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發現地球正在變暗,陽光越來越少,比亞馬遜雨林燃燒更可怕

2020-12-05 科學探一探

眾所周知,我們身處的這個母親系地球,環境已經受到了很大的威脅,儘管世界各國都已經非常的重視這個問題,但是還是避免不了環境惡劣的情況,特別是全球變暖,全球變暖的氣候環境一直是人們熱切關注的問題,在過去的幾十年裡,全球變暖一直在發展,並且在最近5年內變本加厲!也就是說我們的地球正處於一個溫度不斷上升時期!

自從上個世紀以來,工業革命伴隨著大量的能源消耗,在工業科學技術飛速發展的同時,也帶來了地球環境的噩耗,畢竟在當今這個世界,主流能源就是含碳有機物,因此單能源燃燒時會產生大量的二氧化碳,也就是所謂的溫室氣體,在人類關注地球變暖的同時,似乎遺忘了地球上還出現著另外一種現象,那就是地球正在慢慢變暗,在前段時間,澳大利亞科學家提出,溫室效應引起了全球變暖,與此同時伴隨著的還有一效應,那麼便是「地球變暗」效應!

早在之前,在以色列工作的英國科學家斯坦希爾翻查以色列過往的陽光記錄,發現半個世紀以來該地區接受的陽光面下降了22%,這並非是個例的,而是涉及全球普遍出現這樣的現象,我國同樣也是如此,據統計,我國自1954年以來,每隔10年,地面的太陽輻射變下降2%,這也導致了我國地區的水分蒸發率也在下降,如今越來越多的科學家發現太陽到達地球表面的幅度呈現出減少的趨勢!這也不得不讓人感到擔憂!

在上個世紀80年代地球物理學家,阿特蘇姆,奧姆拉就曾經提出過「地球變暗」的猜想,提出了一系列的理論,但是當時很多人都不以為然,直到現在,各項指標指出了地球再慢慢的變暗,如果按照常理來說的話,全球溫度如果不斷的上升,那麼地球上的海水蒸發量應該是增多,會變得更溼潤,但是實際上勘測到的結果卻是相反的,如今很多地區的水分增發率普遍在呈現減少趨勢!地球上的熱量主要是來自於太陽輻射,可以說太陽哺育了我們人類,如果沒有太陽的光照和熱量,那麼等待人類的無疑是滅亡的命運!有了太陽,植物才能進行光合作用!人類能夠在地球上順利繁衍發展,太陽也是功不可沒的!

科學家表示,使全球變暗的物質主要是來自於大氣層中的火山灰懸浮粒子黑炭,凝結尾等等,換句話來說,這些都是人類破壞環境導致的,這些物質一旦進入大氣層,都會導致遮擋太陽輻射!如果沒有太陽的照射,毋庸置疑,整個地球也會變得非常冷!全球變暗的後果可要比亞馬遜森林燃燒更可怕!科學家表示要解決全球變暗的問題,就要減少大氣汙染!

