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最大光學望遠鏡修建 國產雷射器首次用於頂尖科研

2020-12-05 OFweek維科網

  ——近日,美國夏威夷國土資源部董事會批准了美國加州理工和加州大學打造30徑望遠鏡(TMT)的提議。這架全球最大的光學望遠鏡將於2014年開始在夏威夷莫納克亞火山頂修建,加拿大、日本、中國、印度的國立天文機構加入了該項目。

  中科院國家天文臺臺長助理、TMT項目部經理薛隨建日前對科技日報記者表示,TMT將為天文望遠鏡400多年的發展樹立新的裡程碑,中國參與該項目,可以分享國際頂尖設備的管理、運行和相應份額的使用權益,使我國天文學家與世界一流天文學家站在同一起跑線上,用最先進的望遠鏡開展前沿的天文研究。同時,國家天文臺聯合中科院有關院所承擔了TMT主光學系統、雷射引導星系統、雷射器系統等多項核心技術研發工作,不僅為該項目的推進作出了重要貢獻,也通過該項目使我國相關領域技術水平得到快速提升。

  TMT將是前所未有的天文探測工具

  夏威夷莫納克亞火山可謂世界天文觀測的「聖地」,它海拔4205米,遠離城市汙染和照明幹擾,一年中有300多天視野清晰,為天文觀測提供了良好條件。目前,共有12架世界一流的天文望遠鏡建在這裡,包括兩座當今世界最大的地基光學望遠鏡——口徑直徑10米的凱克望遠鏡。

  即將在此開建的TMT顯然更引人注目。據介紹,TMT的主鏡直徑為30米,由492面對角直徑為1.4米的六角形子鏡面拼接組成,可提供9倍於凱克望遠鏡的集光本領,其圖像解析度也比當前所能達到的最高解析度高出3倍。根據觀測目標和方法的不同,它的探測深度將是當代望遠鏡的10—100倍,可以觀測距離地球130億光年的宇宙區域景象以及宇宙早期形成的星體和星系,有望幫助科學家在揭示暗物質和暗能量的本質、探測宇宙第一代天體、理解黑洞的形成與生長、探察地外行星等前沿科學領域取得重大突破。

  薛隨建表示,TMT集成了當代大口徑望遠鏡最頂尖的高新技術,包括拼接式主鏡、自適應光學、以及無縫切換使用的科學設備等。這些高新技術,將使TMT成為前所未有的天文探測工具。

  中國承擔多項核心技術研發任務

  近年來,世界各國對天文學越來越重視,提出了各類大型天文觀測設備的建設方案及規劃,中科院國家天文臺對此一直關注。經過論證,中國於2009年提出參與TMT項目意願。

  隨著項目合作的推進,中國科學家承擔了多項重任。

  薛隨建說,國家天文臺及南京天光所,聯合中科院長春光機所、光電所、理化所等單位,「自帶乾糧」開展了多項核心技術研發工作。「這使中國成為該項目中的實質研發合作成員之一。」

  據介紹,國家天文臺南京天光所主要負責TMT主鏡子鏡單元高精度磨製技術的研發,以及部分子鏡的加工任務。薛隨建說,TMT主鏡拼接精度要求極高,需達到光照上去看不到接縫的程度。我國通過2008年完成的LAMOST望遠鏡項目,對此已有技術儲備。同時,該所還參與了TMT「首光」科學儀器的設計研發工作。TMT開始科學觀測的初期,將先安裝3臺「首光」設備,包括紅外成像攝譜儀、紅外多目標攝譜儀和寬視場光學攝譜儀。這些設備能充分利用TMT的高靈敏度及高解析度,提供前所未有的成像能力,是TMT項目的亮點之一。

  長春光機所主要負責TMT第三鏡及其驅動機構的設計、製造工作。TMT的光路結構極具特色——來自遙遠天體的星光先被具有主動光學功能的主鏡收集,匯聚到副鏡,再反射到可以360度轉動的第三鏡,最後被送入裝有自適應光學矯正系統的科學儀器中。這種特殊的結構使TMT在持續觀測、切換設備、更換子系統時更方便,幫助天文學家在更短時間內進行更多不同類型的觀測。而起著主要傳輸作用的第三鏡,在光學精度、機械精度等方面均面臨世界級挑戰。

