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颱風vs夏颱風!「兇殘」指數大起底!

2020-11-29 中國氣象數據

今年的颱風不一般

7月,歷史罕見「空臺」

8月,一下子7個颱風

9月,今年第一個秋颱風——超強颱風「海神」來襲

秋颱風和夏臺鳳

究竟誰更厲害?

讓我們通過大數據來比比看~

01 / 數量PK,夏颱風略勝一籌

氣象上並沒有關於秋颱風的嚴格定義。一般將6月至8月生成的颱風稱為夏颱風,9月至11月生成的颱風稱為秋颱風。

從1949年至2019年颱風大數據可以看到,71年間,夏季和秋季分別生成颱風824個和809個,平均每年生成11.6個、11.4個。其中1994年夏季生成颱風最多,為19個,1998年夏季生颱風最少(4個);1964年秋季也生成了19個颱風,為最多,秋季生成颱風最少年份是2010年(6個)。

雖然秋颱風在數量上與夏颱風基本持平,但是平均而言,每年登陸我國的秋颱風比夏颱風明顯偏少。71年間,秋季颱風登陸了175個,而夏季颱風登陸了310個,相差將近一半。2010年和1952年秋颱風登陸個數最多,高達5個,但也有些年份,秋季沒有一個颱風登陸我國,比如1997年、2006年和2012年。

因此,從數量上特別是登陸數量上進行PK,夏颱風取勝。

02 / 強度PK,秋颱風實力碾壓

很多人認為,秋季颱風影響相對較小,但事實並非如此,可不要小看秋颱風,很多「狠角色」往往是秋颱風。

統計顯示,自1949年以來的71年間,颱風強度排行前20名中,秋颱風佔11席,夏颱風佔8席,而且,強度最強的為秋颱風,排行榜前7中,有5個是秋颱風。所以強度上,秋颱風更勝一籌。

有人會認為,秋颱風個別颱風強並不代表整體強,那麼我們分析下秋颱風的整理實力。無論是從生成颱風的巔峰強度、還是登陸強度來比,秋颱風都比夏颱風都要更強一些。另外,71年間,秋季共生成了226個超強颱風,而夏季僅生成149個,這一個指標,秋颱風也是把夏颱風遠遠地甩到了後面。

比如今年第10號颱風「海神」給東北地區帶來的風雨影響十分驚人:

9月7日5時至8日5時,東北地區24小時累計降水量普遍超過25毫米,24小時累計最大降水量為223.8毫米,出現在吉林省平頂山村。

7日5時-8日5時,東北地區極大風速最大值為35.2m/s, 出現在遼寧省營廠鄉。

為何秋颱風更強?主要是由於:

① 秋颱風絕大多數生成在西北太平洋洋面上,那裡海溫高,距離陸地遠,給予了它足夠的發展空間和時間

② 與夏颱風相比,秋颱風生命史普遍較長,有利於颱風強度的發展;

③ 秋颱風由於受南海季風的影響越來越小,儘管颱風的體積普遍不太大,但是颱風結構的對稱性更好,颱風強度容易發展得更強;

④ 秋颱風的路徑相對偏南,低緯度的海溫更高,因此秋颱風能夠發展為超強颱風的比例較高。

03 / 路徑PK,秋颱風更詭異

從颱風路徑上來看,由於進入秋季以後,影響熱帶氣旋路徑的副熱帶高壓開始東退南移,颱風的移動路徑也較夏季向偏南方向調整。秋颱風的路徑分3類,一類是偏西行進南海登陸我國或越南,第二類是西北行登陸我國福建、臺灣、浙江、上海,第三類是轉向登陸日本或朝鮮半島。

秋颱風在我國的登陸點主要集中在廣東、海南、福建、臺灣,在福建以北登陸的比例比較小,登陸範圍要比夏季颱風小不少。71年間,在廣東登陸的秋颱風共有68個,而在浙江和上海登陸的僅有11個和2個。登陸強度看,登陸海南和臺灣最強登陸強度達60米/秒(超強颱風級),登陸廣東和福建的最強登陸強度達52米/秒。而登陸上海最強強度僅為25米/秒。

