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河系正以時速200萬公裡向前飛行,誰給它提供這麼大的引力?

2020-12-04 六分鐘科普君

在宇宙中存在各種各樣的天體,比如小行星、隕石、衛星、行星、恆星和星系,除了小行星和隕石以外,衛星、行星、恆星和星系都有其固定的運行軌道,比如月球是圍繞地球固定軌道飛行的,地球引力拖著月球圍繞太陽進行公轉,根據科學家計算,月球被地球引力拖著以約30公裡每秒(時速10.8萬公裡)的速度向前飛行圍繞太陽公轉,其他七大行星和它們的衛星也以不同的速度圍繞太陽公轉,這樣就形成了太陽系,當然太陽系也不是靜止的,太陽帶著八顆圍繞它公轉的行星及其衛星也在高速向前飛行。

地球帶著月球圍繞太陽公轉

科學家推測,太陽系正在以250公裡每秒(時速90萬公裡)的速度圍繞銀河系中心黑洞進行公轉,由於八大行星和它們的衛星被太陽引力束縛,因此這些星球同樣以90萬公裡的時速嚮往飛行,從中我們可以知道地球和月球之所以能夠以10.8萬公裡的時速圍繞太陽公轉,是因為太陽給它們提供了引力,同樣,太陽系能夠以90萬公裡的時速圍繞銀河系中心黑洞公轉,是因為銀河系中心黑洞給太陽系提供了強大引力,地月系、太陽系都是運動的,那麼銀河系是否也是處於運動狀態的呢?

太陽系以時速90萬公裡圍繞銀河系中心黑洞旋轉

銀河系其實也是處於運動狀態的,科學家發現銀河系不僅處於運動狀態,而且它在宇宙中飛行的速度比太陽系飛行的速度還要高,據估計銀河系的飛行速度高達556公裡每秒(時速200萬公裡),也就是說銀河系正在以200萬公裡的時速在宇宙中狂奔,我們知道銀河系是一個質量極為龐大的星系,在這個星系中單單恆星的數量就高達1000億顆,這還不包括小行星、隕石、行星和衛星的質量,如果算上這些銀河系質量幾乎相當於巨無霸般的存在,既然銀河系質量如此巨大,那是什麼天體給銀河系提供如此巨大的公轉引力呢?銀河系又圍繞什麼天體在公轉?

宇宙結構圖

要想知道銀河系在圍繞什麼天體運動,那麼我們首先要知道銀河系的上一級天體結構是什麼,一般我們以為宇宙的天體結構是這樣的:小行星--行星--恆星--星系,也就是說宇宙最大的天體結構是星系,其實這是不科學的,宇宙中還存在至少四個比星系還大的天體結構,這四個天體結構分別是星系團、超星系團、超星系團複合體、宇宙長城,宇宙真實的結構應該是這樣的:小行星--行星--恆星--星系--星系團--超星系團--超星系團複合體--宇宙長城,從中我們可以看出銀河系的上一級結構是一種叫做星系團的天體結構。

銀河系所在的本星系團,只有銀河系和仙女座兩個大星系

科學家把銀河系所在的星系團命名為本星系團,所以銀河系的引力源應該可以從本星系團中尋找,可是科學家經過仔細觀測和分析,發現本星系團內並不存在比銀河系更大的天體,在本星系內存在50多個星系,但是只有銀河系和仙女座星系是大星系,其他星系都是比較小的星系,根本無法給銀河系提供巨大引力,即使仙女座星系也不能,因為它的體型比銀河系大不了多少,既然在本星系團中找不到銀河系的引力源,那麼只能繼續從更高一級的天體結構中尋找。

