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土星的旋轉周期難以測量,它的一天到底有多長時間?

2020-12-05 悟空科學

本文參加百家號科學#了不起的天文航天#系列徵文

作者:石蘭(抄襲必究)

當我們抬頭望向遠處的星空,土星就是那顆肉眼可見、且與地球距離最遙遠的行星。我們只需要等待時間的推進、並觀察這個世界的變化,便能清晰地知道地球的自轉和公轉時間,並將其運用於我們日常的工作和生活當中。但對於許多其他星球的旋轉周期而言,迄今為止都還是有一個存有爭議的複雜問題。比如,像土星這種類型的行星,由於沒有可跟蹤的表面特徵,無法實現通過雲層觀察到氣體巨行星上的穩定地標,因而讓測量難度提升,科學家們更為此而花費了數十年的時間。旋轉周期不僅可以描述行星的基本屬性、解釋某些行為,還能提供許多關於其形成的重要線索,那麼,為何測量它的旋轉周期會如此困難,土星上的一天到底有多長時間?

為何難以對土星的旋轉周期進行測量

對於不同類型的星球而言,測量其旋轉周期的難易程度完全不同,比如,當我們要對巖石行星進行一天的時間長度測量時,只需要確定一個作為參考的點,然後觀察其旋轉出視圖所花費的時間,以及再次返回視圖即可;又或者,我們可以通過該行星磁場的傾斜,來測量其一天的時間長度。由於土星的旋轉軸幾乎和自己的磁場完全對齊,因此,這兩種方式都不適用於土星旋轉周期的測量。

我們很清楚應該如何測量像地球這樣的行星的旋轉周期,但土星是一顆具有多層次、甚至可能擁有巖石核心的巨型氣體星球。核心的周圍被冰、金屬氫,以及氦環繞,液態氫氣所在的區域又包圍著「氦雨」,而科學家們正在測量的土星旋轉周期,其測量的目標對象實際上是高層大氣。或許你有所不知,土星的高層大氣由三部分構成,它們分別是最下方的水蒸氣雲、中間位置的硫氫化銨,以及最頂部的氨氣雲,並且,它也是這個星球上唯一能夠進行實際測量的部分。

土星的旋轉周期值為何會發生變化

當旅行者對土星的無線電波和磁場的變化規律進行測量時,其周期被認定為10小時40分鐘;而當卡西尼號對土星進行相關觀測後,所得出的旋轉周期被延長了10分鐘,並在之後的13年時間中發生了一些細微的變化;而一些其他數據則顯示了,土星的南半球和北半球緩慢的變化周期其實並不同步。科學家們將土星擁有的多個可變周期性質稱為:熱空氣-電離層-磁層耦合的雙飛輪模型(Jovian飛輪模型)。雖然,我們很難從地球上測量出土星旋轉一次所需要耗費的時間長度,但在那些現存的諸多問題之中,固定於行星核心的磁場的旋轉周期是關鍵。Jovian模型的開發,實際上就是為了解釋在木星磁層中所觀察到的旋轉滯後現象、為什麼會呈現出如此明顯的穩定性。

通過該研究,科學家們得出了一個關鍵結論:滯後的發生是因為在中性大氣層內存在滑動現象,而其中的一部分則是由於磁層和熱層之間的滑動所導致。與此同時,存在於大氣中的「中性風廓線」響應速度比較緩慢,因而在這些變化中扮演著「機械飛輪」般的作用,可以通過數月的時間就抑制住這些變化。為了讓實驗更加嚴謹,科學家們便利用了北半球和南半球的不同,以充分適應土星的該模型。當這樣的狀態比較穩定的時候,兩個中性熱氣球表現出了不一樣的旋轉速率,並隨著太陽照射的極點而發生季節的緩慢變化。

土星的季節變化和旋轉周期的確定

為何土星的旋轉周期可以在如此短的時間內,就出現了往往需要數億年才會發生的改變?眾所周知,土星具有27度左右的軸向傾斜度,這與我們地球的傾斜度23度比較接近,也就是說,當土星的南半球和北半球圍繞太陽進行公轉運動的時候,它們所獲取到的能量會存在較大差異。而土星大氣層的外緣,剛好就是一個等離子區域,當紫外線能量處於變化的狀態,那麼也會對與之發生相互作用的等離子帶來影響,並在外層大氣和等離子體的交叉位置產生大小不等的阻力。

對於大氣旋轉而言,阻力是其中很大的一個決定性因素,所以我們收集到的無線電波發射,呈現出了隨著觀察季節的不同而有所變化的情況。科學家們認為,當帶電粒子在土星的磁層穿過時,它的旋轉速度被改變,因而導致了大氣層中電磁應力的產生,以至於那些海拔較高的地區,出現了更加緩慢的旋轉速度。而夏季的半球則能更好的導電,因為有更多的紫外線會在此聚集。

