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華星光電:未來將建中小尺寸顯示面板產線的工業網際網路平臺

2021-01-20 武漢發布

t3無人流水線「安靜」地作業,自動上料、生產、偵測、修復,9月11日上午,武漢智能化改造推廣會第十四場活動走進武漢華星光電技術有限公司,記者在玻璃走廊看到,約10米高的廠房內,一臺臺大型先進設備擺放於無塵車間內,自動化設備和機械臂一刻不停運轉,依次完成100多道生產工序。公司副總經理李治福介紹,將數據價值貫穿整個華星業務,公司應用工業網際網路技術,物聯網平臺、大數據平臺、AI,基本實現軟體和設備的互聯互通。

武漢華星光電技術有限公司,t3項目彩膜生產線在運行中。資料圖片

對於外界關注的t4項目,華星光電介紹,現已完成基礎建設和一期每月15K產能產線建設。二期、三期設備搬入調試均有序開展,預計明年下半年,t4產線將達到45K的設計產能。李治福說,未來,配合公司產品手機、平板、筆電及車載、柔性摺疊顯示屏等多元化戰略,將建設連接中小尺寸顯示面板產線的工業網際網路平臺,把華顯、t3、t4三座工廠在設備、工業應用系統和工業數據等方面進行互聯互通,實現從面板到模組產品的「無縫連接」一體化。

武漢華星光電技術有限公司,t3項目彩膜生產線在運行中。資料圖片 

武漢作為TCL華星光電中小尺寸顯示面板生產製造基地,「在項目建設之初,就大力推進智能製造關鍵技術裝備的集成應用,全面布局智能製造。」李治福介紹,公司自主開發了柔性智能製造體系,包括智能設計、智能營運、智能生產和指揮決策,通過數位化轉型,產品從設計開始,通過模擬仿真解決產品設計與生產工藝的匹配性問題,縮短產品量產時間,最小成本,滿足客戶的定製需求。

工廠Array陣列/CF彩膜檢量測機臺每天產生大量的圖片,這些圖片之前全靠人工判定,工作效率會受人的情緒、技術熟練程度等不穩定因素的幹擾,智能製造項目負責人陳琴說:「自主研發的ADC軟體上線後,利用人工智慧,藉助於機器學習和深度挖掘特性,實現了圖片自動判定,極大解放作業人員工作量,生產節拍縮短83%,人力減少80%,準確率提升5%」。

第6代一顯示面板生產線cell廠智能化擴產改造項目,總投資1.2億元,主要在t3項目基礎上,購置關鍵自動化生產設備,導入智能化軟體系統,從產能、工藝、設備、產品品質等方面提升生產和管控的智能化水平。經過智能化擴產改造,t3cell廠新增產能每月10萬小片,t3工廠產能從每月3萬大片提升至每月4大萬片。李治福稱,「智能化實施從2016年始見成效,為實現滿產滿銷、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提供保障」。

疫情防控期間,公司堅持不停產。從3月下旬開始,產量逐步提高,新入職員工4000多人,總數達1.6萬餘人,1至6月t3實現產值56.48億元;t4項目1至6月完成工業產值9.09億元,為打造全球最大中小尺寸新型顯示研發生產基地做出了貢獻。(長江日報-長江網記者陳潔 通訊員武經宣)