相關焦點

  • 地球正在變暗 空氣汙染是主因 乾旱頻發是後果
    地球正在變暗 空氣汙染是主因 乾旱頻發是後果 有研究認為,自20世紀50年代以來,世界大部分地區的太陽輻射出現下降趨勢,即所謂「全球變暗」現象。  日前,中科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農業資源研究中心科學家在空氣汙染對全球變暗的影響研究中取得新進展,揭示了空氣汙染指數與光照減少的定量關係。  1.  地球變暗還是變亮?
  • 亞馬遜雨林大火,「地球之肺」在燃燒!
    全球最大的熱帶雨林——亞馬遜雨林已經在大火中燃燒了數個星期了!>10%的地球物種因此被稱為「地球之肺」「世界動植物王國」 但現在,這片地球上最有活力、最有生命力的地方聖保羅大學研究人員在當天渾濁的雨水中發現植物燃燒後留下的有毒物質。22日,巴西政府宣布將調動所有政府部門之力,確定亞馬遜雨林著火點,並找到應對措施。
  • 科學家發現宇宙中的暗物質正在減少,是什麼在「淘汰」它?
    1922年,天文學家卡普坦通過觀測宇宙,發現星體周圍很可能存在著一種看不見的物質,而在那之前,科學家們曾經認為,宇宙中普遍都是明物質,也就是說,宇宙中的一切,都是可以看到的。那麼,這種看不見的物質會是什麼呢?很快10年過去了,另一名天文學家奧爾特在觀察太陽系周圍的之後,正式提出了宇宙中存在暗物質的理論,科學家們對於暗物質的研究,也由此正式展開。
  • 亞馬遜雨林為何燃燒
    亞馬遜雨林大火的新聞吸引了世界的注意,人們意識到也許我們正在失去自然的饋贈與庇護。森林生態的自然循環中,林火時有發生,這場火有什麼特別的?
  • 亞馬遜雨林正以創紀錄的速度燃燒,地球上的氧氣會越來越少!
    亞馬遜,被稱為地球的肺,在控制地球的二氧化碳水平和製造氧氣方面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但根據巴西國家空間研究所的調查數據,現在亞馬遜熱帶雨林正以創紀錄的速度燃燒。亞馬遜是地球上最大的熱帶雨林,負責製造地球上20%的氧氣 ,它是一個重要但又脆弱的生態系統,具有如此大小和密度,它的「碳儲存」扮演一個顯著減緩全球變暖的速度的作用。
  • 太陽附近的一顆恆星,正在慢慢變暗,爆發後會影響地球嗎?
    太陽的「鄰居」開始變暗,或即將爆發,是否會威脅到地球?科學家發現太陽附近的一顆恆星或要爆發,如果爆發後是否會威脅到太陽,從而影響人類在太陽系內的生存呢?太陽附近一顆恆星或爆發這顆恆星叫參宿四,其實科學家早已發現了這個現象,預測它在百萬年後發生爆炸,可是最近一段時間內,科學家卻對這個恆星改觀,這顆恆星正在加快爆發,並且在很短的時間內會發生爆炸。
  • 「地球之肺」燃燒:亞馬孫雨林大火創紀錄 聖保羅白晝如夜
    「地球之肺」燃燒:亞馬孫雨林大火創紀錄 聖保羅白晝如夜 原標題:   「地球之肺」正在燃燒  據《華盛頓郵報》8月21日報導,根據巴西國家空間研究所(INPE)的數據,巴西境內的亞馬孫雨林自今年1月以來經歷了74155起火災,比去年同期增加了85%。而在嚴重乾旱狀況的2016年,全年火災次數是67790起。  這場大火對2700多公裡外的巴西聖保羅造成了巨大影響。
  • 不僅僅是地球,科學家新研究發現,宇宙的溫度也越來越高了
    一項新的研究發現,宇宙越來越熱了,當然了,這個溫度是相比於過去宇宙的溫度。
  • 亞馬遜雨林上演「狂蟒之災」,500斤森蚺活吞鱷魚,太可怕了!
    當然,電影中的場景經過了藝術加工,會讓巨蟒看起來體型更大,也更可怕。不過,很多人意想不到的是,在現實中的亞馬遜熱帶雨林中,真的存在著這樣一種龐然大物,它就是亞馬遜森蚺。可怕的亞馬遜森蚺在南美洲的熱帶雨林中,生活著一種非常可怕的,身體粗細猶如成年健壯男子軀幹的動物——亞馬遜森蚺,它們是一種喜歡生活在水裡的動物,當然,這或許也與南美洲魚類中悶熱的氣候有關。
  • 科學家提出瘋狂地球拯救計劃:將陽光調暗
