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第21號颱風「杜鵑」已於23日凌晨生成。中央氣象臺預計,未來「杜鵑」的強度可能會發展到強颱風級,可能在9月30日前後登陸華東沿海,也有可能在東海海面北上。
颱風「杜鵑」最強可達強颱風級
30日前後可能登陸華東沿海
今年第21號颱風「杜鵑」的名字是中國提供的,意為「杜鵑花」。它是23日凌晨生成的,目前為熱帶風暴級。
今晨5時,「杜鵑」中心位於衝繩那霸東南方大約990公裡的西北太平洋洋面上(北緯19.0度、東經133.4度),中心附近最大風力有8級(20米/秒),7級風圈半徑為260~300公裡。
中央氣象臺預計,「杜鵑」將以每小時5~10公裡的速度向偏西轉西北方向移動,最強可達強颱風級(42~48米/秒,14~15級),並向我國臺灣東北部到琉球群島南部一帶海域靠近。
28日「杜鵑」將移入東海東南部海面,之後逐漸向華東沿海靠近,並有可能於30日前後登陸華東沿海地區,也有可能在東海海面北上。
未來「杜鵑」路徑仍不確定
黃金周天氣目前難預測
由於颱風「杜鵑」生成和影響時期,恰逢中秋、國慶雙節,很多朋友都會擔心自己的假期是否會受影響。
浙江省氣候中心高級工程師毛彥軍表示,從多年的氣候資料統計數據來看,在國慶黃金周期間,出現影響浙江的颱風概率較小,「不過,近10年以來,國慶期間影響浙江的颱風有增多的趨勢,像2007年的『羅莎』和2013年的『菲特』都是影響比較大的颱風」。
另據浙江省氣象臺副臺長樓茂園分析,颱風「杜鵑」路徑變化與副熱帶高壓相關,「颱風目前離浙江還比較遠,路徑預報的誤差也比較大,所以具體是否會影響浙江的國慶黃金周還需要進一步的研判」。
不過,樓茂園強調,颱風是影響浙江的重大氣象災害之一,「未來杜鵑的路徑仍存在較大的不確定性,大家出行還是要密切關注最新天氣預報」。
浙江在線記者也將持續關注颱風「杜鵑」的最新情況。
秋颱風「菲特」讓寧波餘姚變成一片汪洋。(本網資料圖)
秋颱風「實力」不容小覷
威力更強、危害更嚴重
浙江省氣象臺副臺長樓茂園表示,一般來說,七八月份是颱風生成的旺季,但是颱風不只是夏天的產物,秋天台風生成的消息也會不斷傳來。所謂的秋颱風,一般是指九月以後生成的颱風。「杜鵑」很明顯是個秋颱風,
受副熱帶高壓開始東退南移的影響,秋季生成的颱風路徑相對偏南。除了這個特點外,秋颱風威力還不小。
據統計,在秋天達到超強颱風級別的颱風數往往佔到當年超強颱風總數的近一半。專家認為,這與太陽從北往南移動造成的海溫偏暖有關,颱風從更為溫暖、活躍的海洋中誕生,自然威力也更為驚人。此外,在秋季,南下的冷空氣易與颱風形成疊加效應,造成降雨增多,容易給所經過的地方帶來洪澇災害。
從損失的程度來說,秋颱風對我國農業生產造成的危害更為嚴重。從「秋分」到「小雪」節氣正是我國南方晚稻抽穗揚花的成熟期,這時如果有颱風來襲,狂風暴雨會使作物的葉片受損,穀粒脫落黴爛,甚至徹底損毀,造成嚴重的減產甚至絕收。
樓茂園指出,由於秋季冷空氣活動頻繁,秋颱風強度、路徑多變,導致預報難度相對夏季更大。此外,在全球氣候變暖背景下,極端天氣氣候事件趨強趨多,颱風活動的規律更加難以把握,颱風防禦形勢更加複雜嚴峻。因此,對秋季颱風的防禦更需引起我們的重視。
浙江新聞+
「一鳴驚人」的秋颱風——「菲特」
2013年第23號颱風「菲特」於10月7日1時15分在浙閩交界處(福鼎沙埕鎮)登陸,登陸時強度為強颱風,近中心最大風力14級(42m/s),中心氣壓955百帕,成為1949年以來10月份登陸我國大陸的最強颱風。「菲特」給浙江帶來歷史罕見的狂風暴雨,蒼南石砰山76.1米/秒大風,破我省瞬時大風歷史記錄;過程雨量全省平均207mm,有43個測站雨量超過500 mm,最大天荒坪1056 mm,浙北地區餘姚14個縣(市、區)超過或接近百年一遇;2013年10月7日全省面雨量149 mm,達120年一遇,為我省有記錄以來最大日面雨量;浙北和沿海的杭州、寧波、紹興、湖州、慈谿、餘姚、瑞安等13個縣(市、區)日雨量破當地歷史記錄,其中餘姚日降水量達394mm,致使餘姚等地一片汪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