另外,秋颱風的移動路徑也比較容易多變。秋季,西風帶系統、副熱帶高壓、赤道複合帶等各方力量都處於博弈狀態,有時很難分出明顯勝負,因此颱風移動路徑和強度會更容易多變一些。

根據中央氣象臺2015年編制的《我國颱風之最》,有3個颱風被錄入「路徑最複雜颱風」,包括1986年第16號颱風「韋恩(Wayne)」、1991年第19號颱風「耐特(Nat)」以及2001年第16號颱風「百合(Nari)」。其中,「耐特」和「百合」均在秋季生成,「韋恩」生命史的後半階段也出現在夏末秋初。

04 / 影響PK,秋颱風影響範圍更廣

秋颱風影響期間經常會有冷空氣參與其中,造成的風雨影響範圍會更大,同時冷空氣對颱風強度影響也是「雙刃劍」,太強的冷空氣對颱風強度發展是不利的。

一般初秋冷空氣強度不太強,對颱風強度增強有利,特別是東路回流的冷空氣可能會加大了颱風北側的風速,有利颱風強度的短暫發展。同時由於有冷空氣的不斷捲入,在颱風北上過程中會導致颱風結構發生變化,逐漸從暖心系統轉變為冷心系統,逐漸變性為溫帶氣旋。

但是變性不等於減弱。很多颱風在變性過程中也會產生較強的風雨天氣,並且由於變性過程中大氣的斜壓性增強,變性氣旋經常表現為平均風不大,但是陣風影響範圍廣、強度較強。同時由於颱風活動期間水汽輸送條件較好,在合適的天氣系統配置和冷空氣的參與下,可能在颱風外圍或較遠的地方也產生較強的降水,導致秋颱風的影響範圍更廣。