相關焦點

  • 全球最大光學望遠鏡 中國參與核心技術研發—新聞—科學網
    打造三十米大口徑的全球最大光學望遠鏡,是最先進科技和強大實力的體現。在這個項目中,中國科學家將扮演重要角色。
  • 我國運行著南極最大口徑光學望遠鏡
    原標題:冰蓋之巔,我國運行著南極最大口徑光學望遠鏡    太陽升上了地平線,天空不再一直黑洞洞,南極「極夜」已經過去。對天文學家來說,這也意味著每年的最佳觀測時間已經過去。  9月12日,973計劃支持的南極巡天望遠鏡AST3項目在南京舉行驗收會,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南極研究中心主任、AST3項目首席科學家王力帆已只能用以往視頻,展示架設在萬裡之外的我國南極崑崙站的望遠鏡運行情況。  海拔4087米、零下80攝氏度,在讓人類望而生畏的南極崑崙站所在的南極冰蓋冰穹A,天文學家緣何架設目前成功運行的南極最大口徑光學望遠鏡?這將面臨哪些困難?
  • 福晶科技:全球光學晶體龍頭迎來新動力
    公司是全球最大的LBO(三硼酸鋰)、BBO(低溫相偏硼酸鋇)晶體供應商(全球市佔率分別約為70%和50%),也是全球最大的Nd:YVO4(摻釹釩酸釔)晶體供應商,控股子公司青島海泰光電技術有限公司是國內最大的
  • 去看2.4米望遠鏡,中國最大的通用光學望遠鏡
    望遠鏡口徑達2.4米,鏡身高約8米,重40多噸,是國內目前最大的通用光學天文望遠鏡。麗江觀測站全稱是「中國科學院雲南天文臺麗江觀測站」,也稱為南方基地。是中國科學院臺雲南天文臺兩大觀測基地之一。另一個觀測基地是撫仙湖觀測站,主要擔負太陽觀測研究。麗江觀測站又分為兩個園區,一個是玉龍縣城園區,一個是高美古園區。
  • 科創板系列創鑫雷射:國產超高功率工業雷射器開拓者
    公司現已發展成為國際知名的光纖雷射器及核心光學器件研發、生產和銷售為一體的雷射器廠商,是國內市場銷售額排名第二的國產光纖雷射器製造商,國內市場佔有率 12.3%。華東和華南地區是我國雷射產業聚集地,也是公司產品的最大市場。
  • 價值發現之福晶科技:全球光學晶體龍頭迎來新動力
    公司是全球最大的LBO(三硼酸鋰)、BBO(低溫相偏硼酸鋇)晶體供應商(全球市佔率分別約為70%和50%),也是全球最大的Nd:YVO4(摻釹釩酸釔)晶體供應商,控股子公司青島海泰光電技術有限公司是國內最大的KTP(磷酸鈦氧鉀)晶體生產商。
  • 作為全球最大的射電望遠鏡,「中國天眼」到底多牛?能用於軍事嗎
    我們都知道中國有一個被稱作「天眼」的射電望遠鏡,這是全球最大的望遠鏡,有人說,「天眼」能夠將上千公裡以外燃燒的火柴大小的亮光看的一清二楚。因此,很多人不禁會問,作為「全球之最」,「天眼」能否被用於軍事用途?各國對此也關心不已,發布了很多相關的猜測。
  • 揭秘全球十大最大望遠鏡
    這就是最早紀錄的望遠鏡概念。幾個月之後,義大利物理、天文學家伽利略手中便拿著望遠鏡進行天文觀測。  最初的望遠鏡非常簡單,是由非常小的鏡片組成,放在一個手臂長的內空木管中。然而,400年之後的今天,世界上最大的望遠鏡則要求建造在高聳的山脈上,數噸的鋼鐵用於支撐巨大的鏡面,從而使科學家能夠觀測太空中廣袤的區域。
  • 世界最大天文望遠鏡紮根智利
    據英國廣播公司(BBC)4月26日報導,總部位於德國慕尼黑的歐洲南方天文臺宣布,該天文臺決定耗資10億歐元,在智利北部阿塔卡馬沙漠一座海拔3060米的山上,建造迄今世界最大的光學天文望遠鏡(E-ELT),科學家希望藉助「這隻世界上最大的眼睛」,看到更多宇宙奧秘。
  • 雷射器行業漸入成熟期 優勢向國產龍頭集中
    2.1、市場趨勢:加速向國產轉移,加速向龍頭集中據中國科學院武漢文獻情報中心統計,2012-2018年全球雷射器市場規模從87.3億美元以7.88%的複合增速增長到137.6億美元,受全球宏觀經濟影響,2018年同比增速下滑至5.28%,根據LaserFocusworld預測,2019年全球雷射器銷售收入同比增速約為6%
  • 國產雷射器攻克超高功率難題
    在雷射加工設備中,雷射器作為發射雷射的裝置,是其「心臟」所在。成立於2004年的深圳市創鑫雷射股份有限公司,作為我國首批成立的光纖雷射器製造商之一,多年來始終堅持自主創新,致力於推動光纖雷射器國產化發展,多項核心技術填補了國內相關領域技術空白,已發展成為國內首批實現在光纖雷射器、雷射光學器件兩類核心技術上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並開展垂直整合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之一。
