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颱風遇上冷空氣!大數據告訴你秋颱風有多「狠」

2020-11-29 中國天氣網

中國天氣網訊 通常,我們把6-8月生成的颱風稱為「夏颱風」,9-11月生成的颱風稱為「秋颱風」。剛進入9月,颱風「玲玲」、「劍魚」、「法茜」便你方唱罷我方登場,拉開了秋颱風的大幕。眼下,秋颱風「玲玲」已加強為超強颱風級,一路北上,並將和冷空氣「強強聯手」給我國東北地區製造一波強降水,或破當地9月降水紀錄。那麼,今年秋颱風的「戰鬥力」如何?秋颱風有何特點?中國天氣網為您詳細解答。

秋颱風聯手冷空氣 製造風雨能力強

根據預報,由於颱風「玲玲」在北上過程中,將會在東北地區與冷空氣結合,7日夜間至8日,東北中東部將自南向北出現暴雨到大暴雨,多地雨量或將刷新當地9月降水紀錄。

然而,颱風在東北的路徑還存在變數,如果稍有變化,強降雨的落區也會發生很大變化,因此還需臨近時多關注。

中國天氣網氣象分析師邵鵬介紹,「玲玲」與冷空氣「強強聯手」製造強風雨正是秋颱風的一個顯著特點。由於秋季冷空氣活躍,一旦與颱風結合便能激發出更強的降水,有了冷空氣這個「幫兇」,往往也會造成更大的災難。

不止颱風「玲玲」,2010年的13號超強颱風「鯰魚」也是一個典型案例。當年「鯰魚」10月份生成,遇到北方南下的冷空氣激發,再加上臺灣中央山脈的地形抬升影響,導致臺灣東部宜蘭蘇澳降水超過1000毫米,蘇花公路出現崩塌,釀成26人死亡的慘劇。還有2013年10月的颱風「菲特」,也是因為和冷空氣相遇,才導致了浙江餘姚遭遇百年不遇的特大暴雨。

秋颱風「狠角色」居多 整體強度碾壓夏颱風

除了跟冷空氣打「組合牌」,往往秋颱風自己本身就是「狠角色」。常年來看,秋颱風雖然產量比夏颱風略遜一籌,但在整體強度上,秋颱風的實力可是不容小覷。進入9月不到一周,在生成的三個秋颱風中,「玲玲」就已經躍升至超強颱風級別。

根據1949年至2018年的數據統計,在登陸我國的秋颱風中,颱風及以上級別佔比約為50%,遠高於夏颱風的39%;而強颱風及以上級別在秋颱風中佔比達19%,也要勝於夏颱風的11%。

究其原因,邵鵬解釋,當夏季向秋季過渡時,太陽從北向南移動造成海溫偏暖,如此有利於海洋積攢更多熱量,從而提供給颱風的能量也就更大,因此更容易出現強度更強的颱風。

秋颱風「熊孩子」神出鬼沒 預測難度更大

秋颱風不僅實力突出,在路徑上,也經常「神出鬼沒」。已經停編的14號颱風「劍魚」就走出了一條妖嬈的「回馬槍」路線。而根據中央氣象臺2015年編制的《我國颱風之最》,有3個颱風被錄入「路徑最複雜颱風」,包括1986年第16號颱風「韋恩(Wayne)」、1991年第19號颱風「耐特(Nat)」以及2001年第16號颱風「百合(Nari)」。其中,「耐特」和「百合」均在秋季生成,「韋恩」的生命周期也是在夏末初秋。

9119號颱風「耐特(Nat)」路徑圖

0116號颱風「百合(Nari)」路徑圖

邵鵬說,之所以秋颱風路徑更加複雜多變,這與影響秋颱風的天氣系統有關。秋季時,像是西風帶、副熱帶高壓、冷空氣等,這些天氣系統相互博弈,不分勝負,就好比一個「熊孩子」被不同「家長」影響、管制,因此變得忽東忽西、忽南忽北,路徑詭異多變,大大提高了預測難度。

