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光雲」,了解一下?

2020-11-26 蝌蚪五線譜

最近,觀雲愛好者看到了有史以來最罕見的雲。這漂亮的波紋狀藍色雲朵出現在歐洲和美國大氣層的最高處。

通常情況下,人們只能在極地看到這樣的雲。但據說,今年夏天是觀察這種雲的最佳季節。於是,這種雲創立了記錄,出現在有史以來緯度最低的地方。

由於我們只能在清晨或黃昏觀測到這種雲,因此它們被稱作「夜光雲」。夜光雲只在中間層形成,這裡是大氣層的最高處,離地球表面有80公裡(50英裡)的距離, 比我們所看見的普通雲層還高四倍。

由於中間層的空氣非常稀薄,水結冰的溫度要比零攝氏度低很多。實際上,在中間層,冰點是零下120攝氏度。夏天,只有北極和南極的大氣中間層能達到這樣的低溫。

這很奇怪,但意味著南極和北極雖然在夏季經歷著極晝,確是世界上最冷的地方。這是因為在極地的中間層空氣從夏季的極點流動到冬季的極點。

原有的空氣被從大氣層低處升上來的空氣替代,升上來的空氣擴散後冷卻,導致了極地溫度非常之低。

夜光雲裡的水分有兩種來源。首先,它們有可能是從大氣層的低處上升到中間層的。另外, 由於吸收了太陽光,中間層的甲烷會分解,形成水分。

但是,要形成雲,光有水是不夠的。還需要一些粒子讓水凝結。在高度較低的地方,灰塵、沙土和鹽分裡都還有這樣的懸浮微粒。

但是,在中間層,這些粒子的來源只能是流星。由於隕石的碎片會在大氣的高處燃燒,從而留下隕石灰的痕跡。在氣溫足夠低的情況下,大氣中間層的水可以在隕石灰上凝結,成為雲的一部分。

夜光雲太過稀薄了,因此只有在大氣層其它地方都處於黑暗時我們才能一睹它的風採。因此,我們只有在太陽在地平線以下時才能看見夜光雲。夜光雲就像是一道指向高處的光,照亮更高的區域。

在夜光雲被我們看到之前,它反射的光會穿透臭氧層。臭氧層會吸收紅光,讓藍光穿透雲層。這就是為什麼我們所看到的夜光雲是藍色的。

夜光雲能向我們展示了在太空的邊緣大氣是如何流動的。我們在夜光雲上看到的波紋實際上是大氣的重力波。它們和海面上的波濤類似,只是隨著大氣流動。

夜光雲上的波紋在雷雨天時或風吹過山間時形成,一路到達大氣層的最高點。儘管看起來空氣仍然停留在中間層,但這些波紋主導著雲的流動。它們平時是不可見的。只有在夜光雲上才能看見。

