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昊、陳攀:涉恐人員遣返暴露反恐合作軟肋

2020-12-06 環球網

2018年以來,敘利亞局勢逐漸從全面內戰轉向反恐戰爭,在國際社會合力圍剿下,「伊斯蘭國」迅速瓦解。但與反恐戰場高歌猛進形成鮮明對比,各方處置「伊斯蘭國」被俘人員的國際合作方案長期懸而不決。這也成了當前國際反恐合作的一個軟肋。本月中旬,土耳其遣返多名來自歐洲國家的「伊斯蘭國」武裝人員,並稱未來還將遣返更多外籍武裝人員。

處置涉恐武裝人員已成為國際反恐合作的緊迫問題。其一,這次待處置人員數量稱得上是史上最大規模。「伊斯蘭國」具有恐怖主義意識形態與世俗政治訴求相結合的特點,導致極端人員最大規模的跨國聚合,2013年至2018年,超過41000名外國人加入「伊斯蘭國」,西方國家中人數最多的是法國、德國和英國。

其二,參戰各方無長期羈押涉恐武裝人員的能力。羈押場所多是位於武裝衝突地區的臨時設施,涉恐武裝人員存在有組織越獄風險。反恐本質上是人類現代文明與野蠻之間的較量,軍事勝利固然重要,但根本性地解決恐怖主義更依賴道義優勢。如果大量武裝人員未經依法公正審判而被長期羈押,或羈押場所出現嚴重人道主義危機,反恐鬥爭將面臨功虧一簣的風險。

處置涉恐武裝人員的國際合作受制於政治矛盾。首先,在國際政治層面,恐怖人員輸出國與恐怖活動受害國之間的責任分配不均衡。與歷史上國際恐怖分子主要由發展中國家流向發達國家不同,大批「伊斯蘭國」恐怖分子是從發達國家逆向輸出到發展中國家。在反恐實踐中,處置恐怖分子的責任也主要落在遭受恐怖活動傷害的發展中國家。西方社會的反恐構想可能是在完成敘利亞政治重建後,再由敘利亞處理包括恐怖分子在內的「伊斯蘭國」善後事宜。

其次,在國內政治層面,輸出恐怖分子的歐洲諸國本身也遭受過「伊斯蘭國」傷害,接收遣返恐怖分子容易造成社會恐慌、形成政治壓力。

最後,由參戰各方分別羈押涉恐武裝人員只是權宜之計,這種戰時應急措施一旦常態化、固定化,在押武裝人員很有可能淪為國際政治鬥爭的工具。本輪土歐遣返之爭正是這種危險前景的預演。伊拉克戰爭的沉痛教訓表明,在押武裝人員處置不當是滋生恐怖組織的重要誘因。

遣返涉恐武裝人員存在司法合作與公共政策短板。第一,根據歐洲議會統計,已有15個歐盟國家允許將「不忠於祖國」作為取消國籍的理由。這類做法雖減輕了國家反恐司法責任,但與聯合國安理會2178號決議提倡的由主權國家起訴和懲罰本國涉恐人員的原則並不完全一致,導致無國籍涉恐武裝人員大量出現,加劇了反恐國際合作的複雜性。

第二,歐盟國家反恐法律體系的完備程度與定罪量刑標準不一,一些歐盟國家擔心涉恐人員遣返後難以達到本國刑事證據標準,只能無罪釋放,讓他們有再次實施恐怖活動的機會。

第三,敘利亞參戰各方缺乏充分的刑事調查取證能力,相互之間存在政治分歧,難以在證據領域開展有效的資源共享與國際合作,這進一步加劇了定罪難量刑難。

第四,恐怖分子的去極端化是一項漫長、昂貴且效果有限的社會工程,歐盟國家普遍擔心涉恐武裝人員遣返之後,在服刑場所和回歸社會過程中傳播極端化思想。

國際反恐的成效取決於國際反恐合作的成敗,這是敘利亞危機留下的深刻教訓。「伊斯蘭國」崛起的契機源於國際社會在敘利亞問題上嚴重的政治分歧和相互對立的軍事行動,「伊斯蘭國」的瓦解得益於反恐戰爭局面的形成。在打擊國際恐怖主義問題上,任何國家都無法獨善其身,試圖將恐怖主義圈禁在本國之外,試圖讓部分國家承擔過多的反恐責任,將為國際恐怖主義的死灰復燃提供危險土壤。為此,國際社會亟需建立更加公平、合理、有效的反恐政治與司法合作機制。(作者分別是四川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副教授,西南民族大學研究生。基於國家社科重大課題《「一帶一路」背景下的周邊外交問題研究》階段性研究成果)

