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由陝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半城山水一程語》,將於7月13日15:00至17:00在西安曲江書城舉行新書發布會。屆時,該書作者楊瑞將與廣大讀者見面,講述創作背後的故事,並現場舉行籤售。
」
在這本靈性的遊記中,有半座城池的山水風物、歷史遺蹟,它們在作者的雙眸裡幻化為時光的倒影,為這莽莽黃土高原投下一片文明的綠洲;它們在作者的心頭灑下古時的月光,為這碌碌塵囂籠罩一襲精神的清輝。在這部詩意的隨筆中,有一路旅程的真賞真得,作者從不把自己當作匆匆過客,而是信步流連,將整個身心安頓在山水之間,她用步履接引歷史,踏出的每一個腳窩裡都盛著大自然古老迷人的物象。
當身邊的無數勝景漸次掩映於風雲變幻時,書中的所有景致與情語也都被賦予了超然而安妥的意味。這是一場穿梭在山川之間的靈魂對話,溝通過去與當下、時物與造化;這是一次用指尖觸摸自然脈動的絕妙體驗,冷暖自知,無法抗拒;這是一卷描摹人與自然的丹青小品,於滄海一芥中藏納萬仞須彌。這更是一封遙寄天地的情書,字裡行間懷抱壯美,書寫虔誠,而筆墨之外,我們分明看到,如斯錦繡河山,此刻在延綿的守望與遐想中竟已柔軟了光陰。
編輯絮語
初識楊瑞,是去年上半年她來我們編輯部出版《石峁王國之石破天驚》的時候,那時主任將稿子交給我負責,我審完稿後,猜測這本書的撰寫者肯定是一位文學造詣較高的考古專業人士或歷史學者,所以全書既有從學術角度出發的嚴謹細緻的考古學、歷史學講解,又不失流暢清新的行文,通俗易懂,既可讀也耐讀。結果,讓我大吃一驚的是,後來遠道而來出現在我面前的作者竟是這樣一個精緻婉麗的姑娘,她比我小好幾歲,卻早已在陝北的蒼莽高原上行走了多年,並無數次地在古老的石峁遺址上見證祖先的輝煌。那次的合作我們都很愉快,並成了朋友。後來經過一段時間的了解,我發現,這個來自陝北的女子是如此不同尋常,她內在的自在從容是柔弱的外表難以掩飾的,難怪她的眼神裡總透射出堅定自信的光芒。我不禁對她充滿好奇和期待。
果不其然,石峁的書其實只是一個開端,時隔半年,楊瑞就又給我們帶來了驚喜——她的近作《半城山水一程語》完成了。這次,她將視野轉向了廣闊的整個陝北大地,她沿著禿尾河畔踏上了旅程,一路步履不停。她用整個身心懷抱自己深深熱愛的土地,尋找著自然饋贈於我們的原初的風景,她用手中的筆書寫家鄉的美麗,用她自己的語言述說掩藏在這些遺蹟與風物裡的前塵故夢。她終於實現了自己一直以來追尋的生命境界,終於在不懈守望中完成了與歷史、與山川、與天地、與古人的對話。我為她高興!
在這本書裡,我們可以看到鎮北臺、紅石峽、白雲山、闖王行宮等頗為熟悉的名勝古蹟;還可以看到疏屬山、花馬池、姜氏莊園、波羅堡等較為冷門的風光佳境,更有府州古城、高家堡古鎮這樣的似乎亙古以來就無人知曉的寂寞所在。楊瑞將這些地方盡收筆底,賦予它們新鮮的面目,重新喚回它們的迷人風姿,向世人展示一個既熟悉又陌生的陝北。她的觀察與思考不落窠臼,總有與眾不同的體驗和令人耳目一新的詮釋。行文中,歷史與現狀漸漸模糊了界線, 人文與情懷融為一體,真可謂「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了。
最有意思的是,在一種大約是與生俱來的想像力的加持下,楊瑞目力所及永遠有無窮的未知角落需要琢磨。比如,之於太極灣的雄壯,她竟「煞風景」地拿一棵孤樹作為照應,還有對於遺址人骨的發掘,她竟說,「他們真來找我就好了,我有好多疑問期待他們的解答」。她的這種常常「出人意表」的念頭,在她的書中化為片片碎金,閃動著靈性的光彩。
楊瑞總對我們說,她從未想過當一個作家,對她而言,出書就是對讀者說說話,將積攢在心底的感受變成紙上看得見的文字,僅此而言。每當聽到她的這番肺腑之言,我就有所觸動:這個姑娘確實活得太真了,正是她這種不計名利、淡泊淳樸的天性,使得她的思想很清澈很通透,她筆下的字裡行間也因此流露出一種讓人格外舒適的不飾雕琢的天然韻味,清雅中蘊含著真情至性。她不見得是妙筆生花的高手,但的確可稱得上是傳遞自然之語的使者。
造物有靈且美,然而能真正把握並抵達美的真諦的人少之又少,同樣遊山玩水,同樣談天說地,為什麼楊瑞的念念不忘就有了迴響?大概她的行走真是善念護的,她的每一次山水相逢都是命中注定的。我們生活的塵世太喧囂太浮躁,對於楊瑞而言,她每天還有忙碌的工作要做,有瑣碎的家務要處理,她同我們大多數人一樣有無限牽絆而至少相當長的時期內無法超然物外,更無法像一些人一樣乾脆隱居深山或閉門謝客。但是我總認為,她其實已經找到了屬於自己的一片世外桃源,這個地方就在她的書裡。她不光自己擁有,還如此熱情慷慨地邀請我們每一位讀者與她共享同遊。
還等什麼呢,《半城山水一程語》,楊瑞出品,請你同行!
文化名人致辭,新書點評
主持:楊小樂
主辦:陝西人民出版社
時間:2019年7月13日15:00—17:00
活動地址:曲江書城一層大廳
(西安雁塔區芙蓉南路1號芙蓉新天地10號)
更多信息,微信關注「陽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