拉尼亞凱亞超星系團中心點存在一個巨引力源,是它提供銀河系引力

比本星系團更高一級的天體結構是超星系團,銀河系就位於一個叫做室女座的超星系團中,室女座超星系團的直徑高達1億光年,是銀河系直徑的1000倍,銀河系的引力源應該就在室女座超星系團裡面了吧,可是科學家依然在這個超星系團裡面無法找到,這多少讓科學家感到不解,但是科學家們沒有放棄尋找,最終在一個叫做「拉尼亞凱亞」的超星系團裡面發現了這個強引力源,拉尼亞凱亞超星系團是目前人類在宇宙中發現的最大的超星系團,它的直徑超過5億公裡,給銀河系提供巨大引力的強引力源就位於拉尼亞凱亞超星系團的中心,這個強引力源大概距離銀河系1.5億至2.5億光年遠,這個強引力源的引力極其龐大,可以拖著幾億光年遠的銀河系這樣的巨型天體結構圍繞它中心公轉,科學家把這種強引力源命名為巨引力源。

拉尼亞凱亞超星系團中心可能存在一個巨型黑洞

為什麼巨引力源有如此巨大的引力呢?科學家分析,根據萬有引力定律,要想擁有如此巨大的引力,必須是一個質量極為龐大的天體,而宇宙中擁有如此大質量的天體只有一種,那就是黑洞,因此科學家猜想,在拉尼亞凱亞超星系團的中心存在一個比銀河系中心黑洞大幾十萬倍的超大型黑洞,整個拉尼亞凱亞超星系團的天體都在圍繞這個巨型黑洞進行公轉,當然這僅僅是猜測,因為這個巨引力源距離地球實在太遠,目前還無法確定拉尼亞凱亞超星系團的中心是否存在黑洞,或者只有未來文明升級才可能解開其中的奧秘。