  • 最大光學望遠鏡,看星空的大眼睛
    博科園:科學科普-觀測天文學類在智利的山區,有一個將成為世界上最大光學望遠鏡的地方。這臺超大望遠鏡(ELT)將擁有一個由近800個部分組成的主鏡,將能夠收集到比地球上所有現有的8- 10米望遠鏡加起來還要多的光。
  • Coherent:全球最大雷射器廠商
    Coherent公司成立於1966年,是世界第一大雷射器及相關光電子產品生產商,產品服務於科研、醫療、工業加工等多個行業;秉承40年的雷射製造經驗和創新精神,致力於提供一流的商業化雷射器,促進科學研究不斷進步
  • 揭秘全球十大最大天文望遠鏡
    這就是最早紀錄的望遠鏡概念。幾個月之後,義大利物理、天文學家伽利略手中便拿著望遠鏡進行天文觀測。     最初的望遠鏡非常簡單,是由非常小的鏡片組成,放在一個手臂長的內空木管中。然而,400年之後的今天,世界上最大的望遠鏡則要求建造在高聳的山脈上,數噸的鋼鐵用於支撐巨大的鏡面,從而使科學家能夠觀測太空中廣袤的區域。
  • 國內外光纖雷射器巨頭對比分析
    12月8日凌晨2時,中國將「嫦娥四號」探測器送上太空的成功舉措再度引起全球矚目。與以往不同的是,此次應用的雷射測距、雷射三維成像技術更加準確探測月球的狀況,為科研人員提供大量可靠性驗證和有效的數據。
  • 國產雷射器奮鬥史
    國產光纖雷射器正逐漸奪回中國市場隨著雷射器技術的發展,市場應用領域不斷擴寬,全球市場規模在近兩年保持快速增長,到2017年市場規模達到113.3億美元,同比增長8.9%。2017年我國雷射加工市場規模近500億元,同比增長超28%,預計2018年雷射市場規模將達600億元。
  • 全球最大折射天文望遠鏡企業落戶璧山
    ­  全球最大折射天文望遠鏡企業落戶璧山,將在這裡建設全球頂尖的光學產業基地。21日上午,璧山區委、璧山區人民政府在璧山湖上大酒店舉行璧山國家高新區13個項目集中簽約。­  其中,籤約的9個工業投資項目涉及光學、機器人及智能裝備、生物醫藥、新材料、節能環保等戰略性新興產業,項目總投資42億元,投產後將為璧山區新增加100億級企業1家;50億級企業2家;10億級企業6家。­  據介紹,此次籤約的廣州市晶華精密光學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赫建說,公司擬投資十億元,在璧山建設全球頂尖的光學產業基地,將公司在全國光學儀器生產項目逐步轉移到璧山。
  • 又一座全球最大望遠鏡項目在中國啟動啦
    什麼是射電望遠鏡雖然都被稱為望遠鏡,但射電望遠鏡與我們日常接觸到的光學望遠鏡在原理和外形上有著天壤之別。射電望遠鏡研究天體發射的電磁頻譜的射頻部分,可以測量射電的強度、頻譜及偏振等量。射電望遠鏡的外形差別很大,有固定在地面的單一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有能夠全方位轉動的類似衛星接收天線的全可動射電望遠鏡,還有射電望遠鏡陣列。不同於光學望遠鏡,射電望遠鏡可以不分晝夜使用。相比十七世紀伽利略就開始用的光學望遠鏡,射電望遠鏡的歷史可真是短得可以。
  • 我國將參建全球最大天文望遠鏡
    據美國媒體昨晨報導,中國成為全球最大天文望遠鏡的建造者之一,將承擔這臺巨大的望遠鏡的光學系統、雷射引導星系統和科學儀器系統等關鍵技術研製任務。項目由中、美、日、加、印五國合作。這直徑30米的望遠鏡預計在2018年建成,造價約10億美元。
  • 世界最頂尖十大科技排名
    107°37′05.81″W,海拔2124米,是世界上最大的綜合孔徑射電望遠鏡。在釐米波段,最高空間解析度達角秒量級,與地面光學望遠鏡的解析度相當;靈敏度比世界上其他射電望遠鏡高一個量級;成像時間8~10小時。根據觀測要求,可分別作連續譜、射電譜線和甚長基線幹涉測量的觀測研究工作。 甚大天線陣每個天線重230噸,架設在鐵軌上,可以移動,所有天線呈Y形排列,每臂長21千米,組合成的最長基線可達36千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