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光雲」|空中燃燒的火焰可能是氣候危機的預警信號

2020-12-05 國際知情街

在極地以外的地區,越來越多的人看到大氣邊緣的夜光雲。

6月21日,在倫敦和英國其他地區的夜晚出現了神奇的現象:日落之後,湛藍的電雲在暮色的天空中閃爍。這些就是夜光雲,看上去仿佛來自另一個星球的東西。原本我們可以靜坐房前,葡萄美酒夜光杯,坐著靜靜的欣賞這樣美麗的自然現象。但是這些夜光雲可能是氣候危機的預警信號。

夜光雲是在大氣層的中間層形成,稀疏的上層大氣幾乎沒有水分,溫度極低。那裡很少的水蒸氣會凍結成散落在大氣中燃燒的流星的煙霧,形成夜光雲的晶體。夏季中層溫度最冷,使晶體形成。

夜光雲最早於1885年被記錄下來,是一種很少見的自然現象,主要在極地地區才能看到。形成夜光雲所需的大部分水分來自甲烷,甲烷是一種有力的溫室氣體,當它在高層大氣中分解時會產生水蒸氣。隨著甲烷汙染的增加,夜光雲也變得越來越普遍和廣泛。

拓展知識:

雲對氣候變化影響很大

研究表明, 雲正在向上,向外移動。對衛星數據的分析發現,自1980年代初以來,雲層已向地球兩極轉移,雲層頂部已擴展到大氣中。

這些變化也符合了氣候模型的預測,這在研究關於雲的變化如何對氣候變暖產生影響上取得了重大的進步。

加利福尼亞拉霍亞斯克裡普斯海洋研究所的大氣科學家喬爾諾裡斯(Joel Norris)表示:「這確實是我們觀察到的記錄中氣候變化和雲層的第一個可靠證據。」

NASA紐約市戈達德空間研究所的氣候研究人員Katherine Marvel說,在氣候模型中很難觀察到雲並且很難模擬雲。這是因為研究人員必須將來自現有衛星觀測的雲模式數據匯總在一起。這些旨在收集有關短期天氣趨勢的信息,而不是氣候模型所需的長期行為。

他們是如何解決這個難題?

諾裡斯(Norris)的小組試圖通過清除誤導性讀數的衛星數據來解決該問題,例如,隨著時間推移而退化的傳感器產生的讀數。科學家們使用了兩個長期的雲量覆蓋資料庫,以及海洋中的水分含量和地球反射率(或行星表面將多少陽光反射回太空)的度量。

到2009年,研究小組發現,中緯度地區的雲量比1983年少。這一發現與氣候預測相吻合,乾旱地區將擴展到亞熱帶,並將風暴推向兩極。研究小組還發現,到2000年代末,大氣層中的雲頂上升得更高,這也預示著大氣變暖。

西雅圖華盛頓大學的大氣科學家瑞恩伊士曼說,諾裡斯和他的同事「在適當使用衛星記錄方面做得很好」。在2013年,他與一位同事使用對雲的地面觀測也表明了一些相同的趨勢。他們的研究還指出,隨著風暴向兩級轉移,中緯度地區的雲層正在減少。伊士曼說,這項新工作與先前的發現非常吻合。

這項研究事實表明,全世界面對了一個共同問題。這樣的問題,並不是我們想要看到的。

斯克裡普斯海洋研究所的大氣科學家Veerabhadran Ramanathan說,觀測結果與模型預測相符,這一事實令人擔憂。他說,這表明在未來一個世紀,地球可能會以更高的估計值變暖。