隨著季節的變化,旋轉周期也在南北半球之間交換,就像我們目前所觀察到的這樣。簡而言之,土星的旋轉速度,因為受 到等離子體的阻力而減緩,於是我們觀察到了無線電發出的旋轉周期信號。但隨著土星的季節發生變化,這些等離子體產生的阻力發生變化,並導致了無線電發射與之前不同。由於土星沒有固定的表面特徵,科學家們需要通過無線電發射來測量土星的旋轉周期,因此才會出現數據不一致的情況,當然,這樣的測量方式僅適用於土星的表層。

相關焦點

  • 土星上的一天到底有多長?最新數據測算出比20多年前短了約6分鐘
    土星上的一天到底有多長?美國研究人員利用「卡西尼」土星探測器此前發回的數據最新測算得出,土星上一天的時長是10小時33分38秒,比20多年前的測量值短了約6分鐘。圖為美國宇航局提供的「卡西尼」號探測器拍攝的展示整個土星及土星環全貌的圖片。(新華社/法新)土星的旋轉周期一直難以估算,一是因為這個氣態行星沒有固定表面,無法在其旋轉時跟蹤地標;二是由於土星有一個不尋常的磁場,會干擾土星旋轉速度的測量。
  • 新研究發現土星的一天變短了
    新研究發現土星的一天變短了  據新華社洛杉磯1月20日電  (記者譚晶晶)土星上的一天到底有多長?美國研究人員利用「卡西尼」土星探測器此前發回的數據最新測算得出,土星上一天的時長是10小時33分38秒,比20多年前的測量值短了約6分鐘。土星的旋轉周期一直難以估算,一是因為這個氣態行星沒有固定表面,無法在其旋轉時跟蹤地標;二是由於土星有一個不尋常的磁場,會干擾土星旋轉速度的測量。
  • 土星的一天「短」了6分鐘
    土星上的一天究竟有多長?據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官網近日消息,美國科學家利用NASA「卡西尼」號探測器提供的新數據,給出了答案:10小時33分38秒,比20多年前的測量值短了約6分鐘。土星的旋轉周期一直難以估算,因為土星是一個氣態巨行星,沒有堅固表面,因此,在其旋轉時沒有可供跟蹤的地標,且土星磁場非同尋常,「隱瞞」了土星旋轉速度。發表在最新一期美國《天體物理學雜誌》上的研究發現,土星每天時長的答案,就隱藏在土星環中。
  • 卡西尼號數據顯示:土星的一天「短」了6分鐘
    (原標題:「卡西尼」號提供最新數據顯示 土星的一天「短」了6分鐘)
  • 土星上的一天是多久?剛剛才有了標準答案
    土星旋轉周期難以評估,這是因為土星的獨特屬性。以色列特拉維夫大學科學家天文學家在幾年前寫了一篇自然論文,使用土星引力場結合其外型和密度進行測量,將土星日的一天時間設定為10小時32分45秒(地球時間)。 天文學家通常可以測量其磁場中的運動,以找出內部發生的變化。但土星的磁場與其軸線完美對齊,使其旋轉非常難以測量。
  • 土星上的一天有多長?
    土星在其時代一直頑固地保守秘密。它的 LOUDS不承擔有用的標記,科學家們可能會用它來跟蹤地球的自轉,他們不能輕易使用它幾乎垂直磁軸-因為他們有木星的更平衡度欠佳的調整-收集有關行星的線索內部。直到卡西尼號太空船突然翻轉並旋轉穿過土星系統,科學家才意識到答案是在行星本身之外,蝕刻成冰冷的環。隨著土星的旋轉,它的內部振動會在其環中刻出明顯的特徵 ; 研究那些標記現在被稱為「kronoseismology」,來自kronos,土星的希臘名稱,以及地震,用於地震和振動。
  • 土星一天有多長?科學家終於準確的了解啦!
    而為了獲得這一數字,幾十年來行星科學家一直在做努力嘗試,因為這個氣態巨行星在旋轉過程中沒有固定的表面可以追蹤,而且它有一個不尋常的磁場,掩蓋了行星的自轉速度。結果,答案其實就隱藏在土星環裡。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的卡西尼號飛船拍攝的照片顯示,2016年土星的北半球正接近夏至。
  • 土星一天的時長終於被研究出來
    1月19日,據外媒報導,科學家終於研究出土星一天的時長:10小時33分38秒。卡西尼項目科學家Linda Spilke在一份報告中說:「研究人員利用光環中的波來窺視土星的內部,發現了這顆行星的基本特徵。這是一個非常堅實的結果。」在行星上測量一天的長度似乎很容易,只要等著看球體旋轉就行了。但是土星精確的一天到底是多長時間已經困擾了科學家幾十年。由於這顆行星是一個氣態巨行星,研究人員無法在像在巖石行星上那樣通過雲層觀察穩定的地標。
  • 卡西尼號探測器發回數據,數據顯示土星一天時長僅為地球一半!