相關焦點

  • 李昊:在敘大國博弈趨於均勢 重建將有中國元素
    為了應對極其嚴重的局勢,聯合國安理會2015年底通過2254號決議,確立了政治解決敘利亞問題的基本原則,敘利亞危機自此開始從惡化走向治理,由全面內戰逐漸轉為反恐戰爭。到2017年底,反恐戰爭已呈摧枯拉朽之勢,敘利亞問題的主場隨之開始從戰場轉向談判,相關各方展開密集磋商。
  • 反恐陷僵局「悲情」美國何處去
    紐約市11日舉行「9·11」事件15周年紀念活動,恐怖襲擊受害者親屬在世貿中心雙子塔遺址向死難者致以哀悼,對犧牲的救援人員表達敬意。15年前,約3000人在此次襲擊事件中喪生。反恐自此成為美國常態。但15年過去,美國人發現,反恐陷入僵局,漫漫未有窮期。
  • 郭聲琨:堅定不移地依靠群眾築牢反恐維穩的堅固防線
    他強調,要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等中央領導同志關於反恐維穩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清醒認識當前反恐怖鬥爭形勢的嚴峻性、複雜性,清醒認識加強反恐怖鬥爭的重要性、緊迫性,堅定不移地深入推進嚴厲打擊暴力恐怖活動專項行動,堅定不移地依靠人民群眾築牢反恐維穩的堅固防線,堅決遏制暴恐案件多發勢頭,堅決把暴恐分子的囂張氣焰打下去,確保各族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和社會大局穩定。
  • 「狂風十五號」打擊傳銷行動 防城港、東興查獲涉傳人員44人
    2020年12月2日晚上10時許,廣西壯族自治區防城港市港口區打傳隊聯合東興打傳隊開展「狂風十五號」專項整治行動,共查獲涉傳人員44人。本次行動共出動警力95名,執法車輛10輛(3輛大巴車),清查房屋30間,查獲涉傳人員44人,現場教育遣返4人,帶回審查40人,查封出租屋10間,現場查扣手機、手抄本、書籍及涉傳物品一批。目前,查獲的涉傳人員已交由東興打傳隊進行進一步審查。
  • 特警齊出動 漳州這所小學舉行反恐防恐演練
    閩南網12月3日訊(閩南網記者 張韓豐 通訊員 牛肖培)12月2日上午8時許,漳州市通北中心小學與漳州市公安局聯合舉行了一場校園防恐綜合演練,模擬一起暴徒持刀入校傷人事件。學校安保人員反應迅速、師生避險緊張有序,配合公安特警圓滿完成了演練任務。
  • 王剛:「反恐尖刀」 永不捲刃
    一隊全副武裝的武警特戰隊員向暴恐分子藏身的山洞前進,子彈從頭頂「嗖嗖」飛過,指揮員聽著槍聲,默默計算著開槍間隙,利用稍縱即逝的射擊空當,果斷一個左滾進,瞬間將催淚彈和爆震彈投進山洞,暴恐分子最終被全殲。 這不是演習演練,更不是電影場景,而是和平年代發生在天山的一次反恐戰鬥。那位眼神犀利、面色冷峻的指揮員,就是武警新疆總隊某支隊支隊長、「反恐尖刀」王剛。
  • 王永生:武警部隊已經成為國家反恐核心力量
    武警部隊領導在接受本報專訪時表示:暴力恐怖犯罪所挑戰的是人類社會共同的秩序和人類文明共同的底線,任何法治國家都堅決不能容忍,打擊暴恐,絕不手軟。  一年後的今天,記者再次帶著反恐相關問題,與軍隊人大代表、武警部隊副司令員王永生進行了對話。
  • 中國涉疆反恐「大尺度」英文紀錄片:部分畫面首公開
    據中新網消息 一部時長50多分鐘的英文紀錄片《中國新疆,反恐前沿》5日夜間在中國國際電視臺播出。紀錄片分為「極端主義,為禍新疆」「生命代價,暴恐之傷」「極端之路,血淚謊言」「全球反恐,並肩同行」四部分,全方位展示暴力恐怖主義和宗教極端主義給新疆帶來的傷痛,系統闡述中國治疆反恐方略。
  • 鍛造城市反恐「尖刀」
    鍛造城市反恐「尖刀」 ——武警四川總隊南充支隊機動中隊城市反恐應急演練見聞 ■本報記者 代 烽 通訊員 洪福樂 葉俊男 > 「嘟嘟嘟……」6月6日清晨,嘉陵江畔,隨著一陣急促的哨聲響起,武警四川總隊南充支隊機動中隊組織的一場城市反恐應急演練拉開序幕。
  • 中國涉疆反恐英文紀錄片播出 部分案件、畫面首度公開
    中新社北京12月6日電 (記者 楊程晨)一部時長50多分鐘的英文紀錄片《中國新疆,反恐前沿》5日夜間在中國國際電視臺播出。
  • 逮捕行動之外 納吉:反恐須贏意識形態戰爭
    納吉昨日在首相署常月集會上說,最近在阿富汗喀布爾、英國倫敦和曼徹斯特、菲律賓馬尼拉和馬拉威,以及印度尼西亞雅加達發生的恐襲事件令人難過,也顯示恐怖主義的威脅到了非常嚴重的程度。他說:「感謝上蒼,馬來西亞至今沒有發生這種恐怖襲擊,但我們要應對恐怖主義的威脅,不能只靠軍備和警方的逮捕行動。
