研究表明,研製出了一種基於自愈聚乳酸微膠囊的新型腫瘤治療疫苗,能夠有效激活免疫系統並抑制腫瘤發展。作為免疫治療的一種治療方式,癌症疫苗由於人體體內微環境等不良因素,無法發揮其最大效用,但由於癌症疫苗的治療潛力,科研人員一直在不斷努力改良和研究新的方法以達到理想效果,但都差強人意。該研究團隊由來自中國科學院過程工程研究所的馬光輝(音)教授和魏偉(音)教授領導,在之前的工作中已經設計和製造了多種腫瘤疫苗。這些疫苗已被證明在不同的腫瘤模型,如淋巴瘤,黑色素瘤和乳腺癌有效。
  •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貧血的測定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貧血( autoimmune hemolytic anemia, AIHA)系體內免疫發生異常,產生自身抗體或(和
  • 專家論壇|閆惠平:自身免疫性肝炎自身抗體的研究進展
    自身免疫的血清學檢測是診斷和治療自身免疫疾病的關鍵指標。在國內外自身免疫性肝炎(AIH)指南或共識中,自身抗體都是不可或缺的診斷指標之一[1-2]。利用自身抗體的靶抗原進行動物實驗或體外實驗研究是認識AIH發病機制的重要途徑。
  • 還是自身免疫性肝炎?
    ,前者由於病毒引起,可以通過檢測B肝或者C肝病毒來確診,後者是免疫性損傷導致,可通過檢測相應的抗體以及免疫球蛋白(IgG)來區別,如抗核抗體(ANA)、抗平滑肌抗體(ASMA)和抗線粒體抗體(AMA)等,可現實很複雜,如果「B肝攜帶者」得了免疫性肝炎,或者免疫性肝炎出現肝炎活動,那如何來鑑別,是抗病毒還是免疫抑制?
  • Nature子刊:治療性B肝疫苗新進展,淋巴結靶向納米疫苗免疫新機制
    儘管預防性B肝疫苗在臨床應用中取得了顯著的效果,迄今為止,尚無有效的治療性B肝疫苗上市。這其中最具挑戰的重大問題是如何突破慢性B肝感染患者體內長期建立起來的免疫耐受,誘導有效、持續的免疫應答,獲得功能性治癒,甚至完全清除cccDNA。HBVpreS1作為治療性B肝疫苗的新功能靶點,最近獲得了概念性驗證。
  • mRNA疫苗是什麼?
    mRNA疫苗是在體外合成編碼特定抗原蛋白的基因序列,然後將編碼抗原蛋白的mRNA直接注入體內,通過宿主細胞的表達系統在機體內合成蛋白,誘導機體產生對該抗原蛋白的細胞和體液免疫應答,產生特異性抗體,發揮免疫保護作用。
  • 京企研製新冠疫苗可觸發快速免疫反應
    論文顯示,疫苗可觸發快速免疫反應,Ⅱ期臨床試驗中,該疫苗兩劑接種28天後中和抗體陽轉率達90%以上。克爾來福由北京科興中維生物技術有限公司研製,今年4月起開展臨床試驗,目前正在開展臨床Ⅲ期試驗。論文指出,全世界迫切需要能夠有效預防新冠病毒的疫苗。
  • 犬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貧血的診斷
    摘 要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貧血(autoimmune hemolytic anemia or AIHA)是由於犬體內產生自身抗體,與自身紅細胞發生免疫反應,使紅細胞大量破壞,引起的一種貧血性疾病[1]。AIHA的病因和發病機制迄今仍未完全闡明。
  • mRNA疫苗成黑馬,它究竟是「何方神聖」?|mrna疫苗|新型冠狀病毒|...
    顧名思義,mRNA疫苗就是以病原體抗原蛋白對應的mRNA結構為基礎,通過不同的遞送方式遞送至人體細胞內,經翻譯後能刺激細胞產生抗原蛋白、引發機體特異性免疫反應的疫苗產品。《mRNA疫苗的開發及臨床研究進展》等文獻認為,mRNA疫苗保持了DNA疫苗能夠表達胞內抗原的優點,同時克服了其免疫原性低、可能產生抗載體的非特異性免疫的缺點,且沒有整合到宿主DNA的風險。但同時,mRNA疫苗的應用需要解決其穩定性較差、容易被降解的問題。
  • 後疫情時代mRNA疫苗異軍突起,各大藥企逐鹿mRNA藍海|mRNA|異軍突起...
    作為一家臨床階段的mRNA創新型疫苗技術公司,eTheRNA獲得了布魯塞爾自由大學的TriMix相關技術的全球獨家授權。依託於其成熟的mRNA生產工藝及納米脂質體載體(LNP)技術,eTheRNA建立起具有廣泛適用性和拓展性的研發平臺,用於腫瘤免疫治療和感染性疾病疫苗等相關產品的研發。
  • 哈獸研所研製出國內首例「豬圓環病毒疫苗」
    日前,從哈獸研所傳出喜訊,由該所劉長明研究員研發的「豬圓環病毒2型(PCV2)滅活疫苗(LG株)」,經過十年的科技攻關,終於獲得成功,通過了農業部獸藥評審中心評審,獲得二類新獸藥證書。該疫苗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獲得了國家發明專利授權。
  • 什麼是自身免疫性肝病 怎樣預防自身免疫性
    自身免疫性肝病是一種肝的疾病,一些人對於這種疾病並不是很了解,那麼什麼是自身免疫性肝病呢?怎樣預防自身免疫性肝病呢?相信大家很想了解一下,下面就讓我們來看一下吧。什麼是自身免疫性肝病自身免疫性肝病(AIH)是一種特殊類型的慢性肝病,被稱為「自身免疫性肝病」、「自身免疫活動性慢性肝炎」。其性別、年齡分布與紅斑狼瘡相似,且常伴有肝外症狀,甚至可見「狼瘡」現象,因而推測其發病與自身免疫有關。自身免疫性肝病臨床上最典型的包括:自身免疫性肝炎和原發性膽汁性肝硬化。
  • 疫苗和「群體免疫」,殊途同歸下的漫長抗疫之路
    至於疫苗能不能抑制住疫情,這個問題其實嚴格來說和「群體免疫」有著一定的相似,卻又有很大差距:一、「群體免疫」的致命弱點早前不少西方國家生成要進行「群體免疫」,進而遭致廣泛批評。拋開「群體免疫」所導致的大量損失不說,「群體免疫」本身還有著一個致命弱點:抗體在人體的存活時間。通常人類患某種病後絕大部分情況下,很難再患上同樣病症。
  • 新冠病毒疫苗專題報告:mRNA疫苗究竟是「何方神聖」?
    近年來隨著 mRNA 合成、化學修飾和遞送技術的發展, mRNA 的穩定性和翻譯效率大幅提高,免疫原性逐步可控,在腫瘤免疫 治療領域和突發傳染病領域顯示出巨大的商業價值。 mRNA 疫苗是如何發揮作用的?
  • 《柳葉刀》發文,這家中關村企業研製的新冠疫苗可觸發快速免疫反應
    論文顯示,疫苗可觸發快速免疫反應,Ⅱ期臨床試驗中,該疫苗兩劑接種28天後中和抗體陽轉率達90%以上。克爾來福是候選疫苗之一,科研人員對其安全性、耐受性和免疫原性進行了研究。4月16日至25日期間,Ⅰ期臨床試驗共入組144名受試者;5月3日至5日期間,Ⅱ期臨床試驗共入組600名受試者。結果顯示,疫苗可觸發快速免疫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