    地球一天有24小時,火星上一天的時間略比地球長一些,那麼土星的一天有多長呢?而科學家們歷經十年才算出結果,土星精確的一天時間長約為十小時三十三分三十八秒。土星和地球是不相同的,它擁有無陸地標誌的表面和獨特的磁場,而這些會阻礙科學家們精確的測量自轉速率。如今研究人員使用卡西尼號探測器發回來的數據,已經解開了這一謎團。
  • 土星自轉周期變長困擾科學家
    新華社電 於美國東部時間6月30日晚進入繞土星軌道的「卡西尼」號飛船發現,由無線電波數據測出的土星上的一天,比20多年前延長了約6分鐘。這一現象目前讓科學家頗感困惑。 對於土星和木星等沒有固定表面的氣態行星來說,用直接的視覺手段測量其自轉周期幾乎不太可能。
  • 土星上的一天有多長?利用土星環這個「地震儀」,這一謎團終被解開
    土星獨特的磁場和無地標的地表長期以來一直阻礙著科學家確定其自轉速率的能力。但是,多虧了卡西尼號的數據,他們現在已經解開了這個謎團。土星環上的粒子捕捉到的振動第一次為了解土星內部的運動提供了一個窗口,揭示了這顆冰冷行星上的一天只持續10小時33分38秒。
  • 土星的一天多長?苦惱數十年科學家終獲解答
    土星上的一天是多久,這個問題在過去數十年間困擾著無數科學家,美國研究人員利用NASA無人太空船卡西尼號(Cassini)主動墜毀前搜集的數據,精確計算出答案:一個土星日等於10小時33分38秒,較20多年前得出的數據短了約6分鐘。
  • 土星上一天有多久?從六角風暴辨土星日短長
    土星北極點的上方存在著和木星表面的大紅斑一樣令人著迷的景象——因為一個特殊的急流而持續存在的六角形風暴。土星上一天的時間很短暫,現在,行星科學家認為:六角形風暴的循環能基本準確地反映出土星一天的時長:10小時39分23秒。與其他的氣體巨星一樣,土星缺少堅實的地表,因此科學家無法利用其地表測量它的自轉周期。此外,土星表層大氣在赤道附近的運動速度也比其在極點附近的運動速度快。
  • 成功獲取土星的晝夜長度!
    我們知道地球一天的長度是24小時,準確的說,是23時56分4秒,也就是它的自轉周期。但是太陽系中每個行星的自傳周期是不相同的,其中火星的自轉周期和地球相差半小時左右,它是與地球自轉周期最相近的行星。這一數字幾十年來一直困擾著行星科學家,因為這個氣態巨行星在旋轉過程中沒有固定的表面可以追蹤,而且它有一個不尋常的磁場,掩蓋了行星的自轉速度。而答案就在它的土星環裡!
  • 金星上的一天有多長? 金星轉動一天需要多少時間?
    金星上的一天有多長? 金星轉動一天需要多少時間?時間:2017-02-10 12:27   來源:怪羅科普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金星上的一天有多長? 金星轉動一天需要多少時間? 金星通常被稱為地球的姐妹行星,因為它們有著諸多的共同點。例如,這兩顆行星都位於我們太陽系的宜居帶之中。
  • 金星的一天到底多長?科學家計算出目前最平均答案!
    1963年,來自地球的雷達觀測穿透了金星厚厚的雲層,成功測量了金星的晝長(LOD)。這些觀察表明,金星自轉周期為243.1天。他們還發現,金星的自轉是逆行的,這意味著它的自轉方向與地球和太陽系大多數其他行星相反,當然,天王星也是逆行旋轉。不過此次的測量只是大略估值,並不準確。
  • 「這是不可能的」 - 卡西尼號太空船發現了土星令人驚訝的東西
    幾十年來,土星一直試圖確定其精確的旋轉周期。現在,美國地球物理聯合會地球物理研究雜誌的一項新研究:土星的季節性變化可能會讓科學家們試圖計算其確切的旋轉周期。在任何星球上發現一天的長度似乎是一項簡單的任務:找到地球上的一些特徵並在它旋轉一周時計時。
  • 七千萬年前的一天有多長 聽聽白堊紀海底貝殼怎麼說
    今天沒有像它這樣的貝殼。」德溫特說,「在白堊紀晚期,世界上大多數造礁者都是這些雙殼類動物。因此,他們確實有能力像珊瑚一樣建造生態系統。」 研究發現,一天中貝殼生長的變化比季節或潮汐周期的變化大33,354倍,而且白天比晚上長得快得多。這表明這種殼非常依賴太陽,這表明它有光合能力。 這很有趣:太陽是古代軟體動物的食物和衣服的父母,這不同於用來過濾水中食物的貝殼。
  • 地球每天時間在慢慢變長,或許在不久之後,一天將會有25小時!
    前言:地球每天時間在慢慢變長,或許在不久之後,一天將有25小時!一天的時常,有多長?大概我們從小的教育的就知道太陽自轉的周期是24小時。我們可見的所有動植物,在這幾億年的生物鐘的循環中,也習慣了24小時晝夜更替的作息方式。
  • 有問必答:「年」到底有多長?
    空少問答 小課堂 第107期 3月4日周一 答:「年」到底有多長? 上周六,空少為大家留了1個問題,來看看空少的解答以及從留言中選出的最佳答案吧!