  • 美國海關創新搜查方法,兩名留學生被遣返,這些東西...
    或者說如何快速檢查微信中所涉的不法證據?今天有媒體曝出,美國海關創新性地使用「關鍵詞」搜索的功能,幾秒鐘就將不法證據固定,目前至少有兩名留學生接連被遣返。據《世界日報》報導,加州大學河濱分校(UC Riverside)讀大一的女留學生小A,聖誕節假期回國度假,前幾天在洛杉磯海關入境時被遣返了。報導指,小A在入關的時候,先被帶到「小黑屋」審查,海關人員問了一些基本的情況,然後就要檢查她的手機。
  • CGTN獨家紀錄片《巍巍天山——中國新疆反恐記憶》被...
    2019年12月5日和7日,CGTN先後播出了兩部以新疆反恐為主題的紀錄片《中國新疆,反恐前沿》和《幕後黑手——「東伊運」與新疆反恐》,以罕見的「大尺度」披露了新疆反恐三十年中的嚴峻形勢與深層原因,引發了國內外觀眾極大關注。時隔半年,CGTN再次重磅推出第三部反恐紀錄片《巍巍天山——中國新疆反恐記憶》。
  • ...要求開槍、洗腦「殺人就能進天堂」……新疆反恐紀錄片第二部來了
    紀錄片《中國新疆,反恐前沿》面世兩天後,另一部以涉疆反恐為主題的全英文紀錄片《幕後黑手——「東伊運」與新疆暴恐》7日晚在中國國際電視臺(CGTN)播出。2012年6月29日,在新疆和田飛往烏魯木齊的GS7554航班上,發生了一起精心策劃企圖劫持飛機的暴恐事件。6名「東伊運」恐怖分子暴力衝擊駕駛艙,試圖點燃爆炸物,計劃效仿「9·11」事件發動恐怖襲擊。機組人員和乘客最終制服了6名恐怖分子。2014年4月30日,烏魯木齊火車南站發生了一起持刀傷人、自殺式爆炸襲擊案件,造成3人死亡、79人受傷。
  • 新聞速遞|連遭恐襲 英首相怒斥:太容忍極端主義
    [3名嫌犯鬧市行兇後被擊斃 警方逮捕12人]  當地時間3日晚,倫敦警方和救護人員接到報案,稱有一輛小貨車在倫敦橋(London Bridge)附近撞人。  三個月來遭遇三次恐怖襲擊事件恐襲,這次英國首相特蕾莎•梅提高了反恐調門。她4日上午發表講話稱,英國「已經對極端主義容忍了太長時間」:「恐襲彼此模仿,都是出自邪惡的極端主義」。  她表示,在過去的數月中,英國警方已經破獲了5起潛在的恐怖活動,「我們不能假裝情況還和從前一樣……現在是時候說一聲,夠了!」
  • 觀看並下載割頭等涉暴恐音視頻,濟南一男子被拘留15天
    4月25日,濟南市公安局官方微信公眾號發布通報稱,濟南公安相關警種經過縝密工作,抓獲並依法行政拘留非法持有宣揚恐怖主義、極端主義物品的違法人員王某峰。通報稱,這是濟南公安偵辦的第一起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反恐怖主義法》的案件。
  • 浙大計算機高材生王倩畢業後到溫州小縣城做起反恐網格員
    浙江反恐進行時浙江省反恐辦與都市快報社聯合推出 •防恐衛士記者 程瀟龍生活中一切有安全隱患的敏感物資,我們都會納入日常管理……」「反恐並不神秘,和我們生活息息相關……」王倩說。在轄區,她常做的事就是「踩地頭」,「工作嘛,深入一線是必須的。」打交道多了,她和轄區很多網格員都是熟人,甚至成了朋友。
  • 航空分公司東航保衛部反恐防爆模擬演練
    為落實有關反恐、防爆工作指示精神,檢驗處置突發事件時的指揮應變能力和各部門協調配合能力,提高員工處置突發事件,疏散顧客、緊急避險的能力,2020年10月14日,飛虎保安服務有限公司航空分公司東航保衛部組織了一次反恐防爆模擬演練。
  • 浙大計算機高材生王倩畢業後到溫州小縣城做起反恐網格員_杭州網
    浙江反恐進行時浙江省反恐辦與都市快報社聯合推出 •防恐衛士記者 程瀟龍王倩是一個90後,長著一張娃娃臉,激情滿滿,充滿陽光活力。雖然工作三年,來溫州永嘉剛滿一年,但在這座小縣城,她是個經受工作歷練的女生。
  • 揭秘巴塞隆納恐襲背後:主謀在恐襲前一次爆炸死亡 未引起警方重視
    襲擊現場至少13人死亡,超過100人受傷,傷亡人員涉及34個國家的遊客,其中包括中國遊客。此人已在恐襲發生前的一次爆炸中身亡。  假如那次爆炸能引起警方的特別關注,巴塞隆納恐襲也許可以避免。  爆炸發生在8月16日,恐襲前一天,地點是巴塞隆納附近的阿爾卡納爾鎮。  爆炸威力巨大,等警察和消防人員趕到時,眼前已是一片廢墟。最初警察在現場只發現了一死一傷,後續通過DNA測試才確定了更多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