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經濟正在處於高速發展的重要時期,在建設經濟的過程中,往往會忽視了對生態環境的保護;城市生態一旦失衡,很大程度影響著人們的身體健康,治理環境也成社會關注的重點。河流作為一座城市中心的命脈,它的治理更是重中之重,但在印度,作為印度聖河的恆河,卻是目前世界上汙染最為嚴重的河流之一。
說起印度,大家對於這個神奇的國家,充滿著好奇,好奇來源於這個國家超乎常規的操作,例如印度的飛餅、印度的火車,印度的飲食習慣等等;在印度作為聖河的恆河,又是如何造成如今的汙染慘況呢?
「聖河」汙染的始末
印度恆河作為佛教和印度教神聖的象徵,可以說是印度的母親河。恆河岸邊有29個大城市,大小城鎮70多個,小村莊更是數以千計。每天產生的生活廢水高達13萬立方米,印度的居民認為恆河擁有自身清潔能力,是不會被汙染的,因此他們的生活廢水大多數沒有經過處理,直接排入恆河之中。
據相關數據統計,流入恆河的汙水中,有80%是來自兩岸居民的生活廢水。除了生活廢水,還有一部分由於印度缺乏限制工業廢水排放的法令,很多工廠繳納很少的保證金,就可以將廢水直接排入恆河中,這樣的處理方式,無疑加重了恆河的汙染程度,
在印度還有著一個特殊的傳統習俗——在恆河沐浴,作為聖河,印度的信眾們認為恆河能進行自我淨化,他們視恆河水為聖水,是祭祀活動中不可缺少的組成之物,每天都有著成千上萬的教徒在恆河中朝拜沐浴,他們認為恆河水能夠洗去身上的罪孽。
並且相信管理死者的溼婆大神常在恆河巡視,所以凡是在河邊火化的人,都可以避免受輪迴再生之苦,可以不入地獄,直接升入天堂,作為恆河兩岸的碼頭,你就可以看見很多焚屍場,甚至有部老人乾脆在岸邊等死,祈求早日解脫。
「聖河」到底有多髒
根據估算,恆河兩岸的人口在2020達到了十億,隨著人口的集聚增加,恆河的汙染也將會越來越嚴重,印度居民因為飲用恆河水而感染霍亂、肝炎、傷寒等疾病時有發生。據專家檢測每100毫升的恆河水就含有十萬計的大腸桿菌,世界衛生組織對於水中大腸桿菌的數量公布的安全線為500,水更是檢測到了大量的汞、鉛等有毒的重金屬元素。
一位美國印度裔的醫生,身為教徒的子嗣,它必須為父親扶靈回到印度喝上一口恆河水,才能算是盡了作為兒子的義務(就如同我們清明掃墓習俗類似),這位葛文德醫生儘管做足了準備,在喝完恆河水回家後,依舊大病了好幾個月才得以康復,諸如此類的例子數不勝數。
恆河的「淨化」
印度政府也曾實施了恆河汙染治理的計劃方案,投資了33億美元,在印度的瓦拉那西修建了一座汙水處理廠,將淨化後的恆河水排入恆河,但是由於沒有重視,加之印度的電力供應不穩定,最後計劃未能成功。
不過隨著時間的推移,印度人已經開始逐漸意識到了恆河汙染的嚴重性,甚至有岸邊的居民自發的組織展開清理恆河的行動。其實早在1982年,印度教的一座神廟就建立了一個基金會,專門組織發起針對恆河的保護行動,他們並沒有直接否定恆河擁有自我淨化的能力,而是以「我們正讓我們的母親河受到汙染」的提法,將宗教內容和環保相結合,以此促使印度的居民加入到保護恆河的行動中。
環境的重要性已經毋庸置疑,即使在印度人心中,擁有自我淨化能力的聖河,在汙染日益加重的情況下,也開始主動對恆河開展清理行動,這無疑是朝著好的方面發展,雖然這個「淨化」的過程是漫長的,但是開始了便不算晚,不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