而秋颱風「玲玲」實在是因為「副高爸爸」太強勢,所以這個乖巧的孩子便在副高外圍環流的引導下一路北上。

秋颱風登陸位置偏南 最愛廣東和海南

雖然秋颱風「玲玲」堅定地一路向北,但從整體來看,相比夏颱風,秋颱風登陸我國的位置更加偏南,主要集中在廣東、海南等華南地區。

中國天氣網氣象分析師邵鵬提出,以南嶺為界可以將夏、秋颱風常登陸的省份(地區)劃分為南北「兩大陣營」,南嶺以南的廣東、廣西、海南、香港屬於「南陣營」,南嶺以北的臺灣、福建、浙江、江蘇、山東、上海、天津屬於「北陣營」。

根據中國天氣網大數據分析,相比夏天,9月份之後,颱風登陸「南陣營」的百分比有明顯上升的趨勢。9月時,颱風登陸「南陣營」的比例為52.5%,而到了10月份便升至75.6%,十一月份更是攀升至83.3%。

邵鵬介紹,由於進入秋季以後,影響颱風路徑的副熱帶高壓開始東退南移,位置逐漸偏南,多呈帶狀,從而阻擋了颱風向北移動的路徑。

秋颱風「大戲」啟幕 九月颱風或較常年偏多

截至8月31日,今年西北太平洋及南海共有12個颱風生成,比多年同期平均偏少2.4個。其中6-8月份,僅有4個颱風登陸我國,比多年同期略偏少。

中國天氣網氣象分析師邵鵬分析,預計今年9月份,西北太平洋和南海海域可能有5~6個熱帶氣旋生成,較常年同期(4.9個)偏多,其中有2~3個熱帶氣旋將登陸或明顯影響我國。

專家提醒,秋颱風大家庭極易出「厲害」角色,破壞力也不容小覷,大家切莫放鬆警惕,做好各種防禦措施!(策劃/王雯雯 設計/慄藝予 數據支持/邵鵬 審核/張慧 劉珺 劉文靜)

