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香,我們的腦海中就會浮現花香、燒香、煮食的香味,化妝品的香味等,而這種種香味,大多伴隨著我們生命中美好的記憶。
香的歷史演變
從古老的文明開始,香就伴隨人類穿過時空的長廊,餘煙嫋嫋。
中國古代有非常悠久的用香歷史,隨著佛教傳入中國,出現了各種香料,香道也隨之產生。香從生活附屬品一躍成為皇室貴族、文人雅士生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早在戰國時期,中國就已經有在室內薰香的習俗,焚燒的香料是以草本植物為主。其實薰香源自古人薰煙以趨滅蚊蟲,並消除穢氣。
在《周禮》中記載:"剪氏掌除蠶物,以攻攻之,以莽草薰之,凡庶蟲之事"。古人燃香也可以說是清淨環境,中國在尚未產生專用的香器之前,先使用一般的銅炭爐來薰香。
在漢代,專為焚香而設計的香薰已經出現。
香與佛教的淵源
佛教中對香的定義則更為廣泛,將鼻根所嗅的一切,都統稱為香。佛教並將人類生活中這種美好的經驗,重新詮釋,使香超越了原始的意義,而用香來象徵修行者持戒清淨的戒德之香,乃至聖者具足解脫、智慧的五分法身,可以說是解脫者心靈的芬芳。
例如,在《佛說戒德香經》中,佛陀就以香來比喻持戒之香,不受順、逆風的影響,能普燻十方。在《六祖壇經》中,也以香來比喻聖者的五分法身,即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
由於香美好的特質,在佛教中就成了供養佛菩薩重要的供品之一。
而因為香與鼻根的密切關聯,古德也有以聞香而悟道者,最著名的就是《楞嚴經》中的香嚴童子。在書中介紹香的修持法門,祈願讀者以香入道。由於香美好的特質和飄渺瀰漫的香菸,而被視為能上達天聽,傳達誠心的供養之意給佛菩薩及天神等。
焚香的功效
宋代鄭剛中所作《焚香》詩云:五月黃梅爛,書潤幽齋溼。柏子探枯花,松脂得明粒。覆火紙灰深,古鼎孤煙立。悠然便假寐,萬慮無相及。不知此何參,透頂眾妙人。靜處動始定,惟虛道乃集。心清杜老句,高韻不容襲。賒馨夢中殘,密雨窗前急。可見焚香也並非只是一種心裡訴求,還有不少物理功效。
從古代文人雅士流傳下來的養生書籍來看,焚香與靜心養氣常常相互提及,尤其是在進行打坐行氣之際,身旁都會焚上一爐香,用以輔助之用。
明代醫學家李中梓說:『入室閉戶,燒香靜坐,方可謂之齋也。』 高濂《遵生八箋》中,論及行胎息之法亦有言及:『於一淨室內,焚名香一爐於所臥床頭,又須設几案,上著香爐,下著所拄龍杖及履鞋等物……』
香的清雅之氣不僅可以淨化空氣,還能安撫神經緊張及焦慮,穩定情緒,清肺靜心。因此,在靜坐調息時,焚香,乃是養道修身的文人隱士們的常備之物。
古人在養病時更注重焚香靜心,蘇軾在《十月十四日以病在告,獨酌》一詩中便提到:『銅爐燒柏子,石鼎煮山藥。』宋人晁說之《新合柏子香,因誦皮日休坐久重焚柏子香,輒以其香贈張簿》詩云:柏子香清誰喜聞,五言句法更清芬。 病仍春困在難久,遣向吟窗起暮雲。
柏子氣味清香,其安神清心的功效,可以穩定病人的情緒。柏子香的製作方法簡單,所用香料也比較樸素親民。
除了習靜養生時需要焚香之外,平時居家焚香也可讓生活環境空氣清新,起到去邪避穢的效果。
高濂在《遵生八箋》中說:『榻前時焚蒼朮諸香,勿令穢汙 ,以闢不祥。』
古人在外出旅行時,也會隨身攜帶香藥製作的『太倉公避瘟丹』。居住旅舍時焚之可除溼氣,闢邪疫。
香藥配製的合香,也會被古人用作療疾之用。
李時珍《本草綱目》中有用線香『薰諸瘡癬』的記載。時珍曰∶『今人合香之法甚多,惟線香可入瘡科用。』曹雪芹在《紅樓夢》第97回描寫寶玉在婚禮上發現新娘竟然不是朝思暮想的林妹妹,頓時舊病復發,昏暈過去。家人連忙『滿屋裡點起安息香來,定住他的魂魄』。
無論是在精神心理養生方面,還是作為居家防疫用品。香都是古人居家生活中的要緊之物。
香器
香器是焚香用的器皿及用具,除了最常見的香爐之外,還有手爐、薰球、香囊、香插、香盤,及在香粉的香篆、盛香的香盆,都是屬於香器的範疇。
這些豐富的香器種類,主要是為了配合各種不同型態的香焚燒或蒸薰的方式而產生。除了實際上的用途之外,基於美觀及裝飾的考量,讓用香的情境達到極致。
隨著香的使用越來越普遍,香器的樣式也不斷出奇翻新,從香器開始出現到現今,香器的演變,幾乎已經形成了獨特的藝術,讓人們無論是在用香或是供香時,在嗅覺及視覺的心靈意境上,都達到了美好的升華。
禪意美學作為傳統美學的重要思想,對中國各類文學、藝術領域產生了深遠影響,香器設計亦受到禪意美學的滋養。焚一爐香,感悟內心深處的靜謐,思緒縷縷,與佛語,飛舞以聞達,繼而曼舞幻散,變化中昭顯佛祖的啟示。
點上清香,讓心靈得以平靜,青煙嫋娜間,宛如靈竅而通,突然能了悟王維居士的: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哪怕人生山窮水盡,心靜神定便是晴天的意蘊。即使不做香爐用,也是一件不錯的擺件。
儀式感,讓平凡的日子,也可以散發出光芒。我們需要不斷慶賀眼前的美好,方得以無畏前行。愛和美,是我們能對庸常生活所做的最大的改變和不妥協。這些香器,就帶著這樣的儀式感,因為它,會讓我們做某件事情的時候突然的認真了起來。
一縷嫋嫋青煙,絲絲美妙香味,層層覺悟禪意。燃一炷香,讓某天某時與眾不同,平淡的日常,我們也需要它的存在,鼓勵我們繼續向前......
「香晷」青瓷香臺
神馬祥雲·陶瓷香臺
青瓷香薰掛飾
簡化香道,車載香氛,一路香伴,香氣縈繞,舒神養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