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所謂「人挪活、樹挪死」,人之所以會不停地搬家,是出於人的本性,他們是在不斷地尋找合適自己的生活及地點。只有不斷地搬家,才能找到最適合自己的地方。尤其是現代人,特別喜歡搬家,由於缺少家庭的拖累,他們一個人帶著行李可以快速地從一個城市移動到另一個城市。
但是中國農村人是比較反感搬家的,以至於有「火搬三道息,人搬三道窮」的說法。什麼意思呢?燃燒的火堆我們都知道,越燒才會越旺,可是你左搬右搬,那火苗不是會越來越小嗎?
搬家也是一樣的道理,搬一次家,丟一次東西,越搬得勤快,家裡的的東西丟得越多,人也就越來越窮。我有一個朋友,就是這種人,換工作換得很勤。每換一份工作,他就拉著老婆孩子搬一次家,一年總要搬個二三次家。
你說搬家是那麼容易的事情嗎?一家人大包小包地倒騰,有時候搬不了的東西,就只能暫時留在原地,過後又沒時間來拿,就那麼丟失了。所以我這個朋友到現在四十多歲了,家裡窮得是叮噹響。
為什麼會越搬越窮呢?中國是從農耕社會中走過來的,土地把農民們困在一個固定的地方。人可以走,但是地走不了,而土地又是農民們賴以生存的根本。所以舊時農村人輕易不離開自己的家,時間長了,在農村建立了自己的關係網,人脈網,做起什麼事情來都非常方便。
如果你搬第一次家,離開了自己的村莊,到附近的村子裡安家落戶,損失最大的就是自己的關係網和人脈資源。而這種損失是在短期內很難補充上來的,別人藉助各種關係可以讓自己發達起來,而你失去了關係網,就只能受窮了。
如果你搬第二次家,離自己以前住的地方越來越遠,也就是徹底和自己以前的朋友、親戚、同事遠離,那基本上屬於從頭再來,重新創業,這個難度有多大,經歷過的人自己都清楚。
如果你搬第三次家,也就是從一個城市搬到另一個城市去,除非有貴人相幫,否則這種事情你還是不要當成兒戲,搞不好會家破人亡的。不能輕易挪窩,這是舊時中國農村人對自己的要求,祖宗的墳地都埋在這裡,一句招呼都不打,全家人就離開,那是要遭天譴的。
雖然說「火搬三道息,人搬三道窮」,但是社會發展了,人的思想觀念也在不斷發生變化。特別是新一代的年輕人,為了尋找自己的夢想,更是在不斷地搬家。更重要的是,社會的經濟發展客觀上為年輕人提供了搬家的可能,大量經濟型公寓的出現,使得人們搬家不需要再大包小包,簡單到一個旅行箱就可以自己往來,簡單至極。
只是希望這些年輕人知道一件事,那就是不管他們搬到哪裡,他們的根在家鄉。正所謂「葉落歸根」,不管你走得有多遠,心裡永遠不要忘了有一個家,否則就像是河裡的浮萍一樣,到處亂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