是什麼讓夜光雲打破低緯度記錄

至少從2002年開始,觀測夜光雲的地點每年都在漸漸南移。在2019年六月,夜光雲在距離洛杉磯不遠處出現,打破了之前創下的最低緯度記錄。

這是由於大氣的中間層怪異地格外溼潤,比平時所見的的多許多。這可能是由於行星波將冷空氣和溼氣帶入北極的緣故。

同時,我們處在太陽活動的極小期,也就是太陽活動最少的11年。這意味著原來摧毀水的紫外線不再那麼強烈。而水是構成雲的要素,因此,越來越多的雲就會形成。

人類的排放物也是因素之一。130多年來, 我們往大氣層裡排放了越來越多的甲烷,這意味著大氣中間層的水分子越來越多。

過去,夜光雲非常罕見。1883年喀拉喀託火山爆發產生了大量的灰塵,也讓人們第一次看見了夜光雲。自那以後,夜光雲就變得越來越常見了。

下次,如果你在天黑後出門的話,留意一下有沒有可能看見最罕見的夜光雲。

蝌蚪五線譜編譯自sciencealert,譯者 晴空飛燕,轉載須授權

相關焦點

  • 夜光云為何頻頻閃現
    夜光雲夜光雲的成因之謎毫無疑問,夜光雲是大自然的一個美麗傑作,但遺憾的是,目前我們仍然無法解釋它的成因關於夜光雲的成因,科學界一直頗多爭議。有人認為它們是火山的噴發物或成群結隊的大氣塵埃,因為只有它們有可能飛那麼高。而美國海軍研究實驗室的科學家麥可·史蒂文斯(Dr. Michael H. Stevens)則認為,夜光雲可能跟太空梭發動機噴出的火箭煙塵有關。不過,目前最主流的理論認為,夜光雲是由極細的冰晶構成的。
  • 拍過夜光雲嗎?來,長長見識
    ▲過往Harmsen 相信在荷蘭見到的夜光雲就像這張相片的模樣:不太明亮但清晰可見,並在接近地平線的天空上出現。顧名思義,夜光雲由於非常暗淡,所以只會在太陽沒入地平線之後一段短時間內,才有機會看得到。它通常為銀白色或藍色,較為稀薄,一般在南北緯度50 度至65 度之間出現。目前天文學家對夜光雲的形成原因還未完全了解,但相信低溫及極微小的冰晶是當中的關鍵因素。
  • 英國現罕見夜光雲 猶如夜空藍色閃電
    藍色夜光雲據悉,國際空間站俄羅斯太空人於6月初在青藏高原上空也拍攝到美麗的夜光雲。  通常情況下夜光雲是無法看到的,但在日落之時高空雲層中的冰晶體將被照亮。夜光雲在愛丁堡夏季大氣層頂部猶為明亮,在經過一個星期的暴風雨之後,天空變得格外晴朗,一位攝影師拍攝到第四鐵路橋上空出現的這一奇特夜光雲。  夜光雲位於大氣層最頂部,距離地面大約50英裡。
  • 中科院解釋:那是 「航跡夜光雲」
    中科院官方微博今天援引了該校一位教師的解釋:這是所謂的「航跡雲」,而且還是「夜光版的航跡雲」,或者叫「航跡夜光雲」。▲視頻截圖聽起來好像很厲害,那麼什麼是航跡雲?航跡雲是指當飛機或飛行器從高空飛過時,其排放的尾氣包含燃燒產生的大量水蒸氣,水蒸氣遇冷凝結(一般凝結為冰晶),即可形成航跡雲。
  • 「夜光雲」|空中燃燒的火焰可能是氣候危機的預警信號
    在極地以外的地區,越來越多的人看到大氣邊緣的夜光雲。6月21日,在倫敦和英國其他地區的夜晚出現了神奇的現象:日落之後,湛藍的電雲在暮色的天空中閃爍。這些就是夜光雲,看上去仿佛來自另一個星球的東西。原本我們可以靜坐房前,葡萄美酒夜光杯,坐著靜靜的欣賞這樣美麗的自然現象。但是這些夜光雲可能是氣候危機的預警信號。夜光雲是在大氣層的中間層形成,稀疏的上層大氣幾乎沒有水分,溫度極低。那裡很少的水蒸氣會凍結成散落在大氣中燃燒的流星的煙霧,形成夜光雲的晶體。夏季中層溫度最冷,使晶體形成。
  • NASA科學家對北極「夜光雲」季的到來感到興奮
    本文轉自【cnBeta.COM】;據外媒CNET報導,「夜間閃耀的雲層」描述了停留在中層(Mesosphere)大氣層的夜光雲,中層大氣層是位於平流層之上的上層大氣層。NASA的科學家們在周四發布的新聞稿中預示著北極地區夜光雲季的到來。NASA的中層大氣物理學AIM太空飛行器在5月17日發現了這些雲層的跡象,並觀察到它們的擴大。「夜間閃耀的雲層」與經常發現的蓬鬆的積雲和捲雲形態有點不同。它們是在中層塵埃粒子周圍形成的。NASA表示:「冰冷的雲層,反射著陽光,發出明亮的藍白色光芒。」
  • 新疆夜空驚現罕見「夜光雲」,與我國國防部的這件大事有關!
    5日晚上,新疆多地的夜色中出現了一抹奇怪的亮光,不少網友在新疆吐魯番等地拍攝到了壯觀的「夜光雲」。仿佛是地球在抽菸。夜光雲是地球上最高的雲,通常高度在80-85公裡,它之所以會發光,不是因為它自己產生光線,而是雲中的冰晶顆粒散射高層大氣的太陽光使得雲看起來閃閃發亮。地球大氣隨著高度逐漸升高,分為對流層、平流層、中間層等多個部分,而夜光雲就位於非常高的中間層之上。
  • 只出現在日落之後的夜光雲,微小的冰晶解釋了它為何是藍色?
    2019年6月12日,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的中間層(AIM)太空飛行器(一顆測量太陽高雲對太陽有多少陽光的衛星)拍攝的合成圖像中顯示了,夜光雲在行程中的華麗現象。冰晶解釋了夜光云為何為藍色科學家們最感興趣的是夜光雲的成核劑,形成於空氣邊緣的它們,受到的空氣壓力接近真空狀態。