相關焦點

  • 大尺寸面板競爭加劇,華星光電、京東方和三星「亮底牌
    全球電視尺寸每年以2英寸的速度增長,預計到2021年全球電視平均尺寸將可達到50英寸,而60英寸以上的超大尺寸電視市場規模也將達到4400萬臺,佔比從2017年6.9%成長至2021年15.4%。  2017年是超大尺寸顯示的元年,各大面板廠爭相投入更多資源生產60英寸以上的面板,但超大尺寸面板產能大幅提升,還要等到2019~2020年各家10.5~11代線量產後才能擴大供給量。
  • 華星光電和京東方哪個好_京東方與華星光電差距
    華星光電 深圳市華星光電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星光電)是2009年11月16日成立的一家高新科技企業,公司註冊資本183.4億元,投資總額達443億元,是深圳市建市以來單筆投資額最大的工業項目,也是深圳市政府重點推動的項目。2012年初,華星光電被認定為「廣東省第一批戰略性新興產業基地(深圳Ÿ液晶平板顯示)」。
  • 中國面板廠京東方和華星光電正在糾結下一代10.5代面板產線該採取...
    打開APP 中國面板廠京東方和華星光電正在糾結下一代10.5代面板產線該採取什麼製程技術 李倩 發表於 2018-06-07 10:13:41
  • 華星光電搶佔高世代液晶面板高地
    儘管是十一黃金周假期,地處光明新區的華星光電8.5代線液晶面板廠依然保持滿產。不遠處,正在建設的華星光電11代線液晶面板廠工地,也是一番熱火朝天的景象。記者近日到華星光電採訪,看到的是一片令人興奮的場景。
  • 武漢華星光電柔性LTPS-AMOLED顯示面板項目首臺曝光機搬入
    「我宣布,華星光電t4項目首臺曝光機開始搬入!」7月20日上午,隨著武漢華星光電半導體顯示技術有限公司總經理趙勇的一聲令下,在現場全體員工的注視中,武漢華星光電第六代柔性LTPS-AMOLED顯示面板項目(以下簡稱t4項目)首臺曝光機緩緩吊入廠房。
  • 【疲軟】未來全球超大尺寸新型顯示面板將主要在大陸生產;4月面板...
    第2 季新增產線陸續量產且持續增加,帶動電視面板產能成長,在需求疲弱及庫存增加等多重壓力下,面板廠競爭更激烈,群智諮詢認為,去年第2 季開始面板價格持續下跌,到今年第1 季度末很多主流尺寸價格逐漸接近總成本,如果面板價格持續下跌,面板廠的獲利將面臨嚴峻挑戰。
  • 「三屏同城」在漢投資累計超1350億元 武漢是國內首座聚集國產面板...
    目前中國已是全球最大的顯示產業大國,而武漢有全國最大的中小尺寸顯示和新一代大尺寸高端顯示面板產業集群。成都、綿陽、上海、固安、深圳、合肥、廣州、武漢……奧維雲網「中國顯示產業大數據平臺」上顯示,十多個正在閃動的圓點,就是全國顯示產業的分布城市,武漢是其中一點,卻又如此閃耀。
  • 華星光電、CEC、鴻海、惠科都在建設10.5代TFT-LCD面板生產線
    北京時間02月26日消息,中國觸控螢幕網訊,京東方、華星光電、CEC、鴻海、惠科紛紛布局10.5代TFT-LCD產線。    本文來自:http://www.51touch.com/lcd/news/dynamic/2018/0226/49740.html京東方除了合肥的10.5代線之外,在武漢也規劃了1條10.5代線,預計將於2018年開工建設。此外,包括華星光電、CEC、鴻海、惠科也都在積極建設/規劃10.5代TFT-LCD面板生產線。
  • 武漢華星光電產值達150億元,TCL集團李東生再訪武漢
    當前武漢發展勢頭持續向好、疫後重振成效明顯,我們正認真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致2020中國5G+工業網際網路大會賀信精神,突破性發展數字經濟,著力推動產業數位化、數字產業化、數位化治理。作為信息技術產業的頭部企業,TCL集團在漢發展大有可為。希望企業繼續深耕武漢、紮根武漢,加快合作項目落地見效,做大做強t3、t4項目,助推「光芯屏端網」產業集群加速邁向萬億級。
  • 不怕產能過剩,TCL投427億再添一條11代面板線
    2017年,華星光電32吋電視面板產品市場佔有率全球第二,55吋UD等高規格大尺寸產品市佔率保持國內第一,與TCL多媒體在技術研發和產品聯動等領域的協同效應增強。華星光電在深圳的兩條G8.5代線-t1和t2連續滿產滿銷,武漢的兩條G6代線-t3順利量產,t4項目建設如期推進,產線的集中管理和運營呈現明顯的規模化效應。華星光電具備高於行業的風險抵禦能力和盈利能力。
  • 未來中國顯示面板市場很可能會形成一超或雙寡頭面板廠商局面
    此前,京東方董事長陳炎順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曾表示,京東方堅定物聯網轉型,未來將在全國建10~15家創新中心,未來這將是有無窮想像力的巨大蛋糕。產能加速向中國集中在持續多年的高投入和虧損後,中國的顯示面板產業開始收穫果實:全球顯示面板產能正加速向中國轉移集中。2020年,韓系顯示面板巨頭LG、三星先後宣布退出LCD轉向OLED,則讓這個轉移進程大大加速。