相關焦點

  • 首個秋颱風「海神」成今年來風王 大數據揭示秋颱風有多猛
    其實,到了秋天,颱風雖然不如夏天那麼多,但威力和影響也不容小覷。中國天氣網專門統計了1949年至2019年期間的氣象數據發現,秋颱風「狠角色」更多。登陸時間:9月颱風仍活躍秋颱風不容小覷通常,我們把6月至8月生成的颱風稱為「夏颱風」,9月至11月生成的颱風稱為「秋颱風」。
  • 剛剛過去的夏天台風鬧得兇?秋颱風才是真正「狠角色」
    厲害的在後頭,秋颱風才是真正「狠角色」數據顯示,1949年至2018年,夏季颱風生成個數815個,多於秋季生成個數792個,但是,秋季超強颱風個數222個,高於夏季的148個,秋季超強颱風佔比28.0%,高於夏季的18.2%。此外,颱風中心氣壓越低,颱風強度越強。
  • 數據新聞:秋颱風與夏颱風 四項指標看比拼
    經歷了7月歷史罕見「空臺」,8月生成7個颱風的活躍期後。剛進入9月,超強颱風「海神」來襲,成為今年第一個秋颱風。秋颱風和夏颱風相比有何不同?是不是一樣厲害呢?通過大數據我們來看看。數量PK,夏颱風略勝一籌氣象上並沒有關於秋颱風的嚴格定義。
  • 首個秋颱風「海神」成今年以來風王!9月將有多個颱風影響或登陸福建!
    省氣候中心副主任蘇同華介紹本月預計有2個~3個颱風影響或登陸福建影響時段可能為上旬後期中旬中期和下旬後期無論從預報難度還是威力來說秋颱風都是十足的「狠角色」破壞力不可小覷5日20時至6日20時我省閩外漁場最大將有10級陣風和5米巨浪級受颱風「海神」影響5日20時至6日20時我省閩外漁場最大將有10級陣風和5米巨浪同時受弱冷空氣影響
  • 秋颱風vs夏颱風!「兇殘」指數大起底!
    讓我們通過大數據來比比看~「01 / 數量PK,夏颱風略勝一籌」氣象上並沒有關於秋颱風的嚴格定義。一般將6月至8月生成的颱風稱為夏颱風,9月至11月生成的颱風稱為秋颱風。從1949年至2019年颱風大數據可以看到,71年間,夏季和秋季分別生成颱風824個和809個,平均每年生成11.6個、11.4個。
  • 秋颱風為何如此「猖狂」?
    緊接著,今年的新「風王」——「山竹」(強颱風級)攜14級強風登陸廣東臺山,給華南地區帶去風雨「二連擊」,廣東、廣西、雲南、貴州等地持續出現大到暴雨。對此,不少人或許心存好奇:進入9月中旬,北方多地早晚氣溫僅有10℃上下,秋颱風的威力為何仍如此之大?
  • 科普閱讀:為什麼9月颱風仍活躍 秋颱風威力會更大嗎
    編者按秋颱風指出生於9月至11月的颱風。9月2日至3日,西北太平洋的三個颱風胚胎中,有兩個生成了今年第13號颱風「玲玲」和第14號颱風「劍魚」。雙颱風和多胚胎颱風是怎麼形成的,颱風之間又有哪些相互牽制和影響?秋颱風威力比夏颱風更大嗎?
  • 超強颱風「海神」成今年風王 移動路徑是這樣的……
    登陸點:路徑偏南秋颱風登陸點集中在浙江以南地區與夏颱風相比,登陸我國的秋颱風登陸地點明顯偏南。秋颱風路徑相對偏南,登陸點多集中在華南地區,過去71年間,秋季基本沒有颱風登陸江蘇以北地區。強度:秋颱風多「狠角色」超強颱風佔比高氣象大數據顯示,秋颱風更容易出「狠角色」。
  • 颱風王來了!「海神」超越「美莎克」巔峰強度,未來10天還有……對...
    在氣象學上,6月份至8月份生成的颱風稱為「夏颱風」,9月份至11月份生成的颱風稱為「秋颱風」。如今,我們拉開了年度「秋颱風」舞臺大幕,而「海神」就是今年首個秋颱風。今年第一個秋颱風就如此猛烈?實際上到了秋天,颱風雖然不如夏天那麼多,但威力和影響也不容小覷。
  • 颱風遇上冷空氣,天氣多變須留意
    「秋天的第一杯奶茶」你喝了嗎?最近,不少人的微信朋友圈被這條網絡流行語刷屏,不過,大家可能忽略了一個細節,就是汕頭眼下還未正式入秋。上午,記者從市氣象臺了解到,南海熱帶低壓已加強為今年第16號颱風,受其外圍環流和冷空氣影響,我市將有降水,且汕頭附近海面風力較大,各有關方面須多加留意。近段時間,早晚比較清涼,天氣讓人感覺舒爽。不少市民上街也開始換上長袖,準備喝上「秋天的第一杯奶茶」。但是,對照「連續五天滑動平均氣溫≤22℃」的入秋標準,我市目前還尚未入秋。
  • 夏颱風、秋颱風,哪個季節風更強?