  • NASA在北半球多地發現「夜光雲」,這意味著什麼?
    北半球多地出現「夜光雲」,到底是怎麼回事?人類會有所影響嗎?在2020年6月23號,美國宇航局在對北半球監測時,曾發現在北緯50度的附近,出現了一種特殊的天象。北半球多地夜空,出現了發光的情況,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 夜光雲浮動之夜
    近年來,夜光雲發生愈加頻繁,也許是因為全球變暖。「那一抹濃烈的藍綠,雖然我未曾目擊過夜光雲,但一看見,我就知道那就是了。」 圖為黛布拉·塞拉沃羅 (Debra Ceravolo )於6月2日拍攝的夜光雲,拍攝地點為不列顛哥倫比亞的奧索尤斯。
  • NASA拍到極罕見的夜光雲,它處在80000米高空,堪稱地球最高雲
    近日,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通過衛星拍到了極其罕見的一種雲彩:夜光雲,它被認為是地球大氣層中最高的雲,高達8萬米。這種雲只有在極地的高空才可能出現,形成的條件也比較苛刻,一是低溫使得水汽形成冰晶,這種冰晶要求是非常細膩、碎小,直徑要在1微米以下,二是要使得這些細小的冰晶均勻的融合塵埃。
  • 中科院:是「航跡夜光雲」
    而此次形成的航跡雲高度非常高,形成於大氣「中間層」,高度在80至100公裡,是典型的「夜光雲」,當夜幕降臨,低層已經進入黑夜,而高空還可以有太陽光照亮,因此當飛行器經過形成航跡雲的時候,正好被太陽照亮,所以這是夜光雲版本的航跡雲。夜光雲並不常見,只在高緯度和極區稍微多點,並且是在合適的條件下才是可見的。
  • 地球出現3個不祥之兆:南極綠雪,阿爾卑斯紅雪,極地夜光雲
    6月,在英國諾森伯蘭郡班堡燈塔上空,人們發現了高高的夜光雲。夜光雲是一種中氣層發光現象,是地球上最高的雲,出現在76到85公裡高的太空邊緣。目前科學家們對夜光雲還不完全理解,但可能是中氣層大氣中極少的水蒸氣形成的冰晶,來自於甲烷這種溫室氣體的分解。
  • 地球出現3個不祥之兆:南極綠雪,阿爾卑斯紅雪,極地夜光雲
    6月,在英國諾森伯蘭郡班堡燈塔上空,人們發現了高高的夜光雲。夜光雲是一種中氣層發光現象,是地球上最高的雲,出現在76到85公裡高的太空邊緣。目前科學家們對夜光雲還不完全理解,但可能是中氣層大氣中極少的水蒸氣形成的冰晶,來自於甲烷這種溫室氣體的分解。
  • 【北京日報】衛星遙感揭秘全球夜光
    基於這個特點,夜光遙感的作用開始凸顯。  簡單地說,夜光遙感就是利用遙感技術從太空觀測夜間地球的光芒。夜光遙感最早起源於上世紀70年代美國軍事氣象衛星計劃,該計劃的初衷是希望捕捉夜間雲層反射的微弱月光,從而獲取夜間雲層分布信息,但意外發現該衛星可以捕捉到無雲情況下夜間城市區域發光。
  • 哪些制表品牌擁有夜光手錶的專利,夜光對人體有危害嗎?
    就有許多表友私信我們說之前網絡上盛傳的那種手錶的夜光材質,具有輻射性的說法是不是真的,就今天呢就讓我們帶著這個疑問一起來探討一下有關於手錶夜光材質背後的故事。夜光材質最舒適的應用在潛水錶上,當時根據義大利皇家海軍的需求,研製出了以鐳作為基礎的夜光材質,並且應用在它的初代潛水錶3646上,說到這裡,可能一些朋友就已經發現了鐳作為一种放射性極強的元素。他在衰變時的產物,甚至被世界衛生組織定性為一級致癌物。而鐳作為基礎研製的夜光塗料,對我們人體造成什麼傷害嗎?
  • 中科院:昨晚「UFO」是「航跡夜光雲」
    但這次形成於高空的「UFO」不是常見的航跡雲,而此次是典型的「夜光雲」,當夜幕降臨,低層已經進入黑夜,而高空還可以有太陽光照亮,因此當飛行器經過形成航跡雲的時候,正好被太陽照亮,所以這是夜光雲版本的航跡雲。夜光雲並不常見,只在高緯度和極區稍微多點,並且是在合適的條件下才是可見的。(北青報記者 雷嘉)
  • 航空迷:航空航天知識科普—夜光雲、散逸層、磁層,魅力自然現象
    航空迷:航空航天知識科普—夜光雲、散逸層、磁層,魅力自然現象上次我們一起分享了地球大氣層有多高(1000公裡)及大氣分層中的對流層和平流層。今天小航就和大家一起學習下大氣中的中間層熱成層散逸層及電離層和磁層。
  • 中科院:系航跡夜光雲
    當夜幕降臨,低層進入黑夜,高空可能還有太陽光照亮,當飛行器經過形成航跡雲時,正好被太陽照亮,此時就形成了少見的航跡夜光雲。 於揚 李玉坤(原標題:全國多地現疑似「UFO」 中科院權威解讀:系航跡夜光雲)相關新聞:外星人?
  • 雲的奇觀;莢狀雲、乳狀雲、管狀雲、灘雲、馬蹄狀漩渦雲等
    (雲的形成圖示)b,莢狀雲;天上豆莢雲,地上曬煞人;豆莢雲,無風無雲得幾晨。( BBC紀錄片《我們的地球》,片中的「豆莢」雲被晚霞染紅,宛如外星人的飛碟。)(雲層和雲屬劃分。)(「莢狀雲」;富士山和雲。)(莢狀雲;法羅群島中的雲蓋島,小島頭上常年有莢狀雲覆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