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中有各種各樣的天體,如小行星、隕石、衛星、行星、恆星和星系。除了小行星和隕石,衛星,行星,恆星和星系都有固定的軌道。例如,月球在繞地球的固定軌道上,地球的引力拖著圍繞太陽旋轉。根據科學家,月球是由地球計算出來的,引力拖著以大約每秒30公裡(每小時108000公裡)的速度向前飛行,並圍繞太陽旋轉。其他七顆行星及其衛星也以不同的速度圍繞太陽旋轉,從而形成太陽系。當然,太陽系不是靜止的,有八顆行星和衛星的太陽也高速向前飛行。
地球與月球圍繞太陽旋轉
科學家推測太陽系正以每秒250公裡(每小時90萬公裡)的速度圍繞銀河系黑洞的中心旋轉。因為這八顆行星及其衛星受到太陽引力的約束,這些行星也以每小時90萬公裡的速度飛行嚮往,從中我們可以知道為什麼地球和月球能夠以每小時10.8萬公裡的速度圍繞太陽旋轉,因為太陽為它們提供了引力。類似地,太陽系可以以每小時90萬公裡的速度圍繞銀河系黑洞的中心旋轉。因為星系黑洞的中心為太陽系提供了強大的引力。地月系和太陽系都在運動。星系在運動嗎?
太陽系以每小時90萬公裡的速度圍繞銀河系中心旋轉
事實上,銀河系也在運動。發現銀河系不僅在運動中,而且在宇宙中比太陽系飛得更快。據估計,銀河系的速度是每秒高達556公裡(每小時200萬公裡)。也就是說,銀河系在宇宙中以每小時200萬公裡的速度運行。我們知道,如果銀河系的算上質量幾乎等於巨無霸質量,既然銀河系的質量如此巨大,那麼是什麼天體為銀河系提供了如此巨大的旋轉引力呢?銀河系圍繞什麼天體旋轉?
宇宙結構
如果我們想知道銀河系是什麼樣的天體,首先應該知道銀河系的高層天體結構是什麼。一般來說,我們認為宇宙的天體結構是這樣的:小行星-行星-恆星-星系,也就是說,宇宙最大的天體結構是星系。事實上,這是不科學的。宇宙中至少有四個比星系大的天體結宇宙的真實結構應該是:小行星-行星-恆星-星系-星系團-巨星團-巨星團複合體-宇宙長城,從中可以看出,星系的上部結構是一種稱為星系團的天體結構。
銀河系所在的局部星系團,只有銀河系和仙女座兩個主要星系
科學家將銀河系所在的星系團命名為局部星系團,因此銀河系的引力源應該從局部星系團中找到,但是科學家經過仔細觀察和分析,發現局部星系團中沒有比銀河系更大的天體,本地星系有50多個星系,但只有銀河系和仙女座星系是大星系,其他星系是比較小的星系,根本無法為銀河系提供巨大的引力。即使是仙女座星系也不能,因為它們的大小並不比銀河系大多少。由於我們在星系團中找不到銀河系的引力源,我們只能繼續從更高層次的天體結構中找到它。
在拉尼亞凱亞超星系團的中心有一個巨引力源,它提供了星系的引力
在拉尼亞凱亞超簇的中心可能有一個巨大的黑洞
為什麼巨引力源有如此巨大的吸引力?科學家分析,根據萬有引力定律,要有這麼大的引力,它必須是一個非常大的物體,宇宙中只有一個質量這麼大的物體,那就是黑洞。因此科學家推測在拉尼亞凱亞超星系團的中心,有一個比黑洞星系中心大數十萬倍的超大黑洞,整個拉尼亞凱亞超星系團的物體都圍繞著黑洞巨大的星系團旋轉。當然,這只是猜測。因為巨引力源離地球太遠,所以拉尼亞凱亞超星系團的中心是否存在黑洞還是只有未來的文明升級才能解決奧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