儘管如此,全球氣候變暖並非僅僅與雲的變化相關。雲的變化符合科學家對溫室氣體排放量增加的預期,但也與大火山噴發將粒子噴入大氣後所發生的情況相符。

相關焦點

  • 只出現在日落之後的夜光雲,微小的冰晶解釋了它為何是藍色?
    這些夜晚最閃耀的雲,形成於地球大氣層的上層(中間層),高度大約在76到85公裡之間,總是在暮色的天空中緩緩地扭曲和起伏,這樣的現象只有在地平線下方的陽光照射下才可見,而大氣的下層則在地球的陰影中。那麼,是什麼原因導致這團「天空中的藍色火焰」形成的呢?
  • 「夜光雲」,了解一下?
    由於隕石的碎片會在大氣的高處燃燒,從而留下隕石灰的痕跡。在氣溫足夠低的情況下,大氣中間層的水可以在隕石灰上凝結,成為雲的一部分。夜光雲太過稀薄了,因此只有在大氣層其它地方都處於黑暗時我們才能一睹它的風採。因此,我們只有在太陽在地平線以下時才能看見夜光雲。夜光雲就像是一道指向高處的光,照亮更高的區域。
  • 夜光云為何頻頻閃現
    夜光雲夜光雲的成因之謎毫無疑問,夜光雲是大自然的一個美麗傑作,但遺憾的是,目前我們仍然無法解釋它的成因關於夜光雲的成因,科學界一直頗多爭議。有人認為它們是火山的噴發物或成群結隊的大氣塵埃,因為只有它們有可能飛那麼高。而美國海軍研究實驗室的科學家麥可·史蒂文斯(Dr. Michael H. Stevens)則認為,夜光雲可能跟太空梭發動機噴出的火箭煙塵有關。不過,目前最主流的理論認為,夜光雲是由極細的冰晶構成的。
  • 或聯繫著人類氣候深刻危機
    除了能看到不同的極光外,還有另外一種奇特的現象在夜空中引人注目——夜光雲。顧名思義,夜光雲就是能在夜空中發光的雲。近日,美國宇航局(NASA)宣布,NASA的太空飛行器在北極圈內已經檢測到了夜光雲(NLC),這意味著北極的夜空開始被夜光雲點亮。
  • 新疆夜空驚現罕見「夜光雲」,與我國國防部的這件大事有關!
    5日晚上,新疆多地的夜色中出現了一抹奇怪的亮光,不少網友在新疆吐魯番等地拍攝到了壯觀的「夜光雲」。仿佛是地球在抽菸。夜光雲是地球上最高的雲,通常高度在80-85公裡,它之所以會發光,不是因為它自己產生光線,而是雲中的冰晶顆粒散射高層大氣的太陽光使得雲看起來閃閃發亮。地球大氣隨著高度逐漸升高,分為對流層、平流層、中間層等多個部分,而夜光雲就位於非常高的中間層之上。
  • 「神秘」雲普遍存在,高緯度地區8月份可能觀察到
    雲在我們生活中應該是最常見的了,什麼烏雲,白雲等都是任何地方都可以遇到,不過對於這種「神秘」的雲來說,就不是那麼容易了,因為只有在一定的條件下才可能滿足你的觀察,根據地球物理研究快報研究表明,這種相對較為「神秘」的雲開始在人類的生活中越來越常見,這就是我們說的夜光雲,夜光雲按照科學紀錄來看
  • 中科院解釋:那是 「航跡夜光雲」
    中科院官方微博今天援引了該校一位教師的解釋:這是所謂的「航跡雲」,而且還是「夜光版的航跡雲」,或者叫「航跡夜光雲」。▲視頻截圖聽起來好像很厲害,那麼什麼是航跡雲?航跡雲是指當飛機或飛行器從高空飛過時,其排放的尾氣包含燃燒產生的大量水蒸氣,水蒸氣遇冷凝結(一般凝結為冰晶),即可形成航跡雲。
  • 第60個世界氣象日|直面氣候「暖」危機,為有源頭活水來……
    同時,氣候變化的影響也可以通過水來感知,包括洪水、不規則降雨、持續乾旱和其他水異常現象。國家氣候中心氣候服務室正高級工程師肖潺介紹,廣義上,與氣候相關的水不僅僅指降水,還包括以固態和氣態等形式存在於空中的水汽、雲以及以固態和液態存在於陸地和海洋中的水,比如冰凍圈內處於自然凍結狀態的冰川、凍土、積雪,積極參與陸地水循環的徑流性水資源。
  • 地球出現3個不祥之兆:南極綠雪,阿爾卑斯紅雪,極地夜光雲
    你的感覺可能是正確的,除了繼續肆虐的病毒外,五月以來,科學家們發現地球已出現了三個不祥之兆,預示著氣候變化對人類的威脅可能已經越來越嚴重了。 6月,在英國諾森伯蘭郡班堡燈塔上空,人們發現了高高的夜光雲。夜光雲是一種中氣層發光現象,是地球上最高的雲,出現在76到85公裡高的太空邊緣。
  • 地球出現3個不祥之兆:南極綠雪,阿爾卑斯紅雪,極地夜光雲
    你的感覺可能是正確的,除了繼續肆虐的病毒外,五月以來,科學家們發現地球已出現了三個不祥之兆,預示著氣候變化對人類的威脅可能已經越來越嚴重了。6月,在英國諾森伯蘭郡班堡燈塔上空,人們發現了高高的夜光雲。夜光雲是一種中氣層發光現象,是地球上最高的雲,出現在76到85公裡高的太空邊緣。