    夏颱風、秋颱風,哪個季節的颱風才能代表颱風裡的最強者?老規矩,我們還是用數據說話。都是颱風,為何一姓夏一姓秋?我國地域面積廣大,各地季節起止時段不同。為了統一說事,習慣上把6-8月統稱夏季,9-11月看做是秋季。基於這個判定,6-8月的颱風就歸為夏颱風,9-11月的颱風就歸為秋颱風,至於其他月份,由於不是颱風多發期,就暫不在此討論。
  • 颱風「山竹」預計會穿過粵西桂南,為啥秋颱風比夏颱風更兇猛
    颱風「彩虹」共造成廣東、廣西等地550萬人受災,死亡失蹤20餘人。2015年超強颱風「彩虹」登陸影響後,湛江奧體中心受損嚴重。 湛江晚報 圖估計不少朋友也會好奇,這都9月中旬了,北方多地早晚氣溫都只有十幾攝氏度,挺冷了!咋秋颱風威力還這麼大?
  • 解讀「山竹」:秋颱風仍活躍 更易出現超強颱風
    原標題:解讀「山竹」:秋颱風仍活躍 更易出現超強颱風   颱風不光是夏季的產物,進入秋季仍然活躍。氣象部門把9月份及以後生成的颱風稱為「秋颱風」,「山竹」就是典型的秋颱風。從歷史統計來看,秋季出現超強颱風的機率比夏季更大,風雨影響大,因此更要加強防禦。
  • 秋颱風pk夏颱風,誰更厲害?
    秋颱風pk夏颱風,誰更厲害?其實9月的颱風生成數量比7月還多,10月的生成數量也和7月基本打了平手。夏颱風主要依靠8月,才在數量上勉強戰勝秋颱風。可見秋颱風的整體實力更強。目前西北太平洋上的幾個最強記錄保持者,也都是清一色的秋颱風。比如,西北太平洋上的最強颱風,即1979年第20號「泰培」,是當年10月的產物。「泰培」是全球有確切紀錄以來強度最高的一個颱風,它的中心氣壓低至870百帕,為人類實測到的最低的海平面氣壓值!
  • 受颱風影響,廣東海面陣風達10級!喜歡廣東的秋颱風,為何今年基本不...
    受颱風和冷空氣的共同作用 廣東沿海的風有點大 22日到24日,廣東沿海海面、北部灣海面、瓊州海峽、臺灣海峽風力將由東北風6~8級陣風9級轉7~9級陣風10級,南海中北部海面東北風7~9級陣風10級轉9~10級、陣風11級,其中颱風中心經過的附近海面旋轉風達到10~11級、陣風12級。
  • 秋颱風威力強於夏颱風 上次影響青島還是十一年前
    未來一周,島城以多雲天氣為主,19~20日本市大部分地區有中雨。受較強冷空氣影響,最低氣溫10℃。本周,太平洋上出現了「雙臺共舞」的局面,今年第23號颱風「百裡嘉」與22號颱風「山竹」先後影響我國華南地區。進入9月份後,颱風並沒有要減弱的趨勢?青島市專業氣象臺臺長林行介紹,9月份仍然是我國颱風活躍的時期。
  • 史上首次8月份無颱風 9月「秋颱風」或大爆發
    8月本該是西北太平洋及南海颱風生成最多的月份,但今年8月至今,沒有任何颱風在西北太平洋區域生成,為歷史首次。那麼颱風都去哪裡了?未來還會不會再度爆發呢?    今年8月 寧靜的海    8月是孕育颱風最多的月份,今年風平浪靜    儘管陰雨連綿,但是這個8月,南京沒有一場雨是颱風送來的。
  • 秋颱風為何比夏颱風更為「兇猛」?
    中央氣象臺首席預報員張玲說,秋季仍然是我國的颱風季,常年9月平均生成近5個颱風,並有約1.8個颱風登陸我國。在不少人眼中,七八月是颱風生成「旺季」,但實際上九月以後生成的「秋颱風」,其強度往往更強、危害更大。
  • 秋颱風「山竹」為何「瘋狂」
    記者今天從中國氣象局獲悉,今年第22號颱風「山竹」於今日傍晚前後在廣東臺山到陽江一帶沿海登陸(14~15級,42~48米/秒,強颱風級),登陸後將繼續向西偏北方向移動,先後穿過廣東西部和廣西南部,強度逐漸減弱,將於18日前後在廣西、雲南和貴州交界附近減弱為熱帶低壓。
  • 當颱風遇上冷空氣,東莞的天氣是……
    +冷空氣要來了!颱風又叒要來了菲律賓以東熱帶低壓已於今天(19日)上午8點鐘生成,上午8點鐘其中心位於西沙永興島東偏南方約1880公裡的西北太平洋洋面上。預計,該低壓將以每小時25公裡左右的速度向西偏北方向移動,強度逐漸加強,可能於20日加強為今年第17號颱風,並將於21日前後移入南海,以後逐漸趨向南海西部海面,強度繼續加強,預計最大強度為強熱帶風暴級或颱風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