  • 京東方收購中電熊貓,TCL華星收購蘇州三星面板,雙雄龍頭地位得到鞏固
    到2022年,面板雙雄的LCD產能在全球市場佔有率將達到45%,較2019的29%提升了16個百分點。全球大尺寸面板市場競爭格局進一步確定,面板雙雄份額遙遙領先,龍頭地位得到鞏固。 面板雙雄在全球LCD市場的趕超之路,也是中國面板產業的逆襲之旅。在2010年之前,中國自有的面板產線少之又少,在國際競爭中處於非常弱勢的地位,終端彩電品牌廠家長期深受「缺屏之痛」。
  • 液晶面板格局漸定,未來京東方和華星光電市佔之和有望超過50%
    隨著日韓面板廠商減產或關停產線,中國面板廠商將迎來新的機遇。面板行業格局漸定 大陸企業話語權提高自2017年2季度以來,電視面板價格已經連續下跌近10個季度,部分型號面板價格已經跌破現金成本。隨著價格的持續下跌,各面板廠的盈利能力不斷下滑。在面板價格下跌的情況下,LGD、三星顯示、群創光電、友達光電、華映科技等面板廠商在2019年均出現經營性虧損現象。
  • 華星光電薄連明:高端手機屏生產正向中國轉移
    但移動網際網路時代,功能機向智能機轉變,解析度、電子遷移率、色域要求越來越高。高端手機屏國內短缺,基本依賴於韓國、日本屏和少量的中國臺灣屏。所以,華星三期做6代LTPS線,做高解析度、高電子遷移率、高色域的手機面板。」  華星光電三期是全球第一條全新的6代LTPS線,此前中國已有兩條5代LTPS線。薄連明說,此前日本有一條改造而來的6代LTPS線,但效率不如全新建設。
  • 友達光電調整大陸面板產能:上海松江廠即將關閉
    這句話用在當前的面板領域相信是再合適不過,大陸面板產能的急劇擴充之下,全球液晶面板已經跌入了產能過剩的深淵,儼然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5月9日,友達光電發布公告稱:「為優化整體生產效率,集中調動及服務客戶,公司將進行大陸華東地區模塊廠」(模組廠)的產線調度。」與此同時,公告中還提到,松江廠目前員工約800人,公司將安排跨廠區人力轉置,對於無法轉調的員工,將保障員工權益及給予補償。
  • 2018年全球液晶面板企業業績概述及液晶面板企業未來發展
    公司量產和在建四條產線,目前成都產線一期16K已基本滿產,二期也已經準備爬坡,隨著產能的順利爬坡,單位成本將快速下降,下半年有望實現盈虧平衡甚至小幅盈利。除成都二期外,綿陽產線預計也將於下半年投產。公司預計全年出貨量在3000-5000萬片,假設單片價格60美金,預計19年AMOLED有望貢獻120-200億元收入。
  • 布局4條TFT-LTPS-柔性完整顯示面板生產線 光谷成為高端顯示面板...
    人民網武漢6月14日電 (郭婷婷)昨日,總投資350億元的武漢華星光電6代柔性LTPS-AMOLED項目(華星光電t4項目),在光谷智能製造產業園開工。此次t4項目從籤約到開工僅74天,再次刷新「光谷速度」。
  • 2020到2025年全球中小尺寸TFT LCD和全球大尺寸LCD面板產業分析
    雖2021年智慧型手機面板需求可望復甦,但平板計算機主流尺寸加速大型化、數位相機需求持續萎縮、智慧型手機面板續轉向AMOLED,將使車用及物聯網(IoT)應用於2022年起成為全球中小尺寸TFT LCD出貨主要成長動力。整體而言,DIGITIMES Research估計至2025年全球中小尺寸TFT LCD出貨將僅持穩於18.2億片。
  • 液晶面板價格跌破成本線,各面板廠電視面板業務都處於虧損狀態
    2019年,TCL華星光電位於深圳的、月產能為90片的a-si10.5代線、樂金顯示位於韓國坡州的月產能為15片的10.5代OLED生產線、夏普位於廣州的應用a-si/Oxide技術的、月產能為90片的10.5代生產線量產。
  • ...共同投資建設第6代LTPS(OXIDE)·LCD/AMOLED面板生產線項目的公告
    自投產以來,華星光電市場佔有率持續提升,目前已經成為大陸廠商中市場佔有率第一的TV液晶面板企業,是國際一流、海峽兩岸產能最大的8.5代液晶面板領軍企業,積累了豐富的產線建設、管理經驗和技術、工藝儲備。移動網際網路正引領中小尺寸智能終端市場爆發,而國內6代LTPS(低溫多晶矽)生產線的布局和生產規模明顯不足,為把握中小尺寸面板市場快速增長的機會,提升本公司上下遊產業一體化協同能力,經充分調研和論證,華星光電擬與湖北科投通過設立合資公司的方式在武漢市共同投資建設第6代LTPS(OXIDE).LCD/AMOLED面板生產線項目,項目投資總額160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