因此,無論從強度還是影響上來看,秋颱風都不可小覷,需加強防範。

相關焦點

  • 秋颱風pk夏颱風,誰更厲害?
    秋颱風pk夏颱風,誰更厲害?基於這個判定,6-8月的颱風就歸為夏颱風,9-11月的颱風就歸為秋颱風。數量上,夏颱風小勝一局根據1981-2010年30年氣候平均,西北太平洋和南海上6-8月生成11.2個,登陸我國4.5個。9-11月生成10.9個,登陸我國2.5個。
  • 夏颱風、秋颱風,哪個季節風更強?
    夏颱風、秋颱風,哪個季節的颱風才能代表颱風裡的最強者?老規矩,我們還是用數據說話。都是颱風,為何一姓夏一姓秋?我國地域面積廣大,各地季節起止時段不同。為了統一說事,習慣上把6-8月統稱夏季,9-11月看做是秋季。基於這個判定,6-8月的颱風就歸為夏颱風,9-11月的颱風就歸為秋颱風,至於其他月份,由於不是颱風多發期,就暫不在此討論。
  • 數據新聞:秋颱風與夏颱風 四項指標看比拼
    經歷了7月歷史罕見「空臺」,8月生成7個颱風的活躍期後。剛進入9月,超強颱風「海神」來襲,成為今年第一個秋颱風。秋颱風和夏颱風相比有何不同?是不是一樣厲害呢?通過大數據我們來看看。數量PK,夏颱風略勝一籌氣象上並沒有關於秋颱風的嚴格定義。
  • 秋颱風威力強於夏颱風 上次影響青島還是十一年前
    強颱風山竹強勢登陸我國,雖然離著咱島城挺遠,但是從網友發布的視頻也能體會場面的震撼。據氣象專家介紹,秋颱風比夏颱風還要猛,1981年以來9月影響青島的秋颱風共6個,最近一次影響青島的秋颱風是2007年的「韋帕」,當時青島全市普降大暴雨,局部特大暴雨。
  • 當颱風遇上冷空氣!大數據告訴你秋颱風有多「狠」
    中國天氣網訊 通常,我們把6-8月生成的颱風稱為「夏颱風」,9-11月生成的颱風稱為「秋颱風」。剛進入9月,颱風「玲玲」、「劍魚」、「法茜」便你方唱罷我方登場,拉開了秋颱風的大幕。眼下,秋颱風「玲玲」已加強為超強颱風級,一路北上,並將和冷空氣「強強聯手」給我國東北地區製造一波強降水,或破當地9月降水紀錄。那麼,今年秋颱風的「戰鬥力」如何?秋颱風有何特點?
  • 解讀「山竹」:秋颱風仍活躍 更易出現超強颱風
    原標題:解讀「山竹」:秋颱風仍活躍 更易出現超強颱風   颱風不光是夏季的產物,進入秋季仍然活躍。氣象部門把9月份及以後生成的颱風稱為「秋颱風」,「山竹」就是典型的秋颱風。從歷史統計來看,秋季出現超強颱風的機率比夏季更大,風雨影響大,因此更要加強防禦。
  • 首個秋颱風「海神」成今年來風王 大數據揭示秋颱風有多猛
    其實,到了秋天,颱風雖然不如夏天那麼多,但威力和影響也不容小覷。中國天氣網專門統計了1949年至2019年期間的氣象數據發現,秋颱風「狠角色」更多。登陸時間:9月颱風仍活躍秋颱風不容小覷通常,我們把6月至8月生成的颱風稱為「夏颱風」,9月至11月生成的颱風稱為「秋颱風」。
  • 颱風「山竹」預計會穿過粵西桂南,為啥秋颱風比夏颱風更兇猛
    別著急,下面就仔細地來說說秋颱風。此外,秋季北方冷空氣趨於活躍,如果颱風與冷空氣相遇,可能激發更強的降水,可見秋颱風也是個「狠角色」,因此仍然不能放鬆警惕。七八月份生成颱風的個數比九月以後生成的秋颱風要多,但秋季更易出現超強颱風。1949年至2017年,秋颱風共生成787個,其中超強颱風有222個,佔比28.2%;這期間,夏季颱風中超強颱風的比例則為16.5%。
  • 科普閱讀:為什麼9月颱風仍活躍 秋颱風威力會更大嗎
    編者按秋颱風指出生於9月至11月的颱風。9月2日至3日,西北太平洋的三個颱風胚胎中,有兩個生成了今年第13號颱風「玲玲」和第14號颱風「劍魚」。雙颱風和多胚胎颱風是怎麼形成的,颱風之間又有哪些相互牽制和影響?秋颱風威力比夏颱風更大嗎?
  • 剛剛過去的夏天台風鬧得兇?秋颱風才是真正「狠角色」
    也許有讀者會問,都已經進入秋季了,颱風怎麼還這麼猖獗,難道秋颱風的威力比夏颱風還大嗎?另外,看天氣預報,總是看到有兩個或多個颱風「共舞」的情況,這又是怎麼形成的呢?秋颱風威力更大冷空氣是「幫兇」秋颱風指出生於9月至11月的颱風。
  • 中國氣象局:秋颱風勢力強大 造成損失更嚴重