相關焦點

  • 銀河系以每小時200萬公裡的速度向前飛行。誰給了它這麼大的引
    例如,月球在繞地球的固定軌道上,地球的引力拖著圍繞太陽旋轉。根據科學家,月球是由地球計算出來的,引力拖著以大約每秒30公裡(每小時108000公裡)的速度向前飛行,並圍繞太陽旋轉。其他七顆行星及其衛星也以不同的速度圍繞太陽旋轉,從而形成太陽系。當然,太陽系不是靜止的,有八顆行星和衛星的太陽也高速向前飛行。
  • 銀河系正以每小時200萬公裡速度狂飆,為何距目的地越來越遠?
    他的萬有引力定律引發了一個問題,如果萬物之間存在引力,那麼隨著時間的流逝,所有的天體應該在引力的作用下朝著中心靠攏,但事實上並沒有發生這樣的。為此,牛頓提出一個解決的觀點:宇宙應該是無限大的,處處都是中心,處處引力都處於平衡。
  • 為何銀河系正在以200萬公裡時速狂飆,卻距離目的地越來越遠?
    有一個美國的科學小組發現,銀河系一直在以600千米/秒(換算成時速大概是200萬千米)的速度向某個方向狂飆。那這到底是咋回事呢?天體的移動我們都知道,地球繞著太陽公轉,如果以太陽為參考系,地球的速度是29.79千米/秒。同樣地,太陽其實只是銀河系中微不足道的一小塊,而是位於銀河系的郊區。科學家估算過銀河系中類似於太陽這樣的恆星有1500億-4000億顆。
  • 地球圍繞太陽旋轉,太陽圍繞銀河系旋轉,那銀河系圍繞什麼旋轉?
    在宇宙中存在各種各樣的天體,這些天體不是靜止的,而是在高速運轉的,就比如我們生活的地球,每秒運行的速度為29.8公裡,換成時速是10.7萬公裡,也就是說地球一個小時就飛行了10.7萬公裡,這是地球圍繞太陽旋轉的平均速度,地球在圍繞太陽旋轉的同時,太陽系也在圍繞銀河系在旋轉,那麼太陽系的運行速度是多呢
  • 銀河系正以每小時200萬公裡的速度狂飆,是什麼讓銀河系如此瘋狂
    宇宙的一個特點就是層次鮮明,這也是長期引力相互作用的結果,物質總是不可避免的聚集在一起,而聚集在一起的物質擁有更大的引力,這樣又會吸引更遠的物質投奔而來,這裡所講的「巨引源」也是這麼回事。「巨引源」乍一聽起來感覺很神秘,它不是一個神秘的結構,而只是眾多星系團的集合體,只是物質更多而已。
  • 銀河系每小時狂奔225萬公裡,為什麼星空看起來卻一點都沒變?
    每小時狂奔225萬公裡,走向不歸路的銀河系,究竟要去哪裡?自轉中的地球無時無刻都在圍繞著太陽公轉,同樣的,自轉中的太陽也在圍繞著銀河系公轉,推而廣之,銀河系又是圍繞著什麼在運動?而銀河系運動的速度又是多少?
  • 時速200萬公裡的銀河向著目的地狂奔,為何二者相距越來越遠?
    還有為什麼會發生我們的銀河系正在朝著某一星座飛奔過去的情況呢?這個星系其實就是仙女系,那麼銀河系實際是在本星系群當中的,當然在這個星群還有許多星系。一切就是由於引力,因為引力,所以會導致在這個星系群中和最大的星系發生碰撞,最後會引起合併。
  • 每小時狂奔225萬公裡,走向不歸路的銀河系,究竟要去哪裡?
    每小時狂奔225萬公裡,走向不歸路的銀河系,究竟要去哪裡?自轉中的地球無時無刻都在圍繞著太陽公轉,同樣的,自轉中的太陽也在圍繞著銀河系公轉,推而廣之,銀河系又是圍繞著什麼在運動?而銀河系運動的速度又是多少?
  • 在宇宙中,地球以10萬公裡時速向前狂奔,為何我們沒有明顯感覺?
    以上帝視角去看,地球的自轉速度很快,達到1674公裡每小時聲音的時速為每小時1224千米,換成是秒的話,相當於340米每秒,比地球自轉的速度慢了100多米每秒,而時速1000多公裡對於我們來說已經算是非常快了,對比一下平時我們經常乘坐的交通工具,汽車時速120公裡時,我們能夠明顯感覺到快,300公裡每小時的高鐵讓我們產生飛一般的感覺
  • 如果給羽毛施加一個永不消失的上升動力,它可以擺脫地球引力嗎?
    第一個原因:速度問題在航天活動中經常需要用到三個宇宙速度進行參考,分別是第一宇宙速度、第二宇宙速度和第三宇宙速度,第一宇宙速度就是可以圍繞地球做勻速圓周運動的一個速度,這個速度為7.9公裡每秒(約為2.8萬公裡每小時);第二宇宙速度為擺脫地球引力束縛飛到太陽系其他行星的最低飛行速度,但還無法擺脫太陽引力束縛,這個速度為11.2
  • 又一架飛行汽車完成首測!3分鐘完成變形,飛行時速200公裡