  • 拍過夜光雲嗎?來,長長見識
    ▲過往Harmsen 相信在荷蘭見到的夜光雲就像這張相片的模樣:不太明亮但清晰可見,並在接近地平線的天空上出現。顧名思義,夜光雲由於非常暗淡,所以只會在太陽沒入地平線之後一段短時間內,才有機會看得到。它通常為銀白色或藍色,較為稀薄,一般在南北緯度50 度至65 度之間出現。目前天文學家對夜光雲的形成原因還未完全了解,但相信低溫及極微小的冰晶是當中的關鍵因素。
  • 中科院:是「航跡夜光雲」
    據「中科院之聲」介紹,航跡雲是當飛機或飛行器從高空飛過時,飛機排放出來的尾氣包含燃燒產生的大量水蒸氣,水蒸氣遇冷凝結形成的。但這次形成於高空的「UFO」不是常見的航跡雲,常見的航跡雲都是在飛機飛行範圍以內,最多不超過平流層,高度在20公裡以下的範圍內。
  • 英國上空現神秘「火焰龍捲風」,發出耀眼橙光,燃燒20分鐘不滅
    據《每日郵報》4月17日報導,英國劍橋郡上空現神秘物體,在空中燃燒盤旋長達20分鐘不滅,隨後才緩緩落下,留下的痕跡猶如燃燒的龍捲風。他和妻子梅蘭妮(Melanie)最初注意到天空中有一處螺旋狀「雲」,他表示:「開始時看起來化學痕跡很重,像一朵螺旋狀的雲,就像在刮一陣火焰龍捲風,但隨著物體的下落,它很快就消失了。我們已經看到過數百顆流星,所以我肯定流星不是這樣的。」
  • 【北京日報】衛星遙感揭秘全球夜光
    基於這個特點,夜光遙感的作用開始凸顯。  簡單地說,夜光遙感就是利用遙感技術從太空觀測夜間地球的光芒。夜光遙感最早起源於上世紀70年代美國軍事氣象衛星計劃,該計劃的初衷是希望捕捉夜間雲層反射的微弱月光,從而獲取夜間雲層分布信息,但意外發現該衛星可以捕捉到無雲情況下夜間城市區域發光。
  • 雲的奇觀;莢狀雲、乳狀雲、管狀雲、灘雲、馬蹄狀漩渦雲等
    天平山上白雲泉,雲自無心水自閒。——白居易《白雲泉》a,大氣中的水蒸氣遇冷液化成小水滴或凝華成小冰晶,小水滴和小冰晶與塵埃等混合漂浮在空中就形成了可見的各種美麗的雲。( BBC紀錄片《我們的地球》,片中的「豆莢」雲被晚霞染紅,宛如外星人的飛碟。)(雲層和雲屬劃分。)(「莢狀雲」;富士山和雲。)(莢狀雲;法羅群島中的雲蓋島,小島頭上常年有莢狀雲覆蓋。)
  • 英國現罕見夜光雲 猶如夜空藍色閃電
    藍色夜光雲據悉,國際空間站俄羅斯太空人於6月初在青藏高原上空也拍攝到美麗的夜光雲。  通常情況下夜光雲是無法看到的,但在日落之時高空雲層中的冰晶體將被照亮。夜光雲在愛丁堡夏季大氣層頂部猶為明亮,在經過一個星期的暴風雨之後,天空變得格外晴朗,一位攝影師拍攝到第四鐵路橋上空出現的這一奇特夜光雲。  夜光雲位於大氣層最頂部,距離地面大約50英裡。
  • 為什麼木炭燃燒沒有火焰,木柴燃燒卻有?火焰到底pick誰?
    在我們的印象中,燃燒與火焰似乎形影不離,但在日常生活中,仿佛燒烤的木炭只有在油脂滴落時才會產生火苗,而篝火則持續綻放著熊熊火焰。那麼,為什麼木炭燃燒沒有火焰,而木柴燃燒卻有火焰呢?事實上,只有氣態物質燃燒才會產生火焰,比如我們做飯時使用的煤氣、天然氣。可是像汽油、酒精這樣的液體可燃物,以及石蠟、木材之類的固體,燃燒時也能看到火焰,這是為什麼呢?要解釋這個問題,我們首先要了解燃燒的幾種方式。
  • 杭師大開發出基於石墨烯基綠色阻燃複合薄膜並實現高效火災預警
    基於火焰/高溫條件下GO網絡高溫熱還原機理,製備的智能傳感材料展現出超快的火災探測能力以及超靈敏的低溫火災預警性能。當前,高層建築火災、石油化工火災、物流倉儲火災等是新形勢下火災防控所面臨的重大難題。然而,傳統煙霧火災報警傳感器仍存在火焰探測響應時間長(>100s)、室外複雜氣候難以適用、燃燒前無早期預警信號等缺點,無法起到有效的火災預防和安全。
  • NASA在北半球多地發現「夜光雲」,這意味著什麼?
    北半球多地出現「夜光雲」,到底是怎麼回事?人類會有所影響嗎?在2020年6月23號,美國宇航局在對北半球監測時,曾發現在北緯50度的附近,出現了一種特殊的天象。北半球多地夜空,出現了發光的情況,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