    據外媒報導,近日在《Environmental Research Letters》上發表的一篇新論文指出,向地球大氣中噴射反射粒子可能最終會阻止地球因持續的氣候變化而遭受毀滅性的乾旱問題。據悉,這項研究由開普敦大學的科學家展開。
  • 科學家提出瘋狂地球拯救計劃:將陽光調暗
    據外媒報導,近日在《Environmental Research Letters》上發表的一篇新論文指出,向地球大氣中噴射反射粒子可能最終會阻止地球因持續的氣候變化而遭受毀滅性的乾旱問題。據悉,這項研究由開普敦大學的科學家展開。
  • 美國衛星驚人發現:北極圈雲正在變亮!或是地球變暖危險預兆
    任何見過夜光雲的人都會被這種壯觀的景象所折服——它們能在夜空中發出電藍色或銀白色的光芒,看起來不像是地球的景觀更像是另一個世界的東西。NASA指出,事實上這種陌生感是正確的,神秘雲彩的關鍵成分相當一部分來自外太空。來自漢普頓大學的詹姆斯·拉塞爾表示,「我們已經發現了嵌入在夜光雲中的'流星煙',這一發現支持流星塵埃是夜光雲形成的關鍵部分的理論。」
  • 北極變暗:汙染致陽光減少,西伯利亞原始森林大片死亡
    新的研究表明,西伯利亞北部的空氣汙染阻礙了陽光並減緩了北方森林的生長俄羅斯汙染最嚴重的城市,也是世界上最北端的城市諾裡爾斯克,對那裡的樹木年輪進行研究後發現,當地礦山和冶煉廠的空氣汙染至少部分製造了一種被稱為「北極變暗」的現象。
  • 北極變暗:汙染致陽光減少,西伯利亞原始森林大片死亡
    新的研究表明,西伯利亞北部的空氣汙染阻礙了陽光並減緩了北方森林的生長俄羅斯汙染最嚴重的城市,也是世界上最北端的城市諾裡爾斯克,對那裡的樹木年輪進行研究後發現,當地礦山和冶煉廠的空氣汙染至少部分製造了一種被稱為「北極變暗」的現象。
  • 外媒報導一則震驚的新聞:亞馬遜雨林,正在以史無前例的速度消失
    疫情令人慰藉是由於人類活動的減少,一些意想不到的神奇效應也接踵而至,威尼斯河水變清澈,各國的空氣汙染也有了改善但就在環境變好的消息傳來時,還有一些危機警告著人類:世界雖然暫停了,但是這短暫的環境變好,不足以拯救我們。
  • 2020年亞馬遜雨林現破紀錄野火,一天1000場,對環境有什麼影響
    地球這是怎麼了?2020年情況跟往年似乎有些不同了,有的自然災難變多了,而有的自然災難變少了,比如今年的極端強降雨明顯比往年增加多成,北極圈地區出現史無前例高溫天氣,南北極冰山和永久凍土又融化了不少,但不知為何熱帶海洋氣旋突然變少了。
  • 什麼原因導致的地球正在遠離太陽?
    有的說是太陽內部核聚變正在衰減,對地球的引力作用正在逐漸削弱,地球也就不斷掙脫而去;有的說因為世界的膨脹效應,整個世界都在膨脹,星際之間互相間隔變大也是正常操作;而日本科學家則宣布,真實原因是潮汐的相互作用,導致地日相互推離
  • 科學家警告:是個可怕的信號,未來或更糟
    2019年8月,巴西亞馬遜雨林的一場「世紀大火」在地球之肺烙上了一個巨大的印痕,並在全球範圍內掀起了一場關於生態環境保護的巨浪。那麼。亞馬遜熱帶雨林在全球究竟佔據什麼樣的地位呢?雨林的存在會增加降雨量,但是樹木的減少導致降水量不斷減少,再加上地面乾燥、地表溫度上升,最終導致部分地區出現樹木枯竭,形成惡性循環。然而,在亞馬遜雨林這個地球上最溼潤的地方,自然火災非常罕見。盜伐森林者人為點火的可能性更高。
  • 太陽為什麼燃燒這麼多年沒見變小呢?
    陽光明媚太陽的燃燒太陽的燃燒也來自核聚變,科學家研究發現,氫在太陽中佔有70%,太陽中的氦佔30%,它們在太陽的內部不斷發生著核聚變,不斷的向外釋放光和熱,那麼它能燃燒到什麼時候有科學家考證,太陽大概還能燃燒50億年。
  • 全球變暖可使熱帶雨林變草原——雨林消失的自然原因
    美國科學、經濟和環境中心的科學家託馬斯·洛夫喬伊指出,灌木數量的減少將威脅亞馬遜雨林的「整體健康」。亞馬遜雨林一直被認為是地球上遏制大氣中二氧化碳增多的一個重要「碳槽」,而新發現的這種變化,無疑將使其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大打折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