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河系的直徑大約有10萬光年,在銀河系裡,有1000~4000億個星系。其中包括恆星、星團、星雲以及各種類型的星際氣體和星際塵埃。
而在銀河系中,科學家們發現了一顆速度特別快的流浪恆星,在宇宙中發現流浪恆星並不稀奇,但特別的是,這顆恆星和其它流浪恆星不同。
這顆恆星最早是由卡耐基·梅隆大學麥維倫斯宇宙中心的謝爾蓋·科波索夫的科研團隊在2019年時發現的,他們將其命名為「S5-HVS1」。
它本是位於天鶴座裡。但謝爾蓋等研究人員在發現它時都驚呆了,因為它光譜中的藍移量很大,而且,它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地球瘋狂靠近,速度快達每小時600萬千米。科學家目前估測,它離我們大概有2.9萬光年。
而早在500萬年前,這顆恆星就已經開始流浪了,而它的出發點正是我們銀河系的中心,要知道,銀河系的中心是一個超大質量黑洞控制的核心區域。
這令科學家感到不可思議,因為連光都逃不出黑洞的「魔掌」,而S5-HVS1卻能夠逃出銀河系中心的範圍,這是為什麼呢?難道在它的背後有什麼強大的力量在牽引著嗎?
對於大部分的流浪恆星來說,導致它們流浪的原因是因為超新星爆炸導致的。要知道,宇宙大部分的星系都是兩個及兩個以上的恆星系統,而在這樣的系統中,往往都有一個大質量的恆星存在,而恆星的質量越大,壽命也越短。
當恆星生命走到盡頭之後,就會發生超新星爆炸,這個時候發出的強大力量就有可能將同系統中的另一顆恆星給推出去,使其成為流浪恆星。
那S5-HVS1恆星流浪的原因也是如此嗎?
科學家認為並非如此,他們認為超新星爆炸的力量是遠遠無法與超大質量黑洞的引力相比的,自然恆星也不可能在超新星爆炸的力量下逃脫銀河系中心。
所以科學家推測,S5-HVS1恆星之所以能夠逃離的原因正是因為銀河系中心的超大質量黑洞。科學家認為黑洞不僅僅會吞噬,而且它能夠利用自身的超強引力將恆星拋射出去。
科學家曾經認為,黑洞會不斷地「吞噬」物質,然後這些物質可能會通過白洞拋射出來,然而,現在看,可能黑洞就是包攬了「吞噬」和「拋射」兩種職責,一邊連光都不放過地在吸收,一邊將一部分物質拋射出去。
如果說黑洞能夠向外拋射物質的話,那麼它可能存在一個非常強大的排斥力,而正是因為這個排斥力,才提供加速度給S5-HVS1恆星,讓它逃離銀河系中心,奔向地球。由此可推測,銀河系中心附近的其它恆星,也有可能有此被黑洞拋射的命運。
當然,以上這些只不過是科學家的推測,它的真相是什麼還有待科學家獲取更多的觀測數據研究解密。雖然最好的探究方法就是前往銀河系中心探索,但根據人類目前的科技水平,還遠遠無法實現「實地考察」,因為即使我們能夠實現光速飛行,要去到距離我們2.6萬光年的銀河系中心,至少也需要2.6萬年,現在看來實在是高不可攀。
對此,你怎麼看呢?歡迎來評論區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