    與夏天生成的颱風相比,秋颱風有三大特點:路徑偏南、勢力強大、造成損失更嚴重。秋季更容易生成超強颱風根據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生成颱風的歷史資料,常年夏季生成的颱風數量比秋季生成的颱風要多,登陸我國的颱風數量也比秋季多。七八月份生成颱風的個數比九月以後生成的秋颱風要多,但秋季更易出現超強颱風。
  • 秋颱風三特點:路徑偏南 勢力強大 造成損失更嚴重
    七八月份生成颱風的個數比九月以後生成的秋颱風要多,但秋季更易出現超強颱風。1949年至2017年,秋颱風共生成787個,其中超強颱風有222個,佔比28.2%;這期間,夏季颱風中超強颱風的比例則為16.5%。
  • 【颱風科普二十一】秋颱風有什麼特點?
    【颱風科普二十一】秋颱風有什麼特點? 來源:中國天氣網   發布時間:2012年09月25日10:52   一般而言,七八月份是颱風生成的旺季,這段時間颱風偏少,會使全年颱風偏少。但是颱風不只是夏天的產物,秋天台風生成的消息也會不斷傳來。
  • 秋颱風為何如此「猖狂」?
    近日來,秋颱風勢力似乎有些「猖狂」,接連影響我國華南地區。先是今年第23號颱風「百裡嘉」(強熱帶風暴級)於9月13日上午在廣東湛江市沿海登陸,帶來華南南部沿海和海南島北部強降雨。其實,9月依然是我國的颱風季——常年9月平均生成近5個颱風,約有1.8個颱風登陸我國,並且多登陸廣東、福建、海南等地。雖然,與常年夏季8月平均生成近6個颱風相比,秋颱風數量較少,但同樣需要密切關注颱風帶來的暴雨和大風影響,做好防禦工作,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
  • 受颱風影響,廣東海面陣風達10級!喜歡廣東的秋颱風,為何今年基本不...
    菲律賓以東洋面對流雲團活躍,24日前後可能又有新的颱風生成,目前來看,未來颱風與沙德爾套路相似,廣東沿海大風恐難消停。竟然風大,我們就受著吧,總比秋颱風真登陸了廣東要好,不是嗎?因為從歷史數據來看,九月以後生成的「秋颱風」,其強度往往更強、危害更大。而且,秋颱風產生的超強颱風數量,幾乎是夏颱風的兩倍。
  • 秋颱風為何比夏颱風更恐怖?堪稱颱風之「秋老虎」
    據中央氣象臺預報,超強颱風「山竹」在菲律賓肆虐後,將於9月16日在我國廣東湛江沿海一帶登陸,當地已做出最高級別的一級響應準備。據介紹,秋颱風「山竹」或將成為今年的「颱風王」。記者查閱氣象資料顯示,自2005年以來的前20位最強烈的颱風中,「秋颱風」佔據了13席,多數「颱風王」是秋颱風,堪稱颱風之「秋老虎」。
  • 秋颱風「山竹」為何「瘋狂」
    記者今天從中國氣象局獲悉,今年第22號颱風「山竹」於今日傍晚前後在廣東臺山到陽江一帶沿海登陸(14~15級,42~48米/秒,強颱風級),登陸後將繼續向西偏北方向移動,先後穿過廣東西部和廣西南部,強度逐漸減弱,將於18日前後在廣西、雲南和貴州交界附近減弱為熱帶低壓。
  • 秋颱風為何比夏颱風更為「兇猛」?
    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 邱晨輝作為今年的全球「風王」,秋颱風「山竹」已於9月16日在我國廣東登陸,其間一路奔襲帶來狂風驟雨,道路被淹、街道積水等景象被頻頻刷屏。當下已經進入9月中旬,我國大部分地區天氣轉涼、秋意漸濃,為何海上颱風仍在肆虐,秋颱風又為何如此「兇猛」?記者就此採訪了相關氣象專家。
  • 首個秋颱風「海神」成今年以來風王!9月將有多個颱風影響或登陸福建!
    省氣候中心副主任蘇同華介紹本月預計有2個~3個颱風影響或登陸福建影響時段可能為上旬後期中旬中期和下旬後期無論從預報難度還是威力來說秋颱風都是十足的「狠角色」破壞力不可小覷「百合(Nari)」路徑圖首個秋颱風「海神」成今年以來風王就在昨天今年首個秋颱風「海神」已加強為超強颱風級強度已經超越「美莎克」巔峰強度成為西北太平洋及南海今年以來的「風王」中央氣象臺9月5日10時發布颱風藍色預警
  • 史上首次8月份無颱風 9月「秋颱風」或大爆發
    8月本該是西北太平洋及南海颱風生成最多的月份,但今年8月至今,沒有任何颱風在西北太平洋區域生成,為歷史首次。那麼颱風都去哪裡了?未來還會不會再度爆發呢?    今年8月 寧靜的海    8月是孕育颱風最多的月份,今年風平浪靜    儘管陰雨連綿,但是這個8月,南京沒有一場雨是颱風送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