    它1947年「首航」,能飛2.5萬英尺。長的雖然略顯複雜,但它已經是設計師 Stefan Klein 設計的第五代飛行汽車了。200kg的有效載荷。BMW 1.6l發動機提供動力,有效輸出功率為140HP,預計行駛距離為1,000km,而飛行時的耗油量為18升/ 每小時。
  • 銀河系正以200萬千米時速在宇宙中狂奔,它要將太陽系帶向哪裡?
    後來弗裡德曼和勒梅特都通過簡化引力場方程的方式得到了動態宇宙的解,而哈勃的觀測則證明了這點,此時宇宙膨脹說在逐漸開始在科學界流行開來,要說誰是第一個提出宇宙膨脹的,還非勒梅特莫屬!但這和銀河系運動有關係嗎?當然有!
  • 人類製造最快的物體,時速達到70萬公裡,但星際旅行還是很遙遠
    ,最高時速將高達70萬千米。地月距離為38.4萬公裡,這意味著帕克探測器從地球飛到月球只需33分鐘;中國最南和最北相距5500千米,飛越中國南北兩端只要28秒,秒針動一次就跨越近200千米的距離。這已經接近太陽環繞銀河中心的公轉速度,更是水星公轉速度的四倍。它將以前所未有的超近距離接近太陽,深入日冕對這個大火球展開探測,因此又被稱為NASA觸摸太陽計劃。
  • 太陽的引力這麼大,為什麼行星不會被太陽吸走?
    太陽的引力為什麼不能把行星拉走?我們知道,太陽佔據著太陽系質量的99%,是太陽系的核心,既然太陽的引力這麼大,為什麼行星不會被太陽吸走?如果你扔一個與地球表面平行的球,它有向前的動力,但是由於地球的重力,所以它的軌跡形成了一個弧線,而地球上的空氣阻力使它更快地失去前進動力。如果你把同一個球扔得很快,而且沒有空氣阻力來減緩它的速度,球最終還是會落到地球上,但是如果速度足夠快,向下的曲線會與地球的曲線相匹配,這是一個球體。到那時,球將實現穩定的繞地球軌道運行,離地面只有幾米。
  • 太陽的引力這麼大,為什麼行星不會被太陽吸走?
    太陽的引力為什麼不能把行星拉走? 我們知道,太陽佔據著太陽系質量的99%,是太陽系的核心,既然太陽的引力這麼大,為什麼行星不會被太陽吸走?
  • 超級地球正以50萬公裡時速從6光年外靠近地球,人類有望移民嗎?
    它璀璨炫目,神秘莫測,相信很多小夥伴們也曾經幻想過,星空那頭會不會有著這樣一顆跟地球一樣的星球,風景那麼迷人,環境非常適宜,能夠讓我們去那裡居住,欣賞最原始的景色。就在最近,科學家用強有力的證據表明,在距離地球六光年以外的蛇夫座,有一顆「超級地球」Barnard's Star,正在以50萬公裡每小時的速度,向地球靠近。什麼是「超級地球」呢?
  • 銀河系正在以每秒600公裡的速度向巨引源狂奔(下)
    基於這樣的判斷,科學家在對銀河系運行規律的持續性探測研究時,發現其對於宇宙背景來說,正在以每秒600公裡的速度向半人馬座方向快速移動。按照萬有引力定律,科學家推測在銀河系的移動方向上,將有一個質量異常龐大的「物體」存在。
  • 大量星球在逃離銀河系,其中逃離最快的星球,每小時600萬公裡
    之所以所有的星系都會圍繞著銀河系的中心旋轉,是因為銀心處存在強大的引力。就像我們人類無法擺脫地球對我們的吸引力,地球也無法擺脫太陽對它的吸引力一樣。但是,在大家遵守規矩的同時,也存在一些「不聽話」的星球。就像我們人類不也發射了火箭衝出地球一樣,有天文學家在前段時間發現,銀河系中存在這麼一顆恆心,它正以一個非常高的速度遠離銀河系。
  • 每秒1700公裡,一顆「活」恆星正流浪銀河系,科學家迷惑不解
    假如夜空中最亮的恆星距離我們800億千米,它一年運動距離約10億千米,這也就意味著在一年的時間中,我們和它之間的距離僅僅縮小了80萬分之一。在「S5-HVS1」被發現之前,人類所發現的最快恆星是「US 708」,它的運行速度約為每秒1200公裡,而這個速度遠遠比不上最新發現的「S5-HVS1」。
  • 飛行200億公裡,傳回上萬張照片,旅行者號的貢獻你了解多少?
    導語:飛行200億公裡,傳回上萬張照片,旅行者號的貢獻你了解多少?就在人類短暫的航天史中,有兩枚探測器成功帶領我們觀測到了太陽系的其他景象,那便是旅行者一號與旅行者二號,迄今為止飛得最遠的兩個探測器,累計飛行了200億公裡,創下了奇蹟,也為地球傳回了珍貴的數據。那麼旅行者號,飛行200億公裡,到底